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51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包装、封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使用冲压金属外盖11和模塑塑料内塞12的密封防伪瓶盖1,于其内塞12上一般设置有一个朝向瓶口13突出的环状突出部121,该环状突出部121沿瓶口13轴向的高度a与内塞12的侧壁122沿瓶口13轴向的高度b相同,该环状突出部121与内塞12的侧壁122之间形成凹槽,瓶口13嵌入该凹槽内,这样,内塞12对瓶口13产生了有限的包覆作用,有限的增加了瓶盖1的密封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瓶口13的密封需求。当使用者扭开这种瓶盖1时,瓶盖1会在扭旋力、瓶口13的螺纹和瓶盖1自身螺纹的作用下沿瓶口13向上运动,扭开初期,这种向上的运动距离较小,瓶盖1下方的扭断环14不足以断裂开来,然而,在这期间,内塞12已经与瓶口13分离,瓶盖1的密封完全被打破,这就意味着,瓶盖1密封的解除先于扭断环14的断裂,使用者完全无法通过扭断环14的断裂状态来判断容器的密封状态。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瓶盖1扭动一个特定角度,扭断环14依然完整,密封却已经被轻松破坏,由于密封的破坏不易被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大量密封已被破坏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使产品变质、泄漏发生率大大提高,严重影响产品良好口碑的树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安全性好、防伪性高、用户体验良好的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包括金属外盖以及固定在所述金属外盖内的塑料内塞,所述金属外盖底部连接有扭断环,所述塑料内塞边缘部分朝向瓶口向下折弯形成包覆瓶口的侧壁,所述塑料内塞中部还设置有朝向瓶口突出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与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瓶口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沿所述瓶口轴向,所述环状凸缘的伸出长度c大于所述侧壁的伸出长度d。

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封口机压头将所述金属外盖及塑料内塞位于瓶口口径范围内的部分压入瓶口内,使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向上鼓起,所述金属外盖及塑料内塞顶部形成相互吻合的环形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其中所述金属外盖经冲压形成,所述塑料内塞经模塑形成并经加热加压固定在所述金属外盖内。

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其中所述金属外盖与瓶口的螺纹及加强环配合。

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的塑料内塞在模塑成型过程中,通过改善原料质量以及改变压缩模具形状,形成塑料内塞的侧壁及环状凸缘对瓶口较大面积的包覆、夹持,当瓶盖生产完成进入封口阶段时,通过改变封口机压头的设置,使金属外盖及塑料内塞顶部在封口后均产生向上鼓出的环形凸起部,该环形凸起部进一步增强了瓶盖对瓶口的包覆效果,使得瓶口深深嵌入塑料内塞上的环形凹槽内,这样,瓶盖开启时,扭断环先断裂,密封后被破坏,不会发生扭断环断裂过程中密封失效的问题,显著改善了瓶盖的密封性能、安全性能,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容器内包装物泄漏、变质问题。同时,造假者要想替换容器内的包装物,必须先破坏密封,而一旦密封破坏,扭断环必然断裂,扭断环断裂,瓶盖将不能再次使用,这就显著改善了瓶盖的防伪性能,有利于改善消费体验、树立企业良好口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密封防伪瓶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M-M剖视图;

图3为图2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O-O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与瓶口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P-P剖面图;

图8为与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配合使用的瓶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延迟解封式密封防伪瓶盖包括冲压形成的金属外盖21以及固定在金属外盖21内起密封作用的塑料内塞22。瓶盖封口时,金属外盖21与瓶口23的螺纹及加强环25配合。塑料内塞22经模塑形成并经加热加压固定在金属外盖21内。金属外盖21底部连接有扭断环24。塑料内塞22边缘部分朝向瓶口23向下折弯形成包覆瓶口23外壁的侧壁222。塑料内塞22中部还设置有朝向瓶口23突出的环状凸缘221,该环状凸缘221伸入瓶口23内与侧壁222之间形成环形凹槽,使瓶口23嵌入环形凹槽内。为增强包覆效果,沿瓶口23轴向向下,环状凸缘221的伸出长度c大于侧壁222的伸出长度d。这样,塑料内塞22伸入瓶口23内较深,而侧壁222包覆瓶口23较浅,扭开瓶盖时,侧壁222与瓶口23分离时,环状凸缘221不会同时与瓶口23分离,保证了瓶盖的密封性。产品灌装完毕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封口时,封口机压头(图中未示出)将金属外盖21及塑料内塞22朝向瓶口23向下压,金属外盖21上位于瓶口23口径范围内的部分被压下,使得金属外盖21顶部边缘处形成一圈环状凸起部223,同理,塑料内塞22上位于瓶口23口径范围内的部分也被向下压,环状凸缘221被更深地压入瓶口23内,使环形凹槽被挤压变形,环形凹槽的槽底向上鼓起,塑料内塞22的顶部也形成与金属外盖21顶部的环形凸起部223相互吻合的环形凸起部223。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设计延迟了瓶盖打破密封的时间点,使得被包装物暴露的时间点晚于金属外盖21下方扭断环24的断裂时间点,被包装物的解封被延迟。这样,这就使得被包装产品进入市场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扭断环24是否断裂直接判断被包装物是否暴露,避免了很多产品进入市场后被包装物由于很多不可控因素暴露但其包装完整度却与正常产品无异的这种问题,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密封、防伪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