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叠盘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837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叠盘上料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叠盘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自动化物料组装流水线中,现有设备通常使用长条型流水循环上料,这样的流水线结构不仅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还会影响生产效率;还有的采用料盘上料,没有特定的叠盘上料机构,对于料盘和空盘的收纳和循环管理粗放,要依赖大量人工,没有实现精益自动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实用的物料叠盘上料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盘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部、空盘部、取料机构、循环接盘机构以及多个料盘,所述料盘部和空盘部间隔设置,在所述料盘部和空盘部的底端通过所述循环接盘机构连接;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接盘机构上方位于所述料盘部和空盘部之间的区域内;在所述料盘部内设置有与所述料盘厚度相对应的若干层搁板,所述搁板逐层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所述料盘部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将动力输送至所述链条;所述空盘部的结构与所述料盘部相同;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取料夹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取料夹头前后纵向平移,所述取料夹头通过相应气缸实现上下移动和夹紧;所述循环接盘机构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以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下方连接有横向的导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带轮和皮带,所述皮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料盘部和空盘部间隔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料盘托架,所述料盘托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取料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间距等于所述料盘托架与所述料盘部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托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在所述料盘上设置有物料槽以及与所述若干个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均为步进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料盘部纵向的两端分别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相同的搁板和相应的链条,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应地带轮驱动所述料盘部纵向两端的链条同步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丝杠传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抬升气缸。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新颖、方便实用,通过料盘部和空盘部分别设置链条和搁板逐层上下移动,再通过循环接盘机构便捷地取走料盘并回收空盘,从而实现取料机构连续地上料,高效便捷;将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间距等于所述料盘托架与所述料盘部之间的间距,能够使得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步移动一个工位,即可完成接盘和回空盘的操作,避免了分别控制两个托板运动的复杂性和不同步性,提高了取料效率;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均采用步进电机能够更容易达到逐层接盘、回盘之间的生产节拍,利于精益生产;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抬升气缸,使得定位柱卡扣定位孔的操作更加顺畅,在取料机构需要微调位置时,还可以单独调整料盘位置,提高叠盘上料机构的设备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循环接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料盘部、11为第一传动机构、12为第一驱动机构、13为链条、131为搁板,2为空盘部,3为取料机构、31为取料夹头、32为第二驱动机构、33为,4为循环接盘机构、41为第一托板、42为第二托板、43为料盘托架、44为连接板、45为定位柱、46为第三驱动机构、47为带轮、48为皮带、49为导轨,5为料盘、51为物料槽、52为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叠盘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部1、空盘部2、取料机构3、循环接盘机构4以及多个料盘5,所述料盘部1和空盘部2间隔设置,在所述料盘部1和空盘部2的底端通过所述循环接盘机构4连接;所述取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循环接盘机构4上方位于所述料盘部1和空盘部2之间的区域内;在所述料盘部1内设置有与所述料盘5厚度相对应的若干层搁板131,所述搁板131逐层之间通过链条13连接,在所述料盘部1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1将动力输送至所述链条13;所述空盘部2的结构与所述料盘部1相同;所述取料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机构32和取料夹头3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3驱动所述取料夹头31前后纵向平移,所述取料夹头31通过相应气缸实现上下移动和夹紧;所述循环接盘机构4包括第一托板41、第二托板4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46,所述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之间通过连接板44连接,在所述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的下方连接有横向的导轨49,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6驱动带轮47和皮带48,所述皮带4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的底部的中央均分别设置有抬升气缸,在所述料盘部1和空盘部2间隔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料盘托架43,所述料盘托架43的高度低于所述取料机构3,方便夹头31取料;所述第一托板41与所述第二托板42的间距等于所述料盘托架43与所述料盘部1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一托板4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45,在所述料盘5上设置有物料槽51以及与所述若干个定位柱45相对应的定位孔5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第二驱动机构3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46均为步进电机;在所述料盘部1纵向的两端分别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相同的搁板131和相应的链条13,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1为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1相应地带轮驱动所述料盘部1纵向两端的链条13同步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3为丝杠传动机构;上述相关的驱动机构和相应气缸均可通过现有的plc控制器及其配套电磁阀、传感器等元件连接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密集放置在料盘5的物料槽51中,装满料的料盘5逐层叠放在料盘部1前后两端的搁板131上,取料时,第一托板41通过定位柱45卡住料盘定位孔52,通过第三驱动机构46带动与皮带48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沿导轨49向右横向移动一个工位,结束后第一托板41抵达料盘托架43上,而与第一托板41固定距离连接的第二托板42抵达空盘部2底部;此时第一驱动机构12驱动料盘部1前后两端的链条13同步向下移动,与链条13固定连接的搁板131随之下放一层有料的料盘5,同时取料机构3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以及相应的丝杠和气缸,控制取料夹头31纵向取走物料,当料盘5上的物料取空后,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往左回横移一个工位,结束后第一托板41抵达料盘部1的底部,而第二托板抵达料盘托架43的空料盘底部;然后通过第三驱动机构46再次驱动第一托板41和第二托板42向右横移一个工位,从而第一托板41取走一层装满物料的料盘5,与此同时第二托板42取走料盘托架43上方的空料盘并横移插入空盘部2的最底层搁板131上,空盘部2相应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空盘部2前后两端的链条3将空料盘上拉一层,相应地料盘部1再次下放一层料盘5,如此循环往复,实现高效地叠盘上料和空盘回收操作。

为表述方便,本文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纵向”、“横向”等代表方向的描述与附图本身的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