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屉式上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52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上件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屉式上件台。



背景技术:

现有上件台一般为固定式,不能解决高柔性生产线因空间不足而带来的问题,不方便更换上件台,上件台在安装时,达到上位状态,需要人工拍按钮复位的操作,操作步骤繁琐,硬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屉式上件台,通过提供一种活动式上件台、在导向定位机构上安装传感器,既节省了空间,适合多车型切换,又减少人工拍按钮复位的操作,减少了光栅的使用量,降低了硬件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抽屉式上件台,包括导向定位机构和小车,其中所述导向定位机构为“Π”形框架结构,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后端设有到位传感器、前端设有小车拉出限位块,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上件台是否到位,所述小车设置在导向定位机构上,且小车可在导向定位机构上做抽屉式移动,所述小车上设有可拆换的上件台,所述小车的手柄侧设有安全围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定位机构下端设有地脚螺栓,用于方便将导向定位机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与导向定位机构之间设有拖链,用于小车与导向定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到位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件台通过螺栓安装在小车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再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支承板下端两侧设有第一滚轮,通过第一滚轮在导向定位机构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下端设有第二滚轮,用于方便小车从导向定位机构卸下来时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小车下端前侧设有“Z”形板,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前端设有与“Z”形板对应的长方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Z”形板和长方形板上对应设有螺纹孔,用于小车到位后将小车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

1、本实用新型上件台是活动式的,后期切换车型时,可以将此上件台拉出后更换新的上件台,节省了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上件台的手柄侧安装了安全围栏,这样即使在不使用光栅的前提下,也能保证人工上件的安全性,减少了设备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到位传感器检测上件台的在位状态,减少了人工拍按钮复位的操作,提高了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上件台可以一次上几个工件,不同于以往的上件台只能放置一个工件,提供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抽屉式上件台,包括导向定位机构1和小车2,其中所述导向定位机构1为“Π”形框架结构,所述导向定位机构1后端设有到位传感器3、前端设有小车拉出限位块,所述传感器3用于检测上件台4是否到位,所述小车2设置在导向定位机构1上,且小车2可在导向定位机构1上做抽屉式移动,所述小车2上设有可拆换的上件台4,所述小车2的手柄侧设有安全围栏6。

所述导向定位机构1下端设有地脚螺栓5,用于方便将导向定位机构1固定。

所述小车2与导向定位机构1之间设有拖链10,用于小车2与导向定位机构1连接。

所述到位传感器3为位移传感器。

所述上件台4通过螺栓安装在小车2上端,所述小车2支承板下端两侧设有第一滚轮,通过第一滚轮在导向定位机构1上滑动,所述小车2下端设有第二滚轮9,用于方便小车从导向定位机构1卸下来时移动。

所述小车2下端前侧设有“Z”形板7,所述导向定位机构1前端设有与“Z”形板7对应的长方形板8,所述“Z”形板7和长方形板8上对应设有螺纹孔,用于小车2到位后将小车2固定。

实际使用时:导向定位机构1通过地脚螺栓5固定在地面上,小车2设置在导向定位机构1中间,且中间的小车1可拉出,小车1运动到停止位后,人工上件,一次上5个板件,上件完成后将上件台4推回到工作位,到位传感器既能检测到上件台4到位,机器人就可以到上件台4上抓取工件;切换板件类型时,只需将小车2拉出位的限位块打开,拖链10松开,即可将此小车拉走,重新更换新的上件小车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