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96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运输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油品运输中由于静电放电引燃油品导致灾难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已经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现有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多为一体结构,体积过大、过重,在将其放置在油罐车上时带来诸多不便,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多是将油罐的底面进行固定,牢固稳定性不佳,并且现在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一个完善的降温措施,这样就降低了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油罐运输车,稳定性佳,有效的防止油品运输中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安全可靠的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下部呈平面、上部呈弧形面,底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中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隔板上预留有至少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隔板将第一凹槽分为内凹槽和外凹槽两部分,隔板的外端面水平固定至少两个以上的弹簧,底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弹簧固定有护板,护板的下部呈平面、上部呈弧形面,第一凹槽的内凹槽中布设热管,所述热管的冷凝端位于通孔内,底座板的前后面和护板的一侧分别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呈“n”型的钢管,底座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护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两个,其中一个通孔开设在隔板的四分之二处,另一个通孔开设在隔板的四分之三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位于第一凹槽的外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底座板的两侧分别弹簧连接护板,护板和底座板为分开的结构,减轻体重,方便底座板放置在车上,同时护板扣合住油罐的两侧,对油罐进行加固保护,提高油罐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底座板和护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有效的防止油品运输中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凹槽的内凹槽中布设热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油罐的温度,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可拆卸连接的隔板可以方便将热管位置的放置,使热管放置在合适位置,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的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的图2中的A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是底座板,2是护板,3是第一防静电层,4是第二防静电层,5是弹簧,6是连接件,7是通孔,8是隔板,9是热管,10是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板1,所述底座板1的下部呈平面、上部呈弧形面,底座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内部中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8,隔板8上预留有两个通孔7,其中一个通孔7开设在隔板8的四分之二处,另一个通孔7开设在隔板8的四分之三处,所述隔板8将第一凹槽10分为内凹槽和外凹槽两部分,隔板8的外端面水平固定至少两个以上的弹簧5,弹簧5位于第一凹槽10的外凹槽中,底座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弹簧5固定有护板2,护板2的下部呈平面、上部呈弧形面,第一凹槽10的内凹槽中布设热管9,所述热管9的冷凝端位于通孔7内,底座板1的前后面和护板2的一侧分别固定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为呈“n”型的钢管,底座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3,护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4,第一防静电层3和第二防静电层4为橡胶。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