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盘、支撑结构、导向机构、卡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488发布日期:2018-06-08 20: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纸盘、支撑结构、导向机构、卡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纸盘、支撑结构、导向机构、卡扣。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电照相成像处理技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电子照相复印件、激光打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主体2,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到主体2内的处理盒7(如图29所示)。在主体2上通常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记录介质(未示出)的纸盘3,纸盘3与主体2可旋转的连接,在纸盘3上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安装槽31,在安装槽31内设置有可沿安装槽31滑动的定位部件4,定位部件4与安装槽3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定位部件4需要受到一定的作用力后才会在安装槽31内滑动。当将记录介质(例如纸张)放如到进纸口20之后,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会位于纸盘3上,通过对定位部件4施加一个沿X方向的作用力,使定位部件4沿X方向滑动到与记录介质抵接的位置,以对记录介质进行定位。为了便于运输和移动,需在移动或运输图像形成装置1之前将纸盘3上的记录介质取下,然后将纸盘3绕着纸盘3与主体2的连接点沿N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以收起纸盘3,减少图像形成装置1所占的空间。

但是,在将纸盘3收起之前,若使用者忘记将定位部件4沿X方向推动一定距离,使定位部件4进入到进纸口20内,或者,使纸盘3在收起之后,定位部件4能够进入到进纸口20内。则定位部件4会夹在纸盘3与主体2的侧面21之间,使纸盘3无法被收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纸盘,所述纸盘包括: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含阻挡部、滑动部和弹性件三部分,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纸盘内的记录介质,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阻挡部和所述滑动部相接触;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纸盘上,所述滑动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当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接触时能够收起,使所述纸盘能够无障碍的收起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部件能够在纸盘收起的过程中自动收起,从而防止定位部件对纸盘造成干扰,使纸盘无法收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定位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5、图6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定位部件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9、图10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15所示分别为本图11的局部视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种定位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17所示为图16的局部视图;

图18、图19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种定位部件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20至图22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的走纸轮结构示意图;

图23、图24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走纸轮结构示意图;

图25、图26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走纸轮结构示意图;

图27、图28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种走纸轮结构示意图;

图29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0、图31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盒的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示意图;

图32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结构示意图;

图33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下底板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种定位部件运动过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第一种定位部件,使纸盘3在收起的过程中,定位部件与侧面21抵接之后能够自动收起,从而避免夹在纸盘3与侧面21之间而导致纸盘3无法被收起。

如图2所示,第一种定位部件40包括阻挡部401、连接销403、弹性件406以及滑动部408。阻挡部401用于与纸盘3上的记录介质抵接,防止记录介质沿X方向的反向移动,滑动部408能够在安装槽31内沿X方向或沿X方向的反向滑动,阻挡部401与滑动部408之间可旋转的连接。优选地,阻挡部401为板状结构,在阻挡部40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滑动部408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402,两个第一连接孔402分别设置在阻挡部401沿X方向的一侧以及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且两个第一连接孔402的轴线同轴;连接销403为圆柱形结构,其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402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优选地,弹性件406为扭簧;滑动部408为板状结构,在滑动部408沿与Z方向平行方向的两边设置有滑轨407,在滑动部408沿Z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孔405,两个第二连接孔405分别设置在滑动部408沿X方向的一侧以及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且两个二连接孔405的轴线同轴,第二连接孔405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形状与连接销403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在滑动部408上还设置有第一抵接部404,以及安装柱409,第一抵接部404用于限制阻挡部401相对滑动部408的旋转角度,安装柱409用于安装弹性件406,优选地,第一抵接部404和安装柱409设置在滑动部408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

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种定位部件40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如图3所示,移动阻挡部401,使阻挡部401的两个第一连接孔402中的一个位于滑动部408沿X方向的一侧,另一个位于滑动部408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并使第一连接孔402与第二连接孔405在X方向上重叠。然后将两个连接销403中的一个沿X方向插入到阻挡部401沿X方向反向一侧第一连接孔402和滑动部408沿X方向反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孔405内,将另一个连接销403沿X方向的反向插入到阻挡部401沿X反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孔402和滑动部408沿X方向一侧的第二连接孔405内,从而使阻挡部401与滑动部408可旋转的连接;然后将弹性件406套接在安装柱409上,使弹性件406的一端抵接在滑动部408上,另一端抵接在阻挡部401上。弹性件406对阻挡部401施加一个弹性力,使阻挡部401相对滑动部408绕着连接销403的轴线沿M方向旋转到与第一抵接部404抵接的位置。此时,阻挡部401沿X方向一侧的面与X方向基本垂直,阻挡部401与滑动部408之间形成的最大夹角为δ,且δ小于90度,第一种定位部件40处于第一位置。

图4所示为第一种定位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5、图6所示为第一种定位部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附图中部分结构未示出。

如图4-图6所示,在纸盘3的安装槽31内沿与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动部408上的滑轨407相配合的第一导槽32,在安装槽31沿X方向的一侧或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的设置有开口,第一种定位部件40可以通过该开口安装到安装槽31内,并且使滑动部408的滑轨407与安装槽31的第一导槽32相配合,使第一种定位部件40能够在第一导槽32内沿X方向或沿X方向的反向滑动。这样,当记录介质受到震动后在纸盘3上沿X方向的反向移动时,与记录介质抵接的阻挡部401会对记录介质施加一个沿X方向反向的作用力,从而阻挡记录介质的移动。为了避免记录介质与第一种定位部件40之间的作用力过大而推动定位部件滑动,可通过对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的尺寸进行设置,使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增大第一种定位部件40在安装槽31内滑动时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使记录介质与第一种定位部件40之间的最大作用力小于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优选地,记录介质与第一种定位部件40之间的最大作用力小于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在将纸盘3收起的过程中,当纸盘3相对主体2沿N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之后,如图5所示,第一种定位部件40的阻挡部401会与主体2的侧面21抵接,从而受到侧面21的一个作用力F。当作用力F足够大时,会推动阻挡部401绕着连接销403的轴线相对滑动部408沿M方向的反向转动,从而减小阻挡部401与纸盘3之间的最大距离,使纸盘3能够继续沿N方向转动。当阻挡部401在作用力F的推动下绕着连接销403的轴线相对滑动部408沿M方向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如图6所示,纸盘3完全收起。此时,第一种定位部件40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种定位部件,使纸盘3收起的过程中,定位部件与侧面21抵接之后能够自动收起,从而避免夹在纸盘3与侧面21之间而导致纸盘3无法被收起。

图7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装配示意图;图9、图10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种定位部件运动过程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附图中的部分结构未示出。

如图7所示,第二种定位部件41包括阻挡部410、弹性件416以及齿轮415。阻挡部410用于与纸盘3上的记录介质抵接,防止记录介质受到震动后沿X方向的反向移动,在阻挡部410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阻挡部410旋转角度的第二抵接部414以及用于可旋转的制成在纸盘3上的第一支撑轴411和第二支撑轴412。优选地,阻挡部410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撑轴411设置在阻挡部410沿Z方向的一侧,第二支撑轴412设置在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二支撑轴412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二支撑轴412的轴线基本重合;优选地,弹性件416为扭簧,弹性件416套接在第二支撑轴412上,其一端抵接在阻挡部410上。优选地,在阻挡部410沿Z方向的反向一侧还设置有朝向Z方向的反向伸出的第三抵接部413,弹性件416的一端抵接在第三抵接部413上。在齿轮415上设置有与齿轮415的轴线同轴的圆孔4151,圆孔4151的直径与第二支撑轴412的直径基本相同,当将弹性件416套接在第二支撑轴412上之后,再将齿轮415套接在第二支撑轴412上。

与第二种定位部件41上的第一支撑轴411以及第二支撑轴412相对应的,在安装槽31沿Z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35,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33,优选地,在第二滑槽33内沿纸盘3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齿条34,齿条34能够与齿轮415相啮合。

当将第二种定位部件41安装到纸盘3的安装槽31内时,如图7、图8所示,将定位部件41移动到安装槽31沿X方向的开口处,使定位部件41的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一滑槽35沿X方向的开口相对应,第二支撑轴412与第二滑槽33沿X方向的开口相对应。然后将定位部件41沿X方向的反向移动,使第二种定位部件41的第一支撑轴411进入到第一滑槽35内,使套接在第二支撑轴412进入到第二滑槽33内,并使套接在第二支撑轴412上的齿轮415与第二滑槽33内设置的齿条34相啮合,弹性件416的另一端与安装槽31的底面311抵接。

通过对第一支撑轴411以及第一滑槽35的尺寸进行设置,使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一滑槽35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增大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一滑槽35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使记录介质与第二种定位部件41之间的最大作用力小于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一滑槽35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或者,通过对齿轮415的齿轮进行设置,使齿轮415与第二滑槽33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增大齿轮415与第二滑槽33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使记录介质与第二种定位部件41之间的最大作用力小于第一导槽32与滑轨407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外,通过齿轮415与齿条34的配合,使第一支撑轴411与第二支撑轴412的轴线基本保持与Z方向平行。

通过将弹性件416的一端抵接在阻挡部410上,另一端抵接在安装槽31的底面311上,使弹性件416对阻挡部410施加一个作用力,使阻挡部410绕着第一支撑轴411和第二支撑轴412的轴线沿K方向旋转,直到设置在阻挡部410上的第二抵接部414与安装槽31的底面311抵接,阻挡部410停止旋转。此时,如图9所示,阻挡部410沿X方向一侧的面4101与X方向垂直,第二种地位部件41处于第一位置。

当纸盘3相对主体2沿N方向转动以收起纸盘3时,如图10所示,第二种定位部件41的阻挡部410会与主体2的侧面21抵接,从而受到侧面21施加的一个作用力F1,该作用力F1会推动阻挡部410绕着第二支撑轴412的轴线相对纸盘3沿K方向的反向转动,从而使纸盘3能够继续沿N方向转动。当阻挡部410在作用力F1作用下旋转到设定位置时,纸盘3完全收起时,此时第二种定位部件41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种定位部件,使纸盘3收起的过程中,定位部件能够自动移动到纸盘3沿X方向一端,从而避免夹在纸盘3与侧面21之间而导致纸盘3无法被收起。

图1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5所示为图11的局部视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种定位部件42包括阻挡部件420、定位滑块373、弹性件375、第一拉动部件371以及第二拉动部件372。阻挡部件420包括阻挡部4201以及滑动部4202,在滑动部4202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有导轨421;在阻挡部件42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拉动部件372连接的受拉部423以及用于与定位滑块373抵接的被定位部422。优选地,被定位部422为设置在导轨421上的被定位部422,受拉部423为设置在滑动部4202沿X方向的一侧的挂钩。定位滑块373通过相对阻挡部件420滑动,与阻挡部件420接触从而对阻挡部件420进行定位,优选地,定位滑块373朝向阻挡部件420的一端沿X方向的一侧以及沿X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成斜滑面。弹性件375与定位滑块373抵接,从而对定位滑块373施加一个弹性力,使定位滑块373移动,优选地,弹性件375为弹簧。第一拉动部件371与定位滑块373连接,以拉动定位滑块373移动,优选地,第一拉动部371为线型结构。第二拉动部件372与阻挡部件420的受拉部423连接,以拉动阻挡部件420沿X方向移动,优选地,第二拉动部件372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线型结构。

与第一拉动部件371、定位滑块373相对应的,如图13所示,在纸盘3的安装槽31沿Z方向的一侧或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槽321和第三导槽323,第二导槽321用于容纳第一拉动部件371,第三导槽323用于容纳定位滑块373。第二导槽321朝向纸盘3沿X方向的一端延伸,并在纸盘3沿X方向的一端存在开口;第三导槽323朝向安装槽31延伸,并与安装槽31连通。优选地,第二导槽321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平行,第三导槽323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垂直(与Z方向平行),即定位滑块373在第三导槽323内能够沿Z方向或沿Z方向反向移动。优选地,第二导槽321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平行,第三导槽323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垂直。

在纸盘3上还设置有盖板374,盖板374覆盖在纸盘3的第二导槽321和第三导槽323上,从而对第三种定位部件42的各零部件沿纸盘3的厚度方向(同时与X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制,防止第三种定位部件42的各零部件从纸盘3上脱落。此外,盖板374安装到纸盘3上之后,能够部分覆盖在安装槽31沿Z方向一端和Z方向反向的一端上,与安装槽31形成第一导槽32,第一导槽32能够与阻挡部件420的导轨421相配合,使阻挡部件420在安装槽31内沿X方向滑动。优选地,盖板374设置成“U”型结构。

如图14、图15所示,在纸盘3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轴39,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内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孔29,通过将支撑轴39安装到支撑孔29内,从而使纸盘3与主体2连接,且纸盘3能够绕着支撑轴39的轴线相对主体2旋转。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定位部件的各零部件与纸盘3以及盖板374之间的装配关系。

如图16、图17所示,将第一拉动部件371的一端穿过弹性件375与定位滑块373远离阻挡部件420的一端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粘贴、焊接、螺钉连接,或者,直接将线型结构的第一拉动部371的一端系在定位滑块373远离阻挡部件420的一端上,具体可根据第一拉动部件371以及定位滑块373结构而定,本发明不做限制,之后将第一拉动部件371的另一端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连接,或与纸盘3沿X方向的一端连接。

然后将第一拉动部371安装到第二导槽321内,将定位滑块373和弹性件375安装到第三导槽323内,弹性件375的一端抵接在定位滑块373远离安装槽31的一端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三导槽323远离安装槽31一侧的内壁上,从而使弹性件375对定位滑块373施加一个弹性力,使定位滑块373沿着第三导槽323朝向安装槽31伸出到第三导槽323外。当第一拉动部371在第二导槽321内沿X方向滑动时,会拉动定位滑块373沿着第三导槽323朝向远离安装槽31的方向移动。

之后,将“U”型盖板374通过焊接、粘贴或螺钉等方式安装到纸盘3上,将第二拉动部件372与阻挡部件420的受拉部423连接,将阻挡部件420从安装槽31沿X方向的一端的开口安装到安装槽31内,通过阻挡部件420的导轨421与第一导槽32的配合,使阻挡部件420能够在安装槽31内沿X方向或沿X方向的反向滑动。最后,将第一拉动部371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连接(如图18所示)。将第二拉动部件372的另一端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连接,或者,直接将第二拉动部件372与纸盘3沿X方向的一端连接。由于第二拉动部件372由弹性材料制成,当阻挡部件420处于与记录介质抵接的位置时,第二拉动部件372处于拉伸状态,会对阻挡部施加一个沿X方向的弹性力。

当图像形成装置1处于工作状态时,如图17所示,纸盘3处于工作位置,在弹性件375和第一拉动部件371的作用下,定位滑块373靠近安装槽31的一端伸出到第三导槽323外。当将记录介质放在纸盘3上之后,将阻挡部件420沿X方向移动。当阻挡部件420的导轨421与定位滑块373抵接伸出到第三导槽323外的端部后,阻挡部件420会对该端部沿X方向反向一侧的斜滑面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定位滑块373朝向远离安装槽31的方向收缩到第三导槽323内。当将阻挡部件420移动到阻挡部4201与记录介质抵接的位置时,设置在导轨421上的被定位部422与第三导槽323相对,导轨421对定位滑块373的作用力消失,定位滑块373在弹性件375的作用下朝向安装槽31伸出并插入到被定位部422内,从而对阻挡部件420进行定位,阻挡部件420需要在沿X方向或沿X方向的反向上受到一个较大的作用力才可在安装槽31内滑动。此时,如图18所示,第一拉动部件371位于第二导槽321外的长度为L1,即第一拉动部件371和主体2的连接点R到第一拉动部件371位于第二导槽321沿X方向的开口处的点T之间的距离为L1。

当需要将纸盘3收起时,如图19所示,将纸盘3绕着支撑轴39沿N方向旋转到设定位置之后,第一拉动部371位于第二导槽321外的长度为L2,即第一拉动部件371和主体2的连接点R到第一拉动部件371位于第二导槽321沿X方向的开口处的点T之间的距离为L2。由于L2大于L1,即纸盘3在绕着支撑轴39沿N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拉动部件371会在第二导槽321内沿X方向移动,从而拉动定位滑块373沿着第三导槽323朝向远离安装槽31的方向移动,使定位滑块373从阻挡部件420的被定位部422内抽出,定位滑块373对阻挡部件420的定位作用消失,阻挡部件420需要在沿X方向或沿X方向的反向上受到一个较小的作用力才可在安装槽31内滑动。此时,由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拉动部件372处于拉伸状态,第二拉动部件372对阻挡部件420施加有一个朝向X方向的作用力,不被定位滑块373定位的定位滑块373在第二拉动部件372的作用下沿X方向滑动到纸盘3沿X方向的一端,从而使纸盘3被收起时,阻挡部件420能够进入到主体2的进纸口20内,避免阻挡部件420夹在纸盘3与侧面21之间。

如图18、图19所示,第一拉动部件371与主体2的连接点R与支撑轴39的轴心S之间形成连线RS,支撑轴39的轴心S与第一拉动部件371位于第二导槽321沿X方向的开口处的点T之间形成连线ST。当纸盘3处于工作位置时,连线RS与连线ST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当纸盘3绕着支撑轴39沿N方向旋转到设定位置之后,线RS与连线ST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为了保证距离L2大于L1,夹角α应该小于夹角β。优选地,点T位于连接点R绕着轴心S沿N方向旋转方向的下游。

对于不同型号的记录介质,阻挡部件420需要在安装槽31内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才能与记录介质沿X方向反向的一端抵接。本发明在安装槽31沿X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滑块373,第一拉动部件371沿X方向反向的一端可以设置多个端部与定位滑块373连接。当位于第二导槽321内的第一拉动部371沿X方向滑动时,第一拉动部371同时拉动多个定位滑块373朝向远离安装槽31的方向移动。

此外,为了加强定位滑块373对阻挡部件420的定位性能,优选地,可在阻挡部件420沿Z方向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导轨421上同时设置被定位部422,并且在安装槽31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同时设置定位滑块373。

对于第一种定位部件40和第二种定位部件41,当将纸盘3收起之后,侧面21始终对第一种定位部件40或第二种定位部件41施加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会传递到纸盘3上,使纸盘3相对主体2沿N方向的反向转动,导致纸盘3无法被收起。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发明在纸盘3与主体2之间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扣,通过可拆卸的卡扣的作用,使收起后的纸盘3受到一定的作用力后才可被打开。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在纸盘3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设置弹性臂38,在弹性臂38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远离纸盘3的方向伸出的定位凸起381。优选地,弹性臂38由塑胶材料制成,并且与纸盘3为一个整体;定位凸起381沿其凸出方向的一端设置成圆弧面。与弹性臂38的定位凸起381相对应的,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沿Z方向的一侧以及沿Z方向反向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孔28(如图15所示)。当将纸盘3安装到主体2上之后,弹性臂38的定位凸起381与主体2的内壁抵接,并且,定位凸起381受到主体2的挤压而推动弹性臂38朝向定位凸起381凸出方向的反向摆动;当纸盘3收起之后,定位凸起381转动到与定位孔28相对应的位置,主体2对定位凸起381的作用力消失,弹性臂38朝向定位凸起381的凸出方向摆动,使定位凸起381进入到定位孔28内,从而对纸盘3进行定位。当需要打开纸盘3时,对纸盘3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定位凸起381的圆弧面与定位孔28的边缘抵接并存在一个挤压力,当对纸盘3施加的作用力足够大时,该挤压力会挤压定位凸起381,使弹性臂38朝向定位凸起381凸出方向的反向摆动,定位凸起381与定位孔28脱离,纸盘3能够相对主体2沿N方向的反向转动。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的出纸口201处还设置有用于运输记录介质的走纸轮6,包括上走纸轮61以及下走纸轮62。上走纸轮61与下走纸轮62相互抵接,并通过旋转上走纸轮61与下走纸轮62以运输夹在上走纸轮61与下走纸轮62之间的记录介质。如图20、图21所示,上走纸轮61通过设置在两端的旋转轴611可旋转的支撑在主体2上,其旋转轴线相对主体2的位置固定;下走纸轮62通过设置在下走纸轮62两端的旋转轴621可旋转的支撑在支撑机构上,其数量为多个,且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支撑机构设置在出纸口201下侧的内壁22上,包括支撑架63、限位部65以及弹簧66。下走纸轮62的旋转轴621可旋转的支撑在支撑架63上,支撑架63的两端设置有受限部,受限部为朝向远离对称轴线H1的方向伸出的圆柱形凸起631。限位部65用于对支撑架63的移动进行限制,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架63的两侧,在限位部65上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的限位槽651,支撑架63两侧的圆柱形凸起631位于限位部65的限位槽651内。弹簧66设置在支撑架63与内壁22之间,其一端抵接在内壁22上,另一端抵接在支撑架63上,并对支撑架63施加一个弹性力,推动支撑架63以及下走纸轮62朝向Y方向伸出,使下走纸轮62与上走纸轮61抵接(如图21所示)。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工作的过程中,如图22所示,支撑架3可能会受到震动而发生倾斜,下走纸轮62的旋转轴线与上走纸轮61的旋转轴线不平行,导致朝向上走纸轮61倾斜的下走纸轮62与上走纸轮61之间的压力会增大。当带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穿过上走纸轮61与下走纸轮62时,与上走纸轮61之间压力过大的下走纸轮62可能会刮伤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第一种支撑机构,避免图像形成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支撑架受到震动而发生倾斜。

如图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630、弹性件66以及限位部67。支撑架630与下滚轮62的连接方式以及弹性件66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支撑架630以及限位部67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支撑机构的支撑架630的受限部为设置在支撑架630的两端沿Y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起632,与支撑架630上的长条形凸起632相对应的,两个限位部67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671,长条形凸起632垂直于Y方向的横截面与限位滑槽671垂直于Y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基本相同。优选地,定位凸起432和限位滑槽671垂直于Y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且当将支撑架630安装到限位部67上之后,长条形凸起632与限位滑槽671在Y方向上基本重叠。通过使长条形凸起632的外表面与限位滑槽67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使限制支撑架630只能沿Y方向或沿Y方向的反向滑动,而无法产生摆动。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种支撑机构,避免图像形成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支撑架受到震动而发生倾斜。

如图25、图26所示,第二种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633、弹性件68以及限位部65。限位部65的结构以及限位部65与支撑架633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支撑架633以及弹性件68,支撑架63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件68的安装部。弹性件68为双弹簧,包括位于弹性件68中部的第一支撑臂681以及位于弹性件68两端的第二支撑臂682和第三支撑臂683,第二支撑臂682和第三支撑臂683的形状基本相同。优选地,支撑架633的安装部包括在支撑架633沿Y方向反向的一侧还设置的两个伸出部634,以及支撑在伸出部634的安装轴636。两个伸出部634分别设置在支撑架633沿下滚轮62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在伸出部634上设置有安装孔635。优选地,安装轴636横截面形状与安装孔635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在装配第二种支撑机构的过程中,将安装轴636穿过一个伸出部634上的安装孔635,然后将弹性件68套在安装轴636上,使弹性件68的第一支撑臂681支撑在支撑架633上,然后将安装轴636穿过另一个伸出部634的安装孔635,最后,将安装有下滚轮62的支撑架633安装到限位部65的限位槽651内,使弹性件68的第二支撑臂682和第三支撑臂683与内壁22抵接。支撑架633与限位部65的装配关系以及下滚轮62与支撑架633的装配关系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第二支撑臂682和第三支撑臂683抵接在内壁22上之后,会分别受到内壁22施加的作用力F3和F4,由于第二支撑臂682和第三支撑臂683的形状基本相同,作用力F3和F4的大小以及方向也基本相同,且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从而使下滚轮62沿下滚轮62轴线方向的两端受到大小、方向相同的作用力,从而避免支撑架633受到震动后容易相对上滚轮61倾斜。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种支撑机构,避免图像形成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支撑架受到震动而发生倾斜。

如图27、图28所示,第三种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63、限位部65、弹性件69以及用于安装弹性件69的安装部。限位部65、支撑架6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弹性件69以及安装部。弹性件69为双扭簧,包括位于双扭簧69中部的第四支撑臂691以及位于双扭簧68两端的第五支撑臂692和第六支撑臂693,第五支撑臂692和第六支撑臂693的形状基本相同。安装部设置在内壁22上,包括支撑部24和用于安装弹性件69的安装轴637,在支撑部24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5。优选地,支撑部24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支撑部24上的安装孔25的形状与安装轴637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双扭簧68沿轴向方向的长度与两个支撑部24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在装配第三支撑机构的过程中,将安装轴637穿过一个支撑部24的安装孔25,然后将弹性件69套在安装轴637上,使弹性件69中部的第四支撑臂691支撑在内壁22上,然后将安装轴637穿过另一个支撑部24的安装孔25,使弹性件69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之后将安装有下滚轮62的支撑架63安装到限位部65上,使位于弹性件69两端的第五支撑臂692和第六支撑臂693分别与支撑架63两侧的圆柱形凸起631抵接。支撑架63与限位部65的装配关系以及下滚轮62与支撑架63的装配关系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

当弹性件69两端的第五支撑臂692和第六支撑臂693分别与支撑架63两侧的圆柱形凸起631抵接之后,支撑架63两侧的圆柱形凸起631会分别受到第五支撑臂692和第六支撑臂693施加的作用力F5和F6,由于弹性件69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作用力F5和F6的大小以及方向基本相同,且关于对称轴线H1对称,从而使下滚轮62沿下滚轮62轴线方向的两端受到大小、方向相同的作用力,从而避免支撑架受63到震动后容易相对上滚轮61倾斜。

现有技术中,如图2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主体2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到主体2上的处理盒7。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处理盒7的空间23,在空间23沿处理盒7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27和第二导轨28(如图30所示),用于引导处理盒7安装到主体2。如图30所示,在处理盒7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在导轨27上的导向部,具体地,导向部包括设置在处理盒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第一导向部71和第二导向部72,以及设置在在处理盒7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第三导向部73和第四导向部74。当需要将处理盒7沿着方向Q安装到主体2内时,使用者通常会用手抓住处理盒7的第三导向部73,将处理盒7移动到空间23的开口处,使处理盒7的第一导向部71和第二导向部72支撑在第二导轨28上,第三导向部73和第四导向部74支撑在第一导轨27上,然后使用者沿着第一导轨27和第二导轨28移动处理盒7,使处理盒7能够在主体2内沿着方向Q移动到预定位置。

但是,由于处理盒7的壳体通常由塑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处理盒7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远大于处理盒7在安装方向上的长度。如图31所示,处理盒7在导轨27上移动的过程中,若使用者的手发生晃动,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处理盒7整体相对方向Q发生偏转,使处理盒7的导向部与导轨27脱离,进而导致处理盒7无法安装到位,甚至卡在导轨上。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向机构,避免处理盒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内的过程中,处理盒发生偏转,导致处理盒无法安装到位。

本发明提供的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主体上的引导部以及设置在处理盒上的被引导部,当将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时,主体上的引导部与处理盒上的被引导部会相互配合,从而防止处理盒发生偏转。

具体地,如图30、图32所示,在主体2内设置有下板25,当将处理盒7安装到主体2内时,下板25位于处理盒7的下方并靠近处理盒7。主体2上的引导部为设置在主体2的下板25上并沿处理盒8的安装反向延伸的引导槽26;处理盒8上的被引导部为设置在处理盒8的壳体80与下板25相对的表面上,并朝向下板25凸出的导向板81,导向板81与处理盒8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优选地,在处理盒8的长度方向上,导向板81的宽度与引导槽26的宽度基本相等。处理盒8上的导向板81与主体2的下板25上的引导槽26相对应,即如图33所示,在将处理盒8安装到主体2内的过程中,导向板81能够插入到引导槽26内,且导向板81沿处理盒8长度反向的两侧面与引导槽26沿处理盒8长度方向两侧面相互贴合。这样,当导向板81在引导槽26内滑动时,引导槽26对导向板81进行限制,使导向板81只能沿方向Q移动,进而使处理盒8只能沿方向Q移动。当然,可以在下板25上设置多个引导槽26,在处理盒8上相对应的设置多个导向板81,以增强引导槽26对导向板81的限制作用。

此外,也可以增加第一导向部71和第二导向部72之间的距离和/或增加第三导向部73和第四导向部74之间的距离,通过导向部与空间23的内壁抵接,可防止处理盒7偏摆的角度过大而从导轨27上脱落或卡在导轨27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