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鸡蛋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264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鸡蛋储存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鲜储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鸡蛋储存箱。



背景技术:

鸡蛋属于生鲜食品,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易碎易破,且存放时间过长易生长细菌,发生变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现有技术,我们在存放鸡蛋一般都选择冰箱冷藏,然而,这样只是提供了一个低温环境,延长鸡蛋的保质期,对细菌及鸡蛋的好坏不能进行检测,也不能及时提醒鸡蛋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延长鸡蛋保鲜期的并且能检测鸡蛋质量的智能鸡蛋存储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鸡蛋储存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显示屏,箱盖内设置有光谱扫描镜头组和鸡蛋盖,光谱扫描镜头组设置在鸡蛋盖的上方,鸡蛋盖上设置了多个通孔,用于放置光谱扫描镜头;箱体内设置有鸡蛋托盘、红外光灯组和控制电路板,鸡蛋托盘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红外光灯组设置在鸡蛋托盘下的控制电路板上,鸡蛋托盘上设置了多个通孔,用于放置红外光灯。

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湿度传感器、光谱分析模块、显示模块和半导体制冷片;单片机分别与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湿度传感器、光谱分析模块、显示模块和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单片机还与红外光灯组连接,所述光谱分析模块与光谱扫描镜头组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显示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鸡蛋盖和鸡蛋托盘上均附着一层纳米α- Fe2O3功能改性聚乙烯醇基蜂蜡复合膜。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为AT98C51。

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片控制储存箱内的温湿度参数,为鸡蛋提供一个适宜的存储环境,并且在鸡蛋盖和鸡蛋托盘上均附着一层纳米α- Fe2O3功能改性聚乙烯醇基蜂蜡复合膜,延长了鸡蛋的保鲜时间;还可通过光谱分析和红外光灯检测鸡蛋的品质及数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鸡蛋托盘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板结构图。

图中标记:1--箱盖,11--鸡蛋盖,12--显示屏,2--箱体,21--鸡蛋托盘, 3--控制电路板,31--红外光灯组,32--光谱扫描镜头组,A--鸡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鸡蛋存储箱包括箱盖1和箱体 2,所述箱盖1上安装有显示屏12,用于显示箱内的温度、湿度及鸡蛋数量;箱盖1内设置有鸡蛋盖11和光谱扫描镜头组32,光谱扫描镜头组32 设置在鸡蛋盖11上方;鸡蛋盖11的顶部设置有通孔,用于设置光谱扫描镜头,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鸡蛋托盘21、红外光灯组31和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设置在鸡蛋托盘21下方,红外灯光灯组31设置在鸡蛋托盘 21下方控制电路板3上方,鸡蛋托盘2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用于设置有红外光灯,所述鸡蛋托盘21和鸡蛋盖11上附着一层纳米α- Fe2O3功能改性聚乙烯醇基蜂蜡复合膜,更加利于鸡蛋的保鲜。

所述控制电路板3包括单片机AT89C51、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湿度传感器、光谱分析模块、半导体制冷片和显示模块,单片机AT89C51分别与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湿度传感器、光谱分析模块、半导体制冷片、红外光灯组和显示模块连接,光谱分析模块与光谱扫描镜头组连接,模块与显示屏连接,数字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湿度传感器检测箱内的温湿度参数,单片机AT89C51通过检测的温湿度参数控制半导体制冷片,使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2~28℃,通过红外光灯组与光谱扫描镜头组的配合检测,不仅能检测鸡蛋的好坏,还能得知箱内鸡蛋的个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