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救援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601发布日期:2018-06-08 20:5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救援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救援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电梯是人们每天都要接触的工具。电梯的使用率也是非常的高,电梯在给人们带来上楼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钢丝绳断裂,就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为现有电梯发生钢丝绳断裂的概率非常的小,因此,很少设置安全装置来防止电梯坠井事故的发生。但是在电梯出现不可预知的故障,电梯发生自由落体的造成电梯坠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随着电梯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电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电梯安全系数很高,但是还存在着电梯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减震效果不是特别好,而且人的身体早收到强烈震动时,身体没有支撑点,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和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向外部发送救援信息的安全救援电梯。

本发明的安全救援电梯,包括电梯井和箱体,电梯井每层均设有电梯口,所述箱体位于电梯井内,所述电梯井的井壁内设有安装在同一高度的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所述箱体设有可相对所述箱体抽拉的抽拉板,所述电梯井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依次设有第一缓冲层、安全气囊和第二缓冲层;包括驱动所述抽拉板相对所述箱体抽拉的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控制器、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平行的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抽拉板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箱体的顶板抽拉的第一抽拉板和可相对所述箱体的底板抽拉的第二抽拉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一扶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安装在所述电梯口的位置,所述第二阻挡板安装在所述电梯口对应的电梯井的另一侧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包括内层、中间缓冲层和外层,内层为不锈钢板,外层为弹性材料,中间缓冲层为设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氧气瓶。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采用橡胶层。

本发明的便于救援的安全的电梯的电梯井的井壁内设有安装在同一高度的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所述箱体设有可相对所述箱体抽拉的抽拉板,在箱体发生自由落体运动时,抽拉板与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配合提供给箱体一个缓冲力;电梯井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能够在箱体落地的时候,给予箱体一定的缓冲,减少人员的伤亡;箱体内装有振动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能够及时将电梯发生故障的信息传达给远端监控室,使得电梯里的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的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救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全救援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井的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00-箱体;110-抽拉板;111-第一抽拉板;112-第二抽拉板;120-第一驱动装置;130-第一控制器;140-支撑板;141-支撑柱;142-第一弹簧;150-扶手;160-氧气瓶;170-箱体的顶板;180-箱体的底板;200-电梯井;210-第一阻挡板;211-内层;212-中间缓冲层;213-外层;214-第二弹簧;220-第二阻挡板;230-缓冲装置;231-第一缓冲层;232-安全气囊;233-第二缓冲层;300-电梯口;400-振动传感器;410-第二控制器;420-无线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安全救援电梯,包括电梯井200和箱体100,电梯井200每层均设有电梯口300,箱体100位于电梯井200内,电梯井200的井壁内设有安装在同一高度的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箱体100设有可相对箱体100抽拉的抽拉板110,电梯井200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230,缓冲装置230依次设有第一缓冲层231、安全气囊232和第二缓冲层233;包括驱动抽拉板110相对箱体100抽拉的第一驱动装置120、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20的第一控制器130、振动传感器400、与振动传感器400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器410、与第二控制器410电连接的无线发射器420。

本发明的安全救援电梯的电梯井200的井壁内设有安装在同一高度的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所述箱体100设有可相对所述箱体100抽拉的抽拉板110,在箱体100发生自由落体运动时,抽拉板110与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配合提供给箱体100一个缓冲力;电梯井200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230能够在箱体100落地的时候,给予箱体100一定的缓冲,减少人员的伤亡;箱体100内装有振动传感器400和无线发射器420,能够及时将电梯发生故障的信息传达给远端监控室,使得电梯里的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的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救援。

箱体100底部可以设有支撑板140,支撑板140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住支撑板140的支撑柱141,支撑板140的下方可以设有与支撑柱141平行的第一弹簧142,这样在箱体100发生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与抽拉板110随着箱体100的下落会不停的发生接触,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从而对箱体100提供了一个相对重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时箱体100内的人体会对其与箱体100接触的底板180有一个作用力,为了防止在这一过程中受伤,在较大作用力的作用下,支撑柱141会断裂,第一弹簧142会给予箱体100上的人体一个缓冲力。

抽拉板110可以包括可相对于箱体100的顶板170抽拉的第一抽拉板111110和可相对箱体100的底板180抽拉的第二抽拉板112110,在箱体100下落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可以相邻的距离与箱体100顶板170和底板180的距离相同,这样第一抽拉板111110与第二抽拉板112110可以同时与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作用,会使得箱体100收到的缓冲力最大。第一阻挡板210安装在电梯口300的位置,第二阻挡板220安装在电梯口300对应的电梯井200的另一侧的内壁上,另一组在在箱体100下落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可以设置在相邻的电梯口300的相同位置,这样能够使得箱体100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如果第一阻挡板210、第二阻挡板220将箱体100的自由落体运动阻止了,箱体100正好在电梯口300,方便救护人员对箱体100的用户进行救护。

如图2所示,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可以包括内层211、中间缓冲层212和外层213,内层211为不锈钢板,外层213采用弹性材料制备,中间缓冲层212为设置在内层211和外层213之间的第二弹簧214,这样外柔内刚,避免了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与抽拉板110的接触太够强硬,对抽拉板110造成损害,使得下方的第一阻挡板210和第二阻挡板220不能够起到作用。

箱体100内可以设有一圈扶手150让用户在箱体100发生自由落体时,有一个支撑点。

箱体100内可以设有氧气瓶160,能够在发生事故后,箱体100内人太多,使得箱体100内的氧气稀薄,而使得有人因为缺氧而受伤。

第一缓冲层231、第二缓冲层233可以采用橡胶层。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