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1935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容量、高效利用空间的艾灸器收纳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普遍地用于各种行业中,其用于将产品包装于包装盒内以便进行保护、存储、运输等。目前,人们通用的做法是对特定的产品使用相应的特定包装盒。现有技术中,艾灸器包装盒的容纳艾灸器有限,由于艾灸器是单面包装,整齐地置放于包装盒内,艾灸器前端的艾条占据较多的空间,因此,在包装盒内,有较多的空间浪费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节省空间的艾灸器收纳盒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器收纳盒,包括一内盒,所述内盒包括上容置面、下容置面和侧壁面,所述上容置面、下容置面和侧壁面共同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上容置面上设有上容置孔,所述下容置面上设有下容置孔,所述上容置孔与下容置孔数量相等、位置相错。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置孔的几何中心正对下容置孔几何中心左侧或右侧的无孔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置孔和下容置孔皆成矩形阵列排布,所述上容置孔间的排布间距与下容置孔间的排布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置孔和下容置孔各为30个,所述上容置孔和下容置孔皆按6×5排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的后侧壁面上设有开窗。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为双开面内盒,所述上容置面之上设置有可开合的上盖面,所述下容置面之下设置有可开合的下盖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面和下盖面的边缘处皆设有插舌,所述上容置面与内盒的前侧壁面相交处开设有插口,所述下容置面与内盒的前侧壁面相交处开设有插口,所述插舌与插口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面中心处设有开窗。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器收纳盒还包括一外盒,所述内盒完全容置于所述外盒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盒由外盒盖和外盒底组成,所述外盒盖与外盒底相适配,所述外盒合上时,所述外盒底的侧壁面包覆于所述外盒盖的侧壁面内侧。

本实用新型艾灸器收纳盒结构的内盒为双盖面结构,两面都可以放置艾灸器,艾灸器放入后,其艾条相互交叉,互不影响。且上下两面所能容纳的艾灸器数目一样,节省了艾灸器收纳盒的空间,提高了艾灸器收纳盒的空间利用率,使在同等的空间范围内可将艾灸器的放置数量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外盒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外盒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顶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打开后顶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打开后底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上下盖面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容置部分顶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内盒容置部分底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的容置部分的展开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收纳盒所适配的一种艾灸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本方案为一个艾灸器收纳盒1。该艾灸器收纳盒1整体呈一立方体状,且由外盒和内盒4组合而成。结合图2、图3,所述外盒由外盒盖2和外盒底3组合而成,所述外盒盖2与外盒底3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使得外盒盖2可以完全盖于外盒底之上。具体而言,外盒盖2的形状与外盒底3的形状完全相同,同时外盒盖2的尺寸略大于外盒底3,这样才能保证当外盒合上只是,外盒盖2才能完全将外盒底3覆盖于其中,而不使外盒底3的侧壁面暴露于外。

此处,外盒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收纳内盒,具有一定的美观及结构上的功能。结合图4、图5,使用中,内盒4收纳于外盒之内。内盒4的整体形状亦是呈立方体形,形状与外盒形状相同,尺寸略小于外盒底3,以保证内盒4能直接收纳于外盒底3之内,然后再盖上外盒盖2,实现最终收纳目的。

结合图4、图8、图11,内盒4表面设有开窗5和开窗13和开窗15,开窗5设置于内盒4的上表面,通过该开窗可观察到内盒中的容纳部分。同时开窗13和开窗15皆为与内盒4的后侧壁面上,且开窗13和开窗15两窗口重合,共同构成内盒4后侧避面上的开窗结构。通过开窗,可改善内盒4中空气的流通状况。

结合图6、图7,内盒4由上盖面8、下盖面11和中间的容置部分组成。所述内盒4为双开面结构,即该内盒4的上盖面8和下盖面11都可以打开,并放置或取出艾灸器。容置部分主要是由上容置面6、下容置面9和四周的侧壁面形成的一腔体。其中,上容置面6表面开设有上容置孔7,下容置面9表面上开设有下容置孔10。结合图12,该艾灸器主要包括艾条16以及其下的固定座17,结合艾灸器自身形状结构的这一特点,采用容置孔结合容置腔体的设计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这一设计,使得放置艾灸器时,可直接将艾条16部分插入容置孔中,此时,艾条16部分则被置于通知腔体内。而由于设计中,固定座17比容置孔大,故固定做17位于容置孔之外,且与容置面相接触。此外,内盒4为上开面设计,同时包括上容置孔7和下容置孔10,这样,可在下容置孔10全部放入艾灸器后,将下盖面11盖上。然后将内盒翻转180度,此时再打开上盖面8,并向上容置孔7内放置艾灸器,装满所有的容置孔后再将上盖面8盖住,然后再将内盒4置入外盒底3之内,盖上外盒盖2,最终完成艾灸器的容置放装。放装好之后的艾灸器,包括内盒底部和顶部两层,且两层艾灸器放置的方向正好相反,位于内盒底部的一层艾灸器,其艾条16部分竖直朝上,而位于内盒顶部的一层艾灸器,其艾条16部分则竖直向下。这种设计,可使艾灸器收纳盒的收纳能力直接提升一倍,更加高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结合图8、图9、图10,内盒4分为容置部分和由上盖面、下盖面组成的封装部分,容置部分负责直接容纳艾灸器,封装部分则可将放入容置孔的艾灸器封装起来,而不易洒落。同时,为了上盖面和下盖面能更好地将艾灸器封装于容置部分内,在上盖面8/下盖面11前端的边缘处设置有插舌12,同时在上盖面8/下容置面11与前侧壁面相交的棱处设置有插口14,且所述插舌12与插口14相配合。当需要将上盖面8/下盖面11盖上之时,只需将上盖面8/下该面11的插舌12插入与之对应的插口14即可,简单便捷,且能达到所需的封装效果。

结合图9、图10、图11,本实用新型方案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内盒容置部分的结构设计,具体为上容置孔7和下容置孔10的排列方式的设计。本方案中,上容置孔7与下容置孔10的形状相同,数目相等。此处优选设计为30个,即每个内盒包括30个上容置孔7和30个下容置孔10。为了充分利用盒内空间,容置孔都是按照矩形阵列进行排布,且上容置孔7/下容置孔10优选6×5的阵列排布方式。同时,上容置孔7与下容置孔10需要上下相错排列分布。若每一上容置孔7都直接正对一个特定的下容置孔10,当艾灸器放入后,会出现两艾灸器间艾条16末端向接触的情况,使得上容置孔7与下容置孔10只能有一个可以放入艾灸器,而另一个缺乏对应的空间而无法放置。倘若在这种每一个上容置孔7都与一特定的下容置孔10正对的排列基础上,将上容置孔7与下容置孔10左右正交错开,或者是前后正交错开,使得每一上容置孔7的几何中心都能正对着一特定的下容置孔10左/右侧的非孔区域,或者是使每一上容置孔7的几何中心正对一特定的下容置孔10前/后侧的非孔区域,此处可优选每一上容置孔7的几何中心都能正对着一特定的下容置孔10左/右侧的非孔区域。当将艾灸器放入容置孔后,上层每一艾灸器的艾条16都直接正对着下层下容置孔10左/右侧的非孔区域,同时,下层每一艾灸器的艾条16也正对着上层上容置孔7左/右侧的非孔区域。

结合内盒容置部分的展开结构图,30个上容置孔7间的排布间距与30个下容置孔10间的排布间距相等。同时,左上角的上容置孔7的几何中心相对于左上角的下容置孔10的几何中心向左正交偏移了距离D,其中距离D为两左右相邻的容置孔的几何中心间距离的一半,中间部分的上容置孔7的几何中心正好正对着两个相邻的下容置孔间中心处的非孔区域。相对而言,所有的上容置孔7相对偏左,而所有的下容置孔10相对偏右,形成上下孔相错的结构,并最终实现上下两层能艾灸器相错放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艾灸器收纳盒结构的内盒为双盖面结构,两面都可以放置艾灸器,艾灸器放入后,其艾条相互交错,互不影响。且上下两面所能容纳的艾灸器数目一样,节省了艾灸器收纳盒的空间,提高了艾灸器收纳盒的空间利用率,使在同等的空间范围内可将艾灸器的放置数量达到最大。

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同时,为了描述方便,其相对位置都是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相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