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13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是将分切之后的若干个纸张经过送纸辊,绕过前支撑辊的上方,穿过管芯与前支撑辊之间的空隙,再经过管芯与后支撑辊之间的空隙,在出气口的作用下,绕过管芯的上方,在插刀向下插的导向作用下,纸头被顶至前支撑辊上方的纸张的上方,在纸张的带动下,被卷入管芯的下方,进一步收卷在管芯的外周。

存在的问题是,因为纸张在出气口的作用下,对管芯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因此容易使管芯跳动,原来的人工操作,容易发现这个问题,可以及时停机进行管芯位置的修正。但是,自动控制的机器,则会因为管芯的跳动,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大批量的纸品报废。因此,有必要做到管芯不能产生跳动,以提高自动化程度,也不必花大量经费去再开发人工智能识别,以判断管芯是否有跳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及收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包括机架,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送纸辊、前支撑辊、后支撑辊和管芯;管芯在前支撑辊、后支撑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式收卷;还包括位于后支撑辊上方且朝向管芯的第一排出气口,设于前支撑辊上方的插刀气缸以及安装在插刀气缸下方的插刀;分切之后的若干纸张的纸头,经过送纸辊之后,从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之间向上绕至后支撑辊的上方,在第一排出气口的作用下,绕过管芯的上方,在插刀向下插的导向作用下,纸头被顶至前支撑辊的上方,在纸张的带动下,被卷入管芯的下方,收卷于管芯的外周,以使纸张连续被收卷于管芯的外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之间设有一托板,所述的托板具有与管芯同心的内凹圆弧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托板与前支撑辊的间隙为0.5-3mm之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管芯上方设有第二排出气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一排出气口、第二排出气口的数量与纸张的数量相同并位置相对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一排出气口的吹气时间早于第二排出气口的吹气时间,两者的时间差为纸张在管芯外周旋转90-120度所需要的时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管芯上方设有上挡板和上挡板气缸。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一排出气口的出气时间早于上挡板气缸的工作时间,两者的时间差为纸张在管芯外周旋转90-120度所需要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因为分切之后的纸张,经过送纸辊之后,从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之间向上绕至后支撑辊的上方,受吹气之后的纸张不会对管芯产生向上的力,管芯因此不会有跳动,托板的设计杜绝了出现纸张漏底的情况,第二排吹气孔、上挡板和上挡板气缸的设计,使得纸头收卷过程更加顺畅,这样的结构十分适合自动控制的设备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技术方案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纸张 2 送纸辊

3 前支撑辊 4 后支撑辊

5 第一排出气口 6 第二排出气口

7 纸头 8 管芯

9 插刀气缸 10 插刀

11 托板 12 上挡板气缸和上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分切式卷纸的收卷装置,包括机架,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送纸辊2、前支撑辊3、后支撑辊4和管芯8;管芯8在前支撑辊3、后支撑辊4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式收卷;还包括位于后支撑辊4上方且朝向管芯8的第一排出气口5,设于前支撑辊3上方的插刀气缸9以及安装在插刀气缸9下方的插刀10;分切之后的若干纸张的纸头7,经过送纸辊2之后,从前支撑辊3和后支撑辊4之间向上绕至后支撑辊4的上方,在第一排出气口5 的作用下,绕过管芯8的上方,在插刀10向下插的导向作用下,纸头7被顶至前支撑辊3的上方,在纸张1的带动下,被卷入管芯8的下方,收卷于管芯8 的外周,以使纸张1连续被收卷于管芯的外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前支撑辊3和后支撑辊4之间设有一托板11,所述的托板具有与管芯同心的内凹圆弧面。

具体地,所述的托板11与前支撑辊3的间隙为0.5-3mm之间,杜绝了纸张漏底的情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为:在管芯8上方设有第二排出气口6,以使纸头收卷过程更加顺畅。

具体地,第一排出气口、第二排出气口的数量与纸张的数量相同并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第一排出气口5的吹气时间早于第二排出气口6的吹气时间,两者的时间差为纸张在管芯外周旋转90-120度所需要的时间。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为:在管芯8上方设有上挡板和上挡板气缸 12,以使纸头收卷过程更加顺畅。

具体地,第一排出气口5的出气时间早于上挡板气缸12的工作时间,两者的时间差为纸张在管芯外周旋转90-120度所需要的时间。

于其它实施例中,由于托架仅在纸头最开始需要被卷入管芯内壁时才需要,因为托架的上表面是不能移动的,在纸张被收卷时,托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增加一个升降结构,用于驱动托架的上下升降。在纸头被卷入管芯侧壁之后,升降结构驱动托架下降。由于托架有一个近于管芯与前支撑辊相邻处的突出部位,为了该突出部位能够自由地升降,将托架做成可充入气体的空心结构,在纸头被收卷之后,将托架内的空心结构抽成真空。若又有新的纸头需要被收卷时,再将托架升回支撑位置,再充入气体,使托架形成固定的形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的升降结构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托架做成上表面由二个相互铰链的凹形板组成,铰链处并设有一个联杆,使得托架在下降时,联杆也同时以1.1-1.5倍的速度下降,将二个凹形板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得托架可以顺利下降至远离管芯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因为分切之后的纸张,经过送纸辊之后,从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之间向上绕至后支撑辊的上方,受吹气之后的纸张不会对管芯产生向上的力,管芯因此不会有跳动,托板的设计杜绝了出现纸张漏底的情况,第二排吹气孔、上挡板和上挡板气缸的设计,使得纸头收卷过程更加顺畅,这样的结构十分适合自动控制的设备中。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