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幅折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948阅读:1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幅折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幅折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布机一般是将布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折叠,以方便运输。但是遮阳布等一般较宽,其宽度甚至可以达到10米,因此在产品出厂前为了便于运输,需要将其在宽度方向折叠两次,形成四层的折叠结构,从而便于运输,此外现有折布机的上的卷布机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幅折布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布快速,实现了将布料在宽度方向上快速折叠,且其卷布机构的对边机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幅折布机,包括放布机和卷布机,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折布机构、第二折布机构和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一折布机构包括第一三角架,第一三角架下方中部安装有由两个第一导杆形成的第一折布导槽;第二折布机构包括第二三脚架,第二三脚架下方固定有由两个第二导杆形成的第二折布导槽;第二折布机构上安装有与导轨配合的滚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卷布机包括卷布滚筒和导向辊,沿布料行进方向,卷布滚筒和导向辊之间安装有调节辊;调节辊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连接有伸拉装置;卷布滚筒外侧安装有检测布边是否对其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伸拉装置运行。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线检测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伸拉装置包括丝杆,丝杆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辊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伸拉装置为油缸或气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张力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检测装置与伸拉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平幅折布机,包括放布机6和卷布机7,还包括安装架5,安装架5上安装有第一折布机构、第二折布机构和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8,所述第一折布机构包括第一三角架1,第一三角架1下方中部安装有由两个第一导杆2形成的第一折布导槽21;第二折布机构包括第二三脚架3,第二三脚架3下方固定有由两个第二导杆4形成的第二折布导槽41;第二折布机构上安装有与导轨8配合的滚轮8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放布机6上拉到安装架5,平铺到第一三角架1,沿第一三角架1两侧的第一对折边11下行对折,然后下穿第一折布导槽21实现第一次对折;之后平铺到第二三脚架3,沿第二三脚架3两侧的第二对折边31下行对折,然后穿过第二折布导槽41实现第二次对折,然后收卷到卷布机7上。第二折布机构通过滚轮81移动使得第二三脚架3的顶角根据布料规则调节处于第一次对折后布料11的中部。滚轮81上设置有刹车结构。

如图3和4所示,为了克服现有卷布机卷布机构复杂,耗能高的缺点,卷布机7包括卷布滚筒9和导向辊10,沿布料11行进方向,卷布滚筒9和导向辊10之间安装有调节辊12;调节辊12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连接有伸拉装置13;卷布滚筒9外侧安装有检测布边是否对其的检测装置14,检测装置14通过控制器15控制伸拉装置13运行。这样通过检测装置14检测卷布时,布料是否对边整齐,若不整齐则控制伸拉装置13使得调节辊12前后摆动,使得布料对应倾斜,从而实现对边操作。

检测装置14为红外线检测器。伸拉装置13包括丝杆16,丝杆16一端与电机17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辊12螺纹连接。

伸拉装置13也可以为油缸或气缸。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