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734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屑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印刷过程中,当完成模切工序后纸板上会残留一些纸屑,必须将纸屑清理后才能将纸板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如堆叠等)。由于纸板较轻,如果采用送风机直接对着纸板进行吹扫必定会将纸板吹翻。为了避免纸板吹翻则需要采用辊筒对纸板进行施压,该方式又会导致纸板被挤压变形。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屑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纸板进行吹屑时容易将纸板吹翻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屑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至少一个送风机,以及设置于送风机下方的真空吸附输送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抽风机,驱动电机,以及与底座可滑动地连接的多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所述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分别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分别铰接于壳体顶部两端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绕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输送带;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连通壳体的内腔;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主动辊同步转动;所述抽风机的进口端连通各个壳体的内腔。

所述的吹屑机中,所述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以及与两块侧板顶部连接的顶板;各个送风机设置在顶板上,各个送风机的出口斜向下地指向各个输送带上表面所在的平面。

所述的吹屑机中,所述顶板倾斜地设置,各个送风机为轴流送风机。

所述的吹屑机中,所述顶板两端与两块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一块侧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顶板转角的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的吹屑机中,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直线导轨,壳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承座,各个支承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直线轴承,各个直线轴承与对应的直线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中的一个支承座上设置有一个锁紧装置。

所述的吹屑机中,底座为中空且开口朝上的结构,各个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用于连通底座的内腔,底座的内腔连通至抽风机的进口端,各个壳体内腔底部并列设置有两根第一调节辊,两根第一调节辊的上方设置有一根第二调节辊,各个调节辊分别与壳体铰接;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各个调节辊的长度方向分别与输送带平行;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根皮带,该皮带从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各个调节辊绕过,皮带的宽度大于底座顶部开口的宽度。

所述的吹屑机中,各个壳体两侧对应三根调节辊处分别开设有一个视窗,各个视窗处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块盖板。

所述的吹屑机中,各个主动辊同轴地开设有一个轴向通孔;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一根传动轴,该传动轴穿过各个主动辊的轴向通孔并进行键连接。

所述的吹屑机中,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一块隔板用于将底座的内腔分为两部分,隔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所述抽风机共设置有两个,各个抽风机进口端分别连通隔板两侧的底座内腔。

所述的吹屑机中,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两个排风口;两个抽风机的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侧的那个排风口的进口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屑机,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真空吸附方式输送纸板,在机架上设置送风机对纸板进行吹扫,既能保证纸板稳定地输送不被吹翻,又能避免纸板因受到辊筒挤压而变形,并且实现了连续生产;此外,通过调节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位置,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纸板的输送,提高了该吹屑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屑机自进料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屑机自出料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屑机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5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屑机中,斜向下观察的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屑机中,斜向上观察的真空吸附输送单元斜的立体图。

图9为图7中S3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屑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屑机。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7,所述的吹屑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至少一个送风机2(附图中示意性画了三个送风机,但不限定具体数量),以及设置于送风机下方的真空吸附输送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301,抽风机302,驱动电机303,以及与底座可滑动地连接的多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4;所述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4分别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41,分别铰接于壳体顶部两端的主动辊42和从动辊43,以及绕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输送带44;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连通壳体的内腔;所述驱动电机303用于驱动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主动辊同步转动;所述抽风机302的进口端连通各个壳体的内腔。图7中的输送带上仅示意性画了一列通孔,但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输送带上设置多列通孔。

工作时,首先将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以适配待处理的瓦楞纸板(以下简称纸板)的尺寸。纸板自模切单元输出后进入吹屑机,由于真空作用被吸附在输送带上;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转动,实现对纸板的输送。输送过程中,机架上的送风机向纸板吹风从而实现吹屑的目的。当纸板自吹屑机的输出侧输出后,纸板上的纸屑也已吹扫干净,图2中在吹屑机的输出侧示意性地画出了一张纸板90。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吹屑机采用真空吸附输送,即保证了吹屑过程中纸板不会被吹翻,也避免了纸板因为受到外部压力而变形,保证了瓦楞纸板完成印刷、模切、和吹屑后的成品质量;此外,由于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在底座上的位置可调,因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纸板的输送,提高了该吹屑机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01,以及与两块侧板顶部连接的顶板102;各个送风机设置在顶板上,各个送风机的出口斜向下地指向各个输送带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上述设置的机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既起到了对送风机进行支撑,也对吹屑机的两侧起到防护作用。

由图1和图2可以观察到,底座的两端与侧板固定连接,而每块侧板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安装座,各个安装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便于吹屑机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02倾斜地设置,各个送风机2为轴流送风机。安装时将轴流送风机出口端的凸缘与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安装简单,此外,轴流送风机的风量大,能够满足纸板的吹屑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02两端与两块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一块侧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顶板转角的角度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该设置便于调节顶板的转角,即,便于调节轴流送风机的出风角度,以针对不同的工况调节至最佳的角度。此处不限定角度调节机构,作为一种优选,可以将其设置为蜗轮蜗杆执行机构,不仅省力而且调节精度较高。

上述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与底座可滑动地连接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请参阅图1、图7和图8,此处提供一种实现方式但不限于此:底座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直线导轨3019(图1中仅观察到1根),壳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承座45,各个支承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直线轴承46,各个直线轴承与对应的直线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中的一个支承座上设置有一个锁紧装置48。通过直线导轨和直线轴承的配合,方便了真空吸附输送单元沿着直线导轨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可通过锁紧装置将真空吸附输送单元锁紧在底座上,以稳定地输送工件。

请参阅图5、图6和图8,进一步地,底座301为中空且开口朝上的结构,各个壳体41的底部设有开口用于连通底座的内腔,底座的内腔连通至抽风机的进口端,各个壳体内腔底部并列设置有两根第一调节辊471,两根第一调节辊的上方设置有一根第二调节辊472,各个调节辊分别与壳体铰接;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各个调节辊的长度方向分别与输送带平行;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根皮带32,该皮带从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各个调节辊绕过,皮带的宽度大于底座顶部开口的宽度,底座顶部的开口沿底座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图中未示出底座顶部的开口)。图6示意出了皮带绕设方式,通过该设置,无论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在底座上移动到何处,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底部开口与底座的内腔总是连通。此外,由于使用时皮带通过张紧装置张紧后紧贴底座的上部,因此对底座上部开口未对应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地方起到密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皮带两端具体如何张紧。图4示出了一种简易的皮带张紧方式,皮带32两端分别伸出侧板外侧并固定在一个固定块321上,各个固定块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栓322,螺栓的端部与对应的侧板相抵,通过拧紧螺栓即可实现皮带的张紧。

进一步地,各个壳体两侧对应三根调节辊处分别开设有一个视窗,各个视窗处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块盖板411。当进行皮带绕设时,可先将两个盖板打开,便于操作;皮带绕设完成之后再将盖板关闭。优选地,各个盖板是透明的以便于后续观察皮带的松紧。

进一步地,各个主动辊同轴地开设有一个轴向通孔;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一根传动轴31,该传动轴穿过各个主动辊的轴向通孔并进行键连接。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加工,可以在传动轴的侧壁上开设键槽,该键槽沿着传动轴整个长度方向移动,而各个主动辊的内壁分别固定有一个键,传动轴上的键槽与各个主动辊内的键为间隙配合,以保证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能够沿直线导轨直线移动,又能保证传动轴可以带动各个主动辊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2,两块侧板的顶端连接有一根横梁103;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横梁的一端,且通过带轮连接方式与传动轴连接。具体地,驱动电机的主轴套设有主动轮(图中未示出),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一个从动轮(图中未示出),从动轮套设在一根输出轴304上,该输出轴与传动轴同轴地固定连接连接。通过该设置即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稳固,同时使得驱动电机的设置更加紧凑。当然,当不考虑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占地面积时,也可以在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端部设置一个电机固定座(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连接减速器(图中未示出),减速器的输出轴再与上述传动头同轴地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9,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辊43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上的芯轴431,套设于芯轴上的两个轴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两个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的筒体432,所述芯轴4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壳体上对应芯轴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水平开口,芯轴的两端分别放入对应的水平开口中并通过螺母锁紧。该设置使得从动辊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进一步地,各个壳体上对应各个安装板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座481,各个调节座上分别水平地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各个调节座的螺纹孔中连接有一根调节螺栓482,各个调节螺栓的端部分别与芯轴的端部相抵。通过拧紧调节螺栓即可张紧输送带,调节快速、方便。

请参阅图5和图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一块隔板3011用于将底座的内腔分为两部分,隔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图中示意性地画出了6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但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抽风机302共设置有两个,各个抽风机进口端分别连通隔板两侧的底座内腔。通过该设置,可以将真空吸附输送装置划分出两个工位,两个工位既可以单独工作,可以可以组合在一起一同工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该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两个排风口104;两个抽风机的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侧的那个排风口的进口端。该设置使得抽风机抽出的风用于吹屑,即得到了循环利用,由于增大了总的吹风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吹屑效果。如附图所示,优选地,机架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3个轴流送风机,两个排风口位于轴流送风机两侧。附图中还画出了多个设置于侧板上的弯头108,便于抽风机通过管道、弯头连接至排风口。

由图图3和图5,可知,底座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各个壳体的底端也对应地设置为斜面,该设置主要是便于抽风机的安装的更加紧凑,可以将抽风机直接设置在底座较高的那个侧面上且不干涉各个真空吸附输送单元的移动。当然,如果抽风机并不直接安装在底座侧面时,也可以将底座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相应地,各个壳体的底端也为设置为平面。

请参阅图2,机架的出口侧还设置有一个辅助清扫装置,该辅助清扫装置包括与两侧侧板铰接的转轴801,设置于该转轴上的毛刷802,以及用于调节转轴转角的调节装置81。当纸板输出时,毛刷作用于纸板的上表面,对纸板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确保纸板上不会残留纸屑。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