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及折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1014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及折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及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或者防止雾霾天气,不止普通人使用口罩进行防护,军队中也会大量使用口罩,但是生产口罩时口罩布的折叠都是由人工进行折叠,不仅折叠效率低,而且折叠的尺寸也会出现偏差,费时费力还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折叠口罩布的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及折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在指定位置对口罩布定位并进行折叠的定位折叠机构和用于运输折叠后口罩布的抓取机构;

所述定位折叠机构与运输口罩布传送辊的出料端相连;

所述定位折叠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口罩布位置的检测装置、用于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以及用于将定位后的口罩布进行折叠的折叠装置。

较佳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设置在传送辊下方,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置在传送辊上方,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对应设置,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传送辊的驱动电源通讯连接;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并在接收不到红外线时发出警示信号断开传送辊的驱动电源,传送辊停止转动。

较佳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之前,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升降器和用于固定口罩布的固定器;

所述升降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在传送辊辊缝下方的支撑板、升降驱动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支撑板底端与所述升降驱动器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的红外线接收器通讯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口罩布网孔相同的小孔或者所述支撑板为橡胶材料;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的警示信号并根据警示信号控制所述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支撑板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固定器包括设置在传送辊上方的用于传递口罩布的移动座和若干用于固定口罩布的针板;所述移动座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针板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伸缩液压缸,所述针板设置在盲孔内且针板反面与所述伸缩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针板正面设置有与口罩布网孔大小适配的固定针,所述针板与所述支撑板对应设置;

当所述支撑板带着口罩布上升时,所述伸缩液压缸控制所述针板伸出盲孔,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针板接触时,所述针板上的固定针穿过口罩布将口罩布固定在针板上,所述移动座带着针板上的口罩布从所述传送辊上方移开,所述伸缩液压缸控制所述针板缩回盲孔时,口罩布掉落。

较佳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口罩布的折叠平台、移动压板和折叠器;所述折叠平台为由若干折叠板围绕一固定台组合而成矩形平台;所述折叠板厚度至少为10mm,所述折叠板表面粗糙,相邻所述折叠板上边缘之间和折叠板与固定台上边缘之间铰接结构,相邻所述折叠板下边缘之间和折叠板与固定台下边缘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所述移动压板包括压板、压板移动器和压板控制器,所述移动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移动器电连接;

所述折叠器包括折叠顶块、移动装置、接触开关以及移动装置控制器;所述折叠顶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折叠板下方,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折叠顶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开关设置在折叠顶块侧壁上;所述移动装置、接触开关和所述移动装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折叠板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接触开关适配的触点;

当口罩布放置在折叠平台上,所述压板控制器控制压板移动至不进行折叠的位置后压紧折叠板,所述移动装置控制需要折叠部分对应的所述折叠顶块上升与所述折叠板接触使折叠板向上翻转,在所述折叠板翻转至垂直水平面时,口罩布产生折痕,所述压板升起,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折叠顶块上的触点接触,所述移动装置控制器控制移动装置平移,推动所述折叠顶块平移使所述折叠板翻转至与水平面平行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接触开关分离,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折叠顶块复位,所述折叠板在拉簧的作用下翻转至原位置。

较佳的,所述抓取结构包括柱形移动臂、两个与所述移动臂底端铰接相对设置的抓取爪、用于驱动所述抓取爪运动的抓取爪驱动器,以及压块;所述移动臂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压块适配的盲孔,所述压块滑动设置在移动臂底端的盲孔内且所述压块与所述盲孔底端之间还设置有拉簧;所述移动臂盲孔底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压块与所述盲孔相对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铁磁极相反的永磁铁;所述抓取爪为截面l形,所述抓取爪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折叠后口罩布长度的一半;所述抓取爪驱动器一端与所述抓取爪竖直段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臂侧壁上;两个所述抓取爪水平段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接触开关和触点,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当两个所述抓取爪在所述抓取爪驱动器的驱动下翻转合拢时,两个所述抓取爪上的接触开关和触点接触,所述接触开关闭合,所述电磁铁通电,所述压块上的永磁铁与所述电磁铁相斥使所述压块滑出盲孔压在所述抓取爪水平段上;

当两个所述抓取爪在所述抓取爪驱动器的驱动下翻转分离时,两个所述抓取爪上的接触开关与触点分离,所述接触开关断开,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压块在拉簧作用下滑进所述移动臂盲孔内。

较佳的,在所述折叠定位机构之前还依次设置有用于将纱布进行上浆的上浆机构和将上浆纱布截断为标准尺寸的口罩布的截断结构;

所述上浆机构包括用于盛放上浆液的箱体、浸浆轮以及压浆装置;

所述箱体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所述箱体内侧与所述进口对应位置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箱体内壁铰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浆液,所述浸浆轮包括设置在中心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的圆筒;所述圆筒轴线与所述转轴轴线共线设置;所述转轴两端与所述箱体内壁铰接且所述浸浆轮最低端低于上浆液液面;与所述浸浆轮上方对应的箱体上壁上设置有上浆液喷洒器;所述箱体出口处设置有挡浆装置;

所述挡浆装置包括两个一端与所述箱体上壁和下壁分别固定连接的弹性元件和与两个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铰接的挡轮;所述挡轮的长度大于纱布的宽度且两个挡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纱布的厚度;所述挡轮表面固定连接有多孔弹性材料;

所述压浆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一体连接的回收箱和设置在回收箱上方的压浆道;所述压浆道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压浆道和下压浆道,上压浆道和下压浆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上压浆道包括至少两个压浆轮和套在压浆轮上的压浆带;所述下压浆道包括至少两个压浆轮和套在压浆轮上的压浆带;所述压浆轮与所述压浆带滑动设置;所述压浆带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透孔。

较佳的,所述截断结构包括烘干装置、截断刀、截断刀驱动装置、牵引装置以及截断传送带;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耐热辊道、加热炉以及压直块,所述耐热辊道入料端与所述上浆结构出口端相连,所述耐热辊道出料端与所述截断传送带入料端相连,所述加热炉设置在耐热辊道下方,所述压直块固定设置在耐热辊道上方,所述耐热辊道与所述压直块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略大于纱布厚度;所述耐热辊道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压直块与所述耐热辊道相对面为光滑面;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纱布夹,所述纱布夹上设置有感应器和纱布夹驱动装置,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纱布夹滑动连接在截断传动带两侧,所述截断传动带出料端两侧设置有截断接触开关和截断控制器,所述纱布夹还上设置有与所述截断接触开关适配的截断触点,所述截断刀设置在所述耐热辊道出料端与所述截断传送带入料端之间空隙的上方;所述感应器、截断刀驱动装置和截断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纱布夹自动夹紧并启动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

所述截断控制器用于控制截断刀驱动装置驱动截断刀截断和控制所述感应器控制纱布夹松开以及控制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纱布夹;

当纱布从烘干装置出口端运动至纱布夹上,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纱布后控制所述纱布夹夹紧并启动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布夹沿截断传送带两侧滑动,当所述纱布夹上的截断触点与所述截断接触开关接触时,所述截断控制器控制所述截断刀驱动装置驱动截断刀进行截断,同时截断控制器发出信号至所述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纱布夹自动松开并使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布夹反向滑动至初始位置,周而复始。

较佳的,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漂洗箱和烘干辊道;所述漂洗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分解所述上浆液的漂洗液;所述压块和两个所述抓取爪都设置有若干用于漂洗液流通的通孔;

所述烘干辊道包括空心的烘干传送辊和设置在烘干传送辊内的加热管;所述烘干辊道一端与所述抓取装置对应设置,另一端与传送辊到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口罩折叠方法,所述口罩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纱长62cm,纬纱长34cm的口罩布分成六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口罩布两侧经纱长62cm纬纱长10cm区域;第三部分为口罩布左端经纱长15.5cm纬纱长14cm的区域;第四部分为口罩布右端经纱长15.1cm纬纱长14cm的区域;第五部分为口罩布靠近第四部分经纱长15.5cm纬纱长14cm区域,第六部分为口罩布靠近第三部分经纱长15.9cm纬纱长14cm的区域;

(2)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向内翻折180°叠放在第三、四、五、六部分上;;

(3)第一、二部分翻折后将第三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第六部分上;

(4)第三部分翻折后将第四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第五部分上;

(5)第四部分翻折后将口罩带放置在第三部分翻折后与第四部分翻折后之间产生的空隙中;

(6)将口罩带放置完毕后将叠放有第四部分的第五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翻折后的第三部分上并保持边缘整齐;

(7)将折叠好的口罩布进行自动抓取并输出。

较佳的,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

将纱布进行上浆处理;

将上将后的纱布烘干并截断成标准尺寸的口罩布;

所述步骤(7)还包括:

将折叠好的口罩布抓取并进行漂洗;

将上浆液漂洗干净后的口罩布烘干输出。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口罩布进行自动折叠,实现了自动化折叠口罩布,提高了折叠口罩布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口罩自动折叠系统整体装置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为实施例2中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折叠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图3折叠装置中折叠顶块向上运动简图;

图5是图3折叠装置中折叠顶块平移运动简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抓取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上浆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口罩自动折叠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在指定位置对口罩布定位并进行折叠的定位折叠机构和用于运输折叠后口罩布的抓取机构6;

所述定位折叠机构与运输口罩布传送辊1的出料端相连;

所述定位折叠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口罩布位置的检测装置、用于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2以及用于将定位后的口罩布进行折叠的折叠装置5。

本实施例通过对口罩布定位折叠和自动抓取运输,实现了自动化折叠口罩布,提高了折叠口罩布的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4和红外线接收器3;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设置在传送辊1下方,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设置在传送辊1上方,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对应设置,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与传送辊1的驱动电源通讯连接;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用于接收红外线发射器4发射的红外线并在接收不到红外线时发出警示信号断开传送辊1的驱动电源,传送辊1停止转动。

所述定位装置2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之前,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升降器和用于固定口罩布的固定器;

所述升降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在传送辊1辊缝下方的支撑板22、升降驱动器21以及控制器;所述支撑板22底端与所述升降驱动器21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2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的红外线接收器3通讯连接;所述支撑板22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口罩布网孔相同的小孔或者所述支撑板22为橡胶材料;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发出的警示信号并根据警示信号控制所述升降驱动器21驱动所述支撑板22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固定器包括设置在传送辊1上方的用于传递口罩布的移动座23和若干用于固定口罩布的针板25;所述移动座23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针板25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伸缩液压缸24,所述针板25设置在盲孔内且针板25反面与所述伸缩液压缸24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针板25正面设置有与口罩布网孔大小适配的固定针26,所述针板25与所述支撑板22对应设置;

当所述支撑板22带着口罩布上升时,所述伸缩液压缸24控制所述针板25伸出盲孔,在所述支撑板22与所述针板25接触时,所述针板25上的固定针26穿过口罩布将口罩布固定在针板25上,所述移动座23带着针板25上的口罩布从所述传送辊1上方移开,所述伸缩液压缸24控制所述针板25缩回盲孔时,口罩布掉落。

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装置5包括用于放置口罩布的折叠平台、移动压板55和折叠器54;所述折叠平台为由若干折叠板52围绕一固定台53组合而成矩形平台;所述折叠板52厚度至少为10mm,所述折叠板52表面粗糙,相邻所述折叠板52上边缘之间和折叠板52与固定台53上边缘之间铰接,相邻所述折叠板52下边缘之间和折叠板52与固定台53下边缘之间通过拉簧51连接;

所述移动压板55包括压板、压板移动器和压板控制器,所述压板移动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板移动器电连接;

所述折叠器54包括折叠顶块、移动装置、接触开关以及移动装置控制器;所述折叠顶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折叠板52下方,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折叠顶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开关设置在折叠顶块侧壁上;所述移动装置、接触开关和所述移动装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折叠板52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接触开关适配的触点;

如图4-5所示,当口罩布放置在折叠平台上,所述压板控制器控制压板移动至不进行折叠的位置后压紧折叠板52,所述移动装置控制需要折叠部分对应的所述折叠顶块上升与所述折叠板52接触使折叠板52向上翻转,在所述折叠板52翻转至垂直水平面时,口罩布产生折痕,所述压板升起,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折叠顶块上的触点接触,所述移动装置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平移,带动所述折叠顶块平移使所述折叠板52翻转至与水平面平行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接触开关分离,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折叠顶块复位,所述折叠板52在拉簧51的作用下翻转至原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对口罩布的自动检测、自动定位和自动折叠,实现了自动化折叠口罩布,不仅提高折叠效率,也使折叠后的口罩布符合规范。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抓取结构6包括柱形移动臂61、两个与所述移动臂61底端铰接相对设置的抓取爪62、用于驱动所述抓取爪62运动的抓取爪驱动器63,以及压块64;所述移动臂61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压块64适配的盲孔,所述压块64滑动设置在移动臂61底端的盲孔内且所述压块64与所述盲孔底端之间还设置有拉簧;所述移动臂盲孔底端设置有电磁铁65,所述压块64与所述盲孔相对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铁65磁极相反的永磁铁;所述抓取爪62为截面l形,所述抓取爪62的水平段的长度等于折叠后口罩布长度的一半;所述抓取爪驱动器63一端与所述抓取爪62竖直段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臂61侧壁上;两个所述抓取爪62水平段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接触开关和触点,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铁65电连接;

当两个所述抓取爪62在所述抓取爪驱动器63的驱动下翻转合拢时,两个所述抓取爪62上的接触开关和触点接触,所述接触开关闭合,所述电磁铁65通电,所述压块64上的永磁铁与所述电磁铁65相斥使所述压块64滑出盲孔压在所述抓取爪62水平段上;

当两个所述抓取爪62在所述抓取爪驱动器63的驱动下翻转分离时,两个所述抓取爪62上的接触开关与触点分离,所述接触开关断开,所述电磁铁65断电,所述压块64在拉簧作用下滑进所述移动臂61盲孔内。

本实施例通过抓取机构运输折叠后的口罩布,口罩布不会变形或者松散,保证折叠后的口罩布符合要求。

实施例4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所述折叠定位机构之前还依次设置有用于将纱布进行上浆的上浆机构7和将上浆纱布截断为标准尺寸的口罩布的截断结构;

如图7所示,所述上浆机构7包括用于盛放上浆液的箱体78、浸浆轮71以及压浆装置;

所述箱体78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所述箱体78内侧与所述进口对应位置设置有滚轮74,所述滚轮74与所述箱体78内壁铰接;所述箱体78内设置有上浆液77,所述浸浆轮71包括设置在中心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的圆筒;圆筒轴心与所述转轴轴线共线;所述转轴两端与所述箱体78内壁铰接且所述浸浆轮71最低端低于上浆液77液面;与所述浸浆轮71上方对应的箱体78上壁上设置有上浆液喷洒器73;所述箱体78出口处设置有挡浆装置;

所述挡浆装置包括两个一端与所述箱体78上壁和下壁分别固定连接的弹性元件和与两个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铰接的挡轮72;所述挡轮72的长度大于纱布的宽度且两个挡轮72之间的距离小于纱布的厚度;所述挡轮72表面固定连接有多孔弹性材料;

所述压浆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78一体连接的回收箱和设置在回收箱上方的压浆道;所述压浆道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压浆道和下压浆道,上压浆道和下压浆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上压浆道包括至少两个压浆轮75和套在压浆轮上的压浆带76;所述下压浆道包括至少两个压浆轮75和套在压浆轮上的压浆带76;所述压浆轮75与所述压浆带76滑动设置;所述压浆带7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透孔。

所述截断结构包括烘干装置、截断刀、截断刀驱动装置、牵引装置以及截断传送带;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耐热辊道、加热炉以及压直块,所述耐热辊道入料端与所述上浆结构7出口端相连,所述耐热辊道出料端与所述截断传送带入料端相连,所述加热炉设置在耐热辊道下方,所述压直块固定设置在耐热辊道上方,所述耐热辊道与所述压直块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略大于纱布厚度;所述耐热辊道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压直块与所述耐热辊道相对面为光滑面;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纱布夹,所述纱布夹上设置有感应器和纱布夹驱动装置,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纱布夹滑动连接在截断传动带两侧,所述截断传动带出料端两侧设置有截断接触开关和截断控制器,所述纱布夹还上设置有与所述截断接触开关适配的截断触点,所述截断刀设置在所述耐热辊道出料端与所述截断传送带入料端之间空隙的上方;所述感应器、截断刀驱动装置和截断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纱布夹自动夹紧并启动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

所述截断控制器用于控制截断刀驱动装置驱动截断刀截断和控制所述感应器控制纱布夹松开以及控制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纱布夹;

当纱布从烘干装置出口端运动至纱布夹上,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纱布后控制所述纱布夹夹紧并启动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布夹沿截断传送带两侧滑动,当所述纱布夹上的截断触点与所述截断接触开关接触时,所述截断控制器控制所述截断刀驱动装置驱动截断刀进行截断,同时截断控制器发出信号至所述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纱布夹自动松开并使所述纱布夹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纱布夹反向滑动至初始位置,周而复始。

所述抓取机构6还包括漂洗箱和烘干辊道;所述漂洗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分解所述上浆液的漂洗液;所述压块64和两个所述抓取爪62都设置有若干用于漂洗液流通的通孔;

所述烘干辊道包括空心的烘干传送辊和设置在烘干传送辊内的加热管;所述烘干辊道一端与所述抓取装置对应设置,另一端与传送辊1到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上浆机构使纱布具有折叠性,不易变形和松散,同时通过截断结构将纱布截断成标准的口罩布,之后进行折叠,实现了自动化折叠口罩布,提高了折叠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一种口罩折叠方法,所述口罩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纱长62cm,纬纱长34cm的口罩布分成六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口罩布两侧经纱长62cm纬纱长10cm区域;第三部分为口罩布左端经纱长15.5cm纬纱长14cm的区域;第四部分为口罩布右端经纱长15.1cm纬纱长14cm的区域;第五部分为口罩布靠近第四部分经纱长15.5cm纬纱长14cm区域,第六部分为口罩布靠近第三部分经纱长15.9cm纬纱长14cm的区域;

(2)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向内翻折180°叠放在第三、四、五、六部分上;;

(3)第一、二部分翻折后将第三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第六部分上;

(4)第三部分翻折后将第四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第五部分上;

(5)第四部分翻折后将口罩带放置在第三部分翻折后与第四部分翻折后之间产生的空隙中;

(6)将口罩带放置完毕后将叠放有第四部分的第五部分向内翻折叠放在翻折后的第三部分上并保持边缘整齐。

(7)将折叠好的口罩布进行自动抓取并输出。

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

将纱布进行上浆处理;

将上将后的纱布烘干并截断成标准尺寸的口罩布;

所述步骤(7)还包括:

将折叠好的口罩布抓取并进行漂洗;

将上浆液漂洗干净后的口罩布烘干输出。

所述上浆液为淀粉溶液,所述漂洗液为含淀粉酶溶液。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对口罩布进行折叠,将口罩布折叠成为符合要求的八层口罩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