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68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果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糖果盒,具体涉及一种将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设置在一起的糖果盒。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糖果盒主要以存放糖果为主,有单体的,也有合体组装的等。有一种使用方式,使用传统的糖果盒很不实用,即瓜子,花生,葡萄,石榴等存在大量果壳系列的糖果,在吃的同时需要吐皮,此时,就需要将水果容器和水果皮容器近距离存放,但目前的容器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糖果盒,包括糖果容器、糖果皮容器、定容器;所述糖果容器、糖果皮容器分别设置在固定容器内;所述糖果容器设置在糖果皮容器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糖果容器、糖果皮容器、固定容器均为硬质塑料材质。

更进一步地,所述糖果容器与糖果皮容器交接位置采用弧线形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糖果容器设有第一漏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糖果皮容器设有第二漏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糖果皮容器底部为上下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容器上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将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紧密结合在起来,方便部分水果的使用时,果皮和果子同时多次出现;

将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组合在一起,方便部分果皮较多的糖果使用如瓜子,花生等,使用者使用时,丢放果皮比较顺手,便利;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分别开设泌水空,便于漏水,方便部分果皮多较多,且带部分谁的糖果如葡萄,樱桃等;糖果容器敞口,便于取用糖果,糖果皮容器开口小,底部容量大,便于存放大量果皮,且果皮隐蔽;糖果容器,糖果皮容器,固定容器三者嵌套,取用方便,清洗方便。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糖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糖果盒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为糖果容器,2为糖果皮容器,3为固定容器,11为第一漏水孔,21 为第二漏水孔,31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糖果盒,包括糖果容器1、糖果皮容器2、定容器3;所述糖果容器1、糖果皮容器2分别设置在固定容器3内;所述糖果容器1设置在糖果皮容器2上部。

所述糖果容器1、糖果皮容器2、固定容器3均为硬质塑料材质。

所述糖果容器1与糖果皮容器2交接位置采用弧线形设置。

所述糖果容器1设有第一漏水孔11。

所述糖果皮容器2设有第二漏水孔21。

所述糖果皮容器2底部为上下通孔。

所述固定容器3上设有手柄31。

糖果容器:形状要求,开口要大,方便取用,深度不能太深,不方便取用。1与2与3形状要配套。1与2交接位置采用弧线形,作用,保证1 开口大,2开口小,且弧线形便于取用,且容量大。容器底部有漏水孔11 (小孔直径很小,小于瓜子,石榴粒大小),便于水漏下去,以免有带水的水果,如葡萄洗净后有水,避免水洒出来。

糖果皮容器:形状要求,开口要小,避免果皮洒出来,果皮味道漫出,果皮形状呈现在眼前,不美观,深度要深,便于增加果皮存放量。果皮容器内开大孔,便于漏水孔11内水流入容器。果皮容器没有底面,为上下通孔,垃圾穿过果皮容器,落入固定容器3内,垃圾倾倒时,取出糖果容器,再取出糖果皮容器,倒出固定容器内的垃圾。

固定容器:将糖果容器1、糖果皮容器2分别装入定容器3内,三个形成完好的一个外形组合。固定容器的高度要高于宽度,为了拿捏时靠控制,且容量较大。

吃葡萄时糖果盒使用过程:

将葡萄放在糖果容器1内;

边吃边将葡萄皮扔进糖果皮容器2内;

吃完后,取出1,再取出糖果皮容器2,将葡萄皮倒掉,清洗干净;

将糖果皮容器2装入固定容器3内,再将糖果容器1装入固定容器3 内;

放入别的糖果。

本实用新型将将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紧密结合在起来,方便部分水果的使用时,果皮和果子同时多次出现;

将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组合在一起,方便部分果皮较多的糖果使用如瓜子,花生等,使用者使用时,丢放果皮比较顺手,便利;糖果容器和糖果皮容器分别开设泌水空,便于漏水,方便部分果皮多较多,且带部分谁的糖果如葡萄,樱桃等;糖果容器敞口,便于取用糖果,糖果皮容器开口小,底部容量大,便于存放大量果皮,且果皮隐蔽;糖果容器,糖果皮容器,固定容器三者嵌套,取用方便,清洗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