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4078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包括料斗、及其下方两个内外圈接的同心离心盘、设在离心盘边缘的落管槽、设在落管槽下方的换向装置,在所述换向装置下方还设置有标签贴附装置,所述标签贴附装置包括两个绕固定轴转动地第一辅助压紧轮和第二辅助压紧轮、以及转动地设置在一根转轴上并随转轴移动的标签轮,第一辅助压紧轮、第二辅助压紧轮和标签轮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一段真空采血管的下落通道。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标签贴附装置可以高效率的将标签自动贴在真空采血管上,通过标签轮以及第一辅助压紧轮和第二辅助压紧轮的滚动作用,防止了标签出现褶皱现象,为后期条码枪的读取提供了便利。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真空采血管时医学上进行血液检验上常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2009年的全国的消耗量已经超过1.9亿支,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达到50.13%,二级以上医院消费占比达到85.61%。二级以下医院仍采用第一代、第二代真空采血系统以及注射器,尤其在一些三甲医院的住院部,每天要用真空采血管的相当惊人。目前医院只能靠人力对成箱的真空采血管拆分,并贴上标签,属于重复劳动,容易使人疲劳。
[0003]专利201120270332.3所提出的方案,虽然提出了一种真空采血管的标签全自动粘贴机,但仍然要求有人力将真空采血管整齐的放进料斗中,否则容易发生采血管卡滞等现象。
[0004]使用本方案公布的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将在2000-5000支/小时,基本满足所有医院的要求,贴标签位置误差小于2mm,相对于真空采血管的尺寸以及条码枪的读取,都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包括料斗、及其下方两个内外圈接的同心离心盘、设在离心盘边缘的落管槽、设在落管槽下方的换向装置,在所述换向装置下方还设置有标签贴附装置,所述标签贴附装置包括两个绕固定轴转动地第一辅助压紧轮和第二辅助压紧轮、以及转动地设置在一根转轴上并随转轴移动的标签轮,第一辅助压紧轮、第二辅助压紧轮和标签轮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一段真空采血管的下落通道。
[0008]进一步的,设有所述标签轮的转轴一端连接标签轮电机的转子,标签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标签轮支架前端,标签轮支架滑动地设置在一维平移台上,标签轮支架的后端连接有轴向推动装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轴向推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杠、气缸塞杆、液压缸塞杆驱动方式之中的任意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装置底端设置有计数传感器,计数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相应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标签轮电机、轴向推动装置、以及拖动标签带的标签打印设备。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带穿过真空采血管和标签轮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标签贴附装置可以高效率的将标签自动贴在真空采血管上,通过标签轮以及第一辅助压紧轮和第二辅助压紧轮的滚动作用,防止了标签出现褶皱现象,为后期条码枪的读取提供了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签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标签装置电控部分结构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动作流程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1、料斗,2、第一离心盘,3、第二离心盘,4、落管槽,5、分离盘电机,6、链条电机,7、链轮,8、链条,9、换向装置,10、标签贴附装置,11、标签轮电机,12、第一辅助压紧轮,13、真空采血管,14、标签轮支架,15、标签轮,16、第二辅助压紧轮,17、一维平移台,18、标签带,19、轴向推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0]参照图1所示,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包括料斗1、及其下方两个内外圈接的同心离心盘、设在离心盘边缘的落管槽4、设在落管槽4下方的换向装置9,在所述换向装置9下方还设置有标签贴附装置10,所述标签贴附装置10包括两个绕固定轴转动地第一辅助压紧轮12和第二辅助压紧轮16、以及转动地设置在一根转轴上并随转轴移动的标签轮15,第一辅助压紧轮12、第二辅助压紧轮16和标签轮15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一段真空采血管13的下落通道。
[0021]参照图2所示,设有所述标签轮15的转轴一端连接标签轮电机11的转子,标签轮电机11固定安装在标签轮支架14前端,标签轮支架14滑动地设置在一维平移台17上,标签轮支架14的后端连接有轴向推动装置19。
[0022]所述轴向推动装置19包括电机丝杠、气缸塞杆、液压缸塞杆驱动方式之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为电机丝杠的方式,其中丝杠一端连接标签轮支架14,另一端连接电机转子。
[0023]参照图3所示,所述换向装置9底端设置有计数传感器,计数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相应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标签轮电机11、轴向推动装置19、以及拖动标签带18的标签打印设备。
[0024]所述标签带18穿过真空采血管13和标签轮15之间。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分为两个过程:
[0026]落料过程:如图1,将打开包装的真空采血管13投入料斗I中,分离盘电机5带动第一离心盘2以及第一离心盘3共同转动,真空采血管13在两个离心盘的作用下,各自分离,并落入每个落管槽4中,链条电机6带动链轮7,链轮7带动链条8转动一个间隔,保证落管槽4中的真空采血管13落入换向装置9中,换好方向再从其中落下。
[0027]通过换向装置9以后,如图3和图4所示,计数传感器计数,然后向控制器发指令,标签打印设备在标签带18打印出一个新的标签,一维平移台17上的标签轮支架14带动整个标签轮15向真空采血管13运动,最终与第一辅助压紧轮和第二辅助压紧轮16 —起夹紧真空采血管13 ;标签轮15转动,然后将标签自动的粘在真空采血管13上,自此就完成了一个真空采血管的贴标动作,然后标签轮15停止转动,一维平移台17上的标签轮支架14带动标签轮15右移,完成了一整套贴条码及复位运动,由控制系器对链条电机进行下一个真空采血管13的自动化贴附标签。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包括料斗(1)、及其下方两个内外圈接的同心离心盘、设在离心盘边缘的落管槽(4)、设在落管槽(4)下方的换向装置(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向装置(9 )下方还设置有标签贴附装置(1 ),所述标签贴附装置(1 )包括两个绕固定轴转动地第一辅助压紧轮(12)和第二辅助压紧轮(16)、以及转动地设置在一根转轴上并随转轴移动的标签轮(15),第一辅助压紧轮(12)、第二辅助压紧轮(16)和标签轮(15)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一段真空采血管(13)的下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标签轮(15)的转轴一端连接标签轮电机(11)的转子,标签轮电机(11)固定安装在标签轮支架(14)前端,标签轮支架(14)滑动地设置在一维平移台(17)上,标签轮支架(14)的后端连接有轴向推动装置(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动装置(19)包括电机丝杠、气缸塞杆、液压缸塞杆驱动方式之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9 )底端设置有计数传感器,计数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相应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标签轮电机(11)、轴向推动装置(19)、以及拖动标签带(18)的标签打印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条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带(18)穿过真空采血管(13)和标签轮(15)之间。
【文档编号】B65C9/32GK204223337SQ20142063482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蔡黎明, 钟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