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40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垃圾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配备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垃圾并且极大的方便了垃圾的清理与回收,美化人们居住的环境。

现有垃圾桶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在地面上敞开的垃圾桶,另一种是地埋式垃圾桶。其中,设置在地面上的垃圾桶,由于其安装和使用较为方便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却因为其呈敞开式的设计及垃圾过多,而导致垃圾外溢和垃圾腐烂异味四散,影响环境,而地埋式垃圾桶作为一种新型垃圾桶,因其具备桶盖,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地面式垃圾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对于带有很多生活污水的生活垃圾,特别是厨房垃圾,现有的地埋式垃圾桶在处理这类垃圾时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收集污水的效果,往往造成外桶内有非常深的污水,需要使用水泵抽出来,不仅气温难闻,而且特别是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影响居然的身体健康。

因此,开发出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垃圾桶中污水处理的垃圾桶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桶,以解决现有地埋式垃圾桶无法解决垃圾中污水处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内桶、外桶、进水管和雨水收集池,所述外桶埋设于地面,所述内桶套装在外桶内,所述雨水收集池装设在所述外桶底部,所述外桶的底端面和所述内桶底端面均设有漏水孔,所述进水管与该雨水收集池相连通,并在该雨水收集池底部设有出水管。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侧端面设有旋流槽,所述旋流槽呈螺旋型,且所述进水管与该旋流槽顶端相连,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旋流槽末端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出水管输出端连接有一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设有真空泵。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内桶顶部设有自动开合顶盖。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自动开合顶盖包括盖体、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盖体活动式装设在所述内桶顶部上,所述驱动装置与该盖体相连用以驱动所述盖体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该驱动装置电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自动开合顶盖还包括开度仪、重力感应器和自动锁定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度仪、重力感应器和自动锁定装置电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式包括手动驱动器和电动驱动器,当所述重力感应器检测到垃圾的重量大于设定值时,所述自动锁定装置控制所述控制器驱使所述驱动装置选择手动驱动器以驱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该垃圾桶还包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所述自动开合顶盖和真空泵电性相连,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压。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漏水孔上设有可拆卸式的过滤网。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内桶上设有吊环,且所述吊环的个数为4-6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通过在外桶底部设置一个雨水收集池,配合将内桶装设在外桶内,并在内桶和外桶底部均设有漏水孔,使得内桶中垃圾的污水可经过内桶底部和外桶底部的漏水孔集中在雨水收集池中,从而解决了垃圾桶中污水外溢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雨水收集池中设置进水管,并在雨水收集池上设置与市政污水管道连通的出水管,使用时,利用进水管可实现其对雨水收集池的实时冲洗,然后通过出水管将污水排除,以防止污水在桶内发酵而形成异味,影响环境,并可有效降低垃圾桶的维护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在雨水收集池的侧端面设置旋流槽,利用旋流槽呈螺旋型,使从内桶中的污水在掉落至雨水收集池中时,可以利用旋流槽的快速排出,同时,由于出水管与旋流槽低端相连,进水管与旋流槽顶端相连,因此,在出水管排水时,可以利用旋流槽的倾斜旋转结构,以达到快速有效冲洗雨水收集池的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雨水收集池连接出水管的位置设置集水井,集水井上方设置真空泵,雨水收集池的水通过出水管接至集水井,当集水井水深达一定深度后,可利用真空泵启动抽水,将集水井内的水负压收集至市政污水管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内桶2、外桶1、进水管6和雨水收集池4,其中,外桶1埋设与地面以下,并使外桶1的顶面略低于底面或与底面平齐,内桶2套装在外桶1内,雨水收集池4装设在外桶1的底部,外桶1的底面和内桶2的底面上分别都设有漏水孔3。进水管6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装置相连通,其另一端与雨水收集池4相连通,雨水收集池4底部还设有出水管5,出水管5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通。

使用时,当垃圾丢入内桶2后,垃圾中的污水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过内桶2底面的漏水孔3和外桶1底面的漏水孔3进入雨水收集池4内,再经过雨水收集池4的出水管5,从而以实现垃圾中污水的自动外排,以避免垃圾中的污水长时间残存在垃圾桶中发酵,而影响垃圾桶的使用环境,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利出水管5与水源相连通,利用出水管5向雨水收集池4中输入水,以实现其对雨水收集池4的定时清洗,从而防止垃圾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在雨水收集池4中,导致污水向外桶1和内桶2中溢出,影响其使用,降低了垃圾桶的维护成本。

为了提高雨水收集池的自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雨水收集池的侧端面设有旋流槽11,其中,旋流槽11呈螺旋型,且进水管6与该旋流槽11顶端相连,出水管5与旋流槽11末端相连通,具体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使用过程中,当内桶中的污水在掉落至雨水收集池中时,可以利用旋流槽11的快速排出,同时,由于出水管5与旋流槽11低端相连,进水管6与旋流槽11顶端相连,因此,在出水管5排水时,可以利用旋流槽11的倾斜旋转结构,以达到快速有效冲洗雨水收集池的效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5输出端连接有一集水井10,集水井10内设有真空泵,即利用集水井10存储收集雨水收集内的污水,并通过真空泵,使得当集水井10中的污水超出额定水位时,泵取集水井10中的污水,负压排至市政污水管道中,以降低集水井10中的水位,以防止集水井10中的污水向雨水收集池中反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漏水孔3上设有可拆卸式的过滤网,即借助过滤网以实现其对污水的过滤,防止垃圾污水中的杂质对过滤网的阻塞,防止大体积的杂质进入雨水收集池4内,导致雨水收集池4中的出水口阻塞,影响其正常使用。且由于过滤网呈可拆卸式连接,故可以定时对过滤网清洗,从而保证其起到过滤的目的同时,不影响其污水的外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内桶2上设有吊环,该吊环的个数为4-6个,吊环均匀的通过铆接或螺栓结构固定在内桶2上,以方便吊起垃圾桶的内桶2,倾倒内桶2中垃圾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桶2顶部设有自动开合顶盖7,用于防止人或动物跌入垃圾桶中引发安全事故。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顶盖7包括盖体、驱动装置和控制器,盖体活动式装设在内桶2顶部,驱动装置与盖体相连以驱动其打开或闭合,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性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顶盖7上还装有用于对垃圾称重的重力感应器、用于检测盖体打开程度的开度仪和自动锁紧装置,重力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连,重力感应器获取到的垃圾重量发送至控制器,开度仪用于监控盖体的开合度,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避免人或动物掉入垃圾桶内,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顶盖7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安全控制模块,且该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式包括手动驱动器和电动驱动器,当重力感应器获取到垃圾的重量大于设定值时,自动锁紧装置发送指令至控制器关闭电动驱动器驱动模式,而驱使驱动装置选择手动驱动器以驱动。预定值为10kg时,当重力感应器获取到垃圾重量大于10kg时,则需要人工手动驱使驱动装置打开盖体,确保儿童、动物等不跌入垃圾桶内,从而以提高其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垃圾桶还包括一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自动开合顶盖7和真空泵电性相连,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通过在外桶1底部设置一个雨水收集池4,配合将内桶2装设在外桶1内,并在内桶2和外桶1底部设置漏水孔3,使得内桶2中垃圾的污水可经过内桶2底部和外桶1底部的漏水孔3集中在雨水收集池4中,从而解决了垃圾桶中污水外溢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雨水收集池4中设置进水管6,并在雨水收集池4上设置与市政污水管道连通的出水管5,使用时,利用进水管6可实现其对雨水收集池4的实时冲洗,然后通过出水管5将污水排除,以防止污水在桶内发酵而形成异味,影响环境,并可有效降低垃圾桶的维护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桶2和外桶1可以是矩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且该内桶2和外桶1均可以采用涂塑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制作而成,以达到其防锈的目的。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