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救援三角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896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电动升降救援三角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升降救援三角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三脚架,采用手动卷盘。使用时首先将三角架固定好,吊钩吊装物品或者人员。然后另一个人转动卷盘,使得卷盘中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向上或者向下升降救援人员或者救援物品。手动卷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操作人员和被吊装人员之间的配合问题,配合不当,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二、救援时必须2个人,如果1个人,救援工作将无法进行,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卷盘实现升降,一人即可操作,使用效率高的电动升降救援三角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升降救援三角支架,其包括安装座、均匀分布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支杆、设置在一个所述支杆上的卷盘、用于驱动卷盘转动的电机减速机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中部的定滑轮,在所述电机减速机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停并且可通过遥控控制的红外线遥控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杆包括相互套接的上支杆以及下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铰链,所述上支杆的下端与下支杆套接,在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部为蜗杆,所述传动杆的下部为螺纹杆,在所述上支杆内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传动杆的上端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在所述下支杆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板上的内螺纹相适配,在所述上支杆上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下支杆的底部设置有球头万向节,所述球头万向节的一端与下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锁环,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杆下端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锁链,所述固定锁链的两端与锁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盘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实现正反转,同时在电机减速机上设置有红外线遥控模块,可通过遥控远程实现控制,被吊装人员只需控制遥控,即可实现电机减速机的启、停、上升和下降动作,1人即可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支杆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支杆的长度,使用范围广。支杆通过蜗轮蜗杆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实现螺纹杆在固定板内转动,使固定板在螺纹杆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调节下支杆的漏出长度,使支杆的长度发生变化,蜗轮蜗杆自身的自锁特性,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支杆长度自己回缩,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1、均匀分布安装在安装座1上的支杆2、设置在一个所述支杆2上的卷盘3、用于驱动卷盘3转动的电机减速机4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中部的定滑轮5,在所述电机减速机4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停并且可通过遥控控制的红外线遥控模块。钢丝绳一端缠绕在卷盘3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5吊装工作人员或救援物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只需手持遥控,通过红外线遥控模块控制电机减速机4的工作情况,实现启停以及上升、下降。

所述支杆2包括相互套接的上支杆201以及下支杆202,所述上支杆201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1铰链,所述上支杆201的下端与下支杆202套接,在所述上支杆201与下支杆202内设置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上部为蜗杆7,所述传动杆6的下部为螺纹杆8,在所述上支杆201内固定设置有轴承9,所述传动杆6的上端与轴承9的内圈过盈配合,在所述下支杆202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在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8与固定板10上的内螺纹相适配,在所述上支杆201上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蜗轮11,所述蜗轮11与蜗杆7相啮合。在上支杆201上开设有用于使蜗轮11与蜗杆7啮合的槽,蜗轮11固定设置在上支杆201上,上支杆201与下支杆202套接后,通过传动杆6连接,蜗轮11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6下部的螺纹杆8转动,而螺纹杆8与固定设置在下支杆202内的固定板10螺接,便可带动下支杆202实现上升或下降,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以对支杆2的长度进行调节,尤其是在地面高低不平的环境下,几个支杆2可以调整为不同长度,适应性非常高。

在所述下支杆202的底部设置有球头万向节12,所述球头万向节12的一端与下支杆20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用于与地面相接触,同样有利于适应不同的地形。

在所述支撑板13的两端设置有锁环14,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杆2下端的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固定锁链15,所述固定锁链15的两端与锁环14固定连接。当支杆2调整好后,通过固定锁链15将支杆2的下端固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座1会受到竖直向下的力,而支架整体也是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可以有效防止三角支架出现形变,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同时有利于工作顺利进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