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装绕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66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装绕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包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装绕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线缆卷装绕包装置都是由支架和两个导轮组合的简易线缆卷装绕包装置。第一,此种线缆卷装绕包装置没有格挡板当人工绕包成卷线缆时很容易倾斜,特别是成卷线缆长度很长时不但易发生倾斜而且易使线缆散乱不易绕包。有些绕包装置有挡板但是采用方形结构线缆在绕包的时候很容易被棱角刮伤。其次,此种装置两个导轮间距是固定的,不能满足多种规格的成卷外径绕包。第三,此装置没有空间放置打包带、PE/PP膜等材料,不方便操作。因此,急需一款防刮伤、可移动、可储放、方便易操作的线缆卷装绕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装绕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绕包装置,用于辅助工人将已成卷的线缆绕包,所述线缆卷为由线缆绕制成扁形的空心圆柱体,该装置包括由多个支撑杆支撑的操作台面、弧形挡板及线缆卷夹持机构,所述弧形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操作台面上并与操作台面构成一操作空间,所述线缆卷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轴线与所述操作台面平行,每个所述旋转柱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每个所述旋转柱由一可在操作台面上滑动的支撑部架设在所述操作空间中,所述支撑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柱的轴线垂直,通过滑动支撑部可调节两个旋转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绕包线缆卷前,将线缆卷放置在两个旋转柱之间,通过滑动支撑部调节两个旋转柱的距离,使得线缆卷的外侧面紧贴两个旋转柱的侧面,线缆卷绕包时,通过旋转柱带动线缆卷滚动。

所述支撑部包括共同构成П型的横杆和两个竖杆,所述横杆贯穿所述旋转柱且其两端分别露出旋转柱的两个端面。

两个U型滑槽通过螺丝铆接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竖杆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所述滑槽底部等间距开设若干贯通所述操作台面的通孔中,当两个螺栓分别插入与竖杆距离最近的两个通孔中且所述螺栓另一端伸出至操作台面下方,并由螺母拧紧时,所述螺栓的头部紧贴所述竖杆并将竖杆固定。

所述旋转柱的两个端面之间通过旋转单叶双曲面衔接。

所述旋转柱内部空心。

所述操作台面的下方设有多个上下排列的水平板,每个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底端连接有万向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弧形挡板,没有棱角避免了绕包过程中,与挡板摩擦而刮伤线缆;

(2)采用旋转柱辅助带动线缆卷滚动,省时省力;

(3)旋转柱的侧面为旋转单叶双曲面,一方面能够增大与线缆卷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线缆卷滚动过程中更加省力,另一方面,没有棱角,不会损伤线缆;

(4)两个旋转柱之间的间距可灵活调节,能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成卷线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缆卷的绕包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1、支撑杆,2、水平板,3、弧形挡板,4、旋转柱,5、支撑部,6、操作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刮伤多功能线缆卷绕包装置,用于辅助工人将已成卷的线缆绕包,线缆卷为由线缆绕制成扁形的空心圆柱体,该装置包括由多个支撑杆1支撑的操作台面6、弧形挡板3及线缆卷夹持机构,弧形挡板3竖直固定在操作台面6上并与操作台面6构成一操作空间,线线缆卷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旋转柱4,旋转柱4的轴线与操作台面6平行,每个旋转柱4由一可在操作台面6上滑动的支撑部5架设在操作空间中,支撑部5的滑动方向与旋转柱4的轴线垂直,通过滑动支撑部5可调节两个旋转柱4之间的水平距离,

绕包线缆卷前,将线缆卷放置在两个旋转柱4之间,通过滑动支撑部5调节两个旋转柱4间的水平距离,使得线缆卷的外侧面紧贴两个旋转柱4的侧面,然后将支撑部5固定,图2所示为线缆卷的绕包示意图,绕包时,沿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滚动线缆卷,将绕包带从线缆卷外侧面A点拉至B点,缠绕在线缆卷上,在绕包过程中,通过紧贴线缆卷外侧面的旋转柱4辅助带动线缆卷滚动,节省人力,加快绕包进程。

具体的,支撑部5包括共同构成П型的横杆和两个竖杆,横杆贯穿旋转柱4且其两端分别露出旋转柱4的两个端面。操作台面6上通过螺丝铆接两个U型滑槽,以供竖杆滑动,通过螺丝铆接的方式方便拆卸,可灵活调节滑槽的位置,以便寻找到更加舒适的操作位置。滑槽底部等间距开设若干贯通操作台面6的通孔,当用两个螺栓分别插入与竖杆距离最近的两个通孔中且螺栓另一端伸出至操作台面6下方,并由螺母拧紧时,螺栓的头部紧贴竖杆并将竖杆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柱4的两个端面之间通过旋转单叶双曲面衔接,形成旋转柱4的侧面,这里采用旋转单叶双曲面,一方面没有棱角,不会刮伤线缆,另一方面旋转单叶双曲面与线缆卷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较大,增加了旋转柱4与线缆卷的摩擦力,使得工人在滚动线缆卷时更加省力。

该装置在长期使用后,旋转柱4的侧面会变得比较光滑,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为此可采用与线缆外皮摩擦力较大的材质制成的外套紧贴包裹在旋转柱4的侧面,外套可定期更换,避免对旋转柱4的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柱4内部空心,由轻质材料制成,如PP材料,以此减轻旋转柱4的重量,使其旋转更灵活,使操作省力。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台面6的下方设有多个上下排列的水平板2,每个水平板2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用来放置绕包材料与工具,采用水平板2方便拿取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杆1底端连接有万向脚轮(图中未示出),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