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菜机送料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58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灌菜机送料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食品搬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灌菜机送料杆。



背景技术:

在盒饭生产领域,需要将烹饪好的饭菜装入到饭盒中。由于有严格的定量控制并且需要大批量生产,因此,该项工作大多由机械操作完成。现有的盒饭灌装机送料杆大多为固定的单一的送料杆,当灌菜机所处理的食物不同时,则需要整体更换送料杆,十分麻烦,并且由于送料杆上未预留功能接口,使得送料杆的功能不易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灌菜机送料杆功能单一,不易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灌菜机送料杆,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灌菜机送料杆,包括送料杆本体,所述送料杆本体包括:

驱动段,用以与驱动电机连接,带动所述送料杆转动;

连接段,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组件,用以连接附加装置;

推进段,外壁上沿其轴向绕设有至少一个旋叶,所述旋叶由上旋叶和下旋叶组成,所述上旋叶、下旋叶均与推进段一体成型设置,所述上旋叶宽度逐渐减小,所述下旋叶的宽度恒定且与上旋叶的最小宽度相等;

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环,用以依次可拆卸连接电机转轴与所述驱动段、连接段与推进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段与电机可拆卸连接,更换电机时十分方便,其次,通过设置开放的接口组件,使得送料杆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扩展,通过设置宽度不等的旋叶,上旋叶主要用于搅拌菜肴,而下旋叶宽度恒定,主要用于定量输出菜肴。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组件包括设于连接段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套环,所述套环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附加装置的放置槽,所述套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用于收紧开口的第一紧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的开口两侧相对应地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中的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环套设于连接段上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设于套环朝向推进段一侧的外壁上,所述放置槽的底壁上设有连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食物残渣不易堆积到放置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上沿其轴向设有缺口,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大小与所述连接段、推进段、驱动段的内径大小相等,所述连接环的缺口处设有用于收紧连接环的第二紧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缺口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通道,第二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的外径大小沿其轴向逐渐增大且其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一紧箍环,所述紧箍环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初始状态时,紧箍环位于连接环外径较小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收紧连接环时,只需要将紧箍环向上旋转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上旋叶、下旋叶与推进段相接处设有圆弧形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叶与推进段相接处不易粘附食物,易于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灌菜机送料杆设置成多段并且每一个功能段均可拆卸连接,使得送料杆的适用性大为增加,拆装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带有功能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标志:1、送料杆本体,2、驱动段,3、连接段,4、推进段,5、旋叶,6、上旋叶,7、下旋叶,8、连接环,9、套环,10、放置槽,11、开口,12、螺纹孔,13、螺栓,14、连接孔,15、缺口,16、连接通道,17、连接杆,18、螺纹槽,19、紧箍环,20、圆弧形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扩展性强,拆装方便的自动灌菜机送料杆,如图1所示,包括送料杆本体1,送料杆本体1主要由三个功能段组成,依次包括:

驱动段2,用以与驱动电机连接,带动送料杆转动;

连接段3,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组件,用以连接附加装置;

推进段4,外壁上沿其轴向绕设有至少一个旋叶5,旋叶5由上旋叶6和下旋叶7组成,上旋叶6、下旋叶7均与推进段4一体成型设置,上旋叶6宽度逐渐减小,下旋叶7的宽度恒定且与上旋叶6的最小宽度相等;

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环8,用以依次可拆卸连接电机转轴与驱动段2、连接段3与推进段4。

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段2与电机可拆卸连接,使得更换电机时十分方便;其次,通过设置开放的接口组件,使得送料杆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扩展,在图2中给出了该送料杆扩展清洁组件的示意图;通过设置宽度不等的旋叶,上旋叶6主要用于搅拌菜肴,防止菜肴结块,而下旋叶7由于宽度恒定,主要用于定量输出菜肴。

详述的,如图2所示,接口组件包括设于连接段3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套环9,套环9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附加装置的放置槽10,套环9上设有开口11,开口11的两侧设有用于收紧开口11的第一紧固件。

进一步详述的,套环9的开口11两侧相对应地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12,第一紧固件包括穿设于螺纹孔12中的螺栓13。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环9套设于连接段3上更加牢固,也是的套环9的换取更加的方便。

为了使得食物残渣不易堆积到放置槽10中,优化的,放置槽10设于套环9朝向推进段4一侧的外壁上,放置槽10的底壁上设有连接孔14。

对于连接环8,连接环8上沿其轴向设有缺口15,连接环8的内径大小与连接段3、推进段4、驱动段2的内径大小相等,连接环8的缺口15处设有用于收紧连接环8的第二紧固件。

对于第二紧固件,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连接环8缺口15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通道16,第二紧固件包括穿设于连接通道16内的连接杆17。

对于第二紧固件,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连接环8的外径大小沿其轴向逐渐增大且其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8,第二紧固件包括一紧箍环19,紧箍环19与连接环8螺纹连接,初始状态时,紧箍环19位于连接环8外径较小的一端。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收紧连接环8时,只需要将紧箍环19向上旋转即可。

为了使得旋叶与推进段4相接处不易粘附食物,易于清洁。优化的,上旋叶6、下旋叶7与推进段4相接处设有圆弧形倒角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