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瓶防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273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油瓶防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瓶防漏器。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做菜时,往菜里添加食用油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在倒油后瓶口外侧会残留一些油,顺着瓶口向下流,不仅浪费同时也造成了油瓶的污染,进而污染人们的双手,现有的油瓶防漏器大都是采用在瓶口处设置一个收油槽,槽底开设通入瓶内的通孔,将接到的油流入瓶内,在添加食用油时,瓶内的油很容易从槽底的通孔流出,导致油的外流,此外现有的防漏气也缺少针对出油量的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油瓶防漏器,控制食用油出油量的同时解决食用油顺着瓶颈外流而造成浪费和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油瓶防漏器,包括下盖体、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盖体上的旋转筒以及螺纹装配在所述旋转筒上的上盖体,所述上盖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顶柱,所述下盖体与所述旋转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卡环,所述下盖体与所述旋转筒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盖体内,所述第二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筒内,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封板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油口相对应的第二出油口,所述旋转筒内还设置有漏油板,所述漏油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折痕,所述折痕沿轴向延伸,所述出油管的靠近所述第二封板的端部设置有挡环,所述出油管的靠近所述挡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弹簧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抵紧在所述第二封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出油管的靠近所述挡环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油管的靠近所述顶柱部分的外径,所述出油管的靠近所述挡环部分的外径与所述漏油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出油管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出油管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上盖体旋紧在所述旋转筒上,所述出油管抵紧在所述顶柱上,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漏油孔之间具有间隙;当所述出油管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上盖体脱离所述旋转筒,所述挡环抵紧在所述漏油板上,所述出油管贴紧在所述漏油孔内。

优选地,所述漏油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封板的表面为凹面,所述漏油孔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下盖体与所述旋转筒的外壁上均设置限位环,对应的所述密封卡环内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转动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硅胶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旋转筒的设置实现了对添加食用油油量的控制,避免了在添加食用油时产生的误操作,该装置中的漏油板与伸缩设置的出油管相配合,在解决食用油回收的同时,避免了下次使用过程中瓶内的食用油从漏油板处外流的问题,保证了食用油的准确添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瓶防漏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瓶防漏器的主视图(部分剖视);

图3为图2中上盖体脱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盖体、11-第一封板、111-第一出油口、2-密封卡环、3-旋转筒、31-第二封板、311-第二出油口、32-漏油板、4-上盖体、41-顶柱、5-出油管、51-支撑杆、5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油瓶防漏器,包括下盖体1、能够转动地设置在下盖体1上的旋转筒3以及螺纹装配在旋转筒3上的上盖体4,上盖体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顶柱41,下盖体1与旋转筒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卡环2,下盖体1与旋转筒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封板11和第二封板31,第一封板11固定设置在下盖体1内,第二封板31固定设置在旋转筒3内,第一封板11和第二封板31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封板11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口111,第二封板31上开设有与第一出油口111相对应的第二出油口311,旋转筒3内还设置有漏油板32,漏油板3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漏油孔,漏油孔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出油管5,出油管5的内壁上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折痕,折痕沿轴向延伸,出油管5的靠近第二封板31的端部设置有挡环,出油管5的靠近挡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51,支撑杆51通过弹簧52与通孔滑动连接,弹簧52的一端抵紧在第二封板31上,弹簧52的另一端抵紧在支撑杆51上,出油管5的靠近挡环部分的外径大于出油管5的靠近顶柱41部分的外径,出油管5的靠近挡环部分的外径与漏油孔的内径相同;出油管5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出油管5处于第一位置时,上盖体4旋紧在旋转筒3上,出油管5抵紧在顶柱41上,出油管5与漏油孔之间具有间隙;当出油管5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体4脱离旋转筒3,挡环抵紧在漏油板32上,出油管5贴紧在漏油孔内。

漏油板32的远离第二封板31的表面为凹面,漏油孔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垫。

下盖体1与旋转筒3的外壁上均设置限位环,对应的密封卡环2内开设有供限位环转动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硅胶密封垫。

使用时,将下盖体1安装在油瓶上,通过转动旋转筒3,改变第二出油口311相对于第一出油口111的位置,进而实现对出油量的控制,在不使用时,将上盖体4旋紧在旋转筒3上,在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顶柱41推动出油管5,使得出油管5与漏油孔之间具有间隙,进而使得漏油板32上的食用油顺利流入该防漏器内,对食用油进行收集,避免了浪费和污染的问题;当需要进行添加食用油时,旋开上盖体4,出油管5自动反弹,使得出油管5贴紧在漏油孔内,在倾倒食用油时,避免了食用油从漏油孔内外流,保证了食用油的准确添加。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装置通过旋转筒的设置实现了对添加食用油油量的控制,避免了在添加食用油时产生的误操作,该装置中的漏油板与伸缩设置的出油管相配合,在解决食用油回收的同时,避免了下次使用过程中瓶内的食用油从漏油板处外流的问题,保证了食用油的准确添加。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