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之封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632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之封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尤其是一种包装箱之封箱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包装箱的装填包装使用,不论是纸板制或新式由蜂巢状中空塑板面折制形成的防潮式塑性包装箱具,在装箱完成后,于箱口或箱底板面部份,依四个边面分设活动的盖板,相对向内折叠后,分内、外层盖合,达到顶、底部完整的封箱盖合封闭,并于盖板相对折合的封口缘外侧,配合以胶带封粘盖合边面,达到箱体顶、底面的粘固封箱,亦才能达到箱体装填口部的封箱安全使用目的,而此一以胶带贴粘之封箱设计,在纸板材质的箱具使用上或许还可以,但愈来愈多为因应防潮及安全包装需要,而采用塑性板材的包装箱具,其装填后的箱口部份,因为塑性表面光滑不易粘固,加上板材较硬且又容易变形,则需以粘性极高的胶带、甚至需以喷涂热溶胶或以钉具直接钉固装填后盖合的盖板接合口缘,若仍不平整时则甚至需以打包带做全箱式的打包,方能达到安全封固的操作,不仅增加封箱工时及材料成本,更需相对熟练的技术人力依赖,连带使整体的包装成本增加,更不符环保包装需要,尤其造成后续开箱的不便及板材回收时分类处理的不便困扰,而以近几为因应轻量及防潮稳固包装的塑性板材组合箱具,使用上愈来愈普遍,如何简化包装后的封箱工作及包装成本,更且达到经济便利使用,真正符合保护地球及包装材便利回收循环使用,以现行包装箱具之封箱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箱之封箱结构,该包装箱之封箱结构能够避免使用传统胶带或打包装带的方式进行封箱,且本发明密封性好、又能够循环使用符合环保之要求。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箱之封箱结构,包含包装箱本体及其顶、底端的开口部,和于开口部相对边面内折叠组封闭开口端面的第一、二盖板;箱本体两端相对折合之封箱用外侧第一、二盖板封口缘面,设有预制公、母插合框分别对应插组第一、二盖板形成封口边,公、母插合框相互插叠组装,公、母插合框相对内缘分别设置公扣件、母扣件,公扣件与母扣件相互插扣固定组装。确保箱体封合后两端面的平整,两插合框相对内缘分别设置公扣件与母扣件,供叠组压合时,公扣件与母扣件相互插扣固定组装,使盖板简易叠接一体,达到同步扣合稳固安全之封箱操作目的。

优选地,其中第一、二盖板相对边设有凹落低阶插合面,供两插合框插组后与板面齐平。

优选地,其中第一、二盖板分别对应插夹于公、母插合框中组装,然后以热熔加工相互粘固一体组装。

优选地,其中公插合框两端延伸扣片,箱体边面设有与扣片对应的槽扣件,扣片能够弯折扣固于所述槽扣件中以辅助定位。

优选地,其中公、母扣件呈相对称的凸出半角勾扣结构。

优选地,其中公扣件呈圆杆状,母扣件呈槽状,公扣件能够插合于母扣件中而相互扣合设置。

优选地,其中公扣件之杆体设置为实心、中空和开口槽中一种。

优选地,其中公、母扣件依实际扣合长度,呈线、点或间隔柱形状排列设计。

优选地,母插合框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排水槽,母插合框处于公插合框内侧,当然可互换,这样一旦盖板表面有积水时会顺着排水槽流出到箱体外,而不会流入箱体内。

优选地,公、母插合框内表面沿其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二盖板一面设有凸条,凸条紧压第一、二盖板表面,这样利于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直接于包装箱的箱口缘盖合之外层盖板相对接封口边,以预设具公、母扣件之插合框,分别插组于盖合的第一、二盖板相对边,供盖合后,适当压合两相邻边之插合框缘,便可相叠互相扣固组装定位,达到封箱盖合时,盖板同步自动封口扣固的功效,有效克服传统包装箱因使用胶带而封箱不便的缺失,且本发明密封性好、又能够循环使用符合环保之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箱体封口边结构组装外观参考图;

图2:系本发明箱体包装后封箱外观示意参考图;

图3: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示意参考图;

图4:系本发明箱体两侧扣固辅助示意参考图;

图5: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例图之二;

图6: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例图之三;

图7: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例图之四;

图8: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例图之五;

图9:系本发明箱体封口插固结构平面例图之六;

图10:系图9插固结构之扣合过程示意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为方便贵审查委员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谨配合下列实施例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一种包装箱之封箱结构,其主要提供一般包装箱具包装后,充填箱口部的封箱结构设计,请配合图1~图4所示,整个封箱设计包含一由包装用箱本体10,其与一般的箱体外观大致相似,通常设成正方形或矩形状设计,其上、下侧分别形成开口状,并于开口之相对两边面分别设可弯折的对称第一、二盖板11、12,分内、外顺序叠组折入后,恰可封闭箱体的开口端面,而以一箱本体10包装前通常需先将一边端面折入封闭成箱底状,提供安全的装填使用,本发明主要即在提供第一、二盖板11、12相对折入封闭箱本体10的上、下两端开口部时,同步做第一、二盖板11、12的固定封箱操作。

整个封箱的结构设计,在于盖板面折入封箱操作时,于叠组外侧相对的第一、二盖板11、12对合边,依实际插组需要为略凹落的第一、二盖板上的低阶插合面111、121设置,提供一组预制成型与第一、二盖板11、12对合封口边面相同形状大小的具插口槽的公、母插合框20、30,分成公、母式相叠插夹组装,其中公、母插合框20、30具有与第一、二盖板11、12封口边凹落之插合面111、121相对称的内凹入适当深度的插合用凹槽21,供公、母插合框可以确实的插夹固于第一、二盖板11、12的框围边面,组成盖合板片的固定框缘状,值得一提的即是,两相对插组之公、母插合框20、30结构,依相对折入之第一、二盖板11、12相互盖合封箱之需要,将公、母插合框20、30分两侧相对插夹入第一、二盖板11、12的端边,形成插夹叠组的封箱用框缘,于第二盖板12插组之框缘,设成微凹落的阶级层面,供第一盖板11盖合后的框缘,可叠组成平整的端面状,即呈公、母式叠组的公、母插合框20、30设计组装,而为确保公、母插合框20、30插组装之稳固,依其与第一、二盖板11、12同样为塑性材质在相互插组装后,可以简易热熔加工,便可使框件与第一、二盖板11、12间相互粘固结合组装一体,不会有脱落的疑虑;又其中插夹封口缘外侧的公插合框20,插合的框体顶板面22,呈悬臂状的向外延伸,于延伸段接近第一盖板11的中间位置,板面凸伸一拨控用舌片23,具适当宽度,提供拆箱拨控时施力之稳固方便,其延伸深入到盖合后封口线另一侧的母插合框30边面内侧适当深度,而在延伸的顶板面22盖合内侧的中段位置,依板面的长度,设留一道凸出的公扣件24,呈长条状设计,其可依板面长度做间隔分段设置,以达到扣合时的省力与压挤弹性辅助;而封口缘另一侧组装的母插合框30,则配合公插合框20的顶板面22延伸长度,于框体顶面预设相对凹落的阶级板面31,供容置顶板面22的延伸,而在相对公扣件24的位置,于凹落的阶级板面31的相对位置,设留一母扣件32,可与公扣件24做相互插夹扣固的组装,且于扣件的边侧可预设相对的辅助定位凹凸装设,供扣合时的定位辅助,按其并非必要设置,故未于图式中详列说明,主要提供方便公、母插合框20、30可简便的定位插扣一体,进而达到整个第一、二盖板11、12封箱后的扣固组合,同步达到箱体两端面或装填口部的安全封箱操作使用;另为使相对封闭的框面两侧边端,可确实安全的贴平封闭盖合,于公插合框20的两端角外侧与箱体侧边面贴齐一侧,分别延伸一段可弯折的扣片25,可直接弯折扣固预置于箱体边板13上相对位置的槽扣件14,依槽扣件14中间所设凹落的扣合孔槽缘的卡抵勾扣,达到两侧边端的辅助扣固操作,确保箱顶面可确实的封闭平整及封箱的安全稳固,使塑性包装箱的装填与封箱操作,可于盖合封闭时同步达到封箱扣固操作便利安全实用之功效目的。又母插合框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排水槽26(本例中母插合框处于公插合框内侧,当然可互换)。这样一旦盖板表面有积水时会顺着排水槽流出箱体外,而不会流入箱体内,公、母插合框内表面沿其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二盖板一面设有凸条27,凸条紧压第一、二盖板表面,这样利于密封。

而针对实际封箱扣合定位设计结构,其实依成形的便利及实际扣合操控的需要,对于扣合用的公扣件24及母扣件32的扣合形状上,亦可设成如图5所示的扣件形状,其与前述实施例相近,同为呈相对称的凸出半角勾扣状结构,可相对插组勾扣定位,依拆箱时通过舌片23的拨控上拉,使其公扣件24会挤开母扣件32的扣合面,脱离卡固位置,便可开启箱具做卸取包装物料之操作,而依塑性箱具的特性,拆箱后的箱本体10可提供循环重复包装使用时,同样具简便封箱安全使用;另如图6~图8示,其中扣合之公、母扣件24、32之设置位置,可为互换设置,以公扣件24略呈圆杆形设计,如图9示,以公扣件24略呈l杆形设计,而母扣件32部份,则以相对称的插合槽形相互扣合设计,其中杆体可为实心或为中空,甚至呈锯开口槽状的设置,按其主要在提供扣合插夹时,插合的便利与稳定需要,其可依实际扣合的长度,或点或间隔柱形状的排列设计,均可到相同的插卡固的定位效果,同样均可达到箱体第一、二盖板11、12封箱操作的简便安全使用功效,自均属于本发明同步封箱扣合设计之专利范畴;为进一步陈述之过程,如图10示,为图9插固结构的公、母扣件之扣合步骤分解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扣合步骤之指向标示,于此特加以图式示意陈明。

而就本发明的主要创作特色在于:整个箱本体10的上、下开口缘,依封箱用的相对第一、二盖板11、12的折叠组装,于最外侧折入之板片的相对封口缘面,以预制的公、母插合框20、30分别插组,设成可叠接封合的公、母式的相互插叠组装,达到箱体两端面封合后的平整外观,其通过叠组两侧板片框体内缘分设的公扣件24与母扣件32,于叠组压合时,相互插扣固组装,使得第一、二盖板11、12叠接一体,通过扣合而呈封箱的扣固组装,而由叠组第一、二盖板11、12相对延接到箱体两侧边位置,依插合之板框缘延伸扣片25,直接插扣到箱体侧边固定置装的槽扣件14的贯穿孔槽内缘勾扣定位,确实保护板片边端不慎受勾扣或因为板片塑性形变,产生翘起不雅及可能产生叠组危险的情事发生,确实达到包装箱封箱安全平整的稳固使用;尤其方便使用者开箱操作时,仅需简易的卸除两侧扣片25的勾扣定位,由中央叠组延伸的舌片23向上拨起后,用力上拉便可卸除公、母扣件24、32的扣合,达到简便开箱及取卸包装物品的操作,完全不需特殊技术及工具的依赖与辅助便可简易完成,而在拆箱卸除内装容物料后,整个包装箱可重复循环再使用,同样具重复封箱便利的使用特性,使包装箱具的使用,确实达到环保经济实用之功效设计,就同步自动封箱扣固的封箱设计,不仅于包装箱具的封箱操作及使用安全设计上为一全新的封箱结构设计,更符合封箱操作简便实用安全的功效目的,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塑性中空蜂巢板材折制的塑性包装箱。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装箱之封箱结构,其透过箱体开口缘叠合之盖板相对折合边面,预先插组具叠接公、母扣件扣合设置之插合框,通过插合简便封箱扣合定位,使包装箱的封箱操作大幅简化,更具实用安全便利之使用特性,就包装箱的封箱操作与使用设计而言,确为一全新且具实用安全更符环保循环重复使用功效的结构设计,所具环保、经济实用之产业利用价值,实已符合发明专利申请的要件,爰依法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