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给水收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0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正压给水收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易,便于移动,不仅具有正压给水的清洗功能,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防止异味外溢的正压给水收餐车。



背景技术:

如今在餐厅内使用的普通的收餐车不仅结构简陋且功能单一,普通的收餐车不具备正压给水清洗功能,收餐人员在回收被使用后的餐具时,沾染在手上的污物无法在收餐车上进行清洗,当收餐人员需要临时整理清洁的餐厅用物时,就必须回到就近的卫生间,将沾染在手上的污物进行彻底清理后才能整理清洁的餐厅用物,如此一来将大大增加收餐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普通的收餐车大都不具备防止异味外溢的功能,当使用后的餐具被大量集中时,会散发出较为难闻的气味,当这些气味散发至空气中时,会严重污染周围空气的质量,使顾客对餐厅整体环境的印象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便于移动,不仅具有正压给水的清洗功能,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防止异味外溢的正压给水收餐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压给水收餐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底面的四个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车体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水箱,水箱前壁的右侧设置有窥窗,窥窗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刻度计,所述的窥窗内设置有浮漂,所述的窥窗的左侧,且位于水箱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的水箱前壁内的左上角处设置有加水管,加水管上壁内的前端处设置有开关阀,所述的车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扶手,所述的车体顶面的右端处设置有负压筒,负压筒内设置有活塞栓,活塞栓的底端处设置有活塞,活塞栓的顶端穿过负压筒的上壁并从负压筒内伸出,所述的活塞栓的顶端处设置有栓柄,所述的活塞的下方,且位于负压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挡壁,所述的挡壁的下方,且位于负压筒右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左端穿过负压筒的右侧内壁并伸入至负压筒内,进气管的右端穿过负压筒的右侧外壁并伸出至负压筒外,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a,所述的负压筒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输气管,所述的输气管从车体内穿过,所述的输气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b,所述的负压筒的左侧,且位于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大卡规,大卡规内均设置有污物桶,污物桶的外侧前壁,外侧后壁,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提手,所述的污物桶的顶端处均设置有桶盖b,桶盖b的上壁均设置为单向活瓣,桶盖b的顶端处均设置有顶盖,所述的两个大卡规的左侧,且位于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设置有上水管,上水管的底端穿过车体并伸入至水箱内,上水管的左上端穿过固定板的左侧壁并从固定板内伸出,所述的上水管的左上端处设置有水龙头,所述的固定板的左侧壁的中下段处设置有磁铁板,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面处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内设置有洗手液瓶,所述的固定板的左侧,且位于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小卡规,小卡规内设置有污水桶,污水桶的右侧外壁与磁铁板的左侧壁相互贴合,所述的污水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a,桶盖a的上壁设置为漏水斗,漏水斗内设置有隔网,隔网顶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提杆。

所述的隔网的横切面为圆形。

所述的漏水斗的横切面为圆形。

所述的隔网的直径大于漏水斗底部开口处的直径。

所述的万向轮上设置有踩刹。

本发明结构简易,便于移动,不仅具有正压给水的清洗功能,便于收餐人员能够随时清洗掉手部的污物,便于收餐人员临时整理餐厅内的清洁用物,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防止异味外溢,保证了餐厅内部环境不被异味污染,给收餐人员的收餐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顾客对餐厅的整体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简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污物桶与桶盖b的结构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的污物桶与桶盖b的简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污水桶与桶盖a的结构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的污水桶与桶盖a的简易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大卡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小卡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压给水收餐车,包括车体1,所述的车体1底面的四个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29,车体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水箱2,水箱2前壁的右侧设置有窥窗4,窥窗4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刻度计5,所述的窥窗4内设置有浮漂6,所述的窥窗4的左侧,且位于水箱2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压力表3,所述的水箱2前壁内的左上角处设置有加水管36,加水管36上壁内的前端处设置有开关阀37,所述的车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扶手12,所述的车体1顶面的右端处设置有负压筒7,负压筒7内设置有活塞栓8,活塞栓8的底端处设置有活塞10,活塞栓8的顶端穿过负压筒7的上壁并从负压筒7内伸出,所述的活塞栓8的顶端处设置有栓柄9,所述的活塞10的下方,且位于负压筒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挡壁11,所述的挡壁11的下方,且位于负压筒7右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的左端穿过负压筒7的右侧内壁并伸入至负压筒7内,进气管13的右端穿过负压筒7的右侧外壁并伸出至负压筒7外,所述的进气管13内设置有单向瓣膜a14,所述的负压筒7与水箱2之间设置有输气管15,所述的输气管15从车体1内穿过,所述的输气管15内设置有单向瓣膜b16,所述的负压筒7的左侧,且位于车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大卡规30,大卡规30内均设置有污物桶31,污物桶31的外侧前壁,外侧后壁,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提手32,所述的污物桶31的顶端处均设置有桶盖b34,桶盖b34的上壁均设置为单向活瓣35,桶盖b34的顶端处均设置有顶盖33,所述的两个大卡规30的左侧,且位于车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内设置有上水管18,上水管18的底端穿过车体1并伸入至水箱2内,上水管18的左上端穿过固定板17的左侧壁并从固定板17内伸出,所述的上水管18的左上端处设置有水龙头19,所述的固定板17的左侧壁的中下段处设置有磁铁板22,所述的固定板17的顶面处设置有固定架20,固定架20内设置有洗手液瓶21,所述的固定板17的左侧,且位于车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小卡规23,小卡规23内设置有污水桶24,污水桶24的右侧外壁与磁铁板22的左侧壁相互贴合,所述的污水桶24的顶部设置有桶盖a25,桶盖a25的上壁设置为漏水斗26,漏水斗26内设置有隔网27,隔网27顶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提杆28。

所述的隔网27的横切面为圆形。

所述的漏水斗26的横切面为圆形。

所述的隔网27的直径大于漏水斗26底部开口处的直径。

所述的万向轮29上设置有踩刹。

使用前,收餐人员可利用扶手并通过万向轮推动正压给水收餐车,万向轮上的踩刹用于固定整个正压给水收餐车,为水箱内部加水时,可将水源管与加水管相连接,打开开关阀后可将水源管内的生活用水注入至水箱内,通过窥窗上的浮漂和刻度计,可计量出水箱内水的的剩余量,当需要给水箱内注入正压时,收餐人员可利用栓柄将活塞栓从负压筒内向上抽出,此时,活塞栓将带动活塞在负压筒内向上滑动,此时负压筒内呈负压状态,与此同时,单向瓣膜a开启而单向瓣膜b关闭,外界的空气可通过进气管进入至负压筒内,之后收餐人员可利用栓柄将活塞栓向下压入至负压筒内,直至活塞的底面抵住挡壁的上壁即可,整个过程负压筒内呈正压状态,此时单向瓣膜a关闭而单向瓣膜b开启,负压筒内的空气可通过输气管被注入至水箱内,此时水箱内呈正压状态,单向瓣膜b可防止水箱内的正压气体或生活用水反流至输气管内,压力表可测得水箱内的压力值,当收餐人员需要使用水箱内的生活用水时,可开启水龙头,水箱内的正压压力可将水箱内的生活用水压入至上水管内,上水管内的水流可通过水龙头流出,此时,收餐人员可在水龙头的正下方进行清洗操作,被使用后的污水将直接流入至漏水斗内,漏水斗内的污水在隔网的过滤后可直接流入至污水桶内,隔网可阻止物品直接掉入至污水桶内,当需要将体积较大的污物连同污水一并装入至污水桶内时,可利用提杆将隔网从漏水斗内取出,此时,体积较大的污物也可通过漏水斗连同污水一并流入至污水桶内,当需要倾倒污水桶内的污水时,可将污水桶从小卡规内向左拉出,同时使磁铁板与污水桶的右侧外壁分离,将污水桶从车体顶面抬离后,再将桶盖a从污水桶的顶端处拧下,便于污水桶内污水的倾倒,小卡规可防止污水桶在车体的顶面前后滑动,在磁铁板的吸附下,可防止污水桶在车体的顶面向左滑动,可将餐具连同剩菜等固态垃圾放置在单向活瓣的顶面,通过重力,固态垃圾的重量可将单向活瓣向下压开并落入至污物桶内,当单向活瓣失去了向下的压力时,单向活瓣可自行关闭,以此可避免污物桶内的异味外溢,顶盖位于单向活瓣的上方,可防止单向活瓣顶面残存的异味挥发至空气中,以此可大大降低周围空气被异味污染的程度,当需要倾倒污物桶内的污物时,可将污物桶从大卡规内向前拉出,两到三名收餐人员可利用提手合力将污物桶从车体顶面抬离,之后将桶盖b从污物桶的顶部拧下,便于倾倒污物桶内的污物,大卡规可防止污物桶在车体的顶面向左,向右和向后滑动。

本发明结构简易,便于移动,不仅具有正压给水的清洗功能,便于收餐人员能够随时清洗掉手部的污物,便于收餐人员临时整理餐厅内的清洁用物,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防止异味外溢,保证了餐厅内部环境不被异味污染,给收餐人员的收餐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顾客对餐厅的整体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