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664发布日期:2018-09-08 00:3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形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厂商开始使用瓶形罐盛装啤酒、饮料等液体。瓶形罐的开口能重复打开与密封,使消费者的饮用更卫生方便。

在国际公布号为WO96/15865的PCT申请中,公开了多种口颈部具有螺纹部可与带螺纹的盖子旋合的瓶形罐。这些瓶形罐包括如下类型:与罐体上端开口部滚压咬合的盖板上一体地成形有带螺纹的口颈部的;通过缩径加工使罐体的上端开口一侧呈阶梯性减径并一体地成形出带螺纹的口颈部的;对杯形物的底部(端壁部)一侧实施多级拉深加工而形成小直径的口颈部和具有斜面的肩部之后,对杯形物的杯体部实施减薄加工使之成为薄壁杯体部,进而在口颈部形成螺纹的同时将罐盖滚压咬合在杯体部的开口端等。在上述专利公报中,还记载着各种类型的瓶形罐的结构以及成形方法。

但是,现有的瓶形罐并不能满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防伪溯源、防窜货的需求。所以,还需要对瓶形罐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既可以满足生产、销售过程中正常的信息查询需求,又可以防止参加活动的瓶形罐在销售过程中被损坏或被仿冒,可以同时保证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包括罐体部、肩部、口颈部、封口盖,所述罐体部、肩部、口颈部连于一体,所述瓶形罐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口颈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端部向外卷边形成环状的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用于防止饮用罐内液体时划伤饮用者;

在所述瓶形罐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标识码层;在所述密封盖顶部 或侧壁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口颈部的外表面被所述密封盖遮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

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由颜色深的金属氧化物形成,背景区域由颜色浅的未被氧化部位形成。

其中较优地,所述口颈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与防盗环,所述盖体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所述盖体与所述防盗环相连。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包括罐体部、肩部、口颈部、封口盖,所述罐体部、肩部、口颈部连于一体,所述瓶形罐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肩部呈圆锥台形倾斜面,所述肩部与所述罐体部的连接部分呈曲面形状,以增加使用者的携带所述瓶形罐的舒适感;所述开口端部向外卷边形成环状的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用于防止饮用罐内液体时划伤饮用者;

在所述瓶形罐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标识码层;在所述密封盖顶部或侧壁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口颈部的外表面被所述密封盖遮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

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由颜色深的金属氧化物形成,背景区域由颜色浅的未被氧化部位形成。

其中较优地,所述金属材料的表面有多个利用激光照射出的气化小坑;每一个所述小坑呈半球型,以使得被标记工件的表面毛化,从而改变光的反射方式。

其中较优地,所述口颈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与环状凸部,所述环状凸部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与启封环,所述盖体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所述盖体与所述启封环相连。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二标识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

其中较优地,所述密封盖顶部或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第二标识码层后覆盖透明硅胶垫片,所述口颈部的外表面被所述密封盖遮挡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标识码层后覆盖透明保护膜。

其中较优地,所述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密封盖 顶部的内表面相连,所述透明硅胶垫片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密封盖顶部的内表面相匹配。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

其中较优地,所述罐体部与所述口颈部为圆筒形,所述口颈部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罐体部直径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结构新颖,不仅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满足了厂家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标识码层的完整性。通过在瓶形罐的预设位置设置包含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层和/或第二标识码层,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瓶形罐,可以满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防伪溯源、防窜货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商的权利,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瓶形罐设置有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瓶形罐设置有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种瓶形罐的密封盖内表面设置有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盖为帽盖或铅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罐体部、肩部、口颈部、封口盖,罐体部、肩部、口颈部为一体成型制造。在口颈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为瓶形罐的罐口,用于将罐内液体倒出来,同时通过封口盖可以实现瓶形罐罐口的打开状态或封闭状态的切换。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该瓶形罐的预设位置设置有标识码层。根据厂家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可以在瓶形罐上的多个位置设置标识码层,并且多个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并具 有唯一对应关系,构成瓶形罐的多个标识码。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可以是二维码、数字码、字母、文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设置在不同瓶形罐上的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瓶形罐,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这里的标识码可以在消费者破坏包装之后参加积分、抽奖等活动使用,还可以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作为防伪溯源、防窜货等用途使用。

下面以两种类型的瓶形罐为典型实施例,对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进行具体描述。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瓶形罐。该瓶形罐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罐体部1、肩部2、口颈部3、帽盖4,罐体部1、肩部2、口颈部3连为一体。其中,瓶形罐的罐体部1与口颈部3为圆筒形,并且口颈部3的直径不小于罐体部1直径的三分之一。肩部2由弧形曲面围合而成,口颈部3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端部向外卷边形成环状的卷边部,有效防止饮用罐内液体时划伤饮用者。卷边部向下方连续的口颈部3的圆筒形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帽盖4包括盖体41、防盗环42,盖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旋合。盖体41与防盗环42之间通过断裂线43相连,防盗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桥44,该连接桥44固定于口颈部3上,通过旋拧盖体41可以使连接桥44断裂以及断裂线43断开,从而使防盗环42与盖体41进行分离,帽盖4被打开,从而可以将罐内液体倒出。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瓶形罐。该瓶形罐也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罐体部5、肩部6、口颈部7、铅封盖8,罐体部5、肩部6、口颈部7连为一体。该瓶形罐的特点是口颈部较长而罐体部较短。其中,瓶形罐的罐体部5与口颈部7为圆筒形,并且口颈部7的直径不小于罐体部5直径的三分之一。肩部6呈圆锥台形倾斜面,肩部6与罐体部5的连接部分呈曲面形状,增加使用者的携带该瓶形罐的舒适感。并且,肩部6的长度与罐体部5的长度相近。口颈部7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端部向外卷边形成环状的卷边部,同样有效防止饮用罐内液体时划伤饮用者。卷边部向下方连续的口颈部7的圆筒形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的下方设置有环状凸部9。铅封盖8包括盖体与启封环10,铅封盖8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旋 合的内螺纹,环状凸部9用于固定铅封盖8的启封环10。通过旋拧铅封盖8的盖体可以使启封环10与盖体进行分离,铅封盖8被打开,从而可以将罐内液体倒出。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标识码层可以设置在上述两种瓶形罐的罐体部、肩部外表面的任意可识读的位置。例如,在肩部的位置11、罐体部侧壁的位置12或罐体部底部的位置13设置第一标识码层;或者,在帽盖4与铅封盖8顶部、侧壁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码层,例如在帽盖4顶部的位置14、帽盖4侧壁的位置15、铅封盖8顶部的位置16、铅封盖8侧壁的位置17设置第一标识码层;或者,在环形凸部9或者铅封盖8的启封环10或者帽盖4的防盗环42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码层,例如在位置18、位置19设置第一标识码层。

在每个瓶形罐上设置的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瓶形罐,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第一标识码层的设置方法可以是喷码、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改变激光雕刻的路径及激光雕刻去除部分面漆后露出的底漆形成标识码,该标识码与瓶形罐预设位置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标识码层。或者,通过各种喷印设备喷涂在瓶形罐预设位置形成标识码,同样该标识码与瓶形罐预设位置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标识码层。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在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方便消费者或销售人员获取该标识码层所携带的信息。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标识码层可以设置在帽盖4顶部、帽盖4侧壁(也称裙部)、铅封盖8顶部、铅封盖8侧壁的内表面(即与瓶内液体接触的一面)。例如,在位置20、位置22设置第二标识码层;或者,在两种瓶形罐的口颈部的外表面被帽盖、铅封盖全部/部分遮挡的位置设置第二标识码层,例如在位置21设置第二标识码层(如图1所示)。

在每个瓶形罐的预设位置设置的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瓶形罐,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该第二标识码层的设置与在第一标识码层的情况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帽盖顶部、铅封盖顶部的内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后,需要在帽盖顶部的内表面(与瓶内液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密封垫片。该密封垫片优选为透明硅胶垫片。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 将标识码层密封,透明硅胶垫片的下表面的边缘采用环形的凹槽状结构,透明硅胶垫片的形状与大小与帽盖或铅封盖的顶部相匹配。当盖好帽盖或铅封盖后,罐口可以嵌入密封槽中,使罐内液体与外界隔绝;同时防止液体侵蚀密封垫片的密封边缘,致使其脱落。透明硅胶垫片的材质不会对瓶内液体产生任何影响,从而确保了第二标识码层不与罐内液体直接接触,保证罐内液体的饮用安全。

另外,可以在帽盖侧壁(也称裙部)、铅封盖侧壁或口颈部的外表面被帽盖、铅封盖全部/部分遮挡的位置设置第二标识码层后,进一步覆盖一层透明保护膜。透明保护膜的材质不会对罐内液体及瓶口产生任何影响,从而确保第二标识码层不与罐内液体及瓶口直接接触,保证罐内液体的饮用安全。并且,透明保护膜的设置还避免了罐内液体对第二标识码层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对标识码层信息的获取。

设置在瓶形罐预设位置的第二标识码层在未将瓶形罐开启或破坏的前提下无法有效读取。因此,只有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所携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码层可以在营销活动中使用,也可以在防伪溯源活动中使用。

根据厂家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可以在瓶形罐上同时设置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并且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第二标识码层还可以设置在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与瓶盖顶部的内表面接触的一面),然后将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与瓶盖顶部的内表面相连。

前已述及,瓶形罐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表面往往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在实践中发现用一般光源照射高反射率金属材料时会产生“曝光”现象,使得条码识读设备无法有效识别标识码层的图形文件,进而无法读取标识码。为此,发明人经过研究,尝试采用如下技术手段生成上述的第一标识码层和/或第二标识码层:

针对高反射率金属材料,如镜面金属,首先利用激光在高反射率金属材料的表面照射出无数个等间距的气化小坑(肉眼基本不可见),每一个小坑都呈半球型使其被标记工件的表面毛化从而改变光的反射方式,使平行反射成为漫反射。在此基础上,使用高频高功率的激光束,使金属表面充分氧化,产生金属氧化物。这里的氧化层表面颜色 深,形成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未被氧化部位颜色浅,形成标识码层的背景区域。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瓶形罐的金属表面设置标识码层时产生“曝光”现象,无法识读标识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结构新颖,不仅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满足了厂家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标识码层的完整性。通过在瓶形罐的预设位置上设置第一标识码层和/或第二标识码层,且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既可以满足生产、销售过程中正常的信息查询需求,又可以防止参加活动的标识码在销售过程中被损坏或被仿冒,可以同时保证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