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2346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巾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擦手纸包装袋。



背景技术:

擦手纸是生活用纸中一次性卫生用品,也称抹手纸。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擦手纸多为三折抽取式,主要供酒店、宾馆、写字楼、机场、歌剧院、会所等公共场所洗手间擦手之用,当然也适用于家庭。这种擦手纸的包装袋都没有抽纸口,不能直接从包装袋中抽取擦手纸来使用。使用时,需将包装袋撕开,取出其中的擦手纸并将其放置到专门的擦手纸纸架或擦手纸盒中才能抽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抽纸口而可以直接将其中的擦手纸抽出使用的擦手纸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的盒状的柔性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手纸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中,所述柔性袋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所述撕口线为连续的不闭合线段,所述撕口线上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处,将柔性袋沿着所述撕口线撕开可形成一抽纸口,通过该抽纸口可将放置在柔性袋中的擦手纸逐张抽出。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围成一撕口区,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或所述撕口区的右侧边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右侧边缘处,所述撕口线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围成一撕口区,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撕口区的右侧边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右侧边缘处,所述撕口线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呈弧线,所述撕口区呈半圆形或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为连续折线,所述撕口区呈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区的一端部区域粘贴有一用于将柔性袋沿着撕口线撕开的撕口片。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呈“S”字形,所述撕口线的一端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撕口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柔性袋顶部的右侧边缘处。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为直线,所述撕口线设置在所述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处。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为直线,所述撕口线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撕口线分别设置在柔性袋顶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处。

作为优选,所述撕口线的长度大于柔性袋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的盒状的柔性袋,所述擦手纸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中,所述柔性袋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所述撕口线为连续的不闭合线段,所述撕口线上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处,将柔性袋沿着所述撕口线撕开可形成一抽纸口,通过该抽纸口可将放置在柔性袋中的擦手纸逐张抽出。因此,使用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任意需要使用擦手纸的位置进行使用,省去了与擦手纸配套使用的擦手纸架或擦手纸盒,使用方便、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擦手纸在柔性袋中的折叠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七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清楚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图2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本文中的左方,图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本文中的前方。

参照图2与图3,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1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101中,所述柔性袋1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102,所述撕口线1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三角形的撕口区,所述撕口线102上的一段设置在所述柔性袋1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右侧边位于柔性袋1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为了便于将柔性袋1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1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1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1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1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参照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三角形的撕口区的一端部区域粘贴有一用于将柔性袋101沿着撕口线102撕开的撕口片103,通过该撕口片103可将柔性袋101沿着撕口线102轻柔地撕开而不损坏柔性袋101的其他区域。

参照图4,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2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201中,所述柔性袋2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202,所述撕口线2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三角形的撕口区。为了便于将柔性袋2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2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2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2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2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202的两端点设置在所述柔性袋2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2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而不是将撕口线201上的一段设置在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

参照图5与图6,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3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301中,所述柔性袋3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302,所述撕口线3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撕口区,所述撕口线302上的一段设置在所述柔性袋3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右侧边位于柔性袋3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为了便于将柔性袋3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3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3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3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3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302围成的撕口区呈矩形而非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开口相比,矩形的开口更易于将柔性袋301中的擦手纸抽出。

参照图6,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矩形的撕口区的一端部区域粘贴有一用于将柔性袋301沿着撕口线302撕开的撕口片303,通过该撕口片303可将柔性袋301沿着撕口线302轻柔地撕开而不损坏柔性袋301的其他区域。

参照图7,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4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401中,所述柔性袋4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402,所述撕口线4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矩形的撕口区。为了便于将柔性袋4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4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4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4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4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402的两端点设置在所述柔性袋4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4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而不是将撕口线401上的一段设置在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

参照图8与图9,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5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501中,所述柔性袋5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502,所述撕口线5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撕口区,所述撕口线502上的一段设置在所述柔性袋5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右侧边位于柔性袋5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为了便于将柔性袋5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5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5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5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5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502围成的撕口区呈梯形而非矩形。

参照图9,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梯形的撕口区的一端部区域粘贴有一用于将柔性袋501沿着撕口线502撕开的撕口片503,通过该撕口片503可将柔性袋501沿着撕口线502轻柔地撕开而不损坏柔性袋501的其他区域。

参照图10,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6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601中,所述柔性袋6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602,所述撕口线602为连续的不闭合折线并围成一梯形的撕口区。为了便于将柔性袋6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6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6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6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6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602的两端点设置在所述柔性袋6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6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而不是将撕口线601上的一段设置在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

参照图11与图12,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701,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701中,所述柔性袋7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702,所述撕口线702为连续的不闭合线段并围成一撕口区,所述撕口线702的两端点设置在所述柔性袋7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以致所述撕口区的左侧边位于柔性袋701顶部的左侧边缘处。为了便于将柔性袋7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702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701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撕口线702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柔性袋7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所述撕口线702为弧线,所述撕口线702围成的撕口区呈半圆形而非梯形。

参照图12,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半圆形的撕口区的一端部区域粘贴有一用于将柔性袋701沿着撕口线702撕开的撕口片703,通过该撕口片703可将柔性袋701沿着撕口线702轻柔地撕开而不损坏柔性袋701的其他区域。

参照图13,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801,所述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801中,所述柔性袋8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802,所述撕口线802为连续的不闭合线段,所述撕口线802呈“S”字形,所述撕口线802的一端位于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撕口线803的另一端延伸至柔性袋顶部的右侧边缘处。将柔性袋801沿着所述撕口线802撕开可形成一抽纸口,通过该抽纸口可将放置在柔性袋8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

参照图14,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第九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901,所述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901中,所述柔性袋9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902,所述撕口线902为直线,所述撕口线902设置在柔性袋901顶部的右侧边缘处。将柔性袋901沿着所述撕口线902撕开可形成一抽纸口,通过该抽纸口可将放置在柔性袋9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为了便于将柔性袋9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所述撕口线902设置在柔性袋901顶部的右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撕口线902的长度大于柔性袋901前后方向宽度的三分之一。

参照图14,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擦手纸包装袋的第十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擦手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放置擦手纸2的盒状的柔性袋1001,所述擦手纸2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1001中,所述柔性袋1001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1002,所述撕口线1002为直线,所述撕口线1002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撕口线1002分别设置在柔性袋1001顶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将柔性袋1001沿着每条撕口线1002撕开可形成一抽纸口,通过所述抽纸口可将放置在柔性袋10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为了便于将柔性袋1001中的擦手纸2逐张抽出,两条撕口线1002分别设置在柔性袋1001顶部的左右两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撕口线1002的长度大于柔性袋1001前后宽度的三分之一。

如上所述,擦手纸呈“N”字形交叉折叠后放置在所述柔性袋中,因此,擦手纸的抽取端分别位于柔性袋的左右两侧部。为了能够顺利地将放置在柔性袋中的擦手纸抽出,所述柔性袋的顶部设置有撕口线,所述撕口线上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处。如此一来,将柔性袋沿着所述撕口线撕开后所形成的抽纸口能够延伸至柔性袋顶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处,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抽纸口夹到擦手纸的抽取端而将放置在柔性袋中的擦手纸抽出,省去了与擦手纸配套使用的擦手纸架或擦手纸盒,使用方便、经济适用。

本文中的“左侧”、“右侧”、“前后”等方向用语仅为方便描述,不应对本文的内容产生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