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4243发布日期:2019-01-05 09:31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卸船机拆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抓斗式卸船机是目前散料码头的主要卸船设备,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内河和沿海码头。随着卸船机使用频率和作业工况,将会出现钢结构锈蚀,悬臂大梁挠度超标,大梁、门框大斜撑等主要受力构件发生裂纹,整机设备劣化,安全性能没有保障,其使用寿命一般在20-25年间;由于技术进步,码头散料卸船设备也逐步由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作业过程更环保的连续式卸船机所取代;故此,淘汰卸船机的拆除施工,每年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码头运输,常年不休、连续生产。由于码头成条形或l型结构,卸船机拆除时,其下面的皮带通廊尚在生产,故该卸船机仍属在线拆除;卸船机拆除单体重量大,码头作业空间狭窄,不利于大型吊车就位吊装,故一般采用汽车吊配合浮吊吊装拆除;浮吊作业牵涉海事管理、水上作业安全,以及潮涨潮落、水文地质等情况,故其吊装拆除牵涉范围广,安全隐患多,技术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据查询相关资料,目前国内还没有双悬臂卸船机拆除的完善方法,施工中存在着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本发明旨在对卸船机拆除施工顺序、吊装部件、拆除防倾倒及加固措施、浮吊吊装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能为今后该类型港口机械设备的拆除,提供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卸船机整体以连接件的切割分界点为基础划分部件,切割分界点之间的连接件为需要拆除的各个部件;

步骤s2,确定各个部件拆除的顺序,最先拆除卸船机主体两侧的大梁及大梁上的拉杆,然后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拆除卸船机主体上的部件;

步骤s3,设置卸船机防倾倒及加固措施,对卸船机大车车轮进行锚固锁死,大车走行机构两侧面进行斜撑,斜撑与跨轨道的框架支撑盘焊接,框架支撑盘座放在码头砼板面上。

步骤s4,利用浮吊和车吊吊装拆除卸船机。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拆除门字型悬臂大梁前,先在大梁门式箱型梁内侧之间,安装支撑梁加固。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吊装部件上气割吊装孔,吊装孔与吊装钢丝绳间,通过卸扣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气割处加焊钢板进行补强。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气割卸船机门腿立柱旁,设置有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采用车吊,吊至卸船机门腿立柱气割分界点下约1~1.2m处,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对采用兜吊的方式吊装拆除的部件,预先用对剖开的φ108×12mm厚壁钢管,对部件的棱角进行包边。

进一步地,上述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施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边的棱角厚壁管上焊接有防滑定位钢管,定位钢管用于防止钢丝绳在吊装中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拆除方法和施工顺序,完善的保护措施,按上述施工方法组织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工期进度和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卸船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卸船机悬臂大梁防变形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卸船机取料小车吊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卸船机悬臂大梁防撞止挡板结构示意图;

101海侧前大梁、102前拉杆、105海侧塔架、103陆侧大梁、104陆侧塔架、106中拉杆、107上斜撑杆、108机房、109电气房、110机房大梁、112中大梁、111取料小车、113料斗、114下斜撑杆、115漏斗桁架梁、116走道桁架框架、117大车轨道、118码头砼板面、11悬臂大梁、12支撑梁、21包角、22防滑钢管、31防撞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双悬臂卸船机拆除方法,涉及的工序包括码头保护设施设置,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吊装部件的分段确定,确定拆除与吊装顺序,拆除施工方法等。

码头保护设施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一方面是为了不影响尚在生产的皮带通廊,另一方面是是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皮带通廊保护借助于通廊支架立柱,安装皮带保护棚。皮带保护棚为上下两层,下层高出运输皮带0.6m,;上层用采光瓦下层用木跳板(δ=50mm)满铺,上下层间相距0.8m;保护棚的宽度覆盖全部运输皮带,长度至少为卸船机基距并在基距的基础上向两边各延长15m。通过设置双层保护棚可有效避免如气割火花引起皮带燃烧和拆除小工具掉落伤及皮带通廊的情形。安全通行防护措施采用设置封闭围挡的方式,在拆除卸船机上下游35-40m处,围挡上开进出口门,安排专人值守,卸船机拆除作业停止后,才允许车辆通行;上下游人行安全通道,则设置于皮带通廊下部,两侧用围挡封闭;海陆侧码头边缘,设置1.2m高的安全栏杆。

基于保护码头砼面的目的,作出如下的施工要求:拆除用的汽车吊支腿,只允许坐位于码头桩基横梁板上,支腿下垫路基箱;气割构件,必须在码头混凝土板上垫钢板;不允许任何拆除构件,掉落在码头钢筋砼板面上,每次吊装必须万无一失。

由于卸船机是门式框架结构,借助于车轮下的大车轨道117行使就位;在吊装拆除其走道横大梁及其上部构件后,海陆侧大车走行机构(在码头轨道上),由于没有横向支撑、车轮坐力面窄、重心高以及走道横梁分离时的冲击等,极可能造成走行机构失稳倒塌。故在拆除前,需对大车车轮锚固琐死,同时在大车走行机构两侧面用l=4m的h钢(300*300)或用14#槽钢(背靠背焊接)进行斜撑,斜撑与跨轨道的框架支撑盘焊接,框架支撑盘座放在码头砼板面118上。

卸船机上包括的部件相当多,包括海侧前大梁101、前拉杆102、海侧塔架105、陆侧大梁103、陆侧塔架104、中拉杆106、上斜撑杆107、机房108、电气房109、机房大梁110、中大梁112、取料小车111、料斗113、下斜撑杆114、漏斗桁架梁115和走道桁架框架116等。上述梁和杆之间相互都有连接点,因此通过连接点对卸船机划分为待拆除的部件有利于施工简化,无需再针对拆除的方案进行重新的设计。因此上述描述的部件可以直接作为待拆除的各个部件逐个拆除。

拆除的顺序是优先拆除两侧的大梁及大梁上的拉杆,这样可以保证卸船机拆除过程中不会失衡,然后根据从上至下的顺序拆除卸船机上的部件。

拆除安全措施设置,是为了保证完好的拆除卸船机的各个部件,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卸船机不会发生如侧翻之类的危险。采取的拆除安全措施主要包括防变形失稳措施、防冲撞倾翻措施、操作平台措施、开孔吊耳防失效措施等。对上述的措施以下作详细的解释:

(1)海陆侧大梁(悬臂大梁)吊装防变形措施:海陆侧前大梁为门式箱型框架,吊装时因受挤力易变形,会影响吊装平衡和整体稳定;吊装拆除前,需在门式箱型梁(铰轴处)内侧之间,安装支撑梁12加固(h300×300×4400mm),使之成“口”型稳定结构。

(2)防冲撞卸船机本体措施:悬臂大梁11与卸船机本体间通过铰链销轴相连,当悬臂大梁11在铰链销轴处气割断开时,浮吊吊臂受力下挠,悬臂大梁瞬间向下掉落,其向下的重量和侧向回荡冲击力巨大,可能造成卸船机失稳倾倒。施工中,采用在悬臂大梁箱型梁上部钢板上,焊接2-3块防撞止挡板31减缓,能达到减轻和逐步消除冲撞力的效果。

(3)拆除前拉杆的防冲撞措施:在悬臂大梁的两侧箱型梁前端缘,各安装1台10t×6m的手拉葫芦牵拉住拉杆,气割断(在大梁处)的拉杆由于重力将向卸船机门腿处收缩,葫芦的拉力将抵消拉杆回收时的冲击力,逐步放松手拉葫芦并气割断拉杆,直至拉杆垂直于卸船机门腿,剩余拉杆随门腿拆除,此方法可有效消除,前拉杆拆除时对卸船机本体的冲击。

(4)开口吊耳防失效措施:拆除吊装常采用开口吊耳,即在吊装部件钢板上气割开吊装孔,吊装孔与吊装钢丝绳间通过卸扣连接,此避免了焊接吊耳制作、焊接和探伤等工序,简便快捷。为防止吊装时开口吊耳被撕裂失效,或者其钢板剪切断卸扣销轴,需对开口吊耳处钢板进行补强(即加焊1块400×350×20mm的钢板),经理论验算和实体检查合格后,再气割吊装孔。

(5)“兜吊”包角与防滑措施:取料小车和料斗宜采用“兜吊”吊装拆除,兜吊时钢丝绳与小车或料斗的承重横梁接触受力,其棱边易损伤或割断钢丝绳,造成吊装失败。吊装前,将φ108*12mm的厚壁管对剖开,将其中的一半焊接在棱边处包角21,吊装时钢丝绳在棱边处,能圆滑过渡避免损伤;为防止吊装中钢丝绳滑移,在棱边内侧焊接防滑钢管,通过防滑钢管22卡住钢丝绳。

(6)操作平台设置:卸船机立柱门腿四侧面,只有一面挨着卸船机本体平台,其它三侧面悬空,没有气割操作站位空间。施工中,采用预先制作三侧面操作平台,由汽车吊吊装到位进行焊接固定。

在保护措施和准备工作完成后,需经检查验收确认,才允许吊装作业。

以某钢厂双悬臂卸船机拆除为例,描述拆除部件的次序,在300t/55t汽车吊和1000t浮吊以及5000t驳船到位后,将海侧/陆侧大梁放平,先拆除大梁上的拉杆然后拆除大梁,此过程主要利用浮吊。之后利用300t/55t汽车吊或浮吊,依次拆除中拉杆106、上斜撑杆107、海侧塔架105、陆侧塔架104、机房大梁门框110及部分立柱(机房大梁含机房和电气房,整体一并拆除)、取料小车111、中大梁112、料斗113、料斗大梁、漏斗桁架梁115和走道桁架框架116。

下面以吊装拆除悬臂大梁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开口吊耳的方式,拆除卸船机上的部件:

海陆侧大梁101(悬臂大梁11)拆除吊装,采用1000t浮吊。

(1)浮吊在卸船机码头就位,使用双主钩(500t*2)吊装拆除;在海侧大梁两外侧箱型梁板上气割4个吊装孔,吊装孔处用q235钢板(400×350×20mm)补强,补强板与开孔吊耳板满焊,吊装孔打磨干净。

(2)两主钩起吊海侧大梁时,每只主钩使用两根φ90mm*40m钢丝绳做双,4只85t卸扣吊住海侧大梁(开孔吊耳)并吃上力,双主钩缓慢起升,待主钩负荷达到95%时,拉杆已经松开(不吃力),浮吊稳杆准备拆除前拉杆。

(3)在悬臂大梁两箱型梁前端,各安装1台2t×6m的手拉葫芦拉着前拉杆,抵消拉杆割断时的回荡冲击力,逐步拆除至前拉杆几经垂直。

(4)在悬臂大梁箱型梁上部钢板处,焊接2块防撞止挡板,用于悬臂大梁铰链销轴气割断时,减缓其对卸船机本体的冲击力。

(5)悬臂大梁脱离卸船机本体时,其急速下坠的重量,暂由防撞止挡板支撑在中大梁上;由于防撞止挡板的作用,使之能稍缓脱离中大梁,其回荡冲击力也由防撞止挡板逐级减缓;然后浮吊向上提升并转臂,将悬臂大梁吊放在驳船甲板上。

下面以吊装拆除取料小车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兜吊的方式拆除卸船机上的部件:

取料小车吊装拆除:

取料小车重量110t,高度31m+6m,单副钩吊装,4个吊点。吊装钢丝绳需兜在小车走轮下部的受力梁上,由于钢丝绳与梁接触处有棱角,用φ108*12mm的半圆厚壁管包角,55t汽车吊配合穿钢丝绳,使用一对φ90mm的钢丝绳将小车兜吊至驳船上,其中可以通过焊接防滑钢管22卡住钢丝绳。

通过上述两种吊装拆除方式,针对各个部件合理应用,达到拆除卸船机的目的。

某钢厂原料码头,现有两台双悬臂卸船机需拆除改造。施工技术人员查阅图纸,深入现场同生产和项目管理单位交流。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拆除方法和施工顺序,完善的保护措施,按上述施工方法组织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工期进度和环境友好,确保在线拆除“施工”“生产”两不误。整个拆除工期14天(含准备和清场),使用1000t浮吊8天,300t吊车6个台班,拆除施工人员(含船上甲板部件分解)约70人;这比计划施工成本降低约6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