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卷机的排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20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收卷机的排丝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收卷机的排丝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凸轮式塑料扁丝收卷机,其排丝机构中的排丝杆往复运动的导轨副,均采用套式滑动轴承或直线轴承与导杆组成,为减少运动阻力、提高轴承和导杆使用寿命,普遍采用滴油润滑。例如,公告号为CN240591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收卷机的排丝机构”,就是采用滑动摩擦副,显然必须要油润滑。又如,专利号为0326136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收卷机的排丝机构”,其中的排丝导轨副也是如此。

由于收卷机的工作环境是多粉尘的环境,粉尘极易污染润滑油,导致轴承和导杆的快速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又由于套式排丝导轨副的配合精度高,粉尘的存在将增加运动阻力。因此不得不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液,而更换润滑油液,必须中断整条生产线生产,影响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且作业强度大、费用高,因此排丝需要润滑油润滑的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凸轮收卷机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收卷机的排丝机构,排丝杆与导杆之间采用滚动导轨副,不需要润滑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收卷机的排丝机构,包括机架、导杆、排丝杆和排丝板,导杆固定在机架上,排丝杆固定在排丝板上,排丝板沿导杆的轴向往复运动,排丝板通过导轮与导杆连接并形成滚动导轨副,导轮沿导杆的轴向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设在转轴上,转轴通过松紧件与排丝板连接,转轴在松紧件松开后相对排丝板运动来调整导轮与导杆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相对导轮的转动中心偏心,转轴在松紧件松开后绕自身轴线旋转来调整导轮与导杆的间隙;

或者,所述排丝板上设有调节槽,转轴通过松紧件连接在调节槽处,转轴在松紧件松开后沿调节槽滑动来调整导轮与导杆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件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转轴为空心轴,转轴的一端抵在排丝板上,调节螺栓穿过转轴和排丝板后与调节螺母连接将转轴锁紧;

或者,所述松紧件包括调节螺母,转轴上设有与调节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排丝板的两侧均设有调节螺母,转轴穿过排丝板并与排丝板两侧的调节螺母连接,排丝板两侧的调节螺母夹紧排丝板将转轴锁紧;

或者,所述松紧件包括调节螺母,转轴上设有与调节螺母配合的外螺纹以及抵在排丝板上的轴肩,转轴穿过排丝板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母与轴肩夹紧排丝板将转轴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排丝板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供导杆穿过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安装腔,导轮通过转轴连接在安装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的外圆周侧设有配合槽,导轮通过配合槽的槽壁贴着导杆的外圆周面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与导杆接触配合的导轮,其中一个导轮的位置高于另一个导轮的位置,位置较高的导轮的配合槽深度不小于位置较低的导轮的配合槽深度,位置较高的导轮到位置较低的导轮的间距小于导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至少设有一根;

或者,所述导杆至少设有两根,排丝板通过导轮与其中至少一根导杆连接并形成滚动导轨副。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设有两根,其中一根导杆的一侧设有与该导杆接触配合并形成滚动导轨副的导轮,另外一根导杆的另一侧设有与该导杆接触配合并形成滚动导轨副的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包括轮体,轮体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承,中心孔的两端设有防尘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采用导轮后,导轮与导杆连接并形成滚动导轨副,相比现有的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可以不需要润滑油,在收卷机的长期工作过程中,可以降低养护方面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其次,导轮与导杆之间形成滚动导轨副后,排丝板可以通过导轮支撑定位在导杆上,并且在无其他支撑的情况下,排丝板可以直接通过导轮挂在导杆上,并能达到平衡状态而不掉落,使得导轮同时还能起到承重的作用,反过来排丝板、排丝杆等部件的重力可以使导轮与导杆贴合更可靠,导轮转动起来能够更稳定,不会脱轨,使得收卷的丝卷外观更整齐、质量更好;第三,导轮转动着与导杆不停地接触,并且是在导杆上高速往复运动,使得导轮周边的空气形成紊流,粉尘、灰尘等难以落到导轮上,即使有落在导轮上的粉尘、灰尘等也会因为离心效应直接被甩开,而落在导杆上的粉尘、灰尘等也会被导轮带起来并甩离导轮和导杆,所以粉尘、灰尘等难以在两者之间堆积,相应也可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排丝机构的使用寿命。第四,由于滚动摩擦的运行阻力小,对驱动排丝杆、排丝板往复运动的动力要求降低,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能-机械能的转化效率,有利于节能减排;第五,导轮与导杆的装配工作非常简单,将导轮安装到排丝板后,再放到导杆上即可,导轮承重后可以自动保持与导杆的良好接触,降低安装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带局部剖视);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增加防尘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采用偏心的转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采用两个调节螺母固定转轴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采用一个调节螺母固定转轴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采用调节槽装配转轴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调节槽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II处的放大图(带局部剖视);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B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收卷机的排丝机构,包括机架1、导杆5、排丝杆2和排丝板3,排丝杆2固定在排丝板3上,导杆5,排丝板3由凸轮4旋转带动沿导杆5的轴向往复运动,排丝板3通过导轮7与导杆5连接并形成滚动导轨副,导轮7沿导杆5的轴向滚动,并且要求导轮的宽度大于导杆的直径。

首先,采用导轮后,导轮与导杆连接并形成滚动导轨副,相比现有的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可以不需要润滑油,在收卷机的长期工作过程中,可以降低养护方面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其次,导轮与导杆之间形成滚动导轨副后,排丝板可以通过导轮支撑定位在导杆上,并且在无其他支撑的情况下,排丝板可以直接通过导轮挂在导杆上,并能达到平衡状态而不掉落,使得导轮同时还能起到承重的作用,反过来排丝板、排丝杆等部件的重力可以使导轮与导杆贴合更可靠,导轮转动起来能够更稳定,不会脱轨,使得收卷的丝卷外观更整齐、质量更好;第三,导轮转动着与导杆不停地接触,并且是在导杆上高速往复运动,使得导轮周边的空气形成紊流,粉尘、灰尘等难以落到导轮上,即使有落在导轮上的粉尘、灰尘等也会因为离心效应直接被甩开,而落在导杆上的粉尘、灰尘等也会被导轮带起来并甩离导轮和导杆,所以粉尘、灰尘等难以在两者之间堆积,相应也可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排丝机构的使用寿命。第四,由于滚动摩擦的运行阻力小,对驱动排丝杆、排丝板往复运动的动力要求降低,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能-机械能的转化效率,有利于节能减排;第五,导轮与导杆的装配工作非常简单,将导轮安装到排丝板后,再放到导杆上即可,导轮承重后可以自动保持与导杆的良好接触,降低安装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导轮7的外圆周侧设有配合槽71,滚动导轨副主要是由配合槽71的槽壁贴着导杆5的外圆周面滚动而形成,配合槽7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弧形,导杆5相应为圆柱杆,因此配合槽71与导杆5的贴合度较高,导轮7滚动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自动对中的作用,可以避免导轮7从导杆5上脱离。除此之外,配合槽71也可以是梯形槽,配合槽71的侧壁及底壁与导杆5线接触,可以进一步降低接触摩擦。当然配合槽71与导杆5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形状来配合,例如类似火车轮子与铁轨配合的结构等等。可以理解的,除了在导轮上设置配合槽,也可以将配合槽设在导杆上,导轮在导杆的配合槽内滚动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导轮7包括轮体701,配合槽71设在轮体701的外圆周面上。配合槽71通过机械加工形成,可以有较高的精度,能够与导杆5的外侧有较好的接触关系。导轮7设在转轴8上,轮体701设有中心孔72,中心孔72内设有与转轴8配合的轴承73,轴承73可以使用滚动轴承,也可以使用滑动轴承。转轴可以直接用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在排丝板上,或者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排丝板固定连接。在刚性及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轮体上设置转轴,然后在排丝板上设置轴承座,在转轴与轴承座之间设置轴承,即转轴与导轮一起转动。

导杆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与导杆接触配合的导轮,其中一个导轮的位置高于另一个导轮的位置,位置较高的导轮的配合槽深度不小于位置较低的导轮的配合槽深度,位置较高的导轮到位置较低的导轮的间距小于导杆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导杆5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导轮7,位于导杆5上方的导轮7的配合槽71深度H1不小于位于导杆5下方的导轮7的配合槽71深度H2,位于导杆5上方的导轮7到位于导杆5下方的导轮7的间距L小于导杆5的直径D。由于位于导杆5上方的导轮7需要承重,所以配合槽71深度要大一点,可以提高导轮7滚动时的稳定性。由于导杆5的上下两侧的导轮7之间的间隙比导杆5的直径要小,这样可以减少导轮7相对导杆5的径向跳动,提高排丝板3及排丝杆2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即使导轮7沿导杆5的周向发生旋转,导轮7也不会从导杆5上脱离。

本实施例中,导杆5设置了两根,安装之后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两根导杆的安装高度不同。导杆数量可以增减,例如采用一根导杆,或者排丝机构较大,可以增加导杆数量。而排丝板3与导杆5的连接,可以如本实施例中全部采用在导杆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轮7的方案,也可以在其中一根导杆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轮7,另外一根导杆5的上侧或下侧设置导轮7,减少导轮的数量,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为了提高导轮7与转轴8之间的轴承73的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在中心孔72的两端设有防尘盖74。

实施例三:

有摩擦自然就有磨损,为了在导轮7或导杆5磨损后,能够保持良好地接触关系,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转轴8通过松紧件与排丝板3连接,转轴8在松紧件松开后相对排丝板3运动来调整导轮与导杆5的间隙。这样在磨损程度仍然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不用直接更换新的零部件,可以降低养护成本。

调节导轮与导杆5的间隙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将转轴8相对导轮7的转动中心偏心,转轴8在松紧件松开后绕自身轴线旋转来调整导轮7与导杆5的间隙。具体如图5所示方式,松紧件包括调节螺栓91和调节螺母92,转轴8为空心轴,转轴8的一端抵在排丝板3上,调节螺栓穿过转轴8和排丝板3后与调节螺母92连接将转轴8锁紧。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松紧件进行替换,如图6所示,采用两个调节螺母92,不使用调节螺栓,转轴8上设有与调节螺母92配合的外螺纹81,排丝板3的两侧均设有调节螺母92,转轴8穿过排丝板3并与排丝板3两侧的调节螺母92连接,排丝板3两侧的调节螺母92夹紧排丝板3将转轴8锁紧。将其中一个调节螺母92松开后,旋转转轴8进行间隙调节,调节好之后,固定转轴8并拧紧松开的调节螺母92即可锁紧转轴8。另外,为了提高锁紧效果,调节螺母92的数量可以增加。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松紧件进行替换,如图7所示,采用一个调节螺母92,不使用调节螺栓,转轴8上设有与调节螺母92配合的外螺纹81以及抵在排丝板3上的轴肩82,转轴8穿过排丝板3与调节螺母92连接,调节螺母92与轴肩82夹紧排丝板3将转轴8锁紧。将调节螺母92松开后,旋转转轴8进行间隙调节,调节好之后,固定转轴8并拧紧调节螺母92即可锁紧转轴8。另外,为了提高锁紧效果,调节螺母92的数量可以增加。

实施例六:

除了实施例三、四和五中采用偏心的转轴8外,也可以采用常规的转轴8,转轴8的转动中心与导轮7的转动中心重合,调节的结构如图8所示,在排丝板3上设有调节槽31,转轴8通过松紧件连接在调节槽31处,转轴8在松紧件松开后沿调节槽31滑动来调整导轮7与导杆5的间隙。松紧件可以参考实施例三、四和五中的松紧件,本实施例采用了实施例三的方案。

调节槽31采用贯穿排丝板3的条形结构,调节槽31的长度方向要与导杆5的轴向有一定角度的夹角,即两者不能平行,可以设置调节槽31相对导杆5的轴向倾斜或垂直,例如本实施例中调节槽31的长度方向相对导杆5的轴向倾斜,如图9所示。另外,在调节槽31的槽壁可以设置摩擦纹来增加转轴8与调节槽31接触的摩擦力,提高转轴8在锁紧后相对排丝板3的稳定性,避免转轴8移位。除了条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槽。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实施例三、四和五中偏心的转轴。

实施例七:

除了将导轮7利用转轴8直接与排丝板3连接,也可以将导轮7通过转轴8连接到安装块32上,将安装块32固定到排丝板3上。这样在导轮7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如图10和图11所示,排丝板3上设有安装块32,安装块32上设有供导杆5穿过的安装槽33,安装槽33的侧壁设有安装腔34,导轮7通过转轴8连接在安装腔34内。

而导轮7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如果在本实施例基础上需要对导轮7进行调节,则可以将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的相应结构适用到安装块32上。安装腔可以在安装槽的两个侧壁都设置,即导杆5的上下两侧都有导轮7,也可以仅在安装槽的一个侧壁设置,则导杆5的一侧有导轮7。

安装块32上在安装槽的两端还可以设置除尘毛毡35,在导轮7与导杆5接触之前,先由除尘毛毡35对导杆5进行清洁,这样也可以提高滚动导轨副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八:

由于排丝板3及排丝杆2等主要重量可以由一根导杆5承担,因此排丝板3通过导轮与这根导杆连接后,排丝板3与其他导杆5的连接可以降低要求,可以仅对排丝板3的往复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因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排丝板3可以通过滑块36与其中一根导杆5连接并形成滑动导轨副,本实施例是在位于下方的导杆上设滑块,反过来在位于上方的导杆上设滑块也是可行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滑块36上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滑槽361,导杆5采用了方形杆,并且是滑槽361的两个侧壁与导杆接触,滑槽361的槽底壁不与导杆接触,可以减少摩擦。另外,为了便于装配,滑块采用分体式结构,即通过滑块基座362和滑块盖板363安装形成,紧固螺栓364穿过滑块盖板、滑块基座及排丝板后与紧固螺母365连接,滑槽由滑块盖板盖在滑块基座上形成。除此之外,滑块也可以采用整体式的结构。滑块与导杆配合,也可以不需要润滑油。

另外,排丝板3通过导轮与一根导杆连接后,排丝板3与其他导杆5的连接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

实施例九:

除了在导杆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与导杆接触配合的导轮外,也可以采用图14所示结构,导杆设有两根,其中一根在上的导杆的上侧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导轮7,另外一根在下的导杆的下侧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导轮7,通过导轮7与导杆5共同作用实现对排丝板3、排丝杆2的支撑限位,减少导轮7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及养护成本。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类似但有区别,具体如图15所示,其中一根在上的导杆5的下侧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导轮7,另外一根在下的导杆5的上侧设有与导杆5接触配合的导轮7。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

实施例十一: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导轮也可以采用图16所示的结构,即轮体701的轴向两侧设有侧板702,侧板702的直径大于轮体701的直径,侧板702与轮体701围成配合槽71。侧板702上围成配合槽的侧壁可以是图16中所示的直线回转形成的曲面,也可以是弧线回转形成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

除了凸轮收卷机,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动力带动排丝板往复运动的收卷机上。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