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89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升牵引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顶升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塔吊,在其组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标准节进行组装和拆卸,上述过程中可利用塔吊进行标准节的升降和水平位移,但由于塔吊的结构缺陷,决定了标准节的水平位移的过程中有一小段距离是塔吊无法实现的,需要通过手动操作将标准节平移一小段位置后与塔吊挂钩相连接,人工作业加强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在塔吊上方进行高空作业增加工作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塔吊结构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的、简易的、低成本的顶升牵引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为:一种顶升牵引机构,包括顶升套架和牵引小车,所述顶升套架在其侧面设置有一对从顶升套架外侧延伸至顶升套架内腔的牵引横梁,所述牵引小车沿牵引横梁移动,包括由支架、滚动轮和电机组成,其中支架水平放置,支架下端安装有用于移动个滚动轮,滚动轮数量大于等于四;另外电机用于为滚动轮提供转动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滚动轮头部均连接齿轮,且他们通过齿轮啮合电机把动力传递到滚动轮上,其中电机上的齿轮为主动轮而滚动轮上的齿轮为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轮为槽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端有用于连接塔吊挂钩用的通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顶升牵引机构能有效解决塔吊无法实现水平位移段,1、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2、降低由于手动平移标准节而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在塔吊上的示意图。

其中:支架1;滚动轮2;电机3;牵引横梁4;塔吊挂钩5;塔吊顶升套架6;标准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包括顶升套架和牵引小车,所述顶升套架在其侧面设置有一对从顶升套架外侧延伸至顶升套架内腔的牵引横梁4,所述牵引小车沿牵引横梁移动,包括由支架1、滚动轮2和电机3组成,其中支架1水平放置,支架1下端安装有用于移动个滚动轮2,滚动轮2数量为四;另外电机3用于为滚动轮2提供转动动力,其中所述滚动轮2为槽轮结构。

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所述电机3与滚动轮2头部均连接齿轮,且他们通过齿轮啮合电机3把动力传递到滚动轮2上,其中电机3上的齿轮为主动轮而滚动轮2上的齿轮为从动轮。

参见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所述滚动轮2为槽轮结构。

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所述支架1上端有用于连接塔吊挂钩5用的通孔。

参见附图3所示,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其装配过程如下述所述:先把支架1水平放置,把四个滚动轮2均布且固定于支架1下端,其中同侧的两个滚动轮2套有齿轮;另外在滚动轮2的同一侧安装电机3,并且电机3的输出端套有与两滚动轮2齿轮啮合的齿轮,最后把顶升牵引机构放置在塔吊上端的牵引横梁4上。

参见附图3所示,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顶升牵引机构,其运动过程如下述所述:一、标准节7组装过程,首先利用塔吊把标准节7由地面往上提完成竖直方向的平移,然后再利用塔吊把标准节7做水平位移,在塔吊挂钩5达到水平位移最大值时把标准节7连接牵引小车同时使标准节7与塔吊挂钩5分离,在牵引小车的牵引下标准节7继续往塔吊顶升套架6处靠近,最后标准节7进入塔吊的待安装处,操作工作进行手工安装;二、标准节7的拆卸过程,首先手工拆卸标准节7使标准节7与塔吊顶升套架6相互分开,然后在牵引小车的牵引下标准节7远离塔吊顶升套架6,当标准节7达到一定距离时,使标准节7与塔吊挂钩5相连接同时使标准节7与牵引小车分离,最后通过塔吊把标准节7降落到底面上。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