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式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58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易开式包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包装制品通常具有薄膜包材以保护包装制品或保存其内含物。已设计了各种系统在不借助于工具等的情况下移除膜包材,诸如提供易撕胶带或易撕签条。此类胶带和签条帮助消费者通过拉动签条或胶带以使膜破裂来开启包材并有利于移除。具有此类胶带和签条的包装制品的例子包括包装消费品、包装媒体(诸如光碟和数字视频光盘)以及各种包装食品和饮料。

虽然签条和胶带可适合于从某些包装制品移除膜包材,但签条和胶带不太适于移除紧密地包裹在包装周围的膜。此类紧密包裹常常与收缩包材膜相关联。因此,消费者常常奋力移除包材且可发现有必要使用另外的器具(诸如刀、一把剪刀或其他锋利器具)以移除膜包材的所有部分。这种情况尤为不便,因为消费者手边可能无法容易具有合适的另外的器具。此外,使用此类器具涉及损坏制品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包装制品,其具有改良的纸箱标签和膜包材,以有利于容易地手动开启和移除膜包材。此类构件基本上消除对使用另外的器具以移除膜包材的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易开启且可移除的包装包材,其利用穿孔膜、至少部分地包裹膜的纸箱标签以及覆叠穿孔膜和纸箱标签的粘合剂。

本发明的另外目标是提供一种包装包材,其利用:膜,其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穿孔,该对穿孔在其间界定穿孔区;纸箱标签,其具有界定凹口的一对间隔开的签条,凹口跨越穿孔区的一部分而延伸且在标签覆叠膜时使该部分可见;和粘合剂,其跨越穿孔区的一部分和这些间隔开的签条中的一个而延伸,其中纸箱标签不粘附至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新的包装包裹和开启系统,其包含:纸箱;膜,其包裹纸箱的至少一部分;一行穿孔,其设置在膜上;标签,其具有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以及界定凹口的一对间隔开的签条,凹口使膜的至少一部分和该行穿孔可见;以及粘合剂,其设置在纸箱标签末端的顶部表面和膜的通过凹口使得可见的所述部分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包装制品,其包含:纸箱;膜,其至少部分地包裹纸箱,膜具有界定第一宽度(w1)的一对间隔开的穿孔;纸箱标签,其设置在膜上方,纸箱标签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具有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以及设置在其中的凹口,凹口具有大体上沿第一末端的前边缘测量的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为w1的约0.5倍至约1.5倍;以及粘合剂,其设置在第一纸箱标签末端的顶部表面和膜的在凹口内的所述部分上。

本发明的另外目标是提供一种包装,其包含:膜,其至少部分地包裹纸箱,膜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穿孔行;纸箱标签,其至少部分地包裹膜,纸箱标签具有具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第一末端和设置在第一末端处的凹口,凹口暴露出该对间隔开的穿孔;和一行粘合剂,其设置成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穿孔行,粘合剂仅接触第一纸箱标签末端的顶部表面和膜的在凹口内的所述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易开式包装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如将在沿图1上的线2-2观察时可见的穿过图3的包装的垂直横截面;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成的包装的顶视平面图;

图4是如将在沿图3上的线4-4观察时可见的穿过包装的一部分的垂直横截面;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易开式包装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粘附”指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通过设置在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的粘合剂彼此接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膜”包括任何塑料网,不论其是膜还是片材。膜可具有2.0密耳或更小的总厚度,诸如约0.25密耳至约2.0密耳且更优选约0.4密耳至约1.0密耳的厚度。

如本文所用,术语“标签”指至少部分地沿纸箱的一个表面延伸的塑料、纸张、纸板、卡板等的条带。

如本文所用,术语“以可剥离方式粘附”指两个基底以足够低的粘合强度结合在一起,使得基底可通过被剥离而分开,不会对任一基底造成显著损坏,即,两个基底在被剥离开后基本上仍完好无损。

如本文所用,术语“穿孔”大体上指对材料(诸如膜)的任何弱化,其促使材料分裂成至少两个部分。穿孔可包括一行弱点、孔隙、狭缝、材料的厚度减小或允许材料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弱化。

如本文所用,术语“穿孔区”指包围穿孔的膜区域。在穿孔被提供为单行穿孔的情况下,穿孔区大体上位于该行穿孔的任一侧上,为约1mm至约30mm,诸如约5mm至约20mm。在穿孔被提供为一对间隔开的穿孔行的情况下,穿孔区界定为所述穿孔行之间的空间。穿孔区在本文中大体上定义为具有第一宽度w1。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不含”大体上指标签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基本上不含粘合剂,诸如第一纸箱标签末端的底部表面基本上不含粘合剂。就这一点而言,基本上不含意指底部表面不含足够量的粘合剂以将底部表面粘附至邻近膜。大体而言,在第一纸箱标签末端的底部表面上发现的任何量的粘合剂将为来自至邻近区的涂覆的渗流的结果,且将不足以将标签粘附至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在不使用另外的器具(诸如刀、一把剪刀或其他锋利器具)的情况下开启紧密地包裹在膜中的包装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包装材料自身提供用于移除膜的构件。例如,通过提供纸箱标签、穿孔和粘合剂,可简单且有效地移除包裹包装的膜。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易开式包装,其包含纸箱,诸如用于储存和分配消费品的分配器,该纸箱通过膜至少部分地包裹且具有易开启式机构。现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易开式包装10包含诸如四面纸箱的纸箱12,其具有顶部表面15和底部表面16。尽管分配器被示为立方体的,但其他形状也可被设想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图所示,易开启式机构沿顶部表面15设置,然而,其可沿纸箱12的任何表面设置。

纸箱12至少部分地由膜20覆盖。纸箱由膜覆盖的部分的范围可为纸箱的表面积的约10%至约100%,诸如约50%至100%。在一个实施例中,膜20可包含可在受热时收缩的热塑性材料。合适的热塑性材料包括例如聚酯、聚丙烯或聚乙烯或其层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诸如图1中所示的,纸箱12具有四个侧面、顶部15和底部16,且整个纸箱12由膜20包裹。

覆盖纸箱12的膜20至少部分地由标签30(在本文中也被称作纸箱标签)覆盖。标签30大体上设置在膜20上方。虽然图1中所示的标签仅部分地包裹纸箱12,但纸箱由标签覆盖的部分不限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整个纸箱可由标签包裹。在其他实施例中,标签可仅部分地覆盖容器的一个侧面。另外,标签可采用许多不同形状,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带。在其他实施例中,标签可为沿纸箱的仅一个表面、两个表面、三个表面或所有表面设置的片材、卡片或标牌。

大体而言,标签为至少部分地沿纸箱的一个表面延伸的塑料、纸张、纸板、卡板等的任何条带。在某些实施例中,带可覆盖所有纸箱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使得该带形成紧密地适配于纸箱的中点或“腰部”周围的“腹带”。腹带可适当地由纸张、纸板、卡板等的条带制造。将该条带刻划并折叠,接着将条带的两个末端彼此附接以形成带。该带经成形为使得其可在纸箱的一个末端上方滑动,接着滑动至纸箱“腰部”周围的位置中。如果需要,该带可设有印刷品,诸如文字或图形。

进一步参见图1,标签30呈带的形式,其具有第一末端32和第二末端34,其中第二末端34重叠第一末端32,以形成标签重叠部分35。重叠部分35被示为沿纸箱12的顶部表面15出现,然而,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该重叠部可沿分配器的任何表面出现,且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沿多个表面延伸。取决于分配器12的尺寸,重叠部35的长度的范围可为约0.5cm至约5.0cm,诸如约1cm至约3cm,且另外更优选为约1.5cm至约2.0cm。

可通过将粘合剂50(在图2中示出)设置在第一末端32与第二末端34之间来固定重叠部分35。在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粘合剂50是提供易开启式机构的相同粘合剂且跨越第一末端凹口36的一部分而设置。粘合剂50以可剥离方式将第二末端34粘附至第一末端32以形成重叠部35。粘合剂50被设置成使得在使用者分离第一末端32与第二末端34时,设置在膜20上的粘合剂50不受到显著损坏。

在某些实施例中,重叠部35可具有重叠凹口42,该重叠凹口暴露出一对间隔开的穿孔行25、26,该对穿孔行在其间界定穿孔区27。下文将更详细地论述穿孔24的形成、间隔和布置。重叠凹口42通过提供具有凹口36、37(在图2中示出)的第一末端32和第二末端34来形成,使得在末端32、34彼此重叠以形成重叠部分35时,凹口36、37对准以形成重叠凹口42。虽然在图1中已移除第二末端34的一部分以形成第二末端凹口39,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末端34可具有供使用者移除以产生凹口37的穿孔签条。在另外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末端34可仅重叠第一末端32,且覆盖第一产品标签末端凹口36。以此方式,第一产品标签末端凹口36仅在第二末端34从第一末端32脱离且标签30从包装10部分地移除时变得可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凹口(无论是第一末端凹口还是第二末端凹口还是重叠凹口)可采用许多形状和大小。如图1至图5中所示,凹口可简单地为矩形凹口,其通过从一个末端移除标签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界定凹口的一对签条而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凹口可通过切除标签的一部分使得凹口在各边由标签包围而形成。在另外其他实施例中,凹口可为矩形、圆形、半圆形、卵形等形状。不论凹口的形状和大小或其形成的方式,凹口被提供为使得膜的一部分不被标签覆盖。例如,如图3中所示,当标签30设置在膜20上方时,凹口36暴露出两行穿孔25、26。

现转向图2,膜20的一部分具有穿孔24。穿孔24可为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穿孔列(如图3和图5中所示),或可为单列穿孔或若干列穿孔,具体取决于膜的强度以及所得开口的所需形状和尺寸。为使穿孔24破裂且开启膜20,跨越穿孔24且沿在第一末端32中形成凹口36的签条37、38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粘合剂50。如图所示,粘合剂50被设置在第一末端32的上表面40上作为粘合剂条带。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使用其他粘合剂图案。

如图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所示,粘合剂50横跨两个签条37、38以及所述一对穿孔24。另外,粘合剂50在穿孔24的任一侧以及穿孔区27上接触膜20。然而,粘合剂50并不将第一标签末端32粘附至膜20。相反,粘合剂50设置在第一标签末端32的顶部表面40上,使得粘合剂50在签条37、38之间延伸且沿穿孔区27接触膜20。以此方式,第一标签末端32经由粘合剂50附接至膜20,但并不粘附至膜20。因为第一标签末端32并不粘附至膜20,所以在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产品标签末端32的底部表面41基本上不含粘合剂50。由于优选的是不将第一标签末端粘附至膜,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在标签已定位在膜和穿孔区上方后再涂覆粘合剂。因而,无粘合剂将有目的地沿标签的底部表面设置,且标签的第一末端将不粘附至膜。

为形成重叠部分35且连接标签30的两个末端以形成连续带,设置在第一末端32的顶部40上的粘合剂50由纸箱标签30的第二末端34接触。在此实施例中,两个相异区形成于重叠部分35中。第一区包含第一标签末端32和第二标签末端34,其间设置有粘合剂50。因为在末端32、34重叠以形成带时形成重叠凹口42的第一末端凹口37和第二末端凹口38,标签30并未由粘合剂50粘附至膜20。第二区包含结合至膜20的粘合剂50。第二区大体上由凹口36界定,且粘合剂50沿膜20在穿孔24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和膜沿穿孔24的外周边边缘27的部分接触膜20。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粘合剂50沿膜20在凹口36内的整个部分设置。

继续参见图2,为辅助移除膜20,设置一对间隔开的穿孔24。穿孔24被示为膜10中的一对间隔开的平行孔隙,然而,穿孔的构造不限于此。大体而言,设想了与本发明的易开启式系统兼容且允许膜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穿孔的任何布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穿孔24布置成两列25、26,其间设置有膜27的一部分。穿孔区27具有第一宽度w1。

两列穿孔25、26的所示布置还界定邻近形成第一标签末端凹口36的签条36、37的外周边部分28。以此方式,签条36、37之间的空间界定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沿第一末端的前边缘测量且大体上界定凹口36的宽度。如图所示,w2大于w1使得膜20的外周边边缘部分28位于凹口36内。在尤其优选的实施例(诸如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口36延伸超出穿孔24的两列25、26达足够的距离,以确保暴露膜20的两个边缘28。

虽然所示的实施例显示出w2大于w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w1可大于w2。因而,w1:w2的比率的范围可为约0.5至约1.5,诸如约0.75至约1.25。不论宽度w1和w2,粘合剂被设置在穿孔区内的膜上和界定凹口的签条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使得在标签被使用者移除时,标签上的向上力经由粘合剂传递至膜。对膜施加的力使膜在一个或多个穿孔周围破裂,以在膜中产生开口。

进一步参见图2,粘合剂50被涂覆至第一末端32的至少一部分和穿孔区27的一部分。在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粘合剂跨越第一末端签条37、38和穿孔区27位于其间的那部分延伸。以此方式,粘合剂50跨越穿孔区27的至少一部分(即,膜20的位于穿孔行25、26之间的区域),但并不将标签的第一末端32粘附至膜20。然而,粘合剂50设置在穿孔区27和标签30上,使得标签30附接至膜20且能够在标签被使用者移除时将力传递至膜20。

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装具有易开启式机构,其包含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标签,其中末端彼此不重叠。标签的第一末端具有通过一对间隔开的签条界定的凹口。该凹口具有如沿第一末端的前边缘测量的宽度w2。该凹口可为任何形状,诸如正方形、矩形、半圆形等,只要其提供一对间隔开的签条即可。该膜具有界定穿孔区的一对间隔开的穿孔。该标签被定位成使得凹口覆叠穿孔区的至少一部分。该标签通过跨越凹口涂覆粘合剂而附接至膜,然而,优选的是,标签不直接粘附至膜。也就是说,标签的底部表面优选基本上不含粘合剂。为开启包装,使用者抓紧标签的未粘附至膜的第二末端且将其上提。使用者接着继续将第二标签末端朝向第一末端拉动且接着拉过第一末端。在第二末端被拉过第一末端时,向上力被施加至粘合剂。粘合剂上的向上力被传递至粘附至其上的膜且使穿孔破裂。破裂的穿孔又形成容易移除膜的开口。

因为粘合剂大体上作为在标签与膜之间传递力的构件而涂覆,所以多种多样的粘合剂都可以是合适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实现包装的容易开启,优选的是,粘合剂足够弱以允许重叠标签分离而不会使未破损的膜破裂,但又足够强以在穿孔线下方固持至包材膜,从而经由穿孔使膜破裂且允许撕裂包材膜。合适的粘合剂包括例如热熔性粘合剂。热熔性粘合剂通常在加热后熔化,且基本上自由流动以用于涂覆至产品标签和膜。在冷却后,粘合剂硬化,从而形成与产品标签和膜的顶部表面的结合。热熔性粘合剂是本领域熟知的,且可包括诸如美国专利第5,026,752号和第4,283,317号中所公开的那些粘合剂,两者均以与本公开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

如图3中进一步所示,穿孔24的长度可取决于所需开口大小而变化,且未必延伸纸箱10的底部16的全部长度。相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穿孔仅沿底部部分地延伸,诸如底部的长度的约10%至约90%,诸如约20%至约60%且更优选约30%至约50%。在其他实施例中,穿孔可跨越底部的整个长度而延伸,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甚至沿包装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延伸。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穿孔被提供为一对间隔开的平行孔隙,穿孔的长度的范围为约2cm至约10cm,且更优选为约3cm至约8cm,且穿孔间隔为约0.5cm至约4.0cm且优选约1.0cm至约3.0cm。

为开启包装,使用者抓握标签的第二末端,然后继续通过将第二末端提向第一末端来移除标签。在使用者移除标签时,标签大体上仅通过跨越第一末端处的凹口而延伸的粘合剂附接至膜。为完成开启,将第二末端拉过第一末端,从而使得将向上力施加于粘合剂和粘附至其的膜上。向上力将使膜沿穿孔破裂,从而产生开口。使用者可继续移除标签,接着使用通过移除标签而产生的开口来移除膜。以此方式,可提供完全密封的包装,但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来开启该包装,标签和粘合剂提供包装开启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