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458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支架,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上方的输送槽,输送机支架前后两侧下方各设置有摆杆;输送机支架的两侧上各连接设置有一组摆臂;摆臂的上端和输送槽外侧壁相连,摆臂的下端和摆杆相连;摆杆上连接有带动其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红茶生产过程中,揉捻工艺后,茶叶叶片呈团状,影响后续加工及茶叶品质的问题,同时降低输送机抖动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生产环境品质,且结构合理,易于实现,能够广泛应用于红茶生产工艺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红茶的生产过程中。在经过揉捻工艺后,茶叶叶片通常会成团状,粘合在一起,而在揉捻后的发酵工艺中,为了使得发酵效果更好,是需要茶叶叶片分布比较均匀的。而且揉捻后,茶叶叶片一团团粘合一起,不易于散热等,容易影响茶叶的品质。
[0003]所以,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揉捻工艺后,易存在着茶叶叶片成团状粘合在一起,影响后续工艺及茶叶品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解决现有红茶生产过程中,揉捻工艺后,茶叶叶片呈团状,影响后续加工及茶叶品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支架,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上方的输送槽,所述的输送机支架前后两侧下方各设置有摆杆;所述输送机支架的两侧上各连接设置有一组摆臂,摆臂的上端和输送槽外侧壁相连,摆臂的下端和摆杆相连;所述的摆杆上连接有带动其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上的电机,和电机传动轴相连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背离传动轴的一面上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和输送机支架左右两侧的摆杆相连。
[0007]为了减低输送槽抖动时产生的噪音,所述摆臂通过螺母和输送机支架、摆杆、输送槽相连,摆臂上设置有用于装置螺母的矩形腔室,所述矩形腔室内设置有减震橡胶块。
[0008]为了保证茶叶叶片在输送槽口不会被抖出,所述的输送槽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放置盖板,所述的盖板固定设置在输送槽的槽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位于输出槽出料口位置架设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栅栏结构;栅栏结构的底部和输出槽的底部相接触。
[0010]为了进一步的均匀分布茶叶叶片,所述栅栏结构包括齿耙和可旋转架设在盖板两侧内壁间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一组安装孔,齿耙上设置有一组和安装孔相适配的齿,齿的底部和输送槽的底部接触。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摆杆、输送槽通过摆臂进行连接,然后设置驱动机构带动摆杆进行往复运动,而带动输送槽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将输送槽上的茶叶叶片进行抖动,使得揉捻后成团状的茶叶叶片被抖散,均匀输送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而提高发酵工序的发酵效果或者能够节省人工光抖散所花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够使得揉捻后的茶叶叶片能够及时的分离散热,提高茶叶的品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轮、驱动杆、连接杆,保证驱动机构能够很好的带动摆杆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实现输送槽对茶叶叶片的抖散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实现。减震橡胶块的设置,能够有效减低本输送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效提高工作环境的品质,结构更加合理。盖板能够防止茶叶叶片抖落出输送槽。栅栏结构,在茶叶叶片离开本输送机时,进一步疏散茶叶叶片,是的茶叶叶片进入下一工序时,更加均勾,提尚茶叶品质。
[001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红茶生产过程中,揉捻工艺后,茶叶叶片呈团状,影响后续加工及茶叶品质的问题,同时降低输送机抖动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生产环境品质,且结构合理,易于实现,能够广泛应用于红茶生产工艺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支架1,设置在输送机支架I上方的输送槽2,输送机支架I前后两侧下方各设置有摆杆3 ;输送机支架I的两侧上各连接设置有一组摆臂4,摆臂4的上端和输送槽2外侧壁相连,摆臂4的下端和摆杆3相连;所述的摆杆3上连接有带动其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001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I上的电机5,和电机5传动轴相连的传动轮
6;所述传动轮6背离传动轴的一面上设置有驱动杆7,驱动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和输送机支架I左右两侧的摆杆3相连。所述传动轮6的中心和电机5传动轴的轴心相接,传动轮6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和电机5传动轴平行的连杆,驱动杆7垂直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电机5的传动轴和连接杆8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7和电机5传动轴、连接杆8相垂直。
[0018]为了使得电机5对连接杆的驱动效果更好,可以再设置一个从动轮,从动轮和传动轮6通过皮带连接,从动轮轴固定在输送机支架I上,驱动杆7固定在从动轮另一面上。
[0019]所述摆臂4通过螺母和输送机支架1、摆杆3、输送槽2相连,摆臂4上设置有用于装置螺母的矩形腔室9,矩形腔室9内设置有减震橡胶块11。
[0020]所述输送槽2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放置盖板16,盖板16固定设置在输送槽2的槽壁上。盖板16位于输出槽2出料口位置架设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栅栏结构;栅栏结构的底部和输出槽2的底部相接触。
[0021]所述栅栏结构包括齿耙和可旋转架设在盖板16两侧内壁间的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设置有一组安装孔,齿耙上设置有一组和安装孔相适配的齿15,齿15的底部和输送槽2的底部接触。
[0022]工作原理:输送机工作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运作带动带动传动轮开始转动,因为驱动杆的一端是固定在传动轮上的,所以传动轮会带动驱动杆运动。传动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杆另一端相对传动轮轴心的水平位置不断增大或减小,进而带动连接在驱动杆另一端的连接杆的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连接杆水平方向的运动会给摆杆提供一个水平方向的移动力,从而带动摆杆移动,同时摆臂会随着摆杆的移动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在摆臂另一端的输送槽进行移动。输送槽的移动呈反复式,可以实现对放置在输送槽上的茶叶不停抖动,从而使得经过揉捻工序后的茶叶能够被散开,而茶叶运动到输送槽口,会经过栅栏结构,栅栏结构上的齿耙能够进一步使得只有抖散开茶叶才能够过输送槽口,进而进入下一步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支架(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I)上方的输送槽(2),所述输送机支架(I)前后两侧下方各设置有摆杆(3);所述输送机支架(I)的两侧上各连接设置有一组摆臂(4),摆臂(4)的上端和输送槽(2)外侧壁相连,摆臂(4)的下端和摆杆(3)相连;所述摆杆(3)连接有带动其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支架⑴上的电机(5),和电机(5)传动轴相连的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背离传动轴的一面上设置有驱动杆(7),驱动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两端分别和输送机支架(I)左右两侧的摆杆(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4)通过螺母和输送机支架(1)、摆杆(3)、输送槽(2)相连,摆臂(4)上设置有用于装置螺母的矩形腔室(9);所述矩形腔室(9)内设置有减震橡胶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2)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放置盖板(16),盖板(16)固定设置在输送槽(2)的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6)位于输出槽(2)的出料口位置架设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栅栏结构;栅栏结构的底部和输出槽(2)的底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茶叶生产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包括齿耙和可旋转架设在盖板(16)两侧内壁间的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设置有一组安装孔,齿耙上设置有一组和安装孔相适配的齿(15),齿(15)的底部和输送槽(2)的底部接触。
【文档编号】B65G27/12GK204197865SQ20142064620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谢一平, 冯涛, 许文胜, 谢昌红, 戴志刚, 谢莉芳 申请人: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