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绕高速乘客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28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单绕高速乘客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绕电梯,特别是一种单绕高速乘客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主要包括曳引机、轿厢、对重等部件,曳引机一般都是通过曳引机轮与对重轮和返绳轮经钢丝绳用复绕的形式相连,从曳引机下来的钢丝绳通过返绳轮再固定在井道顶部的绳头板上,这样一来,曳引机轮动一个距离,轿厢只移动这个距离的一半,优点是曳引机功率小,好控制,缺点是钢丝绳磨损大,而且增加返绳轮会增大电梯轿厢的重量,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影响电梯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绕高速乘客电梯。本实用新型具有减轻电梯重量、减少电梯生产成本以及降低电梯运行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单绕高速乘客电梯,包括井道,井道上端设有机房,机房内的一侧设有控制柜,机房内的另一侧设有承重结构,承重结构上方设有曳引机,曳引机输出端设有曳引轮,曳引轮上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连接有对重装置,钢丝绳另一端连接有轿架,轿架上设有轿厢;所述的井道内的左右两侧设有轿架导轨,轿架位于轿架导轨之间,井道的后侧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对重导轨,对重装置位于对重导轨之间;所述的井道底部还设有缓冲机构。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承重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房底板上的减震座,减震座上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承重梁,承重梁上方设有搁机平台,搁机平台和承重梁之间设有圆柱减震垫,曳引机位于搁机平台上方,且曳引机和搁机平台之间还设有橡胶垫。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轿厢包括轿壁组件,轿壁组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所述的轿壁组件包括左右两侧的侧面轿壁,侧面轿壁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门轿壁和后侧轿壁;所述的侧面轿壁和后侧轿壁均为双层轿壁,双层轿壁之间设有隔音海绵;所述的前门轿壁上端设有门楣,右侧的侧面轿壁上设有储梯内轿壁和储梯外轿壁。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轿顶组件包括左右两根侧边框,侧边框之间设有前轿顶板和后轿顶板,后轿顶板中部设有天窗,天窗一侧设有铰链,天窗经铰链与后轿顶板铰接,天窗的另一侧设有磁铁开关装置,天窗上方设有天窗磁铁连接板,天窗磁铁连接板上设有磁铁装配组件,磁铁装配组件连接有锁装配结构,锁装配结构与磁铁开关装置相配合;所述的后轿顶板两侧还设有导风箱。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前轿顶板和后轿顶板上均设有消音海绵。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磁铁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在后轿顶板上的开关连接板,开关连接板上设有触点开关;所述的锁装配结构包括固定在天窗上的三角锁组件,三角锁组件上设有与触点开关相对应的触点打板。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轿底组件包括侧边框,侧边框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轿底板和反面盖板,所述的侧边框外侧面还设有轿壁托架。

前述的单绕高速乘客电梯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井道底部呈高低布置的轿厢缓冲结构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所述的轿厢缓冲结构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均包括固定在井道底部的缓冲座,缓冲座上设有缓冲杆,缓冲杆外套设有弹簧,弹簧上方设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下方还设有开关打板;所述的缓冲座侧面设有第二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与开关打板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曳引机与对重装置和轿厢之间的连接方式从复绕结构改为单绕的结构,通过钢丝绳直接与对重装置和轿厢相连,不在需要使用返绳轮,既能够减少使用返绳轮的成本,还能够减轻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的重量,减少曳引机的运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由于钢丝绳只会在曳引轮上进行摩擦,能够有效的降低钢丝绳的损坏频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电梯的维修保养成本,能够进一步的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合理设置曳引机和对重装置、轿厢的安装位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井道内轿厢的使用空间,提高轿厢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在井道下部设置轿厢缓冲结构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分别对轿厢和对重装置进行缓冲,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减轻电梯重量、减少电梯生产成本以及降低电梯运行成本的特点。

另外,通过在机房和承重梁之间设置减震座,在搁机平台和承重梁之间设置圆柱减震垫,在曳引机和搁机平台之间设置橡胶垫,能够有效的缓冲曳引机的振动,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通过将侧面轿壁和后侧轿壁设置成双层轿壁结构,并在双层轿壁之间设置隔音海绵,在前轿顶板和后轿顶板上设置消音海绵,能够提高高速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还能够降低噪音,提高乘坐舒适性。

通过在侧面轿壁的外侧设置储梯内轿壁和储梯外轿壁,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在后轿顶板的左右两侧设置导风箱,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气流通规律,提高空气流通速度;通过在后轿顶板的中部设置天窗,并通过设置在天窗上的磁铁装配组件、锁装配结构与设置在后轿顶板上的磁铁开关装置的相互配合,来控制天窗,能够保证天窗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机房内承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轿壁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轿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轿顶组件上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锁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轿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轿厢缓冲结构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井道,2-机房,3-控制柜,4-承重结构,5-曳引机,6-曳引轮,7-钢丝绳,8-对重装置,9-轿架,10-轿厢,11-轿架导轨,12-对重导轨,13-第二触点开关,14-轿壁组件,15-轿顶组件,16-轿底组件,17-侧面轿壁,18-前门轿壁,19-后侧轿壁,20-门楣,21-储梯内轿壁,22-储梯外轿壁,23-侧边框,24-前轿顶板,25-后轿顶板,26-天窗,27-铰链,28-磁铁开关装置,29-天窗磁铁连接板,30-磁铁装配组件,31-锁装配结构,32-导风箱,33-开关连接板,34-触点开关,35-三角锁组件,36-触点打板,37-侧边框,38-加强筋,39-轿底板,40-反面盖板,41-轿壁托架,42-轿厢缓冲结构,43-对重装置缓冲结构,44-缓冲座,45-缓冲杆,46-弹簧,47-固定圆盘,48-开关打板,401-减震座,402-承重梁,403-搁机平台,404-圆柱减震垫,40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单绕高速乘客电梯,构成如图1至11所示,包括井道1,井道1上端设有机房2,机房2内的一侧设有控制柜3,机房2内的另一侧设有承重结构4,承重结构4上方设有曳引机5,曳引机5输出端设有曳引轮6,曳引轮6上设有钢丝绳7,钢丝绳7一端连接有对重装置8,钢丝绳7另一端连接有轿架9,轿架9上设有轿厢10;所述的井道1内的左右两侧设有轿架导轨11,轿架9位于轿架导轨11之间,井道1的后侧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对重导轨12,对重装置8位于对重导轨12之间;所述的井道1底部还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的承重结构4包括设置在机房2底板上的减震座401,减震座401上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承重梁402,承重梁402上方设有搁机平台403,搁机平台403和承重梁402之间设有圆柱减震垫404,曳引机5位于搁机平台403上方,且曳引机5和搁机平台403之间还设有橡胶垫405。

所述的轿厢10包括轿壁组件14,轿壁组件14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轿顶组件15和轿底组件16;所述的轿壁组件14包括左右两侧的侧面轿壁17,侧面轿壁17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门轿壁18和后侧轿壁19;所述的侧面轿壁17和后侧轿壁19均为双层轿壁,双层轿壁之间设有隔音海绵;所述的前门轿壁18上端设有门楣20,右侧的侧面轿壁17上设有储梯内轿壁21和储梯外轿壁22。

所述的轿顶组件15包括左右两根侧边框23,侧边框23之间设有前轿顶板24和后轿顶板25,后轿顶板25中部设有天窗26,天窗26一侧设有铰链27,天窗26经铰链27与后轿顶板25铰接,天窗26的另一侧设有磁铁开关装置28,天窗26上方设有天窗磁铁连接板29,天窗磁铁连接板29上设有磁铁装配组件30,磁铁装配组件30连接有锁装配结构31,锁装配结构31与磁铁开关装置28相配合;所述的后轿顶板25两侧还设有导风箱32。

所述的前轿顶板24和后轿顶板25上均设有消音海绵。

所述的磁铁开关装置28包括固定在后轿顶板25上的开关连接板33,开关连接板33上设有触点开关34;所述的锁装配结构31包括固定在天窗26上的三角锁组件35,三角锁组件35上设有与触点开关34相对应的触点打板36。

所述的轿底组件16包括侧边框37,侧边框37内设有加强筋38,加强筋38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轿底板39和反面盖板40,所述的侧边框37外侧面还设有轿壁托架41。

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井道1底部呈高低布置的轿厢缓冲结构42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43;所述的轿厢缓冲结构42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43均包括固定在井道1底部的缓冲座44,缓冲座44上设有缓冲杆45,缓冲杆45外套设有弹簧46,弹簧46上方设有固定圆盘47,固定圆盘47下方还设有开关打板48;所述的缓冲座44侧面设有第二触点开关13,第二触点开关13与开关打板48相接触。

所述的控制柜3内设有一体化控制器,一体化控制器输出端与曳引机相连,一体化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轿顶控制板、指令板、外呼板等控制部件。

所述的减震座和圆柱减震垫均为橡胶材质。所述的搁机平台位于承重梁的中部,曳引机位于搁机平台的中部,这样就会形成阶梯型的缓冲结构,极大的改善了缓冲效果。

所述的天窗上方还设有把手。磁铁开关装置其实质就是在一个开关上装有磁铁,在开关关闭的时候磁铁起到吸住开关的作用,使开关上的触点开关充分的接触,不会因为轿厢的运行而脱开。

天窗的打开过程:在内部打开时,通过电梯专用三角钥匙拧开三角锁组件,使触点开关断开,往上推天窗,使天窗随着铰链转动,从而使天窗打开。在外部打开天窗时,直接用手掰动三角锁组件,使触点开关断开,抓住天窗上的把手拉起天窗,使天窗随着铰链转动,从而使天窗打开。

轿厢缓冲结构和对重装置缓冲结构的工作过程:当轿厢或者对重装置将压力作用于固定圆盘上时,缓冲杆下降,弹簧压缩,同时开关打板与第二触点开关相分离,控制器控制曳引机进行工作,防止对重装置或者轿厢继续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所述的曳引机工作,带动曳引轮旋转,从而使得缠绕在曳引轮上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做上升或下降运动,使得对重装置和轿厢作反向运动,实现轿厢的升降。由于曳引机在工作时是承受轿厢、轿架和对重装置的重力,曳引机在工作时会发生振动,通过减震座对承重梁进行缓冲,通过圆柱减震垫对搁机平台进行减震和缓冲,通过橡胶垫进一步的对曳引机进行减震,通过上述三层减震可以有效的缓解曳引机的振动,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