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修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8449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正带,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式修正带。



背景技术:

修正带作为一种现代学习、办公用品,由于其具有修正快速、修改表面平整光滑等优点,其正逐步替代传统涂改液而成为当今主流的修正产品。现有修正带的款式多样,如方形、圆形、笔型等不同造型。修正带因纤巧、易于持握等优点深受中小学生的青睐,特别是笔型修正带。

传统的修正带,其主要包括轴套、压嘴和控制带体收放的带体卷放装置,该带体卷放装置设于该轴套内,压嘴的第一端处于轴套内与带体卷放装置连接,压嘴的第二端处于轴套外,而为避免压嘴第二端上得带体表面受到灰尘的附着或者避免带体受损坏,轴套上可拆卸安装有罩设在压嘴第二端外的压嘴帽。此种修正带,需使用者双手将压嘴帽与轴套分开后才可使用,使用不便,且使用时压嘴帽与轴套分开设置,极易造成压嘴帽遗失,压嘴帽的遗失将会造成该压嘴第二端上的带体受到灰尘的污染而变脏,进而造成修正带提前报废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其可通过按压结构使压嘴伸出轴套外或隐藏于轴套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包括壳体、压嘴、装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修正带输出装置,以及控制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于所述壳体内移动的按压结构,所述压嘴安装在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按压结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和具有定位功能的旋转件,以及轴套,所述连接件连接有促进按压后所述连接件进行复位的弹性体,所述轴套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旋转件配合旋转的直通式腔室,所述腔室具有与所述旋转件相配合旋转或定位的限位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限位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腔室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布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布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供所述连接件上、下滑动的滑动轨道。

所述旋转件呈条状,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转转件相配合的位置分别形成与所述凹槽或所述凸起配合三角尖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三接触面,所述旋转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或第三接触面相配合实现旋转或定位。

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和所述第三接触面均为导向斜面或导向曲面。

所述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件于一侧凸设有凸柱,通过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的配合,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上端的安装部和设于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一体连接,二者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且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宽度,所述安装部连接有按压按钮,所述按压按钮与所述安装部相紧配。

对应于所述配合部下端的两侧沿分别设有叠放凸块,所述配合部在靠近两侧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贯穿于配合部端沿,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紧套在所述配合部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限位台阶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叠放凸块上。

所述连接件呈扁块状,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开设有条状通槽,所述条状通槽贯穿于所述轴套的上端沿,所述条状通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凹槽或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一种按压式修正带,通过旋转件、连接件、轴套与弹性体的相互配合实现按压操作,进而将压嘴伸出轴套外或隐藏于轴套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按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轴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初次旋转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初次按压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初次按压或再次松开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再次松开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中轴套的剖视图。

图中:

壳体-1a; 压嘴-1b;

修正带输出装置-1c; 连接件-1;

安装部-11; 配合部-12;

叠放凸块-121; 沟槽-122;

旋转件-2; 凹槽-21;

第一触点-22; 第二触点-23;

第三触点-24; 第四触点-25

轴套-3; 第一限位凸起-31;

第一接触面-311; 第二接触面-312;

第二限位凸起-32; 第三接触面-321;

滑动轨道-33; 条状通槽-35;

弹性体-4; 按压按钮-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如图1-9所示,包括壳体1a、压嘴1b,按压结构和装设于壳体1a内的修正带输出装置1c。。压嘴1b安装在修正带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上。壳体1a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压嘴1b和修正带输出装置1c上下移动的按压结构1。本发明的压嘴1b和修正带输出装置1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行业内常规笔型修正带的压嘴和修正带输出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上述按压结构包括连接件1、旋转件2、轴套3、弹性体4和按压按钮5。在本实施例中,以修正带具有鸭嘴1b的一端为下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上端。连接件1呈扁块状,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部11和配合部12。以图5所示方位为参考方位,从左到右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安装部11和配合部12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且安装部11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配合部12的横截面的宽度。安装部11设于连接件1的上端,配合部12设于连接件1的下端。配合部12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旋转件2于一侧面上凸设有凸柱,该通孔与该凸柱相适配。通过该通孔与该凸柱的配合,旋转件2活动连接于连接件1的一侧面上。按压按钮5套接于安装部11上。按压按钮5与安装部11相紧配。对应于配合部12下端的两侧沿分别设有叠放凸块121,即叠放凸块121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地方凸块121相向的一侧为叠放凸块121的内侧,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叠放凸块121的外侧,叠放凸块121的外侧面设为便于安装的斜面。配合部12在靠近两侧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沟槽122,沟槽122贯穿于配合部12的端沿。弹性体4优选为弹簧,此弹簧沿连接件1的长度方向紧套于配合部12上,且此弹簧的上端顶在限位台阶上,弹簧的下端抵在叠放凸块121上。连接件1为塑料件,塑料具有微弹性,沟槽122可为配合部12下端的两侧沿提供形变空间。

旋转件2呈条状,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为V型槽,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旋转件2具有第一触点22、第二触点23、第三触点24和第四触点25,第一触点22和第二触点23分别位于其中一个凹槽的两侧,第三触点24和第四触点25分别位于另一凹槽的两侧。本发明中,凹槽2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外,还可以为半圆形等,且旋转件2两端的凹槽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此外,旋转件2除了可以开设凹槽。还可以延伸设有与下述腔室的限位部相配合旋转与定位的凸起。

轴套3的内部开设有直通式腔室,该腔室沿轴套3的长度方向,贯穿于轴套3的两端。该腔室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布置且相互平行,并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这样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可共同围成一横截面呈方形的内部空间。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和第一侧壁共同形成与旋转件2相配合旋转与定位的限位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32。第一限位凸起31位于对应第一侧壁处一侧的上端,第二限位凸起32位于对应第一侧壁处另一侧的下端。如图9所示,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32与旋转件2相配合的的部分形成三角尖部,第一限位凸起31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一接触面311和第二接触面312。第一接触面311沿轴套3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限位凸起32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三接触面321,第二接触面312与第三接触面沿轴套3的宽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32的三角尖部呈直角状,即第一接触面311和第二接触面3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凹腔,第二凹腔和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供连接件1上、下滑动的滑动轨道33。配合部12与滑动轨道33相配合。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分别开设有条状通槽35,条状通槽35贯穿于轴套3的上端沿,轴套3对应于条状通槽35的下端沿形成限位块36,所述条状通槽35的宽度与连接件1的厚度相适配。连接件1从上端穿入,连接件1的两侧沿沿着条状通槽35穿入。利用连接件1因形变产生的弹力,将叠放凸块121穿出限位块36。叠放凸块121的外侧面为斜面便于安装,进而完成按压结构的安装。

本发明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如图5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旋转件2的长度方向与连接件1长度方向相同,旋转件2的第二触点23与第三触点24所在侧面与第一接触面311接触。使用时,向下初次按压按压按钮5,按压按钮5的下压使得连接件1向下移动,连接件1向下运动驱动修正带输出装置1c及压嘴1b一同向下移动。压嘴1b的下移可逐渐伸出口外,如图6所示,旋转件1的第一触点22受第三接触面321的限定,旋转件2单侧受力后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整个按压过程弹簧被压缩,初次按压后再松开时,如图7所示,挤压形变后的弹簧驱动连接件1往上移动,带动旋转件2沿滑动轨道33往上移动,则第三接触点24受第二接触面312的限定,旋转件2受力后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发生旋转,此时,此时凹槽21受第一限位凸块31的三角尖部的阻挡,停止往上移动,修正带稳定伸出口外,方便人们使用。不使用时,如题8所示,再次按压按压按钮5,此时旋转件2与第三接触面321接触,则第一接触点22受第三接触面321的限定,旋转件2受力后沿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至水平位置,再次松开时,在弹力驱动下,第一限位凸起31驱使旋转件2进一步发生旋转,旋转件2复位回到初始位置。整个操作过程,旋转件2旋转180°。

本发明中,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还可为导向斜面或导向曲面等。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