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磁引导可自动寻迹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338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磁引导可自动寻迹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磁引导可自动寻迹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适用于大型展会、大型工厂、学校等城市垃圾清洁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普通的垃圾桶需要人力定时的清理,对于大点的垃圾桶,由于垃圾多,重量大,人力移动比较费劲。当垃圾桶所在的场所产生的垃圾较多时,如果清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满地垃圾,污染环境,臭气熏天。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自动移动并可通过配套设备倾倒垃圾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垃圾清理不及时、垃圾清理费时费力等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磁引导可自动寻迹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能够达到及时、定时清理垃圾,节省人力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所述全自动垃圾桶的结构包括外桶行走部、内筒和桶盖。所述外桶行走部是指外桶和行走机构的整合体,所述外桶的最底部四个角处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最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两个驱动轮,所述外桶的底部前方安装有磁导航传感器,所述外桶内侧安装了对射式红外传感器并位于与内筒两个孔对应处,所述外桶内部还包括一个用于隔离行走部与内筒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外桶内侧两边设计有轨道;所述内筒的外侧也设计有与外桶内侧轨道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内筒顶部四个边设计有边缘,可用于与之配套的专门倾倒垃圾的设备实现抓取;所述桶盖安装于内筒上并在桶盖上留有垃圾入口窗。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外桶底部的两个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轮、四个万向轮、单片机、电池组、避障传感器、磁导航传感器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轮是无刷直流电机与轮子的整合体;所述安装在两个车轮之间的位置;所述电池组是两块锂电池分别方放在两侧,有利于垃圾桶的平衡,;所述避障传感器,可根据具体需要安装于行走部中;所述磁导航传感器与地面铺设的磁带相对应;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的电池组中的一块锂电池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设定每天需要倒垃圾的具体时间,实现定时垃圾清理,垃圾桶自动移动到清理区,通过与之配套的垃圾倾倒装置实现垃圾倾倒;当垃圾桶垃圾满了或重量达到一定值,垃圾桶也会实现自动垃圾清理工作。通过这种磁引导的全自动智能垃圾桶既节省了人力也解决了垃圾清理不及时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行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磁导航传感器与磁带的关系图。

图中:1行走部;2外桶;3内筒;4垃圾入口窗;5垃圾桶盖;6孔;7导轨;8万向轮;9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轮;10隔板;11压力传感器;12电池组;13单片机;14磁导航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要包括行走部1、外桶2、内筒3和垃圾桶盖5。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筒3之间由导轨7配合固定,所述内筒3顶部四周设计有边缘,其边缘可用于与之配套的专门倾倒垃圾的设备实现抓取,并且边缘要外展盖住外桶2与内筒3的缝隙,防止垃圾进入之间的缝隙。所述内筒开有两个孔6,便于安装于外桶内侧的对射式红外传感器进行信号的传递,当内筒的垃圾满了时,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信号传递受到阻挡,当受到持续一段时间的阻挡时,信号传递到单片机13里处理。所述垃圾桶盖5与内筒相连,并且开有垃圾入口窗4,方便扔较小的垃圾,大点的垃圾可掀开垃圾桶盖5进行放置。

所述行走部1包括两个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轮9、四个万向轮8、单片机13、电池组12、避障传感器(根据实际需要位置安装)、磁导航传感器14和无线充电装置(和电池组12中的一块锂电池安装在一起)、隔板10、压力传感器11。所述两个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轮9,是由单片机13控制其两轮具体速度,实现垃圾桶的转弯,加速减速与起停。所述四个万向轮8有利于垃圾桶运动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所述单片机13是全自动智能垃圾桶的控制中心,用于信号的收集与处理,可通过设定垃圾的清理的时间,实现垃圾的定时清理。所述避障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运动过程中是否会碰到人的信号,如果有人经过则将信号传给单片机13进行处理,使垃圾桶实现停留。所述磁导航传感器14安装于垃圾桶的底部位置,用于检测地上预先铺设的磁带轨迹,磁导航传感器14与磁带的关系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可用于垃圾桶的自动充电。所述隔板10,可将行走机构与内筒3隔开。所述压力传感器11位于隔板上方,内筒下方,内筒与之直接接触,可收集内筒中垃圾的重量数据,当其总重量达到预设值,经单片机13处理使垃圾桶自动移动到垃圾处理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力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