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18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机构,具体涉及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计算机印刷文件可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它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

除了选择适当的承印物(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及油墨外,印刷品的最终效果还是需要通过适当的印刷方式来完成。印刷种类有多款,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成本与效果亦各异。

1.按照印版上图文与非图文区域的相对位置,常见的印刷方式可以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及孔版印刷四大类:

(1)凸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凸起,明显高于空白部分,印刷原理类似于印章,早期的木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及后来的铅字版印刷等都属于凸版印刷;

(2)凹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常用于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

(3)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进行印刷的方式;

(4)孔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为洞孔,油墨通过洞孔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常见的孔版印刷有镂空版和丝网版等。

2.根据印刷机所使用的输纸方法,印刷可以分为:

平板纸印刷:又称单张纸印刷。是应用平板纸进行印刷。

卷筒纸印刷:也称轮转印刷。是使用卷筒纸印刷的方式。

印刷车间中,工人将被相关设备印刷并切割完成的印刷品放置在承载板上,并整齐叠放,然后将放置在承载板上的印刷品通过承载板移动到下一个整装车间,以将印刷品打包存放。在印刷品的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部件固定位于承载板上的印刷品,印刷品印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在承载板上,当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承载板突然暂停或者翻车时,会导致位于承载板上的印刷品散落,而印刷品为纸张,将其收集起来并整齐叠放不仅耗时大,且容易损伤印刷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解决由于没有相关部件固定位于承载板上的印刷品,当位于承载板上的印刷品散落时,将其收集起来并整齐叠放不仅耗时大,且容易损伤印刷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包括底面设置有滚轮的承载板,在所述承载板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与承载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Ⅰ和加长组件,所述弹簧Ⅰ的一端与压板的侧壁连接,弹簧Ⅰ的另一端与加长组件连接,所述加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侧板和弹簧Ⅱ,所述侧板上远离弹簧Ⅱ的一端与弹簧Ⅰ连接,所述弹簧Ⅱ上远离侧板的一端与承载板的侧壁连接。

工人将被相关设备印刷并切割完成的印刷品放置在承载板上,并整齐叠放,然后将压板放置在印刷品的上表面,并将连接组件固定在压板和承载板之间,且弹簧Ⅰ和弹簧Ⅱ均处于拉伸状态;当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承载板突然暂停或者翻车时,在压板和连接组件的固定状态下,印刷品被限制在压板和承载板之间,避免了印刷品散落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Ⅰ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在压板的侧壁上以及侧板上与弹簧Ⅰ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支耳Ⅰ,所述弹簧Ⅰ一端的圆钩挂在压板的支耳Ⅰ上,弹簧Ⅰ另一端的圆钩挂在侧板的支耳Ⅰ上。

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为标准件,可根据部件表进行选择合适尺寸的弹簧,或者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弹簧Ⅰ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以使在不需要使用压板的时候,可以将弹簧Ⅰ取下,利于提高本实用信息使用的方便性和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Ⅱ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在承载板的侧壁上以及侧板上与弹簧Ⅱ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支耳Ⅱ,所述弹簧Ⅱ一端的圆钩挂在承载板的支耳Ⅱ上,弹簧Ⅱ另一端的圆钩挂在侧板的支耳Ⅱ上。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加长组件均有若干个并依次排列,相邻两个加长组件依次通过一个加长组件的弹簧Ⅱ与另一个加长组件的侧板连接起来,且连接组件中远离压板的弹簧Ⅱ与承载板连接。

可根据实际印刷品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加长组件,并通过弹簧Ⅱ与侧板连接起来,扩大了本实用信息可使用的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Ⅰ和弹簧Ⅱ均有若干个。设置多个弹簧Ⅰ和弹簧Ⅱ,便于使用中压板更稳定地压在印刷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有两个,并沿承载板的中垂面对称地设置在压板的两端。所述连接组件还可以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当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承载板突然暂停或者翻车时,在压板和连接组件的固定状态下,印刷品被限制在压板和承载板之间,避免了印刷品散落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弹簧Ⅰ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以使在不需要使用压板的时候,可以将弹簧Ⅰ取下,利于提高本实用信息使用的方便性和适应性;

3、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可根据实际印刷品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加长组件,并通过弹簧Ⅱ与侧板连接起来,扩大了本实用信息可使用的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四个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滚轮,2-承载板,3-压板,4-弹簧Ⅰ,5-侧板,6-弹簧Ⅱ,7-支耳Ⅰ,8-支耳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包括底面设置有滚轮1的承载板2,在所述承载板2的上方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与承载板2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Ⅰ4和加长组件,所述弹簧Ⅰ4的一端与压板3的侧壁连接,弹簧Ⅰ4的另一端与加长组件连接,所述加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侧板5和弹簧Ⅱ6,所述侧板5上远离弹簧Ⅱ6的一端与弹簧Ⅰ4连接,所述弹簧Ⅱ6上远离侧板5的一端与承载板2的侧壁连接。

工人将被相关设备印刷并切割完成的印刷品放置在承载板上,并整齐叠放,然后将压板3放置在印刷品的上表面,并将连接组件固定在压板3和承载板2之间,且弹簧Ⅰ4和弹簧Ⅱ6均处于拉伸状态;当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承载板突然暂停或者翻车时,在压板3和连接组件的固定状态下,印刷品被限制在压板3和承载板2之间,避免了印刷品散落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所述弹簧Ⅰ4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在压板3的侧壁上以及侧板5上与弹簧Ⅰ4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支耳Ⅰ7,所述弹簧Ⅰ4一端的圆钩挂在压板3的支耳Ⅰ7上,弹簧Ⅰ4另一端的圆钩挂在侧板5的支耳Ⅰ7上。

弹簧Ⅰ4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以使在不需要使用压板3的时候,可以将弹簧Ⅰ4取下,利于提高本实用信息使用的方便性和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Ⅱ6为圆钩环形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在承载板2的侧壁上以及侧板5上与弹簧Ⅱ6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支耳Ⅱ8,所述弹簧Ⅱ6一端的圆钩挂在承载板2的支耳Ⅱ8上,弹簧Ⅱ6另一端的圆钩挂在侧板5的支耳Ⅱ8上。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加长组件均有若干个并依次排列,相邻两个加长组件依次通过一个加长组件的弹簧Ⅱ6与另一个加长组件的侧板5连接起来,且连接组件中远离压板3的弹簧Ⅱ6与承载板2连接。

可根据实际印刷品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加长组件,并通过弹簧Ⅱ6与侧板5连接起来,扩大了本实用信息可使用的范围。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印刷品转移的机构,所述弹簧Ⅰ4和弹簧Ⅱ6均有若干个。设置多个弹簧Ⅰ4和弹簧Ⅱ6,便于使用中压板3更稳定地压在印刷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有两个,并沿承载板2的中垂面对称地设置在压板3的两端。所述连接组件还可以为四个,如图2所示,图2中弹簧Ⅰ4和弹簧Ⅱ6均未画出。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1为万向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