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积剥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47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层积剥离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形成为具有圆筒形的口部以及与该口部相连的主体部的形状的层积剥离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存放化妆水等化妆品、洗发水和护发素或者液体肥皂、以及食品调料等的容器,使用也被称为可分层容器(Delamination Container)的层积剥离容器。

作为这样的层积剥离容器,已知有形成为具有口部以及与该口部相连的主体部(例如,瓶状)的形状,并且构成为通过在分别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改性聚烯烃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设置由尼龙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形成的中间层,可将内层体从外层体剥离的3层结构的层积剥离容器。

层积剥离容器可以通过按压(挤压)外层体的主体部使收纳于内层体内部的溶液向外部喷射,另一方面在解除按压后,将外部空气从设置于外层体的外部空气导入孔导入到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可以在对内层体进行减容的状态下使外层体恢复原来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层积剥离容器中,可以不进行内部溶液与外部空气的置换而进行喷射,因此使容器内残留的内部溶液难以与空气接触,由此可以抑制其劣化和变质。

以往,层积剥离容器通过对与外层体、内层体以及中间层对应的3层树脂材料进行共挤压而形成圆筒形的层积型坯,该层积型坯的一端通过模具切断而封闭,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由从层积型坯的另一端插入的插塞供给空气的直接吹塑成型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

然而,在上述结构的层积剥离容器中,由于在成形后的口部开口端,中间层的端部暴露于外部,可能以中间层的端部为起点从口部的开口端发生内层体的剥离。

作为防止这样的内层体从口部的开口端发生剥离的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1、2所示,已知有如下技术:使内层体的上端为向外弯曲的形状,在安装在口部的带泵的盖的衬垫与外层体的上端之间夹持内层体的上端部分,从而防止在口部的开口端内层体从外层体剥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08-133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08-1560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即使是上述现有的层积剥离容器的结构,例如在流通时等,在口部没有安装带泵的盖的状态下,内层体可能会从口部的开口端发生剥离。

此外,在中间层暴露于外部的结构中,还会存在中间层受到水蒸气等的影响而使其阻隔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可靠地防止内层体从口部的开口端剥离的层积剥离容器。

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形成为具有圆筒形的口部以及与该口部相连的主体部的形状,具备:外层体,其由树脂材料形成;内层体,其由树脂材料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外层体可剥离地配置在所述外层体的内侧;以及中间层,其由与所述外层体和所述内层体的树脂材料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且配置在所述外层体和所述内层体之间,所述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以及所述中间层是通过对具有与所述外层体、所述内层体以及所述中间层分别对应的树脂层层积型坯进行直接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在所述口部的开口端,所述中间层的端部由所述外层体和所述内层体覆盖。

优选地,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口部的外周面上一体地设有圆环状的鹤嘴体切断部,该鹤嘴体切断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口部的轴向倾斜的朝向下方的锥面,所述中间层的端部,在所述口部朝向所述鹤嘴体切断部且朝向径向外侧弯曲。

根据本发明,将成为剥离起点的中间层的端部在口部的开口端通过外层体和内层体覆盖,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内层体相对于外层体从口部的开口端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层积剥离容器的截面图;

图2是放大显示图1所示的层积剥离容器的口部的开口端部分的截面图;

图3(a)~(c)是分别显示图1中直接吹塑成型层积剥离容器时型坯的口部边缘成形顺序的放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层积剥离容器

1a:口部

1b:主体部

1c:螺纹部

2:外层体

3:内层体

3a:收纳部

4:中间层

5:上端面

6:阶梯凹部

7:鹤嘴体切断部

7a:朝向下方的锥面

10:层积型坯

11:模具

11a:圆锥部

12:插塞

12a:供给孔

13:凸缘部

13a:成形面

13b:切断用凸部

14:鹤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即层积剥离容器1还称为可分层容器,形成为具有形成为截面圆形的圆筒形的口部1a以及在该口部1a的下方一体地相连的主体部1b的瓶状。主体部1b具有可挤压性,可以被按压(挤压)而凹陷,并且还可以从凹陷的状态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该层积剥离容器1是具有外层体2、内层体3以及中间层4的3层结构。

外层体2构成该层积剥离容器1的外壳,例如,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树脂材料形成。

内层体3例如由与外层体2相同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厚度比外层体2薄的袋状,相对于外层体2可剥离地层积配置在外层体2的内侧。内层体3的上端的开口部与口部1a的开口端相连,内层体3的内部为收纳部3a。在该收纳部3a可以收纳例如化妆水等化妆品、洗发水和护发素或者液体肥皂、以及食品调料等溶液。

如上所述,通过将内层体3的厚度形成为比外层体2的厚度薄,即使外层体2和内层体3由同一树脂材料形成,也可以通过外层体2确保主体部1b的可挤压性,即由主体部1b的按压产生的变形以及从其变形复原的复原性,并且还可以配合内部溶液的喷射适度地使内层体3减容变形。应予说明,内层体3也可以由例如改性聚烯烃等与外层体2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

中间层4由与形成外层体2以及内层体3的树脂材料不同种类的树脂材料形成且形成为比外层体2以及内层体3薄,并且配置在外层体2和内层体3之间。由于内层体3形成为比外层体2薄,因此中间层4配置在相对于外层体2与内层体3之间的层积剥离容器1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偏向内侧的位置上。

中间层4由例如尼龙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相对于形成外层体2的树脂材料以及形成内层体3的树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粘着性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通过在外层体2和内层体3之间配置这样的中间层4,无论是在由相同树脂材料形成外层体2和内层体3的情况下,还是在由相互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外层体2和内层体3的情况下,均可以构成为可使内层体3相对于外层体2剥离。

此外,在使用尼龙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作为形成中间层4的树脂材料时,还可以提高该层积剥离容器1的气体阻隔性。

在由相同树脂材料形成外层体2和内层体3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通过在主体部1b等对中间层4的一部分开槽,设置使由相同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层体2和内层体3相互粘接的粘接部(未图示)的结构。通过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适当数量的这种粘接部,可以使外层体2支撑内层体3的一部分而使收纳部3a稳定地减容变形,减少内部溶液的残留量。应予说明,粘接部的形状可以是例如沿着主体部1b的轴向延伸的带状等各种形状,且对其设置场所及设置个数不作限定。此外,在采用由相互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外层体2和内层体3,内层体3相对于中间层4具有粘着性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在外层体2和中间层4之间设置带状的粘接层,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具有这种层结构的层积剥离容器1,例如,可以采用外层体2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中间层4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形成、内层体3由改性聚烯烃形成的3层结构。

虽然未图示,但在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设有沿着该口部1a的径向在内外方向上贯穿外层体2,并且与外层体2和中间层4之间相连通的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开孔。应予说明,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开孔并不限于口部1a,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b以及其底部等其它部位。

在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上例如安装有喷射盖(未图示),该喷射盖在喷射筒上配设有单向阀,通过该喷射盖向外部喷射收纳于内层体3的收纳部3a的溶液。该喷射盖具有通过单向阀防止在喷射内部溶液后空气从喷射筒向内层体3的收纳部3a内部流入的功能。应予说明,喷射盖采用例如在设置于口部1a的螺纹部1c上螺纹连接并固定于口部1a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通过底切等其它手段固定于口部1a的结构。

这样的层积剥离容器1,在其口部1a上安装有喷射盖,该喷射盖在喷射筒上配设有单向阀,在此情况下,通过按压(挤压)主体部1b,可以将收纳于内层体3的收纳部3a的溶液从口部1a向外部喷射。当喷射内部溶液后,如果解除主体部1b的按压,外层体2恢复原来的形状,但这时可以将外部空气从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开孔导入到外层体2和中间层4之间,并在使内层体3的收纳部3a减容的状态下使外层体2恢复原来的形状。因此,即使喷射出内部溶液,外部空气也不会从口部1a流入内层体3的收纳部3a内部,因此可以抑制收纳于收纳部3a的内容物与空气接触而引起劣化或变质。

如图2所示,在该层积剥离容器1中,中间层4的端部采用在口部1a的开口端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而不暴露于外部的结构。即,在口部1a的开口端上,中间层4处于埋设在形成外层体2的树脂材料与形成内层体3的树脂材料的内部的状态。

更具体地说,内层体3在口部1a的开口端上朝向径向外侧弯曲而形成口部1a的上端面5。此外,在口部1a的上端面5的外周侧部分设置有环状的阶梯凹部6。此外,在口部1a的外周面上一体地设置有鹤嘴体切断部7。鹤嘴体切断部7形成为截面三角形状并且在口部1a的整个圆周形成为圆环状,截面三角形状是指鹤嘴体切断部7的上端形成为与阶梯凹部6同一面状地相连的平坦面且朝向下方的面相对于口部1a的轴向倾斜的朝向下方的锥面7a。

优选地,鹤嘴体切断部7中的朝向下方的锥面7a相对于口部1a的轴向以30度~50度的角度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下方的锥面7a采用相对于口部1a的轴向以35度的角度倾斜的结构。此外,优选地,与鹤嘴体切断部7的上端相连的阶梯凹部6的平坦面设置在距离口部1a的外周面和朝向下方的锥面7a的交界部分在轴向上向上方(口部1a的开口端一侧)0.15mm以上的位置上。在图示的情况下,阶梯凹部6的平坦面设置在距离口部1a的外周面和朝向下方的锥面7a的交界部分在轴向上向上方0.3mm的位置上。

中间层4在口部1a的开口端上与内层体3一同朝向鹤嘴体切断部7弯曲,即朝向径向的外侧弯曲。并且,中间层4的端部配置在鹤嘴体切断部7的径向内侧,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

这样,在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1中,使配置在外层体2和内层体3之间的中间层4的端部在口部1a的开口端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而不暴露于外部。由此,通过形成外层体2的树脂材料和形成内层体3的树脂材料将口部1a的开口端形成为一体的面,使成为剥离起点的中间层4的端部在口部1a的开口端不暴露于外部,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从口部1a的开口端开始以中间层4的端部作为起点使内层体3从外层体2剥离。

此外,在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1中,中间层4在口部1a的开口端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而不暴露于外部,因此即使在中间层4由尼龙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阻隔性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该中间层4受水蒸气等的影响,防止其阻隔性的下降。

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的层积剥离容器1是通过对具有形成外层体2的树脂层、形成内层体3的树脂层以及形成中间层4的树脂层的形成为3层结构的层积型坯10进行直接吹塑成型(挤压吹塑成型)而形成的。

应予说明,在图3中,为了方便起见,对于构成层积型坯10的各个层,标注与对应的外层体2、内层体3以及中间层4相同的符号。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为3层结构的层积型坯10配置于吹塑成型用模具11的内部,其下端由模具11切除而封闭,另一方面,其上端插入有插塞12,通过设置于该插塞12的轴心的供给孔12a向层积型坯10内部供给经加压的空气并沿着吹塑成型用模具11形成为规定的形状。

此外,在直接吹塑成型时,通过在插塞12的外周部一体地设置的凸缘部(collar part)13,通过吹塑成型用模具11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部分成形为对应于成形后的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的规定形状。

如图3(a)所示,凸缘部13具有与插塞12的轴向垂直的平坦且呈圆环状成形面13a,以及从该成形面13a朝向轴向(下方)突出的截面为矩形且环状的切断用凸部13b。另一方面,吹塑成型用模具11,在形成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部分外周面的部分的上侧,具有相对于层积型坯10以及对插塞12的轴向倾斜的圆锥部11a。优选地,圆锥部11a采用相对于层积型坯10以及插塞12的轴向倾斜30度~50度的角度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圆锥部11a采用相对于层积型坯10以及插塞12的轴向以35度的角度倾斜的结构。

在直接吹塑成型时,如图3(b)所示,在层积型坯10配置于模具11的状态下,插塞12以第1下降速度下降,从上方插入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部分。由此,通过插塞12的外周面形成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部分的内周面,并且通过凸缘部13在规定位置切除层积型坯10,并且形成其口部边缘部分的上端面5。此时,通过使层积型坯10沿着圆锥部11a配置并且通过成形面13a从上方压向下方,中间层4与内层体3一同向径向的外侧弯曲,与内层体3一同通过切断用凸部13b被稍微切断。

并且,如果插塞12下降至切除层积型坯10之前的规定位置,如图3(c)所示,插塞12的下降速度加速至比第1下降速度快的第2下降速度。并且,如果插塞12在以第2下降速度下降的状态下,切断用凸部13b与模具11的圆锥部11a的外周面抵接,则与形成于层积型坯10的口部1a的部分相比靠上侧的部分的鹤嘴体14被切除。通过这样的鹤嘴体切除,与形成层积型坯10的口部1a的部分相比靠上侧的部分即鹤嘴体14被切除。应予说明,优选地,对层积型坯10进行鹤嘴体切除的位置位于从模具11的圆锥部11a的下端起在上方以0.15mm以上的方式向上方远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层积型坯10进行鹤嘴体切除的位置位于从模具11的圆锥部11a的下端起以在上方以0.3mm的方式向上方远离的位置。

在上述鹤嘴体切除中,通过将插塞12加速至第2下降速度,层积型坯10被鹤嘴体切除的部分的周边部分沿着圆锥部11a的倾斜被切断用凸部13b朝向斜内侧下压,并由该下压进行压迫。由此,中间层4在该切断部分被较大地分割,并且在中间层4被切断的端部外侧外层体2和内层体3被挤压,为使中间层4的端部被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成形后的口部1a被成形为埋设在口部1a的开口端内部的状态。此外,在通过设置于插塞12的切断用凸部13b和模具11的圆锥部11a进行鹤嘴体切除,在成形后的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外周面上形成具有相对于口部1a的轴向倾斜的朝向下方的锥面7a的鹤嘴体切断部7。

这样,使用设置于模具11的圆锥部11a及设置于插塞12的切断用凸部13b,在中途提高插塞12的下降速度的同时进行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的成形以及鹤嘴体切除,从而可以使成形后的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较容易地形成为中间层4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的结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地,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外层体2和内层体3由同一树脂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只要是相互之间的粘着性较高的树脂材料,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外层体2和内层体3。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层积剥离容器1为在外层体2和内层体3之间具有中间层4的3层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至少具有上述3层,就可以采用例如在内层体3和中间层4之间具有粘接层的4层结构、在外层体2和中间层4之间具有带状粘接层的4层结构、以及在外层体2和内层体3之间具有一对中间层4并且在一对中间层4之间配置附加层的5层结构等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作为这样的多层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外层体2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间层4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内层体3是改性聚烯烃,在内层体3内侧还具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4层结构。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直接吹塑成型时,通过设置于凸缘部13的切断用凸部13b对层积型坯10进行鹤嘴体切除,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直接吹塑成型时,将鹤嘴体14从层积型坯10不完全切除,而仅留一点厚度使鹤嘴体14处于与层积型坯10相连接的状态,在后处理工序(后续流程加工,日文:アフターブローフィニッシュ)中切除鹤嘴体14的结构。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设置于模具11的圆锥部11a以及设置于插塞12的切断用凸部13b,在中途提高插塞12的下降速度的同时进行层积型坯10的口部边缘的成形以及鹤嘴体切除,使成形后的层积剥离容器1的口部1a形成为中间层4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成形方法形成层积剥离容器1,只要是能够在口部1a的开口端上形成为中间层4由外层体2和内层体3覆盖的结构的方法即可。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在外层体2设置导入外部空气用的开孔而使内层体3与中间层4一同从外层体2剥离,但也可以采用将导入外部空气用的开孔设置成贯穿外层体2至中间层4,在使中间层4残留在外层体2一侧的状态下仅使内层体3从外层体2剥离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