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物转运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96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物转运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运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物转运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用于仓库、货场使用的转运设备是由装卸设备(吊机)和运输车辆组成。但是这些设备往往占用空间较大,存放及转运不方便,此外,这些设备的动力装置,如电动、燃油、液压、气动等,不适用于储运易燃、易爆品的仓库、货场使用。因此,在这类场所的货物转运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但机械式设备,往往使得操作者劳动强度偏大,在实际使用中较为不便。

现有技术中,《运输台车》专利号:zl201220732226.7提出了一种机械式运输台车,由于运输采用人力推动,使用过程中强度高,此外,其升降机构采用丝杠上下传动,由于丝杠上下受力,必须具有一定的搭接量,使得设备的高度加大。无论从使用、存放或者转运都不方便。该技术方案图见附图1。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物转运台车,包括台架和转运小车,台架平时作为货物的存放架,而在货物转运时则和转运小车连接共同形成运输平台。小车的行驶、回转及升降均采用了电驱动方式,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此外在出现故障或断电等紧急情况下,该小车的升降功能可由人工完成,本发明主要用于仓库、货场等的短途转运。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物转运台车,台架和转运小车,所述转运小车由电源、行驶机构、行走轮、回转马达、回转支承、辅助行驶机构、升降机构和连接体组成;所述回转支承的上部设置连接体、升降机构和电源,下部安装有行驶机构和行走轮,一侧安装有辅助行驶机构;所述回转支承由回转马达传动,内圈固定安装行驶机构和行走轮,行走轮由行驶机构驱动行驶;所述辅助行驶机构与连接体铰接,能够相对于回转支承上下转动,当其底端与地面相触时,与行走轮共同支撑转运小车独立行走;所述连接体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下连接体通过螺栓与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升降机构安装于下连接体上,上连接体安装于升降机构的顶部,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上连接体升降;所述转运小车通过连接件与台架连接,共同构成转运台车,此时辅助行驶机构收回至小车侧面。

所述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由四个杆件通过四个铰点连接而成,形成等边平行四边形,其上铰点与上连接体铰接,下铰点与下连接体铰接,中部的两个铰点之间连接顶升螺杆,其中一个中部铰点与顶升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中部铰点设有螺母,与顶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顶升螺杆连接一减速机构,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减速机构实现对顶升螺杆的旋转控制,使螺母能够沿顶升螺杆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升降机构升降。

所述四个杆件包括两个上杆体和两个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分别由两段杆体构成,由上杆体铰点在接近上铰点的部位铰接;所述下杆体在下铰点处继续延伸,并在端部设有下杆体铰点。所述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的侧面对应上铰点、上杆体铰点、下铰点和下杆体铰点设置导向槽、,上铰点、上杆体铰点、下铰点和下杆体铰点分别设有辊轴,所述辊轴能够插入相应的导向槽内,并随着升降机构的升降在导向槽内移动。

所述上连接体上对应上铰点、上杆体铰点分别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一个竖导向槽和两个横导向槽,横导向槽对称设于竖导向槽的两侧,上铰点的辊轴设置在竖导向槽内,上杆体铰点的辊轴设置在横导向槽内。

所述下连接体上对应下铰点、下杆体铰点分别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包括一个竖导向槽和两个横导向槽,横导向槽对称设于竖导向槽的两侧,下铰点的辊轴设置在竖导向槽内,下杆体铰点的辊轴设置在横导向槽内。

随着升降机构的升降,横导向槽内的辊轴在槽体内相向或反向移动,竖导向槽内的辊轴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减速机构设有至少三个输入轴,其中一个为电机输入轴,电机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另外两个为手动输入轴,其中一个手动输入轴连接减速传动系统,另一手动输入轴连接加速传动系统,能够通过辅助工具使手动输入轴转动,从而带动顶升螺杆旋转。

所述行驶机构用以驱动行走轮完成行驶动作。行驶机构由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安装支架组成,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减速机构减速传动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包括轮毂、轮胎及用以制动的刹车片;行驶机构的安装支架与回转支承内圈连接。

所述辅助行驶机构包括倒y型支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与下连接体连接,y型支腿的顶端与连接件铰接,底端安装有轮子。

所述台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长圆孔,且至少一面设有台阶型轴套;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其中连接件一的底端能够包合在台架下端的外部,且对应长圆孔开设有铰点孔,连接件一与台阶型轴套处连接的位置为u型孔;当连接件一的底端通过销轴将长圆孔与铰点孔连接后,连接件一顶起,台阶轴套刚好卡进u型孔,实现了连接件一与台架的连接;所述连接件一上设有两道上下平行的销轴,其中至少下销轴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件二为l形结构,其两个边的端部分别设置铰点孔,拐角处设置u型孔,当连接件二的一个铰点孔与连接件一的下道销轴连接时,连接件一的上道销轴卡入u型孔的底部,实现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的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的另一个铰点孔通过销轴与转运小车连接。

所述上连接体的顶部设有铰点孔,该铰点孔与连接件一的铰点孔通过销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小车采用了电动形式完成了转向、升降及行驶功能,较现有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其中升降功能也可通过人工输入方式完成升降的快慢升降;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升降形式,大大减小了高度尺寸,且在上下部分利用开有导向槽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升降机构的运行可靠性,防止出现压偏等问题;小车与台架采用了销轴快速拆装形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运输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重物转运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辅助行驶机构收起状态下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下连接体结构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升降机构顶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升降机构下降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

图8是升降机构顶升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

图9是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运小车,1-1.电源,1-2.行驶机构,1-3.行走轮,1-4.回转马达,1-5.回转支承,1-6.辅助行驶机构,1-7.升降机构,1-71.顶升螺杆,1-72.螺母,1-73杆件,1-731.杆件一,1-732.杆件二,1-733.杆件三,1-734.杆件四,1-74.铰点,1-741.铰点一,1-742.铰点二,1-743.铰点三,1-744.铰点四,1-745.铰点五,1-746.铰点六,1-747.铰点七,1-748.铰点八,1-75.减速机构,1-751.电机输入轴,1-752.手动输入轴,1-753.手动输入轴,1-8.连接体,1-81.上连接体,1-811.导向槽,1-82.下连接体,1-821.导向槽,2.台架,2-1.长圆孔,2-2.台阶式轴套,3.连接件件,3-1.连接件一,3-11.铰点孔,3-12.u型孔,3-13.销轴,3-2.连接件二,3-21.铰点孔,3-22.u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3、5和6所法,一种重物转运台车,台架2和转运小车1,所述转运小车1由电源1-1、行驶机构1-2、行走轮1-3、回转马达1-4、回转支承1-5、辅助行驶机构1-6、升降机构1-7和连接体1-8组成;所述回转支承1-5的上部设置连接体1-8、升降机构1-7和电源1-1,下部安装有行驶机构1-2和行走轮1-3,一侧安装有辅助行驶机构1-6;所述回转支承1-5由回转马达1-4传动,内圈固定安装行驶机构1-2和行走轮1-3,行走轮1-3由行驶机构1-2驱动行驶;所述辅助行驶机构1-6与连接体1-8铰接,能够相对于回转支承1-5上下转动,当其底端与地面相触时,与行走轮1-3共同支撑转运小车1独立行走;所述连接体1-8包括上连接体1-81和下连接体1-82,下连接体1-82通过螺栓与回转支承1-5的外圈连接,升降机构1-7安装于下连接体1-82上,上连接体1-81安装于升降机构1-7的顶部,升降机构1-7能够带动上连接体1-8升降;所述转运小车1通过连接件3与台架2连接,共同构成转运台车,此时辅助行驶机构1-6收回至小车侧面。

如图5-8所示,所述升降机构1-7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由四个杆件通过四个铰点连接而成,形成等边平行四边形,其上铰点与上连接体1-81铰接,下铰点与下连接体铰接,中部的两个铰点之间连接顶升螺杆1-71,其中一个中部铰点与顶升螺杆1-7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中部铰点设有螺母1-72,与顶升螺杆1-71螺纹连接;所述顶升螺杆1-71连接一减速机构1-7,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减速机构1-7实现对顶升螺杆1-71的旋转控制,使螺母1-72能够沿顶升螺杆1-71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升降机构1-7升降。

如图7、8所示,所述四个杆件包括两个上杆体和两个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分别由两段杆体构成,由上杆体铰点在接近上铰点的部位铰接;所述下杆体在下铰点处继续延伸,并在端部设有下杆体铰点。所述上连接体1-81和下连接体1-82的侧面对应上铰点、上杆体铰点、下铰点和下杆体铰点设置导向槽1-811、1-821,上铰点、上杆体铰点、下铰点和下杆体铰点分别设有辊轴,所述辊轴能够插入相应的导向槽1-811、1-821内,并随着升降机构1-7的升降在导向槽1-811、1-821内移动。

所述上连接体1-81上对应上铰点、上杆体铰点分别设置导向槽1-811,导向槽1-811包括一个竖导向槽和两个横导向槽,横导向槽对称设于竖导向槽的两侧,上铰点的辊轴设置在竖导向槽内,上杆体铰点的辊轴设置在横导向槽内。

所述下连接体1-82上对应下铰点、下杆体铰点分别设置导向槽1-821,导向槽1-821包括一个竖导向槽和两个横导向槽,横导向槽对称设于竖导向槽的两侧,下铰点的辊轴设置在竖导向槽内,下杆体铰点的辊轴设置在横导向槽内。

随着升降机构1-7的升降,横导向槽内的辊轴在槽体内相向或反向移动,竖导向槽内的辊轴向上或向下移动。

如图7和8所示,四个杆件1-73包括杆件一1-731、杆件二1-732、杆件三1-733、杆件四1-734,杆件一1-731、杆件二1-732在上部,杆件三1-733、杆件四1-734在下部,铰点包括:铰点一1-741、铰点二1-742、铰点三1-743、铰点四1-744、铰点五1-745、铰点六1-746、铰点七1-747和铰点八1-748;杆件一1-731、杆件二1-732的顶部由上铰点一1-741连接,下部通过铰点二1-742、铰点三1-743连接杆件三1-733、杆件四1-734,杆件三1-733和杆件四1-734的底端通过铰点四1-744连接;杆件三1-733和杆件1-734的延长段的底端分别设置铰点七1-747、铰点八1-748。在铰点二、三1-742、1-743间连接顶升螺杆1-71,通过旋转螺杆使螺母1-72沿顶升螺杆1-71移动,引起铰点二、三间的距离变化,达到顶升的目的。

上连接体1-81上开有三个导向槽1-811,分别与升降机构1-7的铰点一、五、六连接,见附图5。其中与铰点一1-741连接的为竖直方向的导向槽,与铰点五、六1-745、1-746连接的为水平方向的导向槽。竖直方向的导向槽起到稳定上连接体1-81的作用,保证上连接体1-81可靠的进行上下运动。下连接体1-82同样开有三个导向槽1-811,分别与升降机构1-7的铰点四、五、六1-744、1-745、1-746连接,其中与铰点四1-744连接的为竖直方向的导向槽,与铰点七、八1-747、1-748连接的为水平方向的导向槽。竖直方向的导向槽同样起到防止升降机构1-7出现被压偏的作用,保证升降机构1-7能够可靠的工作。

所述减速机构1-75设有至少三个输入轴,其中一个为电机输入轴1-751,电机输入轴1-751与驱动电机连接;另外两个为手动输入轴,其中一个手动输入轴1-752连接减速传动系统,另一手动输入轴1-753连接加速传动系统,能够通过辅助工具使手动输入轴转动,从而带动顶升螺杆1-71旋转。

所述行驶机构1-2用以驱动行走轮1-3完成行驶动作。行驶机构1-2由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安装支架组成,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减速机构减速传动行走轮1-3。所述行走轮1-3包括轮毂、轮胎及用以制动的刹车片;行驶机构1-2的安装支架与回转支承1-5内圈连接。

所述辅助行驶机构1-6包括倒y型支腿1-61和连接件1-62,所述连接件1-62通过螺栓与下连接体1-82连接,y型支腿1-61的顶端与连接件1-62铰接,底端安装有轮子1-63。

所述台架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长圆孔2-1,且至少一面设有台阶型轴套2-2;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一3-1和连接件二3-2,其中连接件一3-1的底端能够包合在台架2下端的外部,且对应长圆孔2-1开设有铰点孔3-11,连接件一3-1与台阶型轴套2-2处连接的位置为u型孔3-12;当连接件一3-1的底端通过销轴将长圆孔2-1与铰点孔3-11连接后,连接件一3-1顶起,台阶轴套2-2刚好卡进u型孔3-12,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快速连接。所述连接件一3-1上设有两道上下平行的销轴3-13,其中至少下销轴3-13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件二3-2为l形结构,其两个边的端部分别设置铰点孔3-21,拐角处设置u型孔3-22,当连接件二3-2的一个铰点孔3-21与连接件一的下道销轴3-13连接时,连接件一3-1的上道销轴卡3-13入u型孔的底部,实现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的连接;所述连接件一3-1的另一个铰点孔3-11通过销轴与转运小车1连接。连接时采用销轴将连接架上的铰点与长远孔固定后,连接架顶起后,台阶轴套刚好卡进u型孔,这样就可以将台架与转运小车连接起来,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快速连接。连接件2与连接件1间的连接采用了两个销轴连接,其中连接件1的上面一处连接铰点与也采用了u型开孔形式,使得仅仅拆除下部销轴即可完成连接件1与连接件2的分离,方便了实际操纵。

所述上连接体1-81的顶部设有铰点孔1-811,该铰点孔1-811与连接件一3-1的铰点孔3-11通过销轴连接。

在本发明中,驱动电机、回转马达1-4、电源1-1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要求,采用防爆形式的电机或电源。升降机构1-7的动作由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1-75共同完成,此外,速机构1-75的箱体上有两个手工输入轴1-752、1-753,采用工具分别单独旋转输入轴,可实现升降机构的手动快、慢升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