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纸装置以及具备该给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552发布日期:2018-11-23 18: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给纸装置以及具备该给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给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从低速到高速进行给纸的给纸装置及具备该给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一种提取纸张的方式,一般被称为分离爪方式,是在给纸方向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分离爪,并且用提纸辊提取纸张。这个方式好处是成本不高,并能够在等于或低于规定的给纸速度的情况下稳定的一张一张的给纸。另外,除了分离爪方式以外,还有使用提纸辊加摩擦片的方式。

但随着打印机技术的发展,要求打印机的给纸速度快。如上所述,利用分离爪方式或者使用提纸辊加摩擦片的方式的给纸仅能在规定速度(比如,给纸速度为100mm/s)的范围内适用,因此无法应用于给纸速度高于上述规定速度的打印机。所以,除了低速打印装置外,目前不采用分离爪方式进行给纸。使用了分离爪方式的给纸装置如果要应用到系统(给纸)速度比较快的打印机上,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将提纸辊下游的搬送辊的速度设定为快速。

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平9-3220号公报。

然而,由于搬送辊的速度和提纸辊的速度不同(搬送辊的速度>提纸辊的速度),所以在纸张由提纸辊传输到搬送辊的时候,存在以下问题,既:纸张由于该速度差而产生纸张的力(例如张力等),该力的负荷对搬送辊和提纸辊产生影响,从而容易发生搬送不良。

例如,在搬送辊和提纸辊受到上述张力时,使得辊子在轴向受到不均匀的力,使纸张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从而容易发生卡纸或使纸张产生褶皱。另外,还存在纸张受损的问题。例如,若上述张力较强,有使纸张裂开的可能性。并且,例如,当采用分离爪方式提取纸张的情况下,由于上述纸张的力,纸张对分离爪也会产生负荷,该负荷可能会导致纸张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分离爪方式进行给纸的、并能够抑制因辊之间的速度差而产生的搬送不良,从而来防止纸张受损的给纸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给纸装置使用分离爪方式提取纸张,其具备:提纸辊,该提纸辊提取纸张,搬送辊,该搬送辊相对于上述提纸辊位于纸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搬送辊,搬送导轨,该搬送导轨位于上述提纸辊和上述搬送辊之间,对纸张进行引导,上述提纸辊的速度等于或小于通过所述分离爪方式提取纸张的限定速度,上述搬送辊的速度比上述提纸辊的速度快,该给纸装置还具有;弯曲形成部,使上述提纸辊和上述搬送辊之间的纸张弯曲。

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弯曲形成部使纸张在从提纸辊至搬送辊的搬送过程中,在提纸辊与搬送辊之间产生弯曲部分,由此能够消除因搬送辊和提纸辊的速度差而产生的纸张的力,从而避免了搬送不良。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搬送导轨可以使纸张通过时的轨迹发生变化。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提纸辊到搬送辊的通纸路径上设有搬送导轨,并利用该搬送导轨与搬送中的纸张的表面接触,从而使纸张通过时的轨迹发生变化,由此抑制纸张的力的产生,从而避免了搬送不良以及纸张的破损。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搬送导轨在受到纸张的力时,其形状因该力而发生变化。

根据该技术方案,搬送导轨由能够变形的材料形成,例如由弹性材料形成。当纸张经由搬送导轨而从提纸辊向上述搬送辊搬送时,产生纸张的力,当搬送导轨受到该力的负荷时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缓解对纸张的返作用力,减少对纸张造成损伤,并且,能够使纸张的通纸轨迹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弯曲部分,由此抵消了纸张的力。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从上述提纸辊到上述搬送辊的通纸路径上,上述搬送导轨在受到纸张表面的力时,进行离开纸张的动作。

根据该技术方案,搬送导轨在受到纸张的力时,可以产生向离开纸张的动作。通过该动作,令纸张在提纸辊与搬送辊之间通过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纸张产生弯曲部分,由此消除纸张的力,避免纸张褶皱和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搬送导轨具有使其向离开纸张的方向移动的规避机构。

根据该技术方案,搬送导轨具有使其向离开纸张的方向移动的规避机构,从而搬送导轨能够在每张纸通过该搬送导轨而到达搬送辊时向离开纸张的方向移动。由此消除纸张的力,避免纸张褶皱和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搬送导轨的规避机构与所述提纸辊联动。

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搬送导轨的规避机构与提纸辊联动,在每提取一张纸时提纸辊转动,搬送导轨也同时动作而向离开纸张的方向移动,由此协调性较好地改变纸张的通纸路径,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消除纸张的力。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提纸辊的形状是圆形,并具有使提纸辊和纸张分离的机构。

根据该技术方案,提纸辊是圆形,并具有使其与纸张分离的机构,使得在纸张被被搬送至搬送辊时,提取辊和纸张分离(不再接触),从而抑制纸张的力的产生,能够有效地避免纸张褶皱和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提纸辊的形状是不完整的圆形或者是凸轮形状。

根据该技术方案,提纸辊是不完整的圆形或者是凸轮的形状,能够使提纸辊完成了一张纸的提取后而不与纸张接触,从而抑制纸张的力的产生,能够有效地避免纸张褶皱和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上述提纸辊具有有效圆弧面,并在该有效圆弧面的旋转方向的末端具有过渡装置。

根据该技术方案,提纸辊利用有效圆弧面提取纸张,由此能够有效利用提纸辊并节约材料,并且,在通纸路径的末端设有过渡装置,可以使纸张更加顺畅地向搬送辊输送,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对纸张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当上述提纸辊的有效圆弧面的弧长为L1,在通纸路径的纸张前端到纸张与上述搬送辊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为L2时,满足L1比L2长。

根据该技术方案,由于提纸辊的有效圆弧长面的弧长L1的长度大于在通纸路径的纸张前端到纸张与搬送辊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L2,所以避免了因纸张与提纸辊分离而纸张在提纸辊和搬送辊之间停止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给纸装置。

根据上述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了使用分离爪方式进行给纸的同时高速搬送纸张的目的,且同时避免了由于分离爪方式的给纸速度和系统的给纸速度之间的速度差而造成的搬送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给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搬送导轨产生变形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搬送导轨产生离开纸张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给纸装置1具有规避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给纸装置1搬送导轨以旋转的方式进行离开纸张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给纸装置具有分离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离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8是示出其他形状的分离机构图。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给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具有过度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给纸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提纸辊与搬送辊公用一个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给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给纸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给纸装置1的示意图。该给纸装置1可安装于打印机、复印机、以及复合机等装置,用来进行给纸工作。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给纸装置1提取放置于给纸托盘T的纸张P。该给纸装置1具有提纸辊2以及相对于提纸辊2位于纸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搬送辊3,利用提纸辊2将给纸托盘T上的纸张P一张张地提取。给纸托盘T的下方具有例如弹簧等弹性部件,对给纸托盘T施力,以确保纸张能够与提纸辊2接触并被提取。

在进行给纸动作时,纸张P被提纸辊2从给纸托盘T上提取,在位置1处,提纸辊2与纸张P接触,通过摩擦力将纸张P向给纸方向的下游侧(位置2)搬送。在位置2处,位于给纸方向(通纸路径)下游的一对(主动辊与从动辊)搬送辊以夹持纸张P的方式将纸张P向给纸方向的更下游侧搬送。

在给纸过程中,为了快速能够实现快速给纸,一般会使搬送辊3的速度比提纸辊2的速度快。

在上述情况下,即搬送辊3的速度大于提纸辊2的速度的情况下,在两辊之间产生速度差,纸张P受到搬送辊更快的速度的拉动,如图1中实线所表示的那样,纸面P张紧。由此,在纸张P产生力(例如张力等),使得纸张P容易破损。并且,该张力对提纸辊2以及搬送辊3也有影响,所以容易发生纸张的搬送不良。

对此,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本发明的给纸装置通过弯曲形成部W使纸张P在从提纸辊2至搬送辊3的搬送过程中,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产生弯曲(弯曲部分),由此能够消除因搬送辊3和提纸辊2的速度差而产生的纸张P的力,从而避免了搬送不良。

在本发明的给纸装置1中,为了在纸张的搬送过程中,使纸张P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产生弯曲,例如可以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设置搬送导轨4。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给纸装置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设置有搬送导轨4,该搬送导轨4的朝向纸张P的表面为平滑的弧状,使得其与纸张P接触时不会对纸张P造成损伤。

在纸张的搬送过程中,搬送导轨4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与纸张P接触。具体而言,在纸张P从位置1向位置2的搬送过程中,纸张P收紧从而产生力,如图中实线所示,纸张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几乎没有产生弯曲。此时,由于本发明的给纸装置1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设有搬送导轨4,纸张P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与搬送导轨4的弧形的面接触,由此使纸张P沿该弧形的面而产生了弯曲部分,由此改变了纸张P在通过具有搬送导轨4的位置时的轨迹。通过使纸张P产生弯曲部分而改变其轨迹,能够消除由于搬送辊3和提纸辊2的速度差而产生的纸张P的力,从而避免了搬送不良和对纸面P造成损伤的可能。

作为本发明的给纸装置1的搬送导轨4在受到纸张的力时,其形状因该力而发生变化。

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搬送导轨4的形状发生变化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纸张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产生的张力,并缓解搬送导轨4对纸张P的反作用力,可以使搬送导轨4纸张P接触之后,由于受到来自纸张P的力而形状发生变化(形状由虚线所示变为实线所示)。之后,纸张P通过了设有搬送导轨4的区域(弯曲形成部W),纸张和提纸辊2分离,纸面的张力消失。搬送导轨4则不再受到纸张P的力的作用,从而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当下一张被提取的纸张与搬送导轨4接触时,搬送导轨4又发生变形,如此反复进行。

搬送导轨4例如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由此,在搬送导轨4与纸张P接触而受到纸面的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搬送导轨4由与纸张P接触之前的虚线形状变为与纸张P接触之后的实线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缓解纸张P产生的力,且以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橡胶等构成搬送导轨4,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抑制纸张的力的产生,由此能够节约成本。

另外,为了更有效地消除纸张P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搬送时产生的力,在从提纸辊2到搬送辊3的通纸路径(给纸方向)上,使搬送导轨4在受到纸张P的力时进行离开纸张P的动作。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搬送导轨产生离开纸张的动作的示意图。其中,搬送导轨4可以自身规避移动的方式来进行离开纸张P的动作。

如图3所示,当纸张P在提纸辊2与搬送辊3之间因两辊的速度差而产生力时,该力对搬送导轨4产生负荷。此时,搬送导轨4向离开纸张的方向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从而缓解搬送导轨4对纸张P的反作用力,并使得纸张P产生弯曲,纸张P的通纸轨迹发生变化,由此消除了纸张的力,并进一步防止纸张P受损。当纸张P和提纸辊2分离后,纸张的力消失,搬送导轨4不再受力,从而回复到原位置,即虚线所示的位置。

该动作的实现可以通过使搬送导轨4具有例如弹簧部件,当其受到纸张的力的负荷时,弹簧收缩,搬送导轨4发生离开纸张P的位移,在负荷消失时,使搬送导轨4恢复原位置,其中,搬送导轨4可以以水平的方式进行移动。

如图4的(a)、(b)所示,搬送导轨4可以具有规避机构,令其在纸张P纸通过并达到搬送辊3时发生离开纸张P的动作。该规避机构包括联杆L和凸轮M,联杆L的一端与搬送导轨4连接,另一端经弯折而沿上下方向与凸轮M的外周相切。凸轮M与提纸辊2同轴,从而随提纸辊2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并且,安装时对凸轮M的突起部分的位置进行设置,使纸张P到达搬送辊3并通过搬送辊3输送时,该突起部分与联杆L相切的部分接触。

如图4的(a)所示,当纸张P通过提纸辊2向搬送辊3输送时,纸张P经由弯曲形成部W而与搬送导轨4接触。此时,纸张P未到达搬送辊3的位置,因而不会因两辊的速度差而产生纸张的力。在这一过程中,凸轮M的突起部分不与联杆L接触,即,不与联杆L相切的部位接触。之后,如图4的(b)所示,当纸张P到达搬送辊3而通过搬送辊3进行输送时,由于两辊的速度不同,使得在纸张P产生力,纸张P收紧。此时,凸轮M的突起部分与联杆L相切的部分接触,从而对联杆施力,进而通过该联杆L带动搬送导轨4产生离开纸张P的规避动作,由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不但可以使搬送导轨4以自身规避移动的方式来进行离开纸张P的动作,还可以使其与提纸辊2联动。由此,在每提取一张纸时,提纸辊2转动,且搬送导轨4同时动作,当纸张P通过搬送导轨4并到达搬送辊3时,搬送导轨4完成向离开纸张P的方向的规避动作,纸张P的通纸路径被改变,由此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消除纸张的力。

另外,搬送导轨4还可以以自身旋转的方式来进行离开纸张P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在纸张P的力对搬送导轨4产生负荷时,搬送导轨4向离开纸张的方向旋转,从而使纸张P产生弯曲,纸张P的通纸轨迹发生变化,从而消除了纸张P的力。当纸张P和提纸辊2分离后,纸张的力消失,搬送导轨4不再受力,从而回复到原位置。

如图5的(a)、(b)所示,该动作的实现可以通过使搬送导轨4具有旋转中心D,如图5的(a)所示,搬送导轨4靠其自身重力停留在初始位置,当受到纸张P的力的负荷时,如图5的(b)所示,以旋转中心为轴向离开纸张P的方向旋转。或者也可以使搬送导轨4具有旋转中心并装有扭簧,通过该扭簧的力使搬送导轨4停留在初始位置,受到纸张P的力的负荷时旋转,负荷消除时恢复。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搬送导轨4自身产生离开纸张的动作,从而更有效地消除纸张的力,从而进一步防止对纸张造成破损,有效地防止搬送不良。

另外,该规避机构可以设置单独的控制系统对其进行电控制。可以对纸张P通过搬送导轨4并到达搬送辊3进行检测,检测可利用传感器等元件,当检测到有纸张通过搬送导轨4并被搬送至搬送辊3时,对控制系统发出一个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控制系统对规避机构产生控制,使搬送导轨4产生一次离开纸张P的所谓的规避动作(朝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这样,能够在最适当的时刻使搬送导轨4产生规避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消除纸张P的力,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对纸张P造成损伤,从而防止搬送不良的产生。

对此,也可以不使用传感器检测纸张P的通过。由于给纸速度一定,在例如给纸信号发送一定时间后,纸张P必然会达到搬送辊3的位置,所以只要设定为在给纸信号发送后一定时间发送一次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使导轨4产生一次规避动作。由此,能够减少部件(传感器)的配置,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且减少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纸辊2的形状是圆形,并且还具有能够使提纸辊2和纸张P分离的分离机构机构F。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给纸装置1具有分离机构F的示意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如图6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给纸装置的提纸辊2形成为圆形,提纸辊2例如由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或者是其外周的整周包覆有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的材料,以便能够与纸张P接触时通过接触摩擦而将纸张P向给纸方向的下游侧提取并搬送。

在提纸辊2的一侧,以与提纸辊2同轴的方式配置有分离机构F,使得在纸张P经由提纸辊2被搬送至搬送辊3时,能够通过该分离机构F使提纸辊2和纸张P分离。由此能够适时地使提纸辊2与纸张P分离,从而抑制纸张P的力的产生,能够进一步抑制对纸张P造成破损的可能。使得纸张P的搬送顺畅,从而减少纸张的搬送不良。

如图6的(a)以及(b)所示,分离机构F例如是凸轮机构,与提纸辊2同轴旋转。当一张纸从给纸托盘被提取并搬送到搬送辊3位置后,即纸张到达位置2后由搬送辊3进行下一步的搬送时,分离机构F与给纸托盘T接触,按压给纸托盘T,从而使提纸辊2与给纸托盘分离,由此提取辊2和纸张P不接触,纸张P被搬送辊3继续搬送。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离机构的动作的图,(a)、(c)为侧视图,(b)、(d)是主视图。如图7所示,提取辊2具有效圆弧面,其弧长设为L1。其中,有效圆弧面是指提纸辊2的外周面中能够与纸张P接触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提纸辊2形成为圆形,因此其整个外周均可以与纸张P接触而对纸张进行提取,由此,提纸辊2的整个外周面均为有效圆弧面,L1为提纸辊2的周长。

例如,在给纸装置1处于非启动状态时,不进行给纸动作,此时如图7的(a)、(c)所示,作为分离机构F的凸轮与给纸托盘T接触而使提纸辊2与纸张P分离,因此提纸辊2与纸张P不接触。

当给纸装置1接收到命令(程序)开始进行给纸时,作为分离机构F的凸轮转动(箭头B所示方向),由此如图7的(b)、(d)所示,给纸托盘T上升,从而使得提纸辊2接触纸张P,并以较低的速度将纸张P输到搬送辊3。

此时,搬送辊3和纸张P接触,开始以较高的速度搬送纸张P,纸张P由于提纸辊2与搬送辊3的速度差而产生力。此时,搬送导轨4进行离开纸张方向的规避动作。

于此同时,分离机构F转过一定的角度(例如180度)而再次如图7的(a)、(c)所示将给纸托盘T压下,使得给纸托盘T与提纸辊2分离,等待对下一张纸进行给纸,上述到达位置2的纸张P由搬送辊继续往下游搬送。

此处,根据不同的转速,可设置不同的提纸辊的直径,因此提纸辊的周长也相应不同。设定单张给纸时提纸辊转动的弧长为L’,转过的角度为S,并且作为分离机构F的凸轮的突出数为N,则单张给纸时凸轮转动1/N圈。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分离机构F)与提纸辊同轴。在单张给纸时,凸轮转过的角度和提纸辊2转过的角度相同。所以S=360°/N,L’=L1/N。

若在给纸托盘上给纸方向的纸张前端到其与搬送辊3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为L2,则L1和L2的关系是:L1/N>L2,且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在上述的分离机构F中,凸轮突出的个数为1,因此N=1。此时L1>L2。

利用上述构成的分离机构F,能够适时地使提纸辊2与纸张P分离,从而抑制在纸张P产生的力,能够进一步抑制对纸张P造成破损的可能。使得纸张P的搬送顺畅,从而减少纸张的搬送不良。

另外,图8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分离结构F的凸轮的突出数为1以上的情况,此处例如突出数为3,即N=3的情况。

根据图8所示的分离机构F,由于N=3,所以每次单张给纸时,如图7的(b)所示,提纸辊转动1/3圈。也就是说,若提纸辊转动1周,可以进行三次单张给纸。

实施方式2

图9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给纸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在于,给纸装置10的提纸辊20的形状是不完整的圆形或是凸轮形状。通过使提纸辊20形成为不完整的圆形或凸轮形,其有效圆弧面则不再是提纸辊的外周的整周,而是一段圆弧面(小于360度的圆弧面)。并且,当提纸辊20从有效圆弧面的一端旋转到另一端时,完成了一张纸从给纸托盘上的提取并将纸张P1搬送到搬送辊30位置的过程。之后,由于提取辊20为不完整的圆形,其转至非有效圆弧面的区域,使得其与纸张P1不接触,纸张P1被搬送辊30继续搬送。其中,非有效圆弧面的区域是指提纸辊20的外周中不是圆弧面的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不再设置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分离机构,而通过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与非有效圆弧面的交替,完成与纸张P1接触及分离的功能,并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10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20的形状的示意图。如图10的(a)~(d)所示,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的弧度可以是大于0度小于360度的范围。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20的具有过度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的旋转方向(箭头所示方向)的前端具有避免和纸张P1直接接触的过渡装置M,且在旋转方向的末端具有减少和纸张P1之间摩擦力的过渡装置N。

过渡装置M、N例如由小滚轮构成,位于给纸方向、即提纸辊20的旋转方向的前端的过渡装置M,在提纸辊20与纸张P1进行接触而将要进行提纸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纸张P1和提纸辊20在直接接触的瞬间产生的力对纸张P1造成伤害。位于给纸方向末端的过渡装置N的作用是:当纸张到达位置2时,搬送辊30以更快的速度搬送纸张P1,由此提纸辊20搬送辊30产生速度差,提纸辊20对纸张P1产生拉拽,此时,过渡装置M由于具有小滚轮的构造,因此降低了纸张P1和提纸辊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对纸张P1造成伤害。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给纸装置20的工作进行说明。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给纸装置10的动作的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20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提纸辊20是不完整的圆形或凸轮形状,同样,设提纸辊20有效圆弧面长为L1,此处,L1为不完整的圆形的弧长。设在给纸托盘上给纸方向的纸张前端到其与搬送辊30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为L2,使L1/>L2。

在给纸装置10处于非启动状态时,如图12的(a)所示,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朝上,不接触纸张P1。给纸装置10启动后,如图12的(b)所示,提纸辊20转动(沿箭头C方向),从而其有效圆弧面与纸张P1接触,将纸张P1提取并以较低的速度将纸张P1输送到搬送辊30。此时,如图12的(c)所示,搬送辊30接触纸张P1,以较高的速度开始传输纸张P1,纸张P1由于提纸辊20与搬送辊30的速度差而产生力,此时,搬送导轨40向离开纸张P1的方向移动。随后,提纸辊20有效圆弧面再次转至朝上(如图12的(a)所示),和纸张P1分离,纸张P1由搬送辊30继续向下游搬送。

并且,如图13所示,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在其旋转方向的前端具有一个过渡装置M,例如小滚轮,当提纸辊20开始提取纸张P1时,过渡装置M先接触纸张P1,由此,在纸张P1和提纸辊20有效圆弧面接触的瞬间起到过渡和缓冲的作用,避免发生纸张褶皱的情况。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在其旋转方向的末端具有一个过渡装置N,例如小滚轮,当提纸辊20开始和纸张P1分离时,过渡装置N接触纸张P1,由此,在纸张P1和提纸辊20有效圆弧面分离的瞬间减少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小由于搬送辊30和提纸辊20的速度差而产生的力。

两个过渡装置例如可以经由塑料材质的框架而固定于提纸辊20,并且,提纸辊20的有效圆弧面的外周可以使用例如橡胶材料形成。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给纸装置可以具有分离爪,通过分离爪和上述提纸辊进行纸张的提取。同时,设定为使上述提纸辊的速度等于或小于通过上述分离爪方式提取纸张的限定速度。

并且,在本发明给纸装置中,纸辊与搬送辊还可以共用一个驱动系统,且此驱动系统可以是打印机本体给纸装置的驱动系统。

图14是表示提纸辊与搬送辊公用一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齿轮C1与打印机本体的齿轮对接,通过1-4-5-6的路径,速度传递到位置2;通过1-4-3-2的路径,速度传递到位置1。位置2的速度可以高于位置1的速度(分离爪结构限定速度)。

如图16所示,当打印机等配置了不止配置有一台上述给纸装置时,通过1-4-7-8的路径,速度传递到下一层的给纸装置。由此,通过和打印机本体共用驱动系统,并且同时驱动位置1和位置2,可以有效的缩小打印机的体积和降低成本。

图16是示出一台图像形成装置上配置多个本发明的给纸装置的图。如图16所示,可以作为补充给纸单元而将多个本发明的给纸装置配置于例如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给纸装置可以作为打印机选配件而配置于该打印机,并且,打印机在配置本发明的给纸装置同时,还可以配置有非分离爪方式的给纸装置。

下面对提纸辊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提纸辊的控制系统的图。如图15所示,提纸辊的控制系统可以由控制提纸辊转动的齿轮12、钩挂于齿轮12的弹簧S、齿轮12连接电磁阀上板L以及电磁阀G构成。其中,齿轮12有一段空齿或者缺口,且带有可以和电磁阀上板连接(勾住)的结构,同时还带有可以安装弹簧的结构。

在给纸装置处于非启动状态时,电磁阀上板L勾住齿轮12,齿轮12控制提纸辊的有效圆弧面朝上,与纸张不接触,此时齿轮12和齿轮13之间不啮合(齿轮12的空齿或缺口部分靠近齿轮13)。开始给纸时,通过电磁阀G的作用,电磁阀上板L下落,齿轮12在弹簧S的作用下转动,与齿轮13齿面啮合,连通齿轮传递路径1-4-3-2(参照图13),开始通过轴带动提取辊转动。提纸辊接触有效圆弧面纸张,将纸张从位置1传输到位置2。提取辊和齿轮12同时转动了一圈,齿轮12再次和已经上升的电磁阀上板勾住,并且齿轮12的空齿或缺口部分再次靠近齿轮13,从而齿轮12与齿轮13分离,齿轮传递路径1-4-3-2(参照图13)断开。齿轮12不再转动,提取辊圆弧面再次朝上,等待下一张纸。同时,到达位置2的纸张由搬送辊继续往下游传输。

根据不同的齿轮转速,提纸辊的直径不同。由于单张给纸提纸辊转动一圈,且提纸辊的有效圆弧长L1大于给纸托盘上给纸方向的纸张前端到其与搬送辊30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L2,所以根据L1与提纸辊直径之间的关系,提纸辊形状可以是半圆形,小半圆形,大半圆形,或者是凸轮形状。

另外,为了减少零件数目,齿轮11和齿轮12同轴,齿轮13和齿轮14同轴。

由于提取辊有效圆周长L1大于给纸托盘上给纸方向的纸张前端到其与搬送辊30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通纸路径长L2,纸张在和提纸辊分离前有一小段时间被提纸辊和搬送辊同时压着。在这一状态中,由于搬送辊的速度高于提纸辊的速度,纸张有可能以高于提纸辊的速度拉拽提纸辊。为了避免纸张对提纸辊拉拽的力通过2-3-4的路径进而对4-5-6这一齿轮传递过程产生影响(参照图13),齿轮13和齿轮14之间有一个单向限制装置(比如反冲弹簧SP),其作用是:齿轮14可以带动齿轮13转动,但是齿轮13不能反过来带动齿轮14转动。

此处,反冲弹簧可以提供单向收紧力,当齿轮14主动转动时,反冲弹簧收紧,齿轮13被带着一起转动,当齿轮13主动转动时,反冲弹簧放松,齿轮14不受其影响。单向限制装置可以避免纸张同时被高速的搬送辊和低速的提纸辊压着时,并行的两条齿轮传输路线发生错误,从而可以通过齿轮同轴有效的减少零件数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对于在发明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而言,能够适当地对它们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对于在本说明书中未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而进行说明的部分,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附图标记说明

1:给纸装置;2、20:提纸辊;3、30:搬送辊;4、40:搬送导轨;P、P1:纸张;T:给纸托盘;W:弯曲形成部;F:分离机构;M、N:过度装置;11~14:齿轮;S:弹簧;L:电磁阀上板;G:电磁阀;SP:反冲弹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