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15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溜车是电梯日常使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电梯故障,溜车的主要原因是制动器制动力不足和存在附加的开闸的力所引起的。由于电梯溜车,很容易对乘客造成剪切伤害,而这些伤害往往很多都是致命的,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制动器故障导致的电梯溜车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合理的电梯配置,例如两梯八户,在这些地方工作的电梯其运行次数能达到一年100万次,也就意味着制动器一年要制动100万次,这样很容易造成制动器失效从而导致溜车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除了需要可靠的制动器和合理的电梯使用配置之外,当电梯发生溜车现象的时候,如何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包括轿厢和安装在轿厢上用于夹紧轿厢的夹轨安全钳,井道壁以及安装在井道壁上的平层感应器,所述夹轨安全钳连接有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安全控制板,所述控安全控制板固定设置有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动系统设有电磁开关,对应的所述控制电路设有感应线圈,可以在电梯溜梯时及时启动驱动系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反应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轿厢顶部,与电磁开关对应位置设置有隔磁板,避免了夹轨安全钳的误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不与外界电网连接的独立电源,在外界停电时,安全钳仍然能正常使用,提高了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电梯发生溜车情况,此时隔磁板就会脱离平层感应器,一旦隔磁板脱离,串联在同一回路中的线圈就会得电,从而使得拉杆提拉安全钳,使安全钳动作,轿厢制动停止在导轨上,防止电梯继续溜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溜车导致的电梯安全事故,极大地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平层感应器;3、井道壁;4、夹轨安全钳;5、驱动系统;6、控制电路;7、安全控制板;8、电源;9、电磁开关;10、感应线圈;11、隔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和安装在轿厢1上用于夹紧轿厢的夹轨安全钳4,井道壁3安装在井道壁3上的平层感应器2,所述夹轨安全钳4连接有驱动系统5,所述驱动系统5连接有控制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6连接有安全控制板7,所述控安全控制板7固定设置有电源8。所述驱动动系统5设有电磁开关9,对应的所述控制电路6设有感应线圈10,可以在电梯溜梯时及时启动驱动系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反应速度。所述控制电路6设置在轿厢1顶部,与电磁开关9对应位置设置有隔磁板11,避免了夹轨安全钳的误启动,所述电源8为不与外界电网连接的独立电源,在外界停电时,安全钳仍然能正常使用,提高了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电梯发生溜车情况,此时隔磁板2就会脱离平层感应器2,一旦隔磁板11脱离,串联在控制电路6中的感应线圈10就会得电,从而使得拉杆提拉锁轨安全钳4,使锁轨安全钳4动作,轿厢1制动停止在导轨上,防止电梯继续溜车。之后平层感应器2会将信息发送至安全控制板7,安全控制板7就会控制驱动系统5断电,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开门溜车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领域。它包括轿厢和安装在轿厢上用于夹紧轿厢的夹轨安全钳,井道壁以及安装在井道壁上的平层感应器,所述夹轨安全钳连接有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安全控制板,所述控安全控制板固定设置有电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溜车导致的电梯安全事故,极大地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杨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12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