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冰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5883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蓄冷冰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冰袋。



背景技术:

蓄冷剂通常是一种由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组成的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

食品和医药疫苗等冷链运输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冷链环节的断链,食品和药品经过产地预冷装入运输车达到销售地的批发市场最后进入零售环节储存,在这几个环节中都容易出现冷链的断链。使用蓄冷剂可以有效的解决从产地预冷到运输车以及从批发市场到达零售商以及零售商的储存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食品药品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食品药品贮运温度的波动,实现贮藏温度的连续性,最大化的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附加值。

蓄冷剂通常被封装在蓄冷板中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蓄冷板都被设计为长方体的板状结构,根据具体使用的用途不同,蓄冷板又被加工为各种不同的体积,但现有技术中的蓄冷板普遍较厚,导致使用不方便。在配合运输箱体使用时,传统的蓄冷板只能放置在被运送物体的表面和周围,致使箱体内冷量传输不均匀,如果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运输的物品品种较为多样,特别是瓶装物品,上述缺点则更为明显。另外,传统的蓄冷板只适合用于冷链物流中的运输环节,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即一般的消费者无法接触和使用。在冷链物流的最末端环节,消费者仍无法顺利地将需要保持冷藏状态的物品自由转移,在物品转移时还需借助不便使用的冷藏箱、保冷箱等来进行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冷冰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冷冰袋,包括填充有蓄冷剂的袋体,而所述袋体形成筒状螺旋体,所述袋体末端分别形成袋底和开口,袋底密封,袋口热压封装,所述袋体两侧的最宽处通过紧箍连接。

所述袋体由上至下缠绕在瓶体的外侧。

所述袋口设置在螺旋体的外侧末端,所述袋底设置在螺旋体的中心末端。

所述袋底设置顶盖。

本发明将蓄冷冰袋的袋体设计为螺旋状,在未使用时可以形成盘状,节省占地空间,便于集中运输;在使用时可以由上至下套接缠绕在瓶体周围,增强蓄冷效果;在瓶状物品运输过程中由于蓄冷冰袋的缓冲,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由于袋体在瓶体周围形成空隙,码放时不同袋体可以互相交错放置,节省空间;顶盖和紧箍分别固定在瓶体顶部和底部,可以增加袋体固定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其中:

1 蓄冷剂 2袋体

3 袋底 4袋口

5 瓶体 6 顶盖

7 紧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蓄冷冰袋,包括填充有蓄冷剂1的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2形成筒状螺旋体,所述袋体2末端分别形成袋底3和开口4,袋底3密封,袋口4热压封装,所述袋体2两侧的最宽处通过紧箍7连接。袋体2内部填充蓄冷剂1,经过冷冻后可以保持环境温度稳定,袋体2形成筒装螺旋体,在未使用时可以形成盘状,便于运输;所述紧箍7可以扣接在瓶体5的底部,可以使袋体更加牢固的缠绕在瓶体5外侧。

所述袋体2由上至下缠绕在瓶体5的外侧。袋体2在使用时可以缠绕套接在瓶状物品的瓶体5外侧且形成间隔,可以保证瓶状物品的蓄冷效果,同事不同瓶体5在码放放置时,袋体2可以相互交错放置,节省空间。

所述袋口4设置在螺旋体的外侧末端,所述袋底3设置在螺旋体的中心末端。袋体2的末端分别设置在螺旋体中心和外侧,中心出的末端密封,外侧的末端形成开口4,便于灌装蓄冷剂1。

所述袋底2设置顶盖6。设在袋体2中心处的顶盖可以扣接在瓶体顶部,配合紧箍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袋体。

所述紧箍7为皮筋或U型箍。

本发明将蓄冷冰袋的袋体设计为螺旋状,在未使用时可以形成盘状,节省占地空间,便于集中运输;在使用时可以由上至下套接缠绕在瓶体周围,增强蓄冷效果;在瓶状物品运输过程中由于蓄冷冰袋的缓冲,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由于袋体在瓶体周围形成空隙,码放时不同袋体可以互相交错放置,节省空间;顶盖和紧箍分别固定在瓶体顶部和底部,可以增加袋体固定的牢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