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742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纸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纸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功能纸箱。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纸箱的作用仅仅限于收纳、整理物品,或者是将物品装进纸箱内以利搬运及运输,而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纸箱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多,而一般的纸箱在结束物品收纳或者运输后用户会随即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节约资源,实现纸箱的循环利用,本申请提供了多功能纸箱。

本申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功能纸箱,包括能兼作椅座的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边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侧板上设有能相对其折叠并用于支撑所述底板作为椅座的支架结构。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箱体为能平铺展开的方形箱体,所述底板呈矩形状,所述侧板包括依序连接在所述底板四周边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边缘连接有能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弯折的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边缘连接有能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弯折的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三侧板的顶部边缘连接有能相对所述第三侧板弯折的第三弯折板,所述第四侧板的顶部边缘连接有能相对所述第四侧板弯折的第四弯折板。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第一弯折板上设有能使其弯折成直角的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二弯折板上设有能使其弯折成直角的第二折痕线,所述第三弯折板上设有能使其弯折成直角的第三折痕线,所述第四弯折板上设有能使其弯折成直角的第四折痕线。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其中一所述弯折板上远离相应连接侧板的一侧边连接有撕裂板,所述撕裂板与相应弯折板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撕裂分离的刻痕线。

如上所述的的多功能纸箱,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其与所述底板连接边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支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第一支架板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边上,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配合形成卡接连接的第二凹部。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三侧板上第三支架板和第四支架板,所述第三支架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垂直于其与所述底板连接边的一侧边上,所述第四支架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与所述第一支架板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边上,所述第三支架板上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四支架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部相配合形成卡接连接的第二凹部。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两弯折板上均设有两个相对平行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能随相应弯折板弯折成直角状,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弯折板上均设有能与相邻弯折板上的卡接孔配合卡接的卡接部。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三支架板和第四支架板上均设有当相应弯折板弯折时能与其边缘卡接的卡接缺口。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每一弯折板上均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能随相应弯折板弯折成直角状,所述每一弯折板上均设有能与相邻弯折板上的卡接孔配合卡接的卡接部。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纸箱,所述刻痕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和第四弯折板上远离相应连接侧板的侧边边缘形状相仿。

本申请提供了多功能纸箱,纸箱上设有能相对活动的支撑结构,使纸箱需要容纳物品时移动支撑结构使纸箱拥有容置空间,当纸箱完成容纳工作后,可移动支撑结构使其能支撑底板作为椅座,形成能用于乘坐的椅子,实现纸箱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平铺展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平铺展开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平铺展开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平铺展开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多功能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至图8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铺展开示意图,所述纸箱包括矩形底板1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在所述底板1的四周边沿依序连接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所述第一侧板21与第三侧板2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22与第四侧板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1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一侧板21弯折的第一弯折板31,所述第二侧板22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二侧板22弯折的第二弯折板32,所述第三侧板23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三侧板23弯折的第三弯折板33,所述第四侧板24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四侧板24弯折的第四弯折板34,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一折痕线311,所述第一折痕线311平行于第一弯折板31与第一侧板21的连接边,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二折痕线321,所述第二折痕线321平行于第二弯折板32与第二侧板22的连接边,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三折痕线331,所述第三折痕线331平行于第三弯折板33与第三侧板23的连接边,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四折痕线341,所述第四折痕线341平行于第四弯折板34与第四侧板24的连接边;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平行设置有第一卡接孔312和第二卡接孔313,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卡接孔332和第四卡接孔333,卡接孔能随相应弯折板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二弯折板32远离第二侧板22的一侧边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卡接孔312配合卡接的第一卡接部322和能与所述第三卡接孔332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323,所述第四弯折板34远离第四侧板24的一侧边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卡接孔313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部342和能与所述第四卡接孔333配合卡接的第四卡接部343;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远离第三侧板23的一侧边连接有撕裂板4,所述撕裂板4与所述第三弯折板33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撕裂分离的刻痕线5;所述第一侧板21上垂直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上设有第一支架板61,另一相对侧边上设有第二支架板62,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均能相对第一侧板21折叠,所述第一支架板61上设有第一凸部611,所述第二支架板62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凸部611相配合形成卡接的第一凹部621;所述第三侧板23上垂直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上设有第三支架板71,另一侧边上设有第四支架板72,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均能相对第三侧板23折叠,所述第三支架板71上设有第二凸部711,所述第四支架板72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凸部711相配合形成卡接连接的第二凹部7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板61、第二支架板62、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上均设有当相应弯折板弯折时能与其边缘卡接的卡接缺口。

图2至图4为本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其中图2和图3部分侧板和弯折板暂时摊开,以呈现部分结构。

参照图2,将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并将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垂直折叠以及将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垂直折叠;

参照图3,将所述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也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使所述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共同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弯折板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向下弯折以与第一侧板21垂直,所述第一弯折板31沿第一折痕线311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二弯折板32相对所述第二侧板22向下折叠以与第二侧板22垂直,所述第二弯折板32沿第二折痕线321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四弯折板34相对所述第四侧板24向下折叠以与第四侧板24垂直,所述第四弯折板34沿所述第四折痕线341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二弯折板32弯折时所述第二弯折板上的第一卡接部322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312内,所述第四弯折板34弯折时将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的第三卡接部342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孔313内。

参照图4,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与所述撕裂板4连接共同构成顶盖,所述第三弯折板33和所述撕裂板4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弯折盖在纸箱上。

图5至图8为本实施例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示意图。

参照图5,图5为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平铺展开图,所述撕裂板4沿所述刻痕线5撕开使所述撕裂板4脱离所述第三弯折板33,参照图6,图6为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将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且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折叠并使所述第一凸部611卡接在所述第一凹部621内,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折叠并使所述第二凸部711卡接在所述第二凹部721内;参照图7,将所述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均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且所述第一弯折板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一侧板21垂直,所述第三弯折板33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三侧板23垂直,所述第三弯折板33沿所述第三折痕线331折叠成直角状,所述第二弯折板32相对所述第二侧板22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二侧板22垂直,所述第二弯折板32沿所述第二折痕线321折叠成直角状,且使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的第一卡接部322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312内,所述第二卡接部323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接孔332内,所述第四弯折板34相对所述第四侧板24向下弯折以与所述第四侧板24垂直,所述第四弯折板34沿所述第四折痕线341折叠成直角状,且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的第三卡接部342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孔313内,所述第四卡接部343卡接在所述第四卡接孔333内。参照图8,将组合好的纸箱反向放置使原纸箱底板作为椅座,形成能用于乘坐的椅子。

图9至图16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铺展开示意图,所述纸箱包括矩形底板1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在所述底板1的四周边沿依序连接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所述第一侧板21与第三侧板2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22与第四侧板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1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一侧板21弯折的第一弯折板31,所述第二侧板22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二侧板22弯折的第二弯折板32,所述第三侧板23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三侧板23弯折的第三弯折板33,所述第四侧板24上平行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连接有能相对第四侧板24弯折的第四弯折板34,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一折痕线311,所述第一折痕线311平行于第一弯折板31与第一侧板21的连接边,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二折痕线321,所述第二折痕线321平行于第二弯折板32与第二侧板22的连接边,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三折痕线331,所述第三折痕线331平行于第三弯折板33与第三侧板23的连接边,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设有能使其自身折叠的第四折痕线341,所述第四折痕线341平行于第四弯折板34与第四侧板24的连接边;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设有第一卡接孔312,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设有第二卡接孔322,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设有第三卡接孔332,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设有第四卡接孔342,卡接孔能随相应弯折板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卡接孔322卡接的第一卡接部313,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三卡接孔332卡接的第二卡接部323,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卡接孔312卡接的第四卡接部343,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远离第三侧板23的一侧边连接有撕裂板4,所述撕裂板4与所述第三弯折板33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撕裂分离的刻痕线5,所述刻痕线5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和第四弯折板上远离相应连接侧板的侧边边缘形状相仿;所述第一侧板21上垂直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上设有第一支架板61,另一相对侧边上设有第二支架板62,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均能相对第一侧板折叠,所述第一支架板61上设有第一凸部611,所述第二支架板62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凸部611相配合形成卡接的第一凹部621;所述第三侧板23上垂直于其与底板1连接边的一侧边上设有第三支架板71,另一侧边上设有第四支架板72,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均能相对第三侧板23折叠,所述第三支架板71上设有第二凸部711,所述第四支架板72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凸部711相配合形成卡接连接的第二凹部721。

图10至图12为本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其中图10和图11部分侧板和弯折板暂时摊开,以呈现部分结构。

参照图10,将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并将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垂直折叠以及将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垂直折叠;

参照图11,将所述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也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使所述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共同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弯折板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向下弯折以与第一侧板21垂直,所述第一弯折板32沿第一折痕线311弯折成直角状;所述第二弯折板32相对所述第二侧板22向下折叠以与第二侧板22垂直,所述第二弯折板32沿第二折痕线321弯折成直角状,且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的第一卡接部313卡接在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的第二卡接孔322内,所述第四弯折板34相对所述第四侧板24向下折叠以与第四侧板24垂直,所述第四弯折板34沿所述第四折痕线341弯折成直角状,且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的第四卡接部343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312内。

参照图12,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与所述撕裂板4连接共同构成顶盖,所述第三弯折板33和所述撕裂板4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弯折盖在纸箱上。

参照图13,图13为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平铺展开图,所述撕裂板4沿所述刻痕线5撕开使所述撕裂板4脱离所述第三弯折板33,所述撕裂板4脱离所述第三弯折板33后,所述第三弯折板33远离其与所述第三侧板23连接部的一侧边形成有能与所述第四卡接孔342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部333。

参照图14,图14为纸箱作椅子用途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将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且所述第一支架板61和第二支架板62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折叠并使所述第一凸部611卡接在所述第一凹部621内,所述第三支架板71和第四支架板72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折叠并使所述第二凸部711卡接在所述第二凹部721内;参照图15,将所述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均相对所述底板1垂直折叠,所述第一弯折板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1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一侧板21垂直,所述第一弯折板31沿所述第一折痕线311折叠成直角状,所述第四弯折板34相对所述第四侧板24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四侧板24垂直,所述第四弯折板34沿所述第四折痕线341折叠成直角状,且所述第四弯折板341上的第四卡接部343卡接在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的第一卡接孔312内;所述第三弯折板33相对所述第三侧板23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三侧板23垂直,所述第三弯折板33沿所述第三折痕线334折叠成直角状,且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的第三卡接部333卡接在所述第四弯折板34上的第四卡接孔342内;所述第二弯折板32相对所述第二侧板22向下折叠以与所述第二侧板22垂直,所述第二弯折板32沿所述第二折痕线321折叠成直角状,且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的第二卡接部323卡接在所述第三弯折板33上的第三卡接孔332内,以及所述第一弯折板31上的第一卡接部313卡接在所述第二弯折板32上的第二弯折口322内,以使相邻侧板之间相互连接。参照图8,将组合好的纸箱反向放置使原纸箱底板作为椅座,形成能用于乘坐的椅子。

需注意的是,上述仅为实施例,而非限制于实施例。譬如此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架构者,皆应为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而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