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942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杯。



背景技术:

包装杯是指包装行业的各种杯状包装容器的总称。当传统的包装杯应用于食品生产时,首先将各食材分别装入包装袋内,再将各包装袋放入杯体内,最后将杯体的开口用密封膜或盖体封住。食用时,需先撕开密封膜或打开盖体,取出所有包装袋,再将各包装袋依次打开并将各食材倒入杯体内混合。不仅操作麻烦,用手打开包装袋混合食材时还容易污染食材。而且,使用较多包装袋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增加回收难度,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食用方便、卫生的包装杯。

一种包装杯,包括:

杯身,包括第一侧壁及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一端的底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杯身还包括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第一开口端;

杯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处,且包括第二侧壁、弹性部、第二开口端及穿刺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弹性部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穿刺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穿刺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方向延伸;以及

密封膜,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部的形变能使所述穿刺部刺破所述密封膜以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卡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为尺寸渐变的尖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呈圆锥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为实心柱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为空心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背向所述密封膜凸起呈弧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端容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的包装杯结构简单,杯身内设置了第一腔体,杯盖内设置了第二腔体,不同种类的食材可分别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并用密封膜将食材分隔开。食用时,按压弹性部,穿刺部能朝向密封膜移动并刺破密封膜,从而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食材便能进入第一腔体内,与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食材混合。这种混合食材的方式简单方便,整个过程中都避免了手与食材的直接接触,更为安全卫生。而且,该包装杯能够减少包装袋的使用,有效节约了资源,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包装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包装杯10,包括杯身100、杯盖200及密封膜300。

其中,杯身100包括第一侧壁110及设于第一侧壁110一端的底板120,第一侧壁110与底板120围合形成第一腔体130。杯身100还包括与底板120相对的第一开口端。

杯盖200设于第一开口端处,且包括第二侧壁210、弹性部220及第二开口端。弹性部220设于第二侧壁210的一端,且与第二侧壁210围合形成第二腔体230。第二开口端与弹性部220相对设置,且位于弹性部220与底板120之间。密封膜300设置在第二开口端处。弹性部220由具有高弹性、高强度的塑料制成,且弹性部220背向第二开口端凸起形成弯曲的弧面状。当朝向第二开口端按压弹性部220使之变形,之后松开,弹性部220会因自身弹性恢复原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部220也可以为具有高弹性、高强度的平板。

杯盖200还包括穿刺部240,穿刺部240位于第二腔体230内,穿刺部240的一端与弹性部220连接,且朝向第二开口端的方向延伸。穿刺部240可以为实心柱状结构,也可以为空心管状结构。

密封膜300通过热封工艺与第二开口端连接。密封膜300为塑料膜或铝膜。当杯盖200设于第一开口端处后,密封膜300能够隔开第一腔体130和第二腔体230。

朝向第二开口端按压弹性部220,弹性部220的形变能使穿刺部240刺破密封膜300以使第一腔体130与第二腔体230连通。

当传统的包装杯应用于食品生产时,首先将各食材分别装入包装袋内,再将各包装袋放入杯体内,最后将杯体的开口用密封膜或盖体封住。食用时,需先撕开密封膜或打开盖体,取出所有包装袋,再将各包装袋依次打开并将各食材倒入杯体内混合。不仅操作麻烦,用手打开包装袋混合食材时还容易污染食材。而且,使用较多包装袋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增加回收难度,造成环境污染。

而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杯10结构简单,杯身100内设置了第一腔体130,杯盖200内设置了第二腔体230,不同种类的食材可分别放置在第一腔体130和第二腔体230内,并用密封膜300将食材分隔开。食用时,按压弹性部220,穿刺部240能朝向密封膜300移动并刺破密封膜300,从而位于第二腔体230内的食材便能进入第一腔体130内,与位于第一腔体130内的食材混合。这种混合食材的方式简单方便,整个过程中都避免了手与食材的直接接触,更为安全卫生。而且,该包装杯10能够减少包装袋的使用,有效节约了资源,避免了环境污染。

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置在第一腔体130与第二腔体230内的食材可以是液体、干制饮料粉剂、茶叶、方便面等。例如,在第一腔体130内放置预先制备好的果蔬干粉,在第二腔体230内放置一定体积的纯净水,按压弹性部220,穿刺部240刺破密封膜300,纯净水会从第二腔体230内流入第一腔体130内溶解果蔬干粉,果蔬干粉充分溶解后,用户可直接饮用。

在第一腔体130内还可以放置预先制备好的方便面,在第二腔体230内放置预先制备好的作料,按压弹性部220,穿刺部240刺破密封膜300,作料会从第二腔体230内进入第一腔体130内,用户打开杯盖200,向第一腔体130内倒入开水冲泡即可。

由于密封膜300具有一定的韧性,为了使穿刺部240能够顺利刺破密封膜300,穿刺部240的自由端(即穿刺部240远离弹性部220的一端)设计成具有尺寸渐变的尖端。这样可以减小穿刺部240与密封膜300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强,使得穿刺部240更容易刺破密封膜300。图1所示实施例中,穿刺部240的远离弹性部220的一端呈针尖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穿刺部240远离弹性部220的一端设置为圆锥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杯盖200还包括连接部250,连接部250环绕第二侧壁210,且与第一侧壁110螺纹连接,以保证第一腔体130被密封良好,防止在运送的过程中,杯盖200与杯身100脱离,导致位于第一腔体130的食材被污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50还可以与第一侧壁110卡扣连接。

为了充分利用包装杯10自身的空间,减小包装杯10整体的高度,杯盖200的第二开口端容置于第一腔体130内,即杯盖20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体130内,这样在保证第二腔体230有足够的体积来容纳食材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包装杯10整体的高度,增强用户体验。

进一步,杯盖200为一体成型结构,可直接一次铸造完成,生产方式比较简单。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杯10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也可以在食用后洗净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