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989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



背景技术:

托盘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单面托盘和双面托盘,现有的双面托盘大多是一体的,结构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对于承载比较轻的东西时,完全没必要用双面托盘,但有时候手头又没有单面托盘,或者有时候要运输的东西比较多,手头现有的托盘可能不够用,如果双面托盘可拆卸,即可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结构稳固的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包括上托盘和下托盘,所述的上托盘和下托盘呈方形,所述的上托盘和下托盘均包括九个支腿,所述的九个支腿分别排列在“田”字型的九个交叉点上,所述的上托盘的第一支腿的四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支腿内贯穿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支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销子孔,所述的下托盘的第二支腿中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可供第一支腿插入,所述第二支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销子孔,所述第二支腿内的两侧贯穿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凸起。

所述的销子孔呈方形,不易脱落。

所述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均呈方形,方形结构便于稳固。

所述的凸起呈方形,可以加固托盘,避免托盘托举重物时出现摇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上下托盘的新型组合方式,即稳固又方便实用,当托运重物时,又可以组合使用,方便快捷,当托盘临时出现不够用的情况,还可以拆开使用,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托盘和下托盘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托盘的新型组合形式,包括上托盘1和下托盘2,所述的上托盘1和下托盘2呈方形,所述的上托盘1和下托盘2均包括九个支腿,所述的九个支腿分别排列在“田”字型的九个交叉点上,所述的上托盘1的第一支腿3的四周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的第一支腿3内贯穿有第一加强筋5,所述的第一加强筋5上设有凸起6,所述第一支腿3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销子孔7,所述的下托盘2的第二支腿8中间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的第二凹槽9可供第一支腿3插入,所述第二支腿8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销子孔7,所述第二支腿8内的两侧贯穿有第二加强筋10,所述的第二加强筋10上设有凸起6。

所述的销子孔7呈方形,不易脱落。

所述的第一支腿3和第二支腿8均呈方形,方形结构便于稳固。

所述的凸起6呈方形,可以加固托盘,避免托盘托举重物时出现摇晃。

当上托盘1和下托盘2组合在一起时,第一支腿3巧合和第二凹槽9吻合,第一支腿3的下端恰好插入第一凹槽4内,把销子插进第一支腿3上的销子孔7和第二支腿8上的销子孔7,托盘的四周叉车都可以插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