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损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745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防磨损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尤其涉及一种防磨损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重要的传动机构之一,其具有传递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可任意传递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特点。现有的齿轮在运输或者存放的过程中难免会被磕磕碰碰,而且齿轮在运输或者是搬运过程中掉落时由于没有设置防护装置会使得齿轮端面和轮齿撞到地上,直接导致齿轮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防磨损齿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磨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内的齿轮轴孔和均匀设置在齿轮本体圆周面上的若干轮齿,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端面护盖,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左右两侧内部对称设置有内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公螺纹,端面护盖分别通过第一母螺纹与第一公螺纹相连接,在所述端面护盖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外凹槽,在所述端面护盖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轮齿一一对应的L型轮齿护盖,所述L型轮齿护盖分别通过方形导向杆滑动设置在端面护盖上,所述方形导向杆伸入外凹槽内与螺杆相连接,在所述外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与螺杆相互配合的螺套,所述螺套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端面护盖上,在所述齿轮轴孔内设置有与左侧端面护盖相连接的外套筒,在所述外套筒内设置有与右侧端面护盖相连接内套筒,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公螺纹,在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公螺纹相互配合的第二母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防磨损齿轮,结构新颖,组装方便,能够在运输或者是搬运过程中对齿轮端面和轮齿进行充分保护,放置发生磕碰,即使撞到地面上也不会发生损坏,防护效果好,同时,轮齿护套单独可调,能够用于不同直径的齿轮,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磨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轮本体,2、齿轮轴孔,3、轮齿,4、端面护盖,5、内凹槽,6、第一公螺纹,7、第一母螺纹,8、外凹槽,9、L型轮齿护盖,10、方形导向杆,11、螺杆,12、螺套,13、轴承座,14、外套筒,15、内套筒,16、第二公螺纹,17、第二母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防磨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设置在齿轮本体1内的齿轮轴孔2和均匀设置在齿轮本体1圆周面上的若干轮齿3,在所述齿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端面护盖4,在所述齿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部对称设置有内凹槽5,在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第一公螺纹6,端面护盖4分别通过第一母螺纹7与第一公螺纹6相连接,在所述端面护盖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外凹槽8,在所述端面护盖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轮齿3一一对应的L型轮齿护盖9,所述L型轮齿护盖9分别通过方形导向杆10滑动设置在端面护盖4上,所述方形导向杆10伸入外凹槽8内与螺杆11相连接,在所述外凹槽8内分别设置有与螺杆11相互配合的螺套12,所述螺套12分别通过轴承座13转动设置在端面护盖4上,在所述齿轮轴孔2内设置有与左侧端面护盖4相连接的外套筒14,在所述外套筒14内设置有与右侧端面护盖4相连接内套筒15,在所述外套筒1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公螺纹16,在所述内套筒1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公螺纹16相互配合的第二母螺纹17。

上述防磨损齿轮使用时,分别转动若干螺套12,螺套12通过轴承座13在端面护盖4上转动,螺套12带动螺杆11向外移动,螺杆11带动方形导向杆10在端面护盖4上向外滑动,方形导向杆10带动L型轮齿护盖9向外移动从而适应直径更大的齿轮,当L型轮齿护盖9调节好后,先将左侧的端面护盖4通过第一母螺纹7旋入第一公螺纹6内,此时外套筒14伸入齿轮轴孔2内,旋好后,将右侧的端面护盖4上的内套筒15通过第二母螺纹17旋入外套筒14上的第二公螺纹16上,当右侧的端面护盖4到达齿轮本体1右侧内凹槽5时,右侧的端面护盖4同时通过第一母螺纹7旋入第一公螺纹6内,旋好后,左侧的端面护盖4与齿轮本体1左侧内凹槽5相互连接,右侧的端面护盖4与齿轮本体1右侧内凹槽5相互连接,右侧的端面护盖4上的外套筒14与右侧端面护盖4上的内套筒15相互连接,完成组装,能够有效保护齿轮,不需要保护时,可以将端面护盖和L型轮齿护盖卸下回收继续利用。

上述防磨损齿轮,结构新颖,组装方便,能够在运输或者是搬运过程中对齿轮端面和轮齿进行充分保护,放置发生磕碰,即使撞到地面上也不会发生损坏,防护效果好,同时,轮齿护套单独可调,能够用于不同直径的齿轮,适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