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底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40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底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类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底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一种常见的垃圾收集工具,种类繁多,当垃圾储存到一定的时候,往往需要将垃圾倒出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分拣处理。在人流比较集中或者垃圾量比较大的场所,为了储存更多的垃圾,垃圾桶体积往往比较大。垃圾桶收满垃圾后,往往需要将整个垃圾桶倒置才能将垃圾倒出后集中运走,较大的垃圾桶重量相应较大,倒置垃圾桶需要很大的力量,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底式垃圾桶,从垃圾桶底部倒出垃圾,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底式垃圾桶,它包括桶体和底盖,所述的底盖由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组成,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分别通过转动轴销与桶体连接,在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的结合部设置伸缩螺钉。

所述的伸缩螺钉包括旋体、螺纹段和受力段,螺纹段两端分别连接旋体和受力段。

所述的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设置翻边。

一种开底式垃圾桶,它包括桶体和底盖,底盖由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组成,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分别通过转动轴销与桶体连接,在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的结合部设置伸缩螺钉。结构简单。通过旋出旋转伸缩螺钉,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在自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销转动,从而打开整个底盖,垃圾从底部倒出。倒置垃圾桶,垃圾也可以从顶部倒出。

在优选的方案中,伸缩螺钉包括旋体、螺纹段和受力段,螺纹段两端分别连接旋体和受力段。旋体便于旋转时的受力,螺纹段用于旋出和旋进,受力段用于支撑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设置翻边。翻边形成的槽便于流动的污秽物沉积,防止污秽物从底部泄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底式垃圾桶,它包括桶体和底盖,所述的底盖由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组成,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分别通过转动轴销与桶体连接,在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的结合部设置伸缩螺钉。通过旋出旋转伸缩螺钉,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在自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销转动,从而打开整个底盖,垃圾从底部倒出。倒置垃圾桶,垃圾也可以从顶部倒出。克服了原垃圾桶不能从底部倒出垃圾的问题。具有从垃圾桶底部倒出垃圾,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伸缩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中:桶体1,底盖2,第一底盖21,第二底盖22,转动轴销23,伸缩螺钉3,旋体31,螺纹段32,受力段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中,一种开底式垃圾桶,它包括桶体1和底盖2,所述的底盖2由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组成,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分别通过转动轴销23与桶体1连接,在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的结合部设置伸缩螺钉3。结构简单。通过旋出旋转伸缩螺钉3,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在自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销23转动,从而打开整个底盖2,垃圾从底部倒出。倒置垃圾桶,垃圾也可以从顶部倒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伸缩螺钉3包括旋体31、螺纹段32和受力段33,螺纹段32两端分别连接旋体31和受力段33。旋体31便于旋转时的受力,螺纹段32用于旋出和旋进,受力段33用于支撑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底盖21和第二底盖22设置翻边。翻边形成的槽便于流动的污秽物沉积,防止污秽物从底部泄露。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