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电梯系统技术领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86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电梯系统技术领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电梯是日常生活中非常便利的工具,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运作上的困扰,例如:当电梯内部空间已客满,但其他楼层的电梯用户仍按下搭电梯按钮时,同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楼层停靠,以及时间与能源的浪费。或者,当电梯门开启后,但却发现无人要搭乘,这样一来也会造成电梯之使用的效率低且能源浪费。

目前,有些公开的文献使用重量传感器所测得的电梯内部的总重量来推算电梯内所乘载的人数,例如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号M481226的“智能型电梯”。然而,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会误判该电梯内可乘载的人数,例如:电梯内部的空间已被占满,但重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总重量却不高时(在电梯内部的乘客多以小学生为主)。因此,以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号M481226的“智能型电梯”来判断该电梯内部是否满载的方式并不精确。此外,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号M481226的“智能型电梯”即使电梯内部的空间已客满,也不具有直达楼层的功能,同样会造成不必要的楼层停靠。另外,各个楼层的上下楼按钮的使用率较高,容易有病菌的残留,尤其医院,当触碰该上下楼按钮后,也可能会受到病菌感染。

因此,如何解决提升电梯的使用效率及减少能源的浪费,且减少接触感染风险,便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值得去思量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电梯系统,该智能型电梯系统能提升 电梯的使用效率及减少能源的浪费,并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电梯系统,其装设于一电梯中,电梯依据一内部使用者输入的一指定楼层发送一前往楼层指令,且该电梯依据每一个楼层的一外部使用者输入的上楼需求发送一上楼指令及据该外部用户输入的下楼需求发送一下楼指令,智能型电梯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一第一影像撷取设备、及一识别模块。处理器会适于接收前往楼层指令、上楼指令及下楼指令,且处理器会分别依据该前往楼层指令、该上楼指令或该下楼指令将该电梯移动到指定的楼层。第一影像撷取设备设置于该电梯内,第一影像撷取设备会截取电梯的内部影像。之后,电梯的内部影像会传送至识别模块,且识别模块会依据电梯的内部影像判断电梯内的空间是否客满。其中,当该识别模块判断该电梯内的空间为客满时,处理器暂停执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影像撷取设备及多个第三影像撷取设备,每一个第二影像撷取设备是设置于电梯出入口其中一边并撷取前方的影像,而每一个第三影像撷取设备是设置于电梯出入口另一边并撷取前方的影像,且第二影像撷取设备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所撷取的影像会传送至识别模块。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其中当识别模块判断该第二影像撷取设备撷取的影像具有持续停留的人像时,该识别模块会发出该上楼指令给该处理器。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其中当该识别模块判断该第三影像撷取设备撷取的影像具有持续停留的人像时,该识别模块会发出该下楼指令给该处理器。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其中当该识别模块判断该第二影像撷取设备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撷取的影像不具有持续人像时,该处理器暂停执行该上 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其中该第一影像撷取设备、第二影像撷取设备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为摄影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电梯系统,设置在一电梯中,电梯依据一内部使用者输入的一指定楼层发送一前往楼层指令,且该电梯依据每一个楼层的一外部使用者输入的上楼需求发送一上楼指令及据该外部用户输入的下楼需求发送一下楼指令,智能型电梯系统包括一处理器及一接触感应设备。处理器会适于接收前往楼层指令、上楼指令及下楼指令,且处理器会分别依据该楼层指令、该上楼指令或该下楼指令将该电梯移动到指定楼层。此外,接触感应设备是覆盖于该电梯内的底部表面,接触感应设备具有多个感应表面。其中,当所有的感应表面都感应到有物体接触时,处理器暂停执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

在上述的智能型电梯系统,其中该感应表面的数量为四个、六个、九个、十二个或十六个。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需注意的是,所附图式中的各组件仅是示意,并未按照各组件的实际比例进行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智能型电梯系统10。

图2所示为第一影像撷取设备撷取电梯内部影像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智能型电梯系统20。

图4所示为第二影像撷取设备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各至撷取前方的影像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再一实施例的智能型电梯系统30。

图6所示为接触感应设备覆盖在电梯内底部的示意图。

图7~图10所示为不同数量的感应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智能型电梯系统10,图2所示为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撷取电梯7内部影像的示意图。智能型电梯系统10是装设于一电梯7中,电梯7依据一内部使用者(下列称为乘坐人员8)输入的一指定楼层发送一前往楼层指令,且电梯7会依据每一个楼层的一外部使用者(下列称等待人员9,请先参考图4)输入的上楼需求发送一上楼指令及据等待人员9输入的下楼需求发送一下楼指令。智能型电梯系统10包括一处理器11、一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及一识别模块13,处理器11会适于接收该前往楼层指令、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且处理器11会分别依据该前往楼层指令、该上楼指令或该下楼指令将电梯7移动到指定的楼层。详细来说,该前往楼层指令是电梯7内部的乘坐人员8操作电梯7所产生,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是由各楼层在电梯出入口的等待人员9呼叫电梯7所产生。此外,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是设置于电梯7内,且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会截取电梯7的内部影像,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例如为一摄影机。之后,电梯7的内部影像会传送至识别模块13,且识别模块13会依据电梯7的内部影像判断电梯7内的空间是否呈现客满的状态。其中,当识别模块13判断电梯7内的空间为客满时,处理器11会暂停执行接收到的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具体来说,当电梯7内的空间为客满时,电梯7只会停留在乘坐人员8欲前往的楼层,不会停留在等待人员9所呼叫的楼层。如此一来,便能减少不必要的楼层停靠,产生直达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之智能型电梯系统10能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且减少使用能源的浪费。

请参阅图3及图4,图3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之智能型电梯系统20,图4所示为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各至撷取前方的影像的示意图。智能型电梯系统20为智能型电梯系统10进一步所演化而来,智能 型电梯系统20还包括多个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多个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同样为摄影机,每一个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是设置于各楼层的电梯出入口其中一边,且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会撷取前方的影像,而每一个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是设置于各楼层的电梯出入口另一边,其同样会撷取前方的影像。之后,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所撷取的影像会传送至识别模块13内。其中,当识别模块13判断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撷取的影像具有持续停留的人像时,识别模块13同样会产生一上楼指令给与处理器11。之后,处理器11会依据该上楼指令将电梯7移动至拍摄到人像的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所属的楼层。如此一来,当电梯出入口的等待人员9欲搭乘电梯7上楼时,等待人员9只要停留一段时间在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所能拍摄到的范围,便能达到呼叫电梯7的功效(无需按压电梯出入口旁的上楼按钮,且该上楼按钮也会发出亮光)。同理,当识别模块13判断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撷取的影像具有持续停留的人像时,识别模块13同样会产生一下楼指令给与处理器11。之后,处理器11会依据该下楼指令将电梯7移动至拍摄到人像的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所属的楼层。如此一来,当电梯出入口的等待人员9欲搭乘电梯7下楼时,等待人员9只要停留一段时间在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所能拍摄到的范围,同样能达到呼叫电梯7的功效(无需按压电梯出入口旁的下楼按钮)。综上,智能型电梯系统20借由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的撷取各楼层的影像,能使电梯出入口的等待人员9更方便的呼叫电梯7。并且,等待人员9无需按压上下楼按钮,所以能降低病菌传染的机会。

上述中,当识别模块13判断该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撷取的影像不具有持续的人像时,纵使处理器11有接收到该上楼指令或该下楼指令,处理器11也会取消执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也就是说,当第二影像撷取设备24及第三影像撷取设备25没有拍摄到持续停留的人像时,处理器11不会依据该上楼指令或该下楼指令移动电梯7前往指定的楼层。如此一来,便能杜绝当电梯7门开启后,却发现无人要搭乘的情况产生。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所示为再一实施例之智能型电梯系统30,图6所示为接触感应设备32覆盖在电梯7内底部的示意图。智能型电梯系统30 是依据智能型电梯系统10变化而来。智能型电梯系统30与智能型电梯系统10的差异在于,智能型电梯系统30使用一接触感应设备32替换智能型电梯系统10的第一影像撷取设备12及识别模块13。接触感应设备32是覆盖于电梯7内的底部表面,且接触感应设备具有多个感应表面320,在图6的范例中,感应表面320的数量共有九个,感应表面320呈现出九宫格状。当九个感应表面320感应到有物体接触时,处理器11同样会暂停执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具体来说,若电梯7内的空间客满时,位于底部的九个感测表面320都会感应到有物体接触。因此,电梯7同样只会停留在乘坐人员8欲前往的楼层,不会停留在等待人员9所呼叫的楼层(不执行该上楼指令及该下楼指令)。如此一来,本实施例之智能型电梯系统30也能提高电梯7的使用效率且减少不必要的能源的浪费。

上述中,接触感应设备是以九个感应表面320作为范例,但本领域通常知识者能将九个感应表面320变换成四个、六个、十二个或十六个感应表面320(请参阅图7~10,图7~图10所示为不同数量的感应表面320的示意图),同样能感测到电梯7内的乘坐人员8是否客满。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虽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任意进行修改,均不会脱离如权利要求书中所欲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