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检测抱闸制动力矩的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0717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态检测抱闸制动力矩的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静态检测方法检测抱闸制动力矩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电梯已经广泛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电梯的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抱闸制动力矩不足而出现滑梯的现象,导致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此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以往的电梯抱闸制动力矩只会在出厂前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在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过程中,由于对抱闸制动力矩的检测比较麻烦并且缺乏有效的手段,因此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等情况导致制动力矩减小量无法测定,只能在一定的期限内对相应的抱闸部件进行更换,其中,此方式会导致部件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期限内,人们无法获知抱闸部件的磨损情况,很可能抱闸部件在期限内由于特殊原因而磨损严重,没有及时的更换,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抱闸装置一般包括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第一抱闸臂与第二抱闸臂分别设置在曳引机的两侧以能够靠近曳引机并且相互配合抱紧曳引机,以往对抱闸装置的制动力矩检测都是将两个抱闸臂抱紧曳引机,再对曳引机所受的制动力矩进行测量,此检测方式无法分辨到底是哪一个抱闸臂出现磨损,统一更换会造成浪费,不进行更换会有安全隐患,同时本申请尝试对单一的抱闸臂进行检测,当时当抱闸臂已经磨损严重,可能单个抱闸臂无法对曳引机进行制动,可能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并且准确的静态检测制动力矩的电梯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态检测抱闸制动力矩的电梯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曳引机、抱闸装置、制动力矩检测模块,抱闸装置包括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该第一抱闸臂与第二抱闸臂分别设置在曳引机的两侧以能够靠近曳引机并且相互配合抱紧曳引机,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抱闸臂、第二抱闸臂电性连接以能够驱动第一抱闸臂、第二抱闸臂分别抱紧曳引机,主控模块内设置有合格预设值和危险预设值;

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从载客模式进入对抱闸制动力矩检测的静态检测模式,在静态检测模式下:

主控模块控制曳引机停止运作;

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抱闸臂抱紧曳引机并且控制第二抱闸臂闲置,制动力矩检测模块检测曳引机的第一脉冲量并输入到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将检测的第一脉冲量与合格预设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第一抱闸臂是否合格,同时,当检测的第一脉冲量超出危险预设值时,主控模块控制第二抱闸臂抱紧曳引机以防止电梯轿厢滑动;

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抱闸臂闲置并且控制第二抱闸臂抱紧曳引机,制动力矩检测模块检测曳引机的第二脉冲量并输入到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将检测的第二脉冲量与合格预设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第二抱闸臂是否合格,同时,当检测的第二脉冲量超出危险预设值时,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抱闸臂抱紧曳引机以防止电梯轿厢滑动;

若主控模块得出第一抱闸臂不合格或者第二抱闸臂不合格,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停止运行,若主控模块得出第一抱闸臂合格并且第二抱闸臂合格,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退出静态检测模式,使电梯系统恢复载客模式。

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定时模块,主控模块根据定时信号控制电梯系统从载客模式进入静态检测模式。

还包括楼层输入模块,该楼层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输入楼层指令,主控模块判断有无楼层指令的输入,主控模块在接收定时信号并且无楼层指令输入时控制电梯系统从载客模式进入静态检测模式。

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停止运行后,重启电梯系统恢复运行时,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进入静态检测模式。

所述曳引机上设置有用于记录曳引机转动进程的编码器,该制动力矩检测模块与编码器电性连接以检测脉冲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抱闸制动力矩静态检测的电梯系统,主控模块控制电梯系统进入静态检测模式,在静态检测模式下,主控模块分别控制第一抱闸臂、第二抱闸臂进行抱闸制动力矩测试,主控模块控制曳引机处于停止状态,不提供力的作用,制动力矩检测模块对脉冲量进行检测,由此可分别得出第一抱闸臂、第二抱闸臂的制动力矩,同时当单独的抱闸臂损坏,无法抱紧曳引机,主控模块控制另一个处于闲置状态的抱闸臂与正在测试的抱闸臂配合将曳引机抱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本设计测量准确,明确抱闸臂的磨损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梯系统静态检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梯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曳引机2、抱闸装置3、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定时模块5,主控模块1可以是cpu或者mcu,定时模块5可以是定时器或者主控模块中的定时程序,而曳引机2、抱闸装置3为电梯的常规部件。

主控模块1与曳引机2电性连接以控制曳引机2带动电梯轿厢6运作,抱闸装置3用于抱紧曳引机2以使电梯轿厢6制动,主控模块1与抱闸装置3电性连接,主控模块1能够控制抱闸装置3运作,并且抱紧曳引机2来制动电梯轿厢6,而本设计要检测的就是在电梯轿厢6的重力作用下,抱闸装置抱紧曳引机2,曳引机2的制动力矩,当脉冲量较大,过于接近预设值,则说明抱闸装置3抱刹性能不佳,可能出现损坏,电梯轿厢6容易滑动。

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分别与曳引机2、主控模块1电性连接,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用于在主控模块1控制抱闸装置3抱紧曳引机2时,检测曳引机2的脉冲量并输入到主控模块1中,同时定时模块5与主控模块1电性连接以使主控模块1定时控制抱闸装置3制动曳引机2并且由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进行检测。

本设计目的使电梯系统能够定时对抱闸制动力矩进行检测,根据定时模块给定的定时信号,本设计及时对电梯的抱闸制动力矩进行检测,主控模块1控制抱闸装置3制动,在抱闸装置3对曳引机2的制动下,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对曳引机2的脉冲量进行检测,将脉冲量与主控模块1内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抱闸装置3的磨损情况,本设计能够自动定时对电梯的抱闸装置3进行检测,并且无需人为操作,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自动检测,并且将相应的信息发送到主控模块1进行分析处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磨损的抱闸装置进行更换,保障用户的安全。

曳引机2包括曳引轮21、钢丝绳22以及与主控模块1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23,驱动模块23用于驱动曳引轮21转动,该曳引轮21通过钢丝绳22与电梯轿厢6连接,同时电梯中还包括配重块7,钢丝绳22一端与电梯轿厢6连接,钢丝绳22另一端绕过曳引轮21后与配重块7连接。

本设计曳引机2上设置有用于记录曳引机2转动进程的编码器24,此处驱动模块23为电机或者旋转气缸,该编码器24设置在驱动模块23上,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与编码器24连接以检测编码器24的脉冲量,此处在驱动模块23上设置编码器24,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为与编码器24连接的脉冲检测电路,驱动模块23的驱动轴受力,编码器24上会有相应的脉冲信号产生,通过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传输到主控模块1中,与预设值对比即可得出脉冲量,检测手段更加简单方便,对于系统的构建也变得简单。

抱闸装置3包括第一抱闸臂31和第二抱闸臂32,该第一抱闸臂31与第二抱闸臂32分别设置在曳引轮21的两侧以能够靠近曳引轮21并且相互配合抱紧曳引轮21,所述主控模块1分别与第一抱闸臂31、第二抱闸臂32电性连接以能够驱动第一抱闸臂31、第二抱闸臂32分别抱紧曳引轮21。

同时,电梯会设置有楼层输入模块10,楼层输入模块10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6内的楼层按键以及设置在每个楼层处的呼叫电梯按键,主控模块1与楼层输入模块10电性连接以获取楼层指令。

本设计中电梯系统一般分为载客模式或者静态检测模式,载客模式为常规的电梯载客运行状态,而静态检测模式则是对抱闸装置的静态检测。

在主控模块1中,工作人员可设定合格预设值和危险预设值,合格预设值用于判定抱闸装置的磨损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在此合格预设值范围内,一般抱闸臂都能制动曳引机2,而危险预设值则是当脉冲量超过或者达到危险预设值时,则证明抱闸臂无法完全制动曳引机2,曳引机2会出现溜车的危险,当脉冲量超过危险预设值时,电梯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检测模式的安全。

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从载客模式进入对抱闸制动力矩检测的静态检测模式,在静态检测模式下:

主控模块1控制曳引机2停止运作;

主控模块1控制第一抱闸臂31抱紧曳引机2并且控制第二抱闸臂32闲置,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检测曳引机2的第一脉冲量并输入到主控模块1,主控模块1将检测的第一脉冲量与合格预设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第一抱闸臂31是否合格,同时,当检测的第一脉冲量超出危险预设值时,主控模块1控制第二抱闸臂32抱紧曳引机2以防止电梯轿厢6滑动;

主控模块1控制第一抱闸臂31闲置并且控制第二抱闸臂32抱紧曳引机2,制动力矩检测模块4检测曳引机2的第二脉冲量并输入到主控模块1,主控模块1将检测的第二脉冲量与合格预设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第二抱闸臂32是否合格,同时,当检测的第二脉冲量超出危险预设值时,主控模块1控制第一抱闸臂31抱紧曳引机2以防止电梯轿厢6滑动;

若主控模块1得出第一抱闸臂31不合格或者第二抱闸臂32不合格,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停止运行,若主控模块1得出第一抱闸臂31合格并且第二抱闸臂32合格,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退出静态检测模式,使电梯系统恢复载客模式。

电梯系统通过定时模块5进行定时,电梯系统经过静态检测后,恢复载客模式,在一段时候后,定时模块5向主控模块1发送定时信号,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进入静态检测模式,此处的定时信号可以由工作人员设定,定时控制电梯系统进行自动检测,无需工作人员专门控制。

同时,主控模块1在接收到定时信号时,还要分析楼层输入模块10处有无输入楼层指令输入,主控模块1判断有无楼层指令的输入,主控模块1在接收定时信号并且无楼层指令输入时才控制电梯系统从载客模式进入静态检测模式。

当第一抱闸臂31与第二抱闸臂32任意一个出现问题,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停止运行后,主控模块1内部设定相应的标记程序,工作人员对电梯系统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对电梯系统恢复运行,此处恢复运行的方式可以是恢复供电或者按动恢复运行的软件开关,主控模块1接收相应的信号,重启电梯系统恢复运行时,主控模块1运行标记程序进行触发,主控模块1控制电梯系统进入静态检测模式,本设计在电梯系统停止运行后,重新启动时需要先对抱闸装置3进行静态检测,确认安全后才能运行。

本设计可分别对第一抱闸臂31、第二抱闸臂32的制动力矩进行检测,同时当单独的抱闸臂损坏,无法抱紧曳引机,主控模块1控制另一个处于闲置状态的抱闸臂与正在测试的抱闸臂配合将曳引机2抱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本设计测量准确,明确抱闸臂的磨损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