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4395发布日期:2018-06-30 07:5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饮水机水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水桶结构简单,抓持点仅为桶颈处,搬运、往饮水机上安装时都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把手,便于搬运、往饮水机上安装的饮水机水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饮水机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包括桶颈、桶身、桶底,桶身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陷处,第一凹陷处设置有第一把手;桶身与桶颈的过渡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陷处,第二凹陷处设置有第二把手;桶底中心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陷处,第三凹陷处设置有螺纹;还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向上凸出形成带有螺纹的连接块,底座与桶底通过螺纹连接;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三把手和万向滚轮。

其中,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桶体上。

其中,底座为圆盘状,连接块为圆周设置有螺纹的圆柱状。

其中,底座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别在桶身、桶身与桶颈的过渡连接处、桶底设置有把手,提供了多个抓持点,方便搬运、往饮水机上安装;其中第一把手、当第二把手均设置在凹陷处,不会额外占用空间造成磕碰;桶底螺纹连接有带有万向滚轮的底座,方便在平地上运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把手1、第二把手2、底座3、第三把手4、万向滚轮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饮水机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包括桶颈、桶身、桶底,桶身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陷处,第一凹陷处设置有第一把手1;桶身与桶颈的过渡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陷处,第二凹陷处设置有第二把手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均设置在凹陷处,因此不会额外占用外部空间,可以避免磕磕碰碰;桶底中心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陷处,第三凹陷处设置有螺纹;还包括底座3,底座3顶部向上凸出形成带有螺纹的连接块,底座3与桶底通过螺纹连接;底座3底部设置有第三把手4和万向滚轮5,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把手4的设置不会影响万向滚轮5的正常使用,使用者可以手拉着第二把手2在平地上拖动桶体,方便搬运;本方案在桶体的上、中、底部均设置有把手,为使用者提供了多个抓持点,方便施力。

优选的,第一把手1、第二把手2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桶体上。

优选的,底座3为圆盘状,连接块为圆周设置有螺纹的圆柱状。

优选的,底座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公知的是,饮水机水桶多采用聚碳酸酯(PC)制成,其优点是质轻无毒,具有一定的强度;但耐磨性较差、脆性较大,不能一直循环往复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回收;在本方案中底座3采用不锈钢材质、且与桶体螺纹连接的好处是,可以将底座3拆下在不同桶体之间循环往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