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饮式瓶盖及相应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4463发布日期:2018-07-27 19:5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饮式饮料瓶装储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饮式瓶盖及相应饮料瓶。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固体饮料的即饮式瓶装储存,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溶解充分,能够更好地使饮料保质保鲜,减少饮料添加剂的投放,有利于环保和人们健康。

现有的即饮式饮料储存结构,主要为按压穿刺破壁型,该类方案利用旋转、按压、拉扯等外力将储物仓分离,甚至直接破坏密封环境,极易导致饮料中容易出现破损产生的异物,同时易出现固体饮料无法充分溶解,残存率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饮式瓶盖及相应饮料瓶,具有结构合理,携带及使用方便,保质时间长,溶解充分,不会出现异物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特点,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即饮式瓶盖,包括内盖,套设于内盖外、并与所述内盖通过螺纹连接的外盖,所述内盖顶壁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套筒,所述外盖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容纳固体饮料的储物筒,所述储物筒插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吸水头,所述吸水头内部设置有吸水孔,所述储物筒的底部设置有胶套固定座,所述胶套固定座上设有打开或闭合所述吸水孔的弹性胶套,所述弹性胶套中心设有连通所述储物筒和所述套筒的透水孔,所述吸水头插设于所述透水孔中,并与所述透水孔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盖外壁设有内盖螺纹,所述外盖内壁设有外盖螺纹,所述内盖螺纹与所述外盖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向上转动的挡块一,所述内盖螺纹的上端部加宽形成内盖螺纹上挡边,所述上挡边与所述挡块一卡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盖螺纹下端部下折形成外盖螺纹下挡边,所述内盖外壁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向下转动的挡块二,所述挡块二与所述下挡边卡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水孔设置为“T”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水头上端设置有长圆柱,所述长圆柱的直径小于所述透水孔的直径。

一种包括上述即饮式瓶盖的饮料瓶,包括瓶身和所述即饮式瓶盖,所述即饮式瓶盖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瓶身口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瓶身口端外通过卡扣转动设有外防盗环,所述外防盗环和外盖通过若干拉力加强筋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防盗环内转动设置有内防盗环,所述内防盗环和内盖通过若干拉力加强筋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防盗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防盗环外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设于环形凹槽内,且所述内防盗环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外防盗环上表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防盗环上设置有直角梯形凸起,所述直角梯形凸起的倾斜面沿内盖旋松方向设置于所述直角梯形凸起竖直面的前方,所述内盖底部与所述直角梯形凸起相适配的所述直角梯形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盖上的储物筒插入内盖上的套筒内部,套筒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吸水头,储物筒底部固定有弹性胶套,所述吸水头过盈配合于所述弹性胶套的透水孔内,不仅使得所述吸水头封堵了透水孔,还使得弹性胶塞封堵了吸水头上的吸水孔,从而使所述储物筒内部形成密闭环境,具有封口牢固、防漏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固体饮料的密封储存;同时外盖与内盖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外盖相对于内盖的旋松,储物筒在套筒内部向上运动,使储物筒内部与瓶身内部产生压力差,进而液体通过吸水孔与透水孔从瓶身内部进入储物筒内部,实现固体饮料与液体混合的目的;通过外盖相对于内盖的旋紧,储物筒在套筒内部向下运动,使储物筒内部与瓶身内部产生压力差,进而混合液体通过吸水孔与透水孔从储物筒内部进入瓶身,实现混合液体进一步混合稀释的目的。

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向上转动的挡块一,所述内盖螺纹的上端部加宽形成内盖螺纹上挡边,所述上挡边与所述挡块一卡接,所述外盖旋紧时,所述挡块一与所述上挡边卡接,并带动其共同旋紧,实现阻止内盖螺纹向上转动的目的,进而阻止了内盖相对于外盖进一步上移,并实现了内盖与外盖共同旋紧。

所述外盖螺纹下端部下折形成外盖螺纹下挡边,所述内盖外壁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向下转动的挡块二,所述挡块二与所述下挡边卡接,所述外盖旋松时,所述下挡边与所述挡块二卡接,并带动其共同旋松,实现阻止内盖螺纹向下转动的目的,进而阻止了内盖相对于外盖进一步下移,并实现了内盖与外盖共同旋松。

所述吸水孔设置为“T”形;当储物筒处于密闭状态时,储物筒上的弹性胶套与吸水头上吸水孔的水平部分密闭连接,达到密封的效果;当储物筒需要打开时,储物筒上的弹性胶套与吸水头上吸水孔的水平部分分离,储物筒内与瓶身内产生压差,瓶身内的水通过吸水孔的竖直部分与透水孔进入储物筒内,达到固体饮料与水混合的效果。

所述吸水头上端设置有长圆柱,所述长圆柱的直径小于所述透水孔的直径,可以对液体进行引流,防止固液混合物在透水孔处发生堵塞,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外防盗环与内防盗环的设置,使内盖,外盖与瓶身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同时防盗性能好,使用安全方便,可有效防止瓶内液体不受细菌污染,能确保各种饮料包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等特点。

所述瓶身口端外通过卡扣转动设有外防盗环,所述外防盗环内转动设置有内防盗环;具有使内防盗环与外防盗环相对独立,不会相互影响,避免需要外盖单独转动时,通过外防盗环对内防盗环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内盖。

所述内防盗环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外防盗环上表面,可以在内外盖共同旋紧时,配合于竖直螺纹挡块,使内盖首先达到密封状态。

所述直角梯形凹槽与直角梯形凸起的配合设置,进一步的提高内盖与内防盗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盖与外防盗环的影响,起到更好的密封防漏的效果;当内盖与外盖同时旋松时,所述直角梯形凹槽与直角梯形凸起的倾斜面配合,使内盖相对内防盗环转动的同时,相对内防盗环向上的位移更加方便。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即饮式瓶盖及相应饮料瓶,能够实现固体饮料与液体的分离以及混合,具有结构合理,携带及使用方便,固态饮料保存时间长,溶解充分,不会出现异物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即饮式瓶盖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即饮式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瓶身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储物筒打开吸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盖、2.外盖、3.吸水头、4.胶套固定座、5.弹性胶套、6.瓶身、7外防盗环8.内防盗环、9.拉力加强筋、11.套筒、12.内盖螺纹、13.上挡边、14.挡块二、15. 直角梯形凹槽、21.储物筒、22.外盖螺纹、23.挡块一、24.下挡边、31.吸水孔、32.长圆柱、51.透水孔、61.防盗环转动槽、71.环形凹槽、72.转动凸起、81.环形凸起、82. 直角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即饮式瓶盖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内盖1,套设于内盖1外、并与所述内盖1通过螺纹连接的外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顶壁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套筒11,所述外盖2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容纳固体饮料的储物筒 21,所述储物筒21插设于所述套筒11内,所述套筒11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吸水头3,所述吸水头3内部设置有吸水孔31,所述储物筒21的底部设置有胶套固定座4,所述胶套固定座4内设有打开或闭合所述吸水孔31的弹性胶套5,所述弹性胶套5中心设有连通所述储物筒21和所述套筒11的透水孔51,所述吸水头3插设于所述透水孔51中,并与所述透水孔51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内盖1外壁设有内盖螺纹12,所述外盖2内壁设有外盖螺纹22,所述内盖螺纹12与所述外盖螺纹22配合连接;所述外盖2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12向上转动的挡块一23,所述内盖螺纹12的上端部加宽形成内盖螺纹12上挡边13,所述上挡边13与所述挡块一23卡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外盖螺纹12下端部下折形成外盖螺纹22下挡边24,所述内盖1外壁上设置有阻止内盖螺纹12向下转动的挡块二14,所述挡块二14与所述下挡边24卡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吸水孔31设置为“T”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吸水头3上端设置有长圆柱32,所述长圆柱32的直径小于所述透水孔51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胶套5底面设置为锥面。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料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瓶身6和上述即饮式瓶盖,所述即饮式瓶盖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瓶身6口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瓶身6口端外通过卡扣转动设有外防盗环7,所述外防盗环7和外盖2通过若干拉力加强筋9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外防盗环7内转动设置有内防盗环8,所述内防盗环8和内盖1通过若干拉力加强筋9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瓶身6口端设置有防盗环转动槽61,所述外防盗环内壁设有转动凸起72,所述转动凸起72转动配合与所述防盗环转动槽6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外防盗环7内壁设有环形凹槽71,所述内防盗环8外壁设有环形凸起81,所述环形凸起81嵌设于环形凹槽71内,且所述内防盗环8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外防盗环7上表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内防盗环8上设置有直角梯形凸起15,所述直角梯形凸起 82的倾斜面沿内盖1旋松方向设置于所述直角梯形凸82起竖直面的前方,所述内盖1 底部与所述直角梯形凸起82相适配的所述直角梯形凹槽15。

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饮料瓶使用时,饮料瓶正置,即饮式瓶盖螺纹连接于瓶身6并处于密封状态,之后首先将瓶身6倒置,旋松外盖2,使外盖2与外防盗环 7之间的拉力加强筋9断开从而两者分离,继续旋松外盖2,使其带动胶套固定座4、弹性胶套5在套筒11内背离吸水头3运动,从而使弹性胶套5与吸水头3逐渐分离,旋松外盖2直至挡块二14与下挡边24抵接,使瓶身6内的液体通过吸水孔31与透水孔 51进入储物筒21,实现固体饮料与水的混合;

然后将瓶身6正置,旋紧外盖2,使其带动胶套固定座4、弹性胶套5在套筒11内趋向于吸水头3运动,从而使内部空间变小,旋紧外盖2直至挡块一23与上挡边13抵接,使储物筒21内的液体通过吸水孔31与透水孔51进入瓶身6,实现混合液体与水的稀释混合;

最后多次重复上述的旋松、旋紧外盖2的步骤,直至固体饮料全部进入瓶身6,然后旋松外盖2至挡块二14与下挡边24抵接,继续旋松外盖2,外盖2带动内盖1旋转,使内盖1与内防盗环8之间的拉力加强筋9断开,继续旋松外盖2,最终使得内盖1与瓶身6分离,达到饮用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