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用回收吊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245发布日期:2018-07-07 12: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下或水面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用回收吊钩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下水面航行器回收较常用的方法为采用布置于船上岸上的吊装设备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下水面航行器吊起并回收至船上岸上,该方法只需使用通用吊装设备或将其进行简单改装就可以实现水下水面航行器的回收,故成本较低。

在水下水面航行器回收前,需要将吊钩与水下水面航行器的吊点连接,从而实现水下水面航行器的回收。在本发明之前,水下水面航行器与吊钩的连接由潜水员承担,潜水员入水并游至吊点处,通过将吊钩插入吊点孔内,从而实现吊钩与吊点的连接;该方法的缺点是潜水员水中作业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且该方法需要使用额外的人力、物力,效率较低。为此水下水面航行器打捞用吊钩结构便应运而生。

为此,研发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用回收吊钩结构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为水下水面航行器回收过程提供一种吊钩,该吊钩可由岸上船上操作人员实现其与水下水面航行器吊点连接,最后通过吊装设备将航行器起吊回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用回收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吊钩结构包括;吊环1、连接杆2和吊钩3;所述的连接杆2一端设有吊环1,另一端设有吊钩3;所述的吊钩3为半圆环结构,开口处下部安装有钩尖7,吊钩3开口处上部安装有挡板6;所述的挡板6绕转轴4转动,转轴4上安装有扭簧5,使挡板4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杆由高比强度材料制成,长度大于岸上操作人员与水面航行器的直线距离。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比强度材料为钢、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或者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钩尖为锥形尖角,尖角与连接杆垂直并从半圆环开口处下部向外延伸一定长度。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钩尖为塑料制成的锥形尖角。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吊钩半圆环外部粘接有橡胶垫9。

水下水面航行器起吊回收前,航行器航行至回收船岸上附近并在水面漂浮,船上岸上操作人员通过摆动连接杆将钩尖插入吊点孔内,吊点滑至吊钩挡板处,挡板受到吊点的挤压而打开,吊点进入吊钩内,挡板受到扭簧的作用而顺时针旋转并将吊钩开口关闭,吊点进入吊钩后无法脱出。由于尖角采用塑料制成,操作人员将吊钩穿进吊点时不易刮伤航行器表面;当吊点进入吊钩后,将连接杆一端的吊环与船上岸上的起吊设备连接,达到起吊的目的。回收过程中,水下水面航行器的方位可能不利于起吊,这时操作人员可以用吊钩推动水下水面航行器外壳,以使水下水面航行器方位满足回收要求,由于吊钩表面粘接有橡胶垫,从而避免了吊钩刮伤航行器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船上岸上的操作人员通过摆动吊钩并使其与吊点连接,然后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吊环与吊装设备连接,最后通过吊装设备的起吊实现航行器的回收,潜水员无需进行水中操作,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航行器起吊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水下或水面航行器回收用吊钩结构的示意图;

图2:水下或水面航行器回收用吊钩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吊环、2-连接杆、3-吊钩、4-转轴、5-扭簧、6-挡板、7-钩尖、8-航行器吊点、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用回收吊钩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由吊环1、连接杆2、吊钩3、转轴4、扭簧5、挡板6、钩尖7、橡胶垫9组成。所述的连接杆2一端设有吊环1,另一端设有吊钩3;所述的吊钩3开口下部安装有钩尖7,钩尖为塑料制成的锥形尖角,尖角与连接杆垂直并从半圆环开口下部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吊钩3开口处安装有挡板6,挡板6绕转轴4转动,转轴4上安装有扭簧5,使挡板4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吊钩半圆环外部粘接有橡胶垫9。

起吊回收前,航行器航行至回收船岸上附近并在水面漂浮,船上岸上操作人员通过摆动连接杆2将钩尖7插入吊点孔内,吊点滑至吊钩挡板6处,挡板6受到吊点的挤压而打开,吊点滑入吊钩3内,挡板6受到扭簧5的作用而顺时针旋转并将吊钩3开口关闭。

吊点进入吊钩3后,将连接杆2一端的吊环1与船上岸上的起吊设备连接,达到起吊的目的。

回收过程中,水下水面航行器的方位可能不利于起吊,这时操作人员可以用吊钩3推动水下水面航行器外壳,以使水下水面航行器方位满足回收要求。

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船上岸上的操作人员通过摆动吊钩并使其与吊点连接,然后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吊环与吊装设备连接,最后通过吊装设备的起吊实现航行器的回收,潜水员无需进行水中操作,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航行器起吊回收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或水面航行器回收用吊钩结构,包括:吊环、连接杆、吊钩、转轴、扭簧、挡板、钩尖、橡胶垫。所述的连接杆由高比强度材料制成,长度略大于岸上操作人员与水面航行器的直线距离;连接杆一端设有吊环,另一端设有吊钩,吊钩下部安装有钩尖。吊钩开口处安装有挡板,挡板绕转轴转动,转轴上安装有扭簧;吊钩半圆环外部粘接有弹性橡胶垫。本发明吊钩结构简单,船上(岸上)的操作人员通过摆动吊钩并使其与吊点连接,然后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吊环与吊装设备连接,最后通过吊装设备的起吊实现航行器的回收,潜水员无需进行水中操作,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航行器起吊回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达;朱炎周;郑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昆明分部
技术研发日:2016.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