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制袋填充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8417发布日期:2019-06-11 21:5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立式制袋填充机。特别是涉及进行填满以充满内容物而不会在袋内残留空气的立式制袋填充机。



背景技术:

已知制造填充有液体状或者膏状的内容物的包装袋的立式制袋填充机。

在该立式制袋填充机中,首先,由封闭密封部沿着整个横向范围对悬吊于纵向(竖直方向)的筒状的薄膜进行热熔接。

接下来,向薄膜的内部供应内容物,然后,在纵向以一定的间距来进给薄膜,由封闭密封部沿着整个横向范围进行热熔接。

最后,将热熔接后的部分切断,将封入有内容物的包装部分分离。这样一来,会得到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

在立式制袋填充机中,已开发出进行填充(填满)以使薄膜包装袋的内部充满内容物的技术。通过使袋内不残留空气,从而,内容物的定量性提高,还能够防止内容物的腐坏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一对挤压辊的立式制袋填充机。

挤压辊在填充有内容物的位置从外侧夹着筒状的薄膜而使其扁平,将内容物上下分割开。然后,在使挤压辊闭合的状态下向下方进给薄膜,对薄膜贴紧的部分进行热熔接。从而,得到定量性提高并且内部不会混入空气的薄膜包装袋。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备一对挤压辊和一对成型板的填充包装机。

成型板在填充有内容物的位置从外侧夹着筒状的薄膜来限制薄膜包装袋的膨起。由于成型板使薄膜包装袋的形状保持固定,因此,内容物的定量性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0812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1-2359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存在以下问题。

当对薄膜包装袋进行填满使其充满内容物时,薄膜包装袋会膨起,薄膜变为被拉伸的状态。若在这种状态下用挤压辊使薄膜变得扁平,薄膜会产生褶皱。因此,若原样地进行横封,会有内容物从该褶皱漏出的问题。

即使是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使用成型板的情况下,由于是用挤压辊使薄膜变得扁平,因此,薄膜也会产生褶皱。

特别是在使用吹胀薄膜的情况下,由于薄膜很软,因此容易产生褶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制袋填充机,能够得到提高内容物的定量性并且不会在内部混入空气的薄膜包装袋。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薄膜进给部,其以间歇进给的方式向下进给形成为管状的薄膜;喷嘴,其沿着上述薄膜的长度方向向下延伸,向上述薄膜的内部供应内容物;封闭密封部,其配置在比上述喷嘴的下端靠下方,在横向对上述薄膜进行热封而形成袋体;下侧成型部,其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下方,在从上述喷嘴供应内容物时,限制上述薄膜的膨胀;上侧成型部,其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上方,在从上述喷嘴供应内容物时,限制上述薄膜的膨胀;以及切离部,其将上述封闭密封部所形成的横封切断,将填满了上述内容物的袋体切离。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下侧成型部和上述上侧成型部分别具备一对履带,上述一对履带夹压上述薄膜并使其能向下方移动。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上侧成型部的限制厚度比上述下侧成型部的限制厚度窄。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上述上侧成型部配置在包含上述喷嘴的下端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隔着上述喷嘴而分割配置在横向的两侧。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具备薄膜夹具,上述薄膜夹具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正上方,沿着横向扁平地把持上述薄膜,使填充到上述薄膜的内部的内容物上下分开。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具备冷却密封部,上述冷却密封部配置在与上述封闭密封部相同的位置,对上述封闭密封部所形成的密封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上述薄膜是被压成扁平且内侧面彼此贴紧的吹胀薄膜,具备:侧边切割器,其沿着长边方向将上述薄膜的侧边切断;以及制袋密封部,其配置在比上述喷嘴的下端靠上方,沿着长边方向对上述薄膜的侧边进行热封,并且在横向对上述薄膜中的除了上述喷嘴的插通部分以外的部分进行热封,而形成相互连通的多个不完整的袋体。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上述制袋密封部将上述袋体的四角在倾斜方向进行热封。

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机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具备将上述四角切去的切角器。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封闭密封工序,利用封闭密封部在横向对配置成能向下进给的管状的薄膜进行热封,而形成袋体;从配置在比上述封闭密封部靠上方并沿着上述薄膜的长度方向向下延伸的喷嘴向上述薄膜的内部供应内容物的工序;利用薄膜进给部以间歇进给的方式向下进给上述薄膜的工序;下侧成型工序,利用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下方的下侧成型部来夹压上述薄膜,限制上述薄膜的膨胀;上侧成型工序,利用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上方的上侧成型部来夹压上述薄膜,限制上述薄膜的膨胀;第二封闭密封工序,利用上述封闭密封部在横向对上述薄膜进行热封,而形成填满了上述内容物的袋体;以及切离工序,利用切离部将上述封闭密封部所形成的横封切断,将填满了上述内容物的袋体切离。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封闭密封工序兼作上述第一封闭密封工序。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下侧成型部和上述上侧成型部分别具备一对履带,夹压上述薄膜并使其能向下方移动。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上述上侧成型部的限制厚度比上述下侧成型部的限制厚度窄。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与上述第二封闭密封工序同时地,包含如下工序:利用配置在上述封闭密封部的正上方的薄膜夹具沿着横向扁平地把持上述薄膜,使填充到上述薄膜的内部的内容物上下分开。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在即将进行上述切离工序之前,包含如下工序:利用配置在与上述封闭密封部相同的位置的冷却密封部对上述封闭密封部所形成的横封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上述薄膜是被压成扁平且内侧面彼此贴紧的吹胀薄膜,在上述第一封闭密封工序之前,包含:利用侧边切割器沿着长边方向将上述薄膜的侧边切断的工序;以及利用配置在比上述喷嘴的下端靠上方的制袋密封部沿着长边方向对上述薄膜的侧边进行热封,并且在横向对上述薄膜中的除了上述喷嘴的插通部分以外的部分进行热封,而形成不完整的袋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上述制袋密封部将上述袋体的四角在倾斜方向进行热封。

本发明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包含用切角器将上述四角切去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提高内容物的定量性并且不会在袋内残留空气的薄膜包装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制袋填充机1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制袋填充部7的截面图(ii-ii截面图)。

图3是示出薄膜f所形成的袋体fg的图。

图4是示出封闭密封部15的截面图(iv-iv截面图)。

图5是示出上侧成型部40的截面图(v-v截面图)。

图6是概略性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整体工序的图。

图7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内容物供应工序s2。

图8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间歇进给工序s3、下侧成型工序s4以及上侧成型工序s5。

图9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6和夹紧工序s7。

图10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夹紧工序s7。

图11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夹紧工序s7和密封冷却工序s8。

图12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切离工序s9。

图13是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示出切离工序s9和内容物供应工序s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制袋填充机1以及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

〔立式制袋填充机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制袋填充机1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制袋填充部7的截面图(ii-ii截面图)。

图3是示出薄膜f所形成的袋体fg的图。

立式制袋填充机1使用成形为管状的薄膜f来制造填满了液体状或膏状的内容物x的薄膜包装袋(袋体)g。

作为薄膜f,使用的是在通过吹胀法成形为管状后立即折叠成扁平使其内侧面彼此贴紧而成的薄膜。薄膜f被称为吹胀薄膜(inflationfilm)。

内容物x是液体状或膏状的饮料、食品。

薄膜f被朝向竖直方向下方间歇进给,并且被填充内容物x。

以使薄膜包装袋g的内部充满内容物x的方式将薄膜包装袋g填满。对薄膜包装袋g填充内容物x直至装满,以使袋内不残留空气。

将沿着薄膜f的进给方向的方向称为长边方向。特别是,也将制袋填充部7中的薄膜f的长边方向(竖直方向)称为纵向或上下方向。

将薄膜f的宽度方向称为横向。

将薄膜f膨胀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

如图1所示,立式制袋填充机1具备薄膜供应部2和制袋填充部7等。

薄膜供应部2具备多个辊,朝向制袋填充部7供应薄膜f。

薄膜f被卷绕成辊状,轴支承于薄膜供应部2。薄膜f的前端是开口的。

薄膜供应部2抽出卷绕成辊状的薄膜f,经由多个辊以不发生松动或弯曲的方式将其送出。

薄膜供应部2具备:薄膜切断用的侧边切割器3、一组纵封部4以及导辊5。

侧边切割器3装配在薄膜f的路径中,将薄膜f的横向的侧边(两侧边)切断。随着薄膜f的进给,利用侧边切割器3将薄膜f的两侧边沿着长边方向切断,从而将薄膜f切开。

由于薄膜f是将吹胀薄膜扁平化而成的,因此,两侧边因折弯而变厚。在将该薄膜f卷绕成辊状时,为了能稳定地卷绕,是错开端部而进行卷绕的。

当将像这样卷绕成辊状的薄膜f抽出时,必然会发生薄膜f的弯曲。

因此,如果侧边切割器3只切断薄膜f的第一侧边fa,切断后的薄膜f的宽度会参差不齐。因此,薄膜包装袋g的大小也会参差不齐,有损内容物x的定量性。

对此,在薄膜供应部2中,利用侧边切割器3将薄膜f的两侧边(第一侧边fa和第二侧边fb)切断。即使薄膜f以弯曲的状态被进给,也能够将薄膜f切断为固定的宽度。因此,薄膜包装袋g的大小也是固定的,能够实现内容物x的定量性。

纵封部(制袋密封部)4配置在侧边切割器3的上方(薄膜f的路径的下游侧)。各纵封部4将薄膜f的第一侧边fa沿着长边方向进行热封(热熔接)。

利用一组纵封部4,将纵封t1无间隙地连续形成在薄膜f的第一侧边fa。

从而,薄膜f变为第二侧边fb被切开的状态。

薄膜供应部2将第二侧边fb被切开的薄膜f供应给导辊5。

导辊5配置在制袋填充部7的上方(薄膜f的路径的上游侧),将薄膜f的进给方向改变为朝向竖直方向下方。

制袋填充部7一边沿纵向进给薄膜f,一边在薄膜f形成袋体fg并对其填充内容物x。然后,制袋填充部7将该袋体fg进行切离,制造出填满了内容物x的薄膜包装袋g(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

制袋填充部7具备:薄膜进给部8、喷嘴10、y型制袋密封部11以及切角器14等。

薄膜进给部8以规定间距p向下间歇进给薄膜f。

薄膜进给部8具有夹持薄膜f的4个辊9。夹持薄膜f的一对辊9分别配置在薄膜f的横向的两侧。薄膜进给部8使4个辊9间歇地旋转,将薄膜f向下方送出。

规定的间距p与后述的袋体fg的纵向的长度一致。

喷嘴10将液体状或膏状的内容物x喷出到薄膜f的内部。

喷嘴10在导辊5的正下方从薄膜f的第二侧边fb插入到薄膜f的内部。喷嘴10在薄膜f的横向的中央向下方弯折,朝向下方延伸。喷嘴10穿过(插通)薄膜进给部8的4个辊9之间,进一步向下方延伸。

作为内容物x,喷嘴10例如喷出饮用水。

y型制袋密封部(制袋密封部)11对薄膜f中的除了喷嘴10的插通部分以外的部分在横向进行热封(热熔接)。

同时,y型制袋密封部11沿着纵向对薄膜f的第二侧边fb进行热封(热熔接)。

从而,y型制袋密封部11在薄膜f形成不完整的袋体fg。

y型制袋密封部11配置在喷嘴10的插入位置与薄膜进给部8之间。

y型制袋密封部11具有一对加热杆12、13,一对加热杆12、13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

在加热杆12,内置有加热器(未图示)。

加热杆12、13具有在夹着薄膜f时不干扰喷嘴10的形状。

加热杆12、13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对薄膜f进行加压和加热。从而,薄膜f被热封。

y型制袋密封部11形成在横向横穿薄膜f的一对横封y1。

如图3所示,各横封y1具有将y字横倒的形状。从而,在薄膜f的两侧边形成三角形的非熔接部。

在喷嘴10的插通部分(一对横封y1之间)形成非熔接部(开口部h)。

横封y1中的在横向延伸的部分的宽度(纵向的长度)约为纵封t1的宽度(横向的长度)的二倍。横封y1中的在倾斜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宽度与纵封t1的宽度相同。

y型制袋密封部11在薄膜f的第二侧边fb形成沿着纵向的纵封t2。纵封t2的宽度(横向的长度)与纵封t1的宽度(横向的长度)相同。

y型制袋密封部11在由薄膜进给部8进行的薄膜f的间歇进给停止时工作。在y型制袋密封部11工作后,薄膜进给部8将薄膜f向下方进给,当薄膜f停止进给时,y型制袋密封部11再次工作。

因此,在薄膜f上,一对横封y1在纵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纵封t2无间隙地连续形成。在薄膜f连续地形成(划分出)多个袋体fg。

该袋体fg是四角(角部)在倾斜方向被密封的八边形的袋体。多个袋体fg分别在一对横封y1之间具有开口部h,是经由该开口部h而相互连通的不完整的多个袋体。

切角器14将袋体fg的四角切除。将薄膜f的两侧边中的除了横封y1以外的部位(三角形的非熔接部)切除。

切角器14在由薄膜进给部8进行的薄膜f的间歇进给停止时工作。

因此,在薄膜f连续地形成多个八边形的袋体fg。

制袋填充部7在比薄膜进给部8靠下方具备:封闭密封部15、薄膜夹具21、冷却切断部25等。

图4是示出封闭密封部15的截面图(iv-iv截面图)。

封闭密封部15将不完整的袋体fg形成为完整的袋体fg。封闭密封部15将一对横封y1彼此之间热封。封闭密封部15将原来插通有喷嘴10的非熔接部(开口部h)热封。

从而,不完整的袋体fg变成完整的袋体fg。

封闭密封部15具有一对加热杆16、17,一对加热杆16、17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在加热杆16的横向的中央,内置有加热器18。

在加热杆16、17设置有褶皱去除部19。褶皱去除部19分别配置在加热杆16、17的横向的两端侧。

加热杆16、17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对薄膜f进行加压和加热。

首先,褶皱去除部19与薄膜f的横向的两侧接触,将薄膜f向横向的外侧拉伸。从而,将薄膜f中产生的褶皱拉展。

然后,加热器18与薄膜f的横向的中央接触并进行热封。在一对横封y1彼此之间形成横封y2,将一对横封y1彼此连接。

封闭密封部15在由薄膜进给部8进行的薄膜f的间歇进给停止时工作。

在封闭密封部15工作后,薄膜进给部8向下方进给薄膜f,当薄膜f停止进给时,封闭密封部15再次工作。

因此,在薄膜f,一个接一个地形成完整的袋体fg(封入有内容物x的薄膜包装袋g)。

薄膜夹具21配置在封闭密封部15的正上方,对由封闭密封部15进行的热封进行辅助。

薄膜夹具21具有一对夹杆22、23,一对夹杆22、23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沿着整个横向范围对薄膜f进行加压夹持。

夹杆22、23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沿着整个横向范围对薄膜f加压。薄膜夹具21夹持袋体fg的底部。在一对横封y1的正上方进行加压夹持。

从而,内容物x无法经由袋体fg的开口部h在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开口部h贴紧,由封闭密封部15进行的热封变得容易。

薄膜夹具21在封闭密封部15将开口部h热封之后还继续对薄膜f进行加压夹持。支撑位于比横封y1靠上方的内容物x的重量,防止形成在开口部h的横封y2剥离。

薄膜夹具21与封闭密封部15大致同时工作。在由薄膜进给部8进行的薄膜f的间歇进给停止时工作。

冷却切断部(切离部、冷却密封部)25将封入有内容物x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切离。

冷却切断部25在薄膜f被切断前,先将横封y2冷却,使该横封y2迅速固化。

冷却切断部25配置在与封闭密封部15大致同一位置。

冷却切断部25具有一对切断冷却杆26、27,一对切断冷却杆26、27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在切断冷却杆26,内置有切割器和冷却器(均未图示)。

切断冷却杆26、27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对薄膜f进行加压和冷却。从而,横封y2完全固化。

紧接着,冷却切断部25将薄膜f切断。冷却切断部25沿着整个横向范围将横封y1、y2切断。

具体来说,切断冷却杆26的切割器(未图示)朝向切断冷却杆27移动,沿着横向切断横封y1、y2。

从而,封入有内容物x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的最下端被切去。

冷却切断部25与封闭密封部15和薄膜夹具21大致同时工作。在由薄膜进给部8进行的薄膜f的间歇进给停止时工作。

因此,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的最下端一个接一个地被切去。

制袋填充部7在比薄膜进给部8靠下方具备:下侧成型部30、底托35、上侧成型部40等。

下侧成型部30配置在比封闭密封部15、冷却切断部25靠下方,从厚度方向支撑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第一个)的袋体fg1。

下侧成型部30在从喷嘴10供应内容物x时,限制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膨胀。

下侧成型部30具有一对成型带31,一对成型带31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成型带31包括:履带32,其沿着薄膜f的纵向循环;以及多个辊33,其支撑该履带32并使其能循环。

一对成型带31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在隔开规定的间隔后停止。

薄膜f被进给到该一对成型带31彼此之间。然后,当从喷嘴10朝向袋体fg1供应了内容物x时,薄膜f(袋体fg1)膨胀并与一对成型带31接触。因此,袋体fg1无法在厚度方向膨胀得比一对成型带31的间隔宽。

此时,下侧成型部30由于具有一对履带32,因此,夹持薄膜f并使其能向下方移动。下侧成型部30能够在向袋体fg1填满内容物x时,一边限制薄膜f的膨胀,一边向下方进给薄膜f(袋体fg1)。

成型带31的纵向的长度与薄膜f所形成的袋体fg1的纵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其略短。履带32与薄膜f接触的长度与袋体fg1的纵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其略短。通过调整一对成型带31彼此的间隔,能够充分限制袋体fg1的膨胀。

底托35配置在下侧成型部30的正下方,从下方支撑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

底托35具有一对支撑杆36,一对支撑杆36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一对支撑杆36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在隔开比下侧成型部30窄的间隔后停止。从而,从下方支撑进给到一对成型带31之间的薄膜f(袋体fg1)。

上侧成型部40配置在比封闭密封部15、冷却切断部25靠上方,从厚度方向支撑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或配置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第二个)的袋体fg2。

上侧成型部40在从喷嘴10供应内容物x时,限制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或是配置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的袋体fg2的膨胀。上侧成型部40使进入袋体fg的空气向上方移动,使其容易从袋体fg排出。

上侧成型部40具有一对成型带41,一对成型带41从厚度方向夹着薄膜f而相对配置(固定配置)。

各成型带41包括:履带42,其沿着薄膜f的纵向循环;以及多个辊43,其支撑该履带42并使其能循环。

图5是示出上侧成型部40的截面图(iv-iv截面图)。

各成型带41配置为在横向分割为两部分。各成型带41支撑薄膜f的除了横向的中央以外的横向的两端侧。

喷嘴10配置在一对成型带41彼此之间。喷嘴10配置在各成型带41的中央。上侧成型部40配置为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与喷嘴10不发生干扰。

上侧成型部40配置在包含喷嘴10的下端10a的位置。上侧成型部40的上端位于比喷嘴10的下端10a靠上方,上侧成型部40的下端位于比喷嘴10的下端10a靠下方。

一对成型带41配置为隔开规定的间隔。具体来说,一对成型带41彼此的间隔被设定为比一对成型带31彼此的间隔窄。上侧成型部40的限制厚度(厚度方向的限制尺寸)比下侧成型部30的限制厚度窄。

一对成型带41的限制厚度被设定为比喷嘴10的外径窄。各成型带41由于在横向分割为两部分,因此,能够将其限制厚度设定为比喷嘴10的外径窄。

薄膜f被进给到该一对成型带41彼此之间。然后,当从喷嘴10袋体fg朝向供应了内容物x时,薄膜f(袋体fg)膨胀并与一对成型带41接触。因此,袋体fg无法在厚度方向膨胀得比一对成型带41的间隔宽。

此时,上侧成型部40由于具有一对履带42,因此,夹持薄膜f并使其能向下方移动。上侧成型部40能够在袋体fg填满内容物x时,一边限制薄膜f的膨胀,一边向下方进给薄膜f(袋体fg)。

成型带41的纵向的长度比成型带31的纵向的长度长。具体来说,与由薄膜f形成的袋体fg的纵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其略长。履带42与薄膜f接触的长度与袋体fg的纵向的长度相同或比其略长。

上侧成型部40对薄膜f(袋体fg)的限制厚度窄,并且限制长度(纵向的限制尺寸)长,因此,会大幅限制袋体fg的膨胀。因此,当从喷嘴10喷出内容物x时,被上侧成型部40夹持的袋体fg(fg2)会装不下内容物x,从而内容物x进入比该袋体fg(fg2)靠上方的袋体fg(fg3)。

从而,进入袋体fg的空气(气泡)容易向上方移动。内容物x向上方延展,内容物x的压力(水压)变高,气泡容易向上方移动。气泡彼此结合而浮力增大。

因此,即使空气(气泡)与内容物x一起从喷嘴10喷出,该空气也会从被上侧成型部40夹持的袋体fg向上方排出。

一对成型带41的限制厚度被设定为比喷嘴10的外径窄,因此,会大幅限制收容在袋体fg中的内容物x的量。因此,会防止薄膜f(袋体fg)由于内容物x的重量而向下方伸长。

因此,袋体fg的下端(一对横封y1)相对于封闭密封部15(加热杆16、17之间)在上下方向被准确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封闭密封部15对横封y2的密封不良。

〔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说明使用立式制袋填充机1来制造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工序。

图6是概略性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整体工序的图。

图7至图13是按工序顺序示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来说,图7是示出内容物供应工序s2的图。

图8是示出间歇进给工序s3、下侧成型工序s4以及上侧成型工序s5的图。

图9是示出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6和夹紧工序s7的图。

图10是示出夹紧工序s7的图。

图11是示出夹紧工序s7和密封冷却工序s8的图。

图12是示出切离工序s9的图。

图13是示出切离工序s9和内容物供应工序s2的图。

如图6所示,薄膜f在薄膜供应部2中保持为辊状,由于制袋填充部7的薄膜进给部8的旋转而被间歇地抽出。

(侧边切断工序b1)

薄膜f的两侧边在薄膜供应部2中被侧边切割器3切断。薄膜f成为二个带状片重叠的状态。

紧接着,薄膜f经过一组纵封部4而使其第一侧边fa被热封。从而,在薄膜f的第一侧边fa无间隙地形成纵封t1。另一方面,薄膜f的第二侧边fb保持切开的状态。

然后,薄膜f利用导辊5将进给方向改变为朝向竖直方向下方,朝向制袋填充部7进给。

接着,在制袋填充部7中向下进给薄膜f,其第二侧边fb因喷嘴10而扩展。薄膜f是通过吹胀法制造出的薄膜,因此,在该时间点,薄膜f的内侧面才首次接触外部空气。

制袋填充部7收容在洁净室中,该洁净室的清洁度被管理为规定水平以下。因此,能防止尘埃附着到薄膜f的内侧面。

(管状薄膜形成工序b2)

如图6所示,进一步向下方进给薄膜f。

然后,y型制袋密封部11在薄膜f形成在横向延伸的一对横封y1。在喷嘴10的插通部分(一对横封y1之间)形成非熔接部(开口部h)。

同时,利用y型制袋密封部11在薄膜f的第二侧边fb无间隙地形成纵封t2。

(切角工序b3)

如图6所示,切角器14将袋体fg的四角切除。将薄膜f的两侧边中的除了横封y1以外的部位(三角形的非熔接部)切除。

从而,连续地形成多个八边形的袋体fg。

这样一来,在薄膜f连续地形成经由开口部h而相互连通的多个袋体fg。换言之,薄膜f经过y型制袋密封部11等而形成为管状。

形成为管状的薄膜f在y型制袋密封部11的下方被薄膜进给部8夹持。

(第一封闭密封工序s1)

如图6所示,进一步向下方进给薄膜f,薄膜f通过上侧成型部40而进入到封闭密封部15(加热杆16、17)之间。

封闭密封部15对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下侧的开口部h进行热封。形成横封y2,将袋体fg1的下侧的开口部h封闭。

因此,在袋体fg1,沿着整个横向范围形成底。

然后,封闭密封部15(加热杆16、17)与薄膜f分离。

根据需要,也可以与第一封闭密封工序大致同时地进行后述的密封冷却工序、切离工序(端部切离)。

(内容物供应工序s2)

接下来,喷嘴10朝向薄膜f的内部开始供应内容物x。

如图7所示,开始向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填充内容物x。

袋体fg1被填充内容物x,薄膜f由于其重量而悬吊。

(间歇进给工序s3)

接下来,薄膜进给部8间歇进给薄膜f。

如图8所示,薄膜f的搬运距离(间距p)与袋体fg的长边方向(纵向)的长度一致。因此,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上侧的开口部h进入到封闭密封部15之间。

(下侧成型工序s4)

接下来,下侧成型部30(一对成型带31)夹压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

如图8所示,一对成型带31在驱动源(未图示)的作用下相对移动,在隔开规定的间隔后停止。当间歇进给了薄膜f时,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会进入到该成型带31彼此之间。

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被填充内容物x而膨胀,并且与一对成型带41接触。袋体fg1一边被一对成型带31夹压,一边向下方间歇进给。随着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下降,一对履带32进行循环。

然后,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被底托35(一对支撑杆36)从下方支撑。

喷嘴10持续供应内容物x。因此,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在厚度方向膨胀。但是,该袋体fg1无法膨胀得比一对成型带31的间隔宽。因此,即使在该袋体fg1内填满内容物x,其填充量也是固定的。袋体fg1中的内容物x的定量性提高。

(上侧成型工序s5)

接下来,上侧成型部40(一对成型带41)夹压配置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第二个)的袋体fg2。

如图8所示,当喷嘴10持续供应内容物x时,内容物x会从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溢出。配置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的袋体fg2也开始被供应内容物x。

一对成型带41在隔开比一对成型带31窄的间隔后固定。因此,内容物x到达从最下端起配置在第三个的袋体fg3。内容物x超过喷嘴10的下端10a而到达比上侧成型部40靠上方的位置。

当内容物x被供应到显著高于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位置时,进入袋体fg1的空气(气泡)容易向上方移动。内容物x向上方延展,内容物x的压力(水压)变高。另外,气泡彼此结合而浮力增大。因此,气泡开始向上方移动。因此,空气从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配置在其下一个的袋体fg2向上方排出。

(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6)

如图9所示,当内容物x到达比上侧成型部40靠上方时,喷嘴10停止内容物x的供应。

接着,封闭密封部15在横向对薄膜f进行热封,而形成填满了内容物x的袋体fg。

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上侧的开口部h已经进入到封闭密封部15(加热杆16、17)之间。

封闭密封部15对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上侧的开口部h进行热封。形成横封y2。

从而,袋体fg1的整周被闭合,而成为完整的袋体fg。袋体fg1成为封入有内容物x的四边密封型的薄膜包装袋g。

并且,空气已从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排出,薄膜包装袋g中填满内容物x。

第二封闭密封工序兼作上述的第一封闭密封工序。这是因为,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上侧的开口部h也是形成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的袋体fg2的下侧的开口部h。

(夹紧工序s7)

如图9所示,与第二封闭密封工序大致同时地,薄膜夹具21沿着整个横向范围把持薄膜f。

薄膜夹具21与封闭密封部15大致同时地沿着整个横向范围把持薄膜f。因此,内容物x无法经由开口部h在上下方向(袋体fg1与袋体fg2之间)移动。薄膜夹具21将内容物x上下分开。因此,开口部h贴紧,由封闭密封部15进行的热封变得容易。

薄膜夹具21在封闭密封部15的正上方支撑位于比横封y1靠上方的内容物x的重量。因此,会防止形成在开口部h的横封y2因内容物x的重量而剥离。会防止薄膜f的横封y2因内容物x的重量而产生褶皱。

当薄膜夹具21把持薄膜f时,下侧成型部30和底托35会与薄膜f分离。

如图10所示,封闭密封部15在形成横封y2后与薄膜f分离。

另一方面,薄膜夹具21在这之后也继续夹持薄膜f。这是为了防止横封y2剥离。

(密封冷却工序s8)

接下来,冷却切断部25进行横封y2的冷却固化以及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切离。

首先,如图11所示,冷却切断部25在即将进行切离工序之前,对横封y2进行冷却固化。

冷却切断部25与封闭密封部15配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切断冷却杆26、27相对移动而对横封y2进行加压。

冷却切断部25在一段时间内对横封y2在加压的状态下进行冷却。从而,横封y2被完全固化。

因此,薄膜包装袋g成为密闭袋,封入(填满)有内容物x。

(切离工序s9)

接着,冷却切断部25将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切离。

首先,如图12所示,薄膜夹具21与薄膜f分离。

接着,冷却切断部25使切断冷却杆26的切割器(未图示)朝向切断冷却杆27移动。然后,沿着横向将横封y1、y2切断(上下分割为两部分)。

从而,如图13所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的最下端被切去。

(反复工序)

在将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从薄膜f切去后,再次从喷嘴10向薄膜f的内部供应内容物x。如图13和图7所示,返回上述的内容物供应工序s2。

此时,由于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6兼作第一封闭密封工序s1,因此,第一封闭密封工序s1在内容物供应工序s2之前已完成。

内容物供应工序s2可以在切离工序s9完成之前重新开始。也可以在密封冷却工序s8刚刚完成之后,重新开始内容物供应工序s2。

然后,反复进行内容物供应工序s2、间歇进给工序s3、下侧成型工序s4、上侧成型工序s5、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6(第一封闭密封工序s1)、夹紧工序s7、密封冷却工序s8、切离工序s9。

从而,一个接一个地制造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向配置在薄膜f的最下端的袋体fg1供应内容物x时,下侧成型部30限制该袋体fg1的膨胀。同时,上侧成型部40限制配置在最下端的下一个的袋体fg2的膨胀。

因此,不会有多余的内容物进入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使进入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的空气向上方移动。

因此,根据立式制袋填充机1和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方法,薄膜包装袋g的内容物x的定量性提高。能够填满内容物x,并且不会在薄膜包装袋g的内部残留空气。

下侧成型部30和上侧成型部40分别具备一对履带32、42,一对履带32、42夹压薄膜f并使其能向下方移动,因此,既能够限制薄膜f(袋体fg)的膨胀,又能够向下方进给薄膜f。

上侧成型部40与下侧成型部30相比,其限制厚度窄且限制长度长,因此,内容物x被填充到比配置在最下端的袋体fg1高的位置为止。因此,内容物x的压力(水压)变大,与内容物x一起被供应的气泡容易向上方移动。气泡彼此结合而浮力增大,气泡容易向上方移动。

上侧成型部40配置在包含喷嘴10的下端10a的位置,因此,从喷嘴10喷出的空气容易朝向上侧成型部40的上方移动。

薄膜夹具21在封闭密封部15的正上方沿着横向扁平地把持薄膜f。因此,填充到薄膜f的内部的内容物x上下分开。因此,能够顺利地由封闭密封部15进行横封y2的形成。

能够防止横封y2因内容物x的重量而剥离,或是横封y2产生褶皱。因此,能够防止液体从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泄漏。

冷却切断部25配置在与封闭密封部15相同的位置,对封闭密封部15所形成的横封y2进行冷却。因此,横封y2迅速固化,能够防止液体泄漏。因此,能够提高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的制造效率。

薄膜f是吹胀薄膜,在用侧边切割器将其侧边切断后,纵封部4和y型制袋密封部11(制袋密封部)在薄膜f形成相互连通的多个不完整的袋体fg。

因此,能够在异物、细菌等不易侵入薄膜f的内侧(薄膜包装袋g的内部)的极其卫生的条件下,制造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

由于在供应内容物x之前,薄膜f被横封y1粘接,因此,即使是在内容物x的重量较大的情况下,薄膜f(袋体fg)也不易出现波浪纹。因此,薄膜包装袋g的内容物x的定量性提高。

y型制袋密封部11将袋体fg的四角在倾斜方向进行热封,因此,袋体fg成为八边形。因此,即使是在内容物x的重量较大的情况下,袋体fg的横封y1也不易出现波浪纹。

在袋体fg是四边形的情况下,袋体fg的四角附近会以凹陷的方式起波浪。但是,若将袋体fg设为八边形,则没有四角,因此,不易出现波浪纹。

切角器将袋体fg的四角切去,因此,能够防止在处理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g时伤到作业人员。

当将有四角的薄膜包装袋收容在纸板箱中进行输送时,在流通过程中容易因薄膜包装袋的四角与纸板箱内面摩擦而在四角产生针孔。但是,薄膜包装袋g由于没有四角,因此,能抑制薄膜包装袋g的搬运过程中的针孔的产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所列举的具体的形状、构成等不过是一个例子,能适当地进行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1根喷嘴10的情况,但喷嘴10的数量能够与内容物x的种类相应地进行增减。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的是,多根喷嘴10在捆成一束的状态下沿着薄膜f的长度方向配置。

喷嘴10不限于配置在薄膜f的横向的中央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内容物x为饮用水的情况,但内容物x只要是液体状、膏状(啫喱状)等流体即可。内容物x也可以是气体。

内容物x也可以是食品、饮料、食用油、调味料等。内容物x的用途不限于食用,也可以是药液等的医疗用、润滑油等的工业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冷却切断部25兼作切离部和冷却密封部(一体构成)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切离部与冷却密封部各自独立(分体构成)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袋密封部,示出了纵封部4与y型制袋密封部11各自独立(分体构成)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是y型制袋密封部11兼作纵封部4(一体构成)的情况。

y型制袋密封部11不限于形成纵封t2的情况。也可以是,独立于y型制袋密封部11地另行设置形成纵封t2的密封部。

y型制袋密封部11不限于将横封y1形成为y字形的情况。y型制袋密封部11也可以将横封y1形成为直线状。薄膜f所形成的袋体fg(薄膜包装袋g)也可以是四边形。

y型制袋密封部11也可以在袋体fg的四角形成圆弧形的热封。

薄膜包装袋g的密封部(囊袋;pouch)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菱形、多边形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薄膜f为吹胀薄膜的情况,但不限于此。薄膜f也可以是将二个带状片重叠而成的构成。

薄膜f也可以是将一个片在横向折叠一次而重叠成的构成。薄膜包装袋g也可以是三边密封型。

也可以是对薄膜包装袋g装配口栓的情况。

纵封部4、薄膜进给部8、y型制袋密封部11的配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但是,期望的是,薄膜进给部8(辊9)尽可能配置在下方。这是因为,若是在横封y1没有充分冷却的状态下受到辊9的驱动力,辊痕有可能会附着在横封y1上。

附图标记说明

1立式制袋填充机3侧边切割器4纵封部(制袋密封部)8薄膜进给部10喷嘴10a下端11y型制袋密封部(制袋密封部)14切角器15封闭密封部21薄膜夹具25冷却切断部(切离部、冷却密封部)30下侧成型部32履带35底托40上侧成型部42履带f薄膜fa第一侧边fb第二侧边fg、fg1、fg2、fg3袋体t1、t2纵封y1、y2横封h开口部(插通部分)g薄膜包装袋(袋体)x内容物p间距b1侧边切断工序b2管状薄膜形成工序b3切角工序s1第一封闭密封工序s2内容物供应工序s3间歇进给工序s4下侧成型工序s5上侧成型工序s6第二封闭密封工序s7夹紧工序s8密封冷却工序s9切离工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