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63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饮料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盒。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饮料盒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吸管通过包覆在其外面的塑料膜粘附于盒体上,容易丢失;2.吸孔处通过保鲜薄膜密封,易被尖锐物体戳破,导致饮料变质;3.插入吸管后,空气通过吸管口与饮料接触,需要尽快饮用,不易久存;4.盒底上的饮料不易吸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饮料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饮料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饮孔,还包括:

固定管,固定管设置在盒体内并与饮孔同轴,固定管内径大于饮孔直径;

移动管,移动管的上端穿过饮孔伸出至盒体外,移动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外径大于饮孔直径且小于固定管内径,移动管可在固定管内上下滑动;

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包裹覆盖住移动管的顶端以及饮孔四周;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饮孔处且能够覆盖住移动管的上端;

盒体的内底壁上设有一个下凹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外沿与盒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固定管位于凹槽的最低处的正上方。

其中,固定管的底端距离凹槽的最低处1-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饮料盒,吸管由固定管以及移动管组成,固定管以及移动管的底端设置在盒体内,解决了常规饮料盒吸管易丢失的问题;饮孔处设置有包裹覆盖住移动管的顶端以及饮孔四周的密封膜,还设置有能够覆盖住移动管的上端的密封盖,解决了常规饮料盒吸孔处保鲜膜易被戳破的问题;在揭开密封膜后却不能一次将饮料饮用完时,可将密封盖重新罩住饮孔及移动管上端,延长了饮料的保质时间;同时,盒底上设置有外沿与盒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凹槽,固定管位于凹槽的最低处的正上方,解决了盒底饮料不易吸尽造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饮料盒解决了常规饮料盒的种种弊端,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盒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管1、移动管2、密封膜3、密封盖4、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饮料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饮孔,还包括:

固定管1,固定管1设置在盒体内并与饮孔同轴,固定管1内径大于饮孔直径;

移动管2,移动管2的上端穿过饮孔伸出至盒体外,移动管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外径大于饮孔直径且小于固定管1内径,移动管2可在固定管1内上下滑动;设置在移动管2上下两端的凸台对移动管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密封膜3,所述密封膜3包裹覆盖住移动管2的顶端以及饮孔四周;

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饮孔处且能够覆盖住移动管2的上端;

盒体的内底壁上设有一个下凹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外沿与盒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固定管1位于凹槽5的最低处的正上方。

本发明使用方式如下:饮用前,打开密封盖4,撕下包裹覆盖住移动管2的顶端以及饮孔四周的密封膜3,向上拉出移动管2即可饮用;当没有一次饮用完时,将密封盖4重新盖上即可。

优选的,固定管1的底端距离凹槽5的最低处1-2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料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饮孔,还包括固定管(1)、移动管(2)、包裹覆盖住移动管(2)的顶端以及饮孔四周的密封膜(3)、设置在饮孔处且能够覆盖住移动管(2)的上端的密封盖(4)、外沿与盒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凹槽(5),移动管(2)可在固定管(1)内上下滑动,固定管(1)位于凹槽(5)的最低处的正上方。本发明饮料盒解决了常规饮料盒,吸管容易丢失、盒底上的饮料不易吸尽等弊端,适宜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思蔚
技术研发日:2016.06.30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