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74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键轮斜裁卷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



背景技术:

目前,键轮斜裁卷取工位工字轮使用两半式工装定位工字轮,定位工装与工字轮存在较大间隙,实际运行过程中间隙无法弥补,磨损后易造成工字轮定位不准,导致卷取松动。此结构不适合现有工字轮定位使用,影响生产效率且后续维修工作无法更换滑块导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键轮斜裁卷取工在使用时,工字轮容易左右晃动,导致工字轮产生磨损,影响工字轮自身精度,并且工字轮位置调节能力较低,容易使工字轮位置偏移较大,影响后期工作效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以解决现有键轮斜裁卷取工在使用时,工字轮容易左右晃动,导致工字轮产生磨损,影响工字轮自身精度,并且工字轮位置调节能力较低,容易使工字轮位置偏移较大,影响后期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包括主体架、驱动电机、安全卡盘、四棱柱、磁铁块、工字轮、吊挂孔、圆形定位孔、四棱形定位孔、定位轴、卡槽、套管、轴承座、气缸和定位工装,所述主体架右端安装有一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安全卡盘传动连接,并且驱动电机与外部控制电源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安全卡盘安装在主体架右端,且安全卡盘为卷取式安全卡盘结构,所述四棱柱右侧端面安装有一处磁铁块,且磁铁块与四棱柱相互吸合,所述工字轮位双轮形柱状结构,且工字轮左右两侧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一处圆形定位孔和一处四棱形定位孔,所述套管安装在主体架左侧端面上,且定位轴安装在套管内,并且定位轴右侧外端面开设有一处卡槽,所述气缸有两处,且两处气缸均安装在主体架左侧端面上,并且两处气缸分别位于套管两端,且两处气缸与外部高压气体管道向连通,所述定位工装为板状结构,且定位工装右侧端面前后两端分别与两气缸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四棱柱外端面为刻度尺结构,且工字轮通过四棱形定位孔套装在四棱柱左端上,并且四棱柱为多块四棱柱拼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轮上开设有两处吊挂孔,且两处吊挂孔相互对称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滑动连接于套管内部,且定位轴右端面开设有一处卡槽,且定位轴通过卡槽插入工字轮所开设的圆形定位孔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工装与两气缸相互连接,且定位工装右侧端面安装有一处轴承座,并且定位轴左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四棱柱的设置,有利于对工字轮位置进行调节,使工字轮处于中心部位,避免工字轮位置偏移较大,导致工字轮定位不准,影响轮胎带束层的贴合作业,并且配合吊挂孔的使用,方便人员通过行车对质量较重的工字轮进行吊挂安装,避免行车与工字轮连接不稳,导致工字轮从行车底部脱落,对人员造成伤害。

气缸和定位轴的设置,有利于对工字轮进行夹和,使工字轮在运行时更加稳定,避免工字轮运转时左右晃动,导致工字轮产生磨损,对工字轮自身精度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体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四棱柱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字轮前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字轮后端面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定位轴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架-1、驱动电机-2、安全卡盘-3、四棱柱-4、磁铁块-401、工字轮-5、吊挂孔-501、圆形定位孔-502、四棱形定位孔-503、定位轴-6、卡槽-601、套管-7、轴承座-8、气缸-9、定位工装-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键轮斜裁卷取工位改造,包括主体架1、驱动电机2、安全卡盘3、四棱柱4、磁铁块401、工字轮5、吊挂孔501、圆形定位孔502、四棱形定位孔503、定位轴6、卡槽601、套管7、轴承座8、气缸9和定位工装10,所述主体架1右端安装有一处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通过链条与安全卡盘3传动连接,并且驱动电机2与外部控制电源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安全卡盘3安装在主体架1右端,且安全卡盘3为卷取式安全卡盘结构,所述四棱柱4右侧端面安装有一处磁铁块401,且磁铁块401与四棱柱4相互吸合,所述工字轮5位双轮形柱状结构,且工字轮5左右两侧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一处圆形定位孔502和一处四棱形定位孔503,所述套管7安装在主体架1左侧端面上,且定位轴6安装在套管7内,并且定位轴6右侧外端面开设有一处卡槽601,所述气缸9有两处,且两处气缸9均安装在主体架1左侧端面上,并且两处气缸9分别位于套管7两端,且两处气缸9与外部高压气体管道向连通,所述定位工装10为板状结构,且定位工装10右侧端面前后两端分别与两气缸9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四棱柱4外端面为刻度尺结构,且工字轮5通过四棱形定位孔503套装在四棱柱4左端上,并且四棱柱4为多块四棱柱拼合结构,具体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将工字轮5进行位置调节,使工字轮5处于主体架1的中心部位,避免工字轮5位置偏移,影响后期工作进程。

其中,所述工字轮5上开设有两处吊挂孔501,且两处吊挂孔501相互对称排列,具体作用,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行车对工字轮5进行吊挂安装,降低了人员的体力劳动,使工字轮5安装更加安全,避免工字轮5在安装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其中,所述定位轴6滑动连接于套管7内部,且定位轴6右端面开设有一处卡槽601,且定位轴6通过卡槽601插入工字轮5所开设的圆形定位孔502定位孔中,具体作用,对工字轮5进行夹和,避免工字轮5在运转时左右移动,导致工字轮5位置向左或向右偏移,使轮胎带束层的运转发生偏移,影响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定位工装10与两气缸9相互连接,且定位工装10右侧端面安装有一处轴承座8,并且定位轴6左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8相互连接,具体作用,通过两气缸9对定位轴6左右位置进行调控,使定位轴6右侧更够与工字轮5相连接,方便人员将工字轮5安装或拆卸,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工作人员先通过行车将工字轮5两端的吊挂孔501进行吊挂,使工字轮5向上抬升,当工字轮5处于主体架1内部位置时,工作人员将合适长度的四棱柱4右端插入安全卡盘3内,接下来工作人员将工字轮5右侧所开设的四棱形定位孔503套装在四棱柱4左侧端面上,使工字轮5与四棱柱4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后,工作人员启动两处气缸9,气缸9通过定位工装10带动定位轴6向右运动,定位轴6插入工字轮5所开设的圆形定位孔502内,对工字轮5两侧进行夹和,避免结构松动,影响工字轮5的运转状况;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行车吊钩从吊挂孔501取下,工作人员开启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工字轮5进行旋转,工作人员即可进行带束层贴合作业;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工字轮5取下更换时,先将工字轮5两端的吊挂孔501进行吊挂,启动两处气缸9,使两处气缸9带动定位轴6向左移动,定位轴6与工字轮5相互分离,工作人员在手动,将工字轮5与四棱柱4分离,通过行车将工字轮5吊挂取出即可。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